此後一月有餘,白猿公一直留在金宵宗教授瘋癡少年武藝,瘋癡少年雖然不以為意,但是天性使然,記得又快又準,雖然因身無內力而無法以此對敵,但招式絲毫不差,將來傳承下去自是輕而易舉。
在此期間,公孫海兄弟二人也留在金宵宗,他們雖然奉沈老家主之命來此尋找沈傾從,但這二人並不著急迴去,沈傾從也就絕口不提,眾人也就留在金宵宗。
彼時安祿山大軍已然起兵,前方的消息不斷的傳來,安祿山以史思明為前鋒,一路所向披靡,除平原郡以外皆盡失守。
公孫海說道:“平原郡太守顏真卿當真是個厲害人物,不同於其他的庸腐之臣。”
公孫和也說道:“平原郡本是屬於安祿山管轄之地,顏真卿竟然在他眼皮底下屯兵防備,而且早就備好了戰時所需的糧草,當真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沈傾從也是攢道:“這位顏大人稱得上是忠君愛國。”
卓亦疏對他倒也敬佩,便即說道:“這人確有先見之明,以一郡之力抵住了安史大軍,倒也頗為難得。”
此前在靈山島見到顏真卿時,卓亦疏覺得這人有些迂腐,不懂得變通,他也確實是因此而被楊國忠不容,處處受到打壓,也幸而如此,他才能在平原郡一展身手。
朝中勢力本就是錯綜複雜,安祿山也沒想到楊國忠此舉竟然給自己帶來了一個**煩。
公孫海又道:“我二人來此的路上遇見了兩位義士,他二人一個叫做南霽雲,一個叫做雷萬春,本是淩霆府的高手,受到真源縣令張巡之邀,是以不遠千裏趕去助陣,要為抵抗安史叛軍出一份力。”
卓亦疏說道:“張巡?原來他被派去了真源。”
當初卓亦疏隨汝陽王一起去黃河賑災,正好遇見了張巡隨郭子儀一起湊集賑災銀,知道張巡也是良臣,至於他被調往真源出任縣令,自然也是汝陽王的安排,意在抵擋安祿山揮軍南下,真源一帶不失,就可保南方的平安。
這時冉吟懷也走了進來,她本是來給眾人添茶,正好聽到卓亦疏所言,便即說道:“公子有所不知,汝陽王未雨綢繆,不但將張巡調到了真源縣,也將閭丘曉派往濠州,準備與張巡合力對抗安史大軍,阻其南下。”
聽到這時,卓亦疏卻皺眉道:“閭丘曉隻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當初他先是投靠何千年,後來見到汝陽王後立即轉投汝陽王,這樣的人不足委以重任,讓他與張巡合作,恐會害了張巡。”
卓亦疏曾在靈山島見過閭丘曉,所以知其為人,心中不免擔憂,卻不想竟真的一語成讖,正因閭丘曉的坐視不管,導致了張巡山窮水盡,最終死於亂戰之中,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公孫和又道:“南霽雲和雷萬春在來的路上還去了趟龍虎山,向太虛神道求了一卦,想要看看此去是吉是兇,蒼玄真人親自為他二人卜了一卦,卻是大兇之象,這二人恐有去無迴。”
公孫海說道:“但這二人不以為意,一心奔赴張巡處相助,決心戰死沙場。”
南霽雲和雷萬春去龍虎山求卦時,卓亦疏正在閉關,所以不知他二人曾來過,此時聽得公孫海二人提及,方才知曉。
冉吟懷說道:“天下大亂,不知要有多少義士馬革裹屍。”
卓亦疏輕笑道:“既然是安史之亂,那我就得去看看,明無為處心積慮爭奪天下,我豈能讓他得逞。”
公孫海說道:“安史大軍已兵臨洛陽城下,長安也是岌岌可危。”
昔日的大唐何等強盛,可謂四海臣服、八方來拜,卻不想竟因安祿山的叛亂而四分五裂,長安一旦失陷,君主落於賊寇之手,大唐必然不複存在。
又過數日,這天卓亦疏正在閉關參悟,武學境界越發提升,卻忽聽冉吟懷來報:白猿公與人動了手,雙方久戰不下。
卓亦疏聽後卻也吃了一驚,白猿公何等厲害,不知是誰能與其久戰不下。
卓亦疏來到宗門前,隻見與白猿公苦鬥的人正是沈老太。
此時公孫海等人也到了此處,趕忙出言阻止。
白猿公向公孫海三人說道:“這位老夫人的武功與你們同出一脈,但是卻比你們厲害的多了。”
公孫海說道:“這位正是家母,我們的武功都是家母所授。”
沈老太冷哼一聲,說道:“老身不是閣下的對手,沈家的武功實在不值一提。”
公孫海等人聞言皆是一怔,都知道沈老太性如烈火,而且自視甚高,從不輕易認輸,此時卻直言說出自己不是白猿公的對手,這絕非自謙之言,而是事實如此。
公孫海說道:“母親,這位前輩就是江湖聞名的峨眉山白猿公。”
沈老太聽後也是吃了一驚,她雖見多識廣,卻也沒見過白猿公,隻知這是傳說中的高人,卻不想竟真的存在於世。
隻聽白猿公說道:“我隻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山野村人,哪裏談得上是江湖聞名。”
說完這話後,白猿公轉身離去,繼續去找瘋癡少年傳授白猿武功。
沈老太皺眉暗道:白猿公的武功果然厲害,我這一生所識之人中,也就裴旻能與其不相上下,縱觀江湖,能達到這般境界的人物也不過是鳳毛麟角。
沈傾從走上前去,挽著沈老太的胳膊盈盈笑道:“外婆,您怎麽來蘇州了?”
沈老太冷哼一聲,說道:“我為什麽來的你不知道嗎?何必明知故問。”
沈傾從吐了吐舌頭,知道自己逃出燎原堡之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公孫海上前說道:“母親何必親自前來,我們原擬這幾天就迴去了。”
“哼,你們要是有心迴去,早就迴去了。”沈老太雖然年老,但卻甚是精明,早已看出了公孫海等人的心思,此時便即說道:“而且如今兵荒馬亂,你們從蘇州迴塞北,這一趟可不容易。”
卓亦疏出麵將沈老太迎進金宵宗,沈老太邁步而入,眾人都尊她是前輩高人,而且又是沈傾從的外婆,所以對她非常尊敬。
到了天樞殿內,陸鴻漸奉來香茶,沈老太雖然滿心火氣,卻仍是不禁讚道:“這茶當真是世間罕見。”
沈傾從聽後便即笑道:“外婆要是想喝,就留在金宵宗多待幾日,我請陸公子給外婆煎茶。”
沈老太冷笑道:“你這就成了宗主夫人了嗎?”
沈傾從聽後俏臉一紅,趕忙躲到一旁。
公孫海知道母親的脾氣,此時趕忙說道:“現如今兵荒馬亂,各處都在打仗,咱們還是盡快迴燎原堡吧。”
哪知沈老太聽了這話後當即大聲喝罵道:“男兒生而在世,自當對國家盡忠,如今國家有難,大丈夫就該奔赴沙場屠盡賊寇,此乃義不容辭之事,你卻一心想著迴燎原堡,當真是混賬之極。”
公孫海聽後趕忙說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知錯了。”
沈老太自然知道兒子的秉性,絕非貪生怕死之輩,便即說道:“我知你說要迴燎原堡,是想順我心意,不想我大動肝火,這本是孝心,為娘知你心意。”
公孫海微微一笑。
沈老太又道:“古語有雲:忠孝兩難全,你娘我雖不是什麽英雄好漢,卻也不是尋常的婦道人家,現如今胡人作亂,意欲毀我大唐錦繡江山,大唐男兒豈能容那蠻夷放肆,如今博兒和烈兒已經去了前方戰場,要與叛軍決一死戰,是為娘親自送他們去的,現在你們兩個也不用迴燎原堡,這就奔赴嶺南,我在來時得到消息,翠微島於南海起兵,意欲在嶺南一帶起事,以此為北方的安史大軍遙相唿應,如若讓他們成事,朝廷就要分心開辟南方戰場,更顯捉襟見肘,海兒你與翠微島本是死仇,你的雙腿就是被穆成舟所廢,現在國仇家恨一起清算,和兒與你一起前去。”
其實公孫海早就有心奔赴戰場,可因沈老太年歲已大,不想讓她太過擔心,這才始終不提,此時聽得娘親親口所說,當真是正中下懷,正要答話,卻聽公孫和搶先道:“母親,您年事已高,需得有人照料,讓大哥留在您身邊吧,我去嶺南便可。”
此話一出,不待別人如何,卻聽沈老太斥道:“混賬,此去嶺南已不是江湖中的普通恩怨,而是關係到大唐江山,你大哥是大唐兒郎,如今國難當前,怎能隻顧著家中年邁老母,而置萬千百姓於不顧,你爹教你們武功時的話都不記得了嗎?”
公孫和跪倒在地,叩首說道:“習武之人,當以俠義為先,忠君報國,護人間正道。”
沈老太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才是燎原堡的孩子,你們兩個前去屠滅了翠微島,如此可保大唐南方的安寧,然後在去北方與安史大軍正麵相抗,我公孫家四子共赴國難,世人誰不敬佩。”
公孫海與公孫和當即拜別母親及眾人,當下直奔嶺南。
沈老太送走兩個兒子,卻也不禁神色凝重,但很快恢複如常,對卓亦疏說道:“你就打算一直留在天平山做你的逍遙宗主嗎?”
卓亦疏輕笑道:“不瞞老家主,我正打算去找史思明。”
沈老太冷笑道:“據我所知,他是你的師父。”
“是。”卓亦疏並不否認,繼而又道:“但他也是我的殺父仇人,靈犀劍法本就是我師公要傳給我的,史思明是占了我的便宜才練成了這門絕世神功,當時他還叫做明無為,不過無論他叫什麽,這本靈犀劍法都必須還迴來,以此來祭奠先人的在天之靈。”
聽得此話,眾人才知原來卓亦疏早就有心為大唐出力,他的辦法則是要殺掉史思明。
在此期間,公孫海兄弟二人也留在金宵宗,他們雖然奉沈老家主之命來此尋找沈傾從,但這二人並不著急迴去,沈傾從也就絕口不提,眾人也就留在金宵宗。
彼時安祿山大軍已然起兵,前方的消息不斷的傳來,安祿山以史思明為前鋒,一路所向披靡,除平原郡以外皆盡失守。
公孫海說道:“平原郡太守顏真卿當真是個厲害人物,不同於其他的庸腐之臣。”
公孫和也說道:“平原郡本是屬於安祿山管轄之地,顏真卿竟然在他眼皮底下屯兵防備,而且早就備好了戰時所需的糧草,當真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沈傾從也是攢道:“這位顏大人稱得上是忠君愛國。”
卓亦疏對他倒也敬佩,便即說道:“這人確有先見之明,以一郡之力抵住了安史大軍,倒也頗為難得。”
此前在靈山島見到顏真卿時,卓亦疏覺得這人有些迂腐,不懂得變通,他也確實是因此而被楊國忠不容,處處受到打壓,也幸而如此,他才能在平原郡一展身手。
朝中勢力本就是錯綜複雜,安祿山也沒想到楊國忠此舉竟然給自己帶來了一個**煩。
公孫海又道:“我二人來此的路上遇見了兩位義士,他二人一個叫做南霽雲,一個叫做雷萬春,本是淩霆府的高手,受到真源縣令張巡之邀,是以不遠千裏趕去助陣,要為抵抗安史叛軍出一份力。”
卓亦疏說道:“張巡?原來他被派去了真源。”
當初卓亦疏隨汝陽王一起去黃河賑災,正好遇見了張巡隨郭子儀一起湊集賑災銀,知道張巡也是良臣,至於他被調往真源出任縣令,自然也是汝陽王的安排,意在抵擋安祿山揮軍南下,真源一帶不失,就可保南方的平安。
這時冉吟懷也走了進來,她本是來給眾人添茶,正好聽到卓亦疏所言,便即說道:“公子有所不知,汝陽王未雨綢繆,不但將張巡調到了真源縣,也將閭丘曉派往濠州,準備與張巡合力對抗安史大軍,阻其南下。”
聽到這時,卓亦疏卻皺眉道:“閭丘曉隻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當初他先是投靠何千年,後來見到汝陽王後立即轉投汝陽王,這樣的人不足委以重任,讓他與張巡合作,恐會害了張巡。”
卓亦疏曾在靈山島見過閭丘曉,所以知其為人,心中不免擔憂,卻不想竟真的一語成讖,正因閭丘曉的坐視不管,導致了張巡山窮水盡,最終死於亂戰之中,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公孫和又道:“南霽雲和雷萬春在來的路上還去了趟龍虎山,向太虛神道求了一卦,想要看看此去是吉是兇,蒼玄真人親自為他二人卜了一卦,卻是大兇之象,這二人恐有去無迴。”
公孫海說道:“但這二人不以為意,一心奔赴張巡處相助,決心戰死沙場。”
南霽雲和雷萬春去龍虎山求卦時,卓亦疏正在閉關,所以不知他二人曾來過,此時聽得公孫海二人提及,方才知曉。
冉吟懷說道:“天下大亂,不知要有多少義士馬革裹屍。”
卓亦疏輕笑道:“既然是安史之亂,那我就得去看看,明無為處心積慮爭奪天下,我豈能讓他得逞。”
公孫海說道:“安史大軍已兵臨洛陽城下,長安也是岌岌可危。”
昔日的大唐何等強盛,可謂四海臣服、八方來拜,卻不想竟因安祿山的叛亂而四分五裂,長安一旦失陷,君主落於賊寇之手,大唐必然不複存在。
又過數日,這天卓亦疏正在閉關參悟,武學境界越發提升,卻忽聽冉吟懷來報:白猿公與人動了手,雙方久戰不下。
卓亦疏聽後卻也吃了一驚,白猿公何等厲害,不知是誰能與其久戰不下。
卓亦疏來到宗門前,隻見與白猿公苦鬥的人正是沈老太。
此時公孫海等人也到了此處,趕忙出言阻止。
白猿公向公孫海三人說道:“這位老夫人的武功與你們同出一脈,但是卻比你們厲害的多了。”
公孫海說道:“這位正是家母,我們的武功都是家母所授。”
沈老太冷哼一聲,說道:“老身不是閣下的對手,沈家的武功實在不值一提。”
公孫海等人聞言皆是一怔,都知道沈老太性如烈火,而且自視甚高,從不輕易認輸,此時卻直言說出自己不是白猿公的對手,這絕非自謙之言,而是事實如此。
公孫海說道:“母親,這位前輩就是江湖聞名的峨眉山白猿公。”
沈老太聽後也是吃了一驚,她雖見多識廣,卻也沒見過白猿公,隻知這是傳說中的高人,卻不想竟真的存在於世。
隻聽白猿公說道:“我隻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山野村人,哪裏談得上是江湖聞名。”
說完這話後,白猿公轉身離去,繼續去找瘋癡少年傳授白猿武功。
沈老太皺眉暗道:白猿公的武功果然厲害,我這一生所識之人中,也就裴旻能與其不相上下,縱觀江湖,能達到這般境界的人物也不過是鳳毛麟角。
沈傾從走上前去,挽著沈老太的胳膊盈盈笑道:“外婆,您怎麽來蘇州了?”
沈老太冷哼一聲,說道:“我為什麽來的你不知道嗎?何必明知故問。”
沈傾從吐了吐舌頭,知道自己逃出燎原堡之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公孫海上前說道:“母親何必親自前來,我們原擬這幾天就迴去了。”
“哼,你們要是有心迴去,早就迴去了。”沈老太雖然年老,但卻甚是精明,早已看出了公孫海等人的心思,此時便即說道:“而且如今兵荒馬亂,你們從蘇州迴塞北,這一趟可不容易。”
卓亦疏出麵將沈老太迎進金宵宗,沈老太邁步而入,眾人都尊她是前輩高人,而且又是沈傾從的外婆,所以對她非常尊敬。
到了天樞殿內,陸鴻漸奉來香茶,沈老太雖然滿心火氣,卻仍是不禁讚道:“這茶當真是世間罕見。”
沈傾從聽後便即笑道:“外婆要是想喝,就留在金宵宗多待幾日,我請陸公子給外婆煎茶。”
沈老太冷笑道:“你這就成了宗主夫人了嗎?”
沈傾從聽後俏臉一紅,趕忙躲到一旁。
公孫海知道母親的脾氣,此時趕忙說道:“現如今兵荒馬亂,各處都在打仗,咱們還是盡快迴燎原堡吧。”
哪知沈老太聽了這話後當即大聲喝罵道:“男兒生而在世,自當對國家盡忠,如今國家有難,大丈夫就該奔赴沙場屠盡賊寇,此乃義不容辭之事,你卻一心想著迴燎原堡,當真是混賬之極。”
公孫海聽後趕忙說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知錯了。”
沈老太自然知道兒子的秉性,絕非貪生怕死之輩,便即說道:“我知你說要迴燎原堡,是想順我心意,不想我大動肝火,這本是孝心,為娘知你心意。”
公孫海微微一笑。
沈老太又道:“古語有雲:忠孝兩難全,你娘我雖不是什麽英雄好漢,卻也不是尋常的婦道人家,現如今胡人作亂,意欲毀我大唐錦繡江山,大唐男兒豈能容那蠻夷放肆,如今博兒和烈兒已經去了前方戰場,要與叛軍決一死戰,是為娘親自送他們去的,現在你們兩個也不用迴燎原堡,這就奔赴嶺南,我在來時得到消息,翠微島於南海起兵,意欲在嶺南一帶起事,以此為北方的安史大軍遙相唿應,如若讓他們成事,朝廷就要分心開辟南方戰場,更顯捉襟見肘,海兒你與翠微島本是死仇,你的雙腿就是被穆成舟所廢,現在國仇家恨一起清算,和兒與你一起前去。”
其實公孫海早就有心奔赴戰場,可因沈老太年歲已大,不想讓她太過擔心,這才始終不提,此時聽得娘親親口所說,當真是正中下懷,正要答話,卻聽公孫和搶先道:“母親,您年事已高,需得有人照料,讓大哥留在您身邊吧,我去嶺南便可。”
此話一出,不待別人如何,卻聽沈老太斥道:“混賬,此去嶺南已不是江湖中的普通恩怨,而是關係到大唐江山,你大哥是大唐兒郎,如今國難當前,怎能隻顧著家中年邁老母,而置萬千百姓於不顧,你爹教你們武功時的話都不記得了嗎?”
公孫和跪倒在地,叩首說道:“習武之人,當以俠義為先,忠君報國,護人間正道。”
沈老太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才是燎原堡的孩子,你們兩個前去屠滅了翠微島,如此可保大唐南方的安寧,然後在去北方與安史大軍正麵相抗,我公孫家四子共赴國難,世人誰不敬佩。”
公孫海與公孫和當即拜別母親及眾人,當下直奔嶺南。
沈老太送走兩個兒子,卻也不禁神色凝重,但很快恢複如常,對卓亦疏說道:“你就打算一直留在天平山做你的逍遙宗主嗎?”
卓亦疏輕笑道:“不瞞老家主,我正打算去找史思明。”
沈老太冷笑道:“據我所知,他是你的師父。”
“是。”卓亦疏並不否認,繼而又道:“但他也是我的殺父仇人,靈犀劍法本就是我師公要傳給我的,史思明是占了我的便宜才練成了這門絕世神功,當時他還叫做明無為,不過無論他叫什麽,這本靈犀劍法都必須還迴來,以此來祭奠先人的在天之靈。”
聽得此話,眾人才知原來卓亦疏早就有心為大唐出力,他的辦法則是要殺掉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