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吹過,給炎熱的夏季帶來一絲清涼。
長安城外,卓亦疏等人靜立在夜色之中,除了高險峰以外,金宵宗眾人都在此地,唐澈也在這裏,隻不過她兀自站在遠處,沉默不言。
冉吟懷對卓亦疏說道:“公子,岐王當真是要破釜沉舟,竟然求咱們將他女兒帶離長安。”
卓亦疏說道:“皇室女子,命運本就不在自己手中,岐王讓自己的女兒遠走高飛,雖然是放棄了一世富貴,但作為一個普通人,更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話讓站在一旁的唐澈聽了去,不禁轉頭向卓亦疏看來,眼中的神色頗為複雜,她也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大唐公主,這是多麽耀眼的身份,況且唐澈的母親還是深受皇帝寵愛的梅妃,一生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這些於唐澈而言本該是命中注定,可就是因為這個耀眼的身份,卻也改變了她的命運,尚在繈褓中的唐澈就被卷入到後宮之爭,從此二十餘年流落人間,命運多舛,讓人不禁哀歎。
這時又聽烏宏說道:“岐王既然打算鋌而走險,為何不直接找人殺了安慶宗,這樣一來榮義郡主也不用遠走高飛,還能留在長安中陪伴父親,也用不著嫁給安慶宗了。”
聽得此話,冉吟懷開口說道:“安慶宗留在長安是為了製約安祿山,如此才能讓他有所顧忌,岐王深知如此,若是貿然殺了安慶宗,安祿山更加肆無忌憚,必會舉兵反叛,為了李家的基業,岐王不敢殺安慶宗,隻能讓自己的女兒遠走高飛。”
烏宏聞言恍然,正在這時,終見高險峰趕來了。
高險峰輕功卓絕,自可在任何地方來去自如,此次他奉命前往岐王府中將榮義郡主帶走,岐王自然早就做了安排,按理說本該暢行無阻,哪知高險峰一迴來,莊修平便看到他受了傷,當即問道:“難不成遇見了硬點子?”
哪知一聽這話,高險峰卻是無奈一笑,將身上所負的女子放到地上,然後向卓亦疏說道:“公子,這位就是榮義郡主。”
此時榮義郡主正在昏迷之中,見她眉目之中與父親頗為相似,容貌極美,就連冉吟懷見了也不禁說道:“好美的郡主。”
烏宏也道:“怪不得岐王舍不得她嫁給安慶宗。”
高險峰卻冷笑道:“這漂亮郡主的腦子不太靈光,我去救她反倒被她用匕首砍傷了。”
高險峰的手臂上有一處刀傷,雖然並不致命,但其狀恐怖,適才眾人還以為是因碰上了敵人才受的傷,現在聽他一說才知竟是榮義郡主所致。
原來高險峰按照計劃去到岐王府中,一切本都在計劃之中,順利的找到了榮義郡主,哪知榮義郡主竟趁高險峰不備用防身的匕首攻向他,高險峰在毫無防備之中受了傷,心中不免惱怒,是以將其震暈帶到此處。
莊修平說道:“難不成是榮義郡主不想脫身,所以把高險峰當成了壞人。”
烏宏也道:“是不是榮義郡主一心想要嫁給安慶宗,卻見高險峰前去,惱怒他壞了自己的好事,這才出手傷人。”
一語言畢,就連烏宏自己也是覺得可笑,與莊修平相視大笑。
彼時安祿山的反意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唯有玄宗帝還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過往功績之中,對朝中諸事疏於管理,並始終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玄宗帝自信自己的威勢能壓得住安祿山的野心,更何況安祿山還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說安祿山反誰都不會反自己。一直在靜待時機自立為帝,隻要安祿山一反,作為人質留在長安的安慶宗也是必死無疑,而以李範對兄長李隆基的了解,到時候必然會遷怒於榮義郡主,隻怕那時榮義郡主也會性命不保,白白枉死,是以李範才不惜鋌而走險,請卓亦疏將女兒帶離長安。
榮義郡主又怎會不知如此,她若嫁給安慶宗必然是死路一條,所以適才烏宏和莊修平隻是戲虐之言。
這時榮義郡主也已醒轉,見到眼前眾人卻並不驚慌,而是兀自站起身來,落落大方的說道:“想必諸位就是金宵宗的英雄吧。”
冉吟懷答道:“不錯,郡主好眼力。”
榮義郡主微微一笑,又對高險峰說道:“先生,剛才之事實在抱歉得很。”
高險峰冷笑一聲,也不答話。
榮義郡主又向卓亦疏說道:“想必這位公子就是金宵宗主卓亦疏。”
卓亦疏微微一笑,不予置否。
隻聽榮義郡主又道:“公子派人來救我,小女子感激不盡。”
卓亦疏輕笑道:“我是受人之托,郡主不必言謝。”
聽得此話,卻見榮義郡主苦笑道:“是受了我父親所托嗎?”
眾人見此微微一怔,榮義郡主的反應全然沒有劫後餘生的感覺,似乎還有別的苦衷。
冉吟懷說道:“令尊給郡主尋好了去處,請我家公子送你過去。”
可榮義郡主聽後卻是神色一變,旋即對卓亦疏說道:“公子為我不惜鋌而走險,小女子萬分感激,我知公子是因對我父親有所承諾方才肯為我出頭,這其中的風險無異於虎口捋須,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的境地。”
榮義郡主嫁給安慶宗乃是皇上親自賜婚,大婚之期就在數日之後,若是在這個時候榮義郡主遠走高飛,其後果必然是玄宗帝龍顏大怒,一旦被他知道榮義郡主是被金宵宗帶走的,那卓亦疏等人必會成為朝廷的欽犯,一生一世都不得安寧,所以榮義郡主所說的風險毫無誇大之詞。
榮義郡主繼續說道:“古有君子季布一諾千金,卓公子與之相比,毫不遜色。”
卓亦疏知道榮義郡主絕非是為奉承自己,後麵必然還有話要說,是以隻輕笑一聲但卻並不答話。
果然,榮義郡主又道:“可我鬥膽請求公子讓我迴去。”
此話一出,眾人無不大驚,榮義郡主迴去就代表要嫁給安慶宗,日後必然要為安家陪葬。
卓亦疏說道:“若是將郡主再送迴去,今日之事可就功虧一簣了。”
榮義郡主說道:“父親那邊我自會去解釋。”
“看來郡主和岐王之間還有沒說清楚的話。”卓亦疏如此說道。
榮義郡主神色黯然,旋即無奈歎道:“父親雖然是為了我的安危著想,所以請來公子護我遠走高飛,他也曾說過,皇上賜婚之事隻是一廂情願,並未征求過父親的意見,隻是為了安撫安家所以一意孤行,父親對此頗有成見,可畢竟一君一臣,是以隻得無奈接受,這才費盡心思的要將我送走,可父親卻忘了,他也從來都沒有了解過我的心意。”
聽到這時,卓亦疏當即奇道:“難不成郡主願意嫁給安慶宗?是為了大唐社稷而甘願獻身安家?”
榮義郡主和安慶宗的婚姻隻是帝王的安撫之術,這其中的無奈不為外人所知,而聯姻也是帝王常用的招數,不光是安撫臣子,就是安撫強敵也時常用得上,漢時有昭君出塞和親匈奴,今也有文成公主下嫁吐蕃。
而這樣的女子大多淒慘無比,孤身落於番邦,遠離故土,生生世世不可再迴中原,至於她們心中的喜好,則根本沒人重視。
但這些女子做出的貢獻卻是遠非常人可及,犧牲自己的一生換來天下太平,如今榮義郡主又要迴去長安,自然是願意嫁給安慶宗,是以卓亦疏自是認為榮義郡主要犧牲自己來換天下太平。
“小女子婦道人家,不懂國家大義。”榮義郡主說道:“我是自願嫁給安慶宗。”
冉吟懷說道:“原來郡主與安慶宗互有情意。”
榮義郡主臉色一紅,然後說道:“安慶宗與我早就相識,那時他被父親送來長安,誰都知道他是人質,幸而皇上對他頗為喜愛,並且還在宮中召見過他,那時我正好也在宮中,與他初遇,後來又在宮外見過幾次,每次他都主動來與我見禮,禮數絲毫不差,但那時也隻是對他頗具好感而已,知道這次皇上賜婚,安慶宗卻主動來尋我,他說自己隻是在京為質,本配不上我,能得皇上恩賜,實是三生有幸,可若將來其父真的造反,他願給我一紙休書,讓我與安家再無關係,不必受這牽連。”
其實任誰都知道,皇帝要真想殺榮義郡主,自然是誰也阻擋不住,而安慶宗願寫一紙休書,也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保護了,隻不過他能力有限,能做的僅此而已。
也難怪榮義郡主會對安慶宗心動,如今看來他的確是個癡情人。
今日之事,若是榮義郡主為意欲為了江山社稷而犧牲自己,那卓亦疏必然不肯應允,是他這般人物,最看不起的就是男人守不住江山卻要靠女人來犧牲,可現在看來這並不是一場悲哀的聯姻,而是兩情相悅。
雖然如此,可卓亦疏還是提醒道:“郡主,有件事你需得知曉,隻要安祿山一反,安慶宗的命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到那時就算皇上不遷怒於你,喪夫的名聲卻要一直跟著。”
“能與心上人相伴,生生世世固然是好,可若無法做到,那麽就算隻有三五年、甚至隻要三五日、三五個時辰都是極好的。”榮義郡主言道:“能在這世上尋到一個有情人已然十分不易,又何必在乎時間長短。”
聽得此話,眾人無不心中一動。
冉吟懷和雲瀟湘都是女子,更加懂得榮義郡主的心思,此時皆是暗道:隻要能與心上人廝守片刻,縱然萬劫不複又能如何?
長安城外,卓亦疏等人靜立在夜色之中,除了高險峰以外,金宵宗眾人都在此地,唐澈也在這裏,隻不過她兀自站在遠處,沉默不言。
冉吟懷對卓亦疏說道:“公子,岐王當真是要破釜沉舟,竟然求咱們將他女兒帶離長安。”
卓亦疏說道:“皇室女子,命運本就不在自己手中,岐王讓自己的女兒遠走高飛,雖然是放棄了一世富貴,但作為一個普通人,更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話讓站在一旁的唐澈聽了去,不禁轉頭向卓亦疏看來,眼中的神色頗為複雜,她也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大唐公主,這是多麽耀眼的身份,況且唐澈的母親還是深受皇帝寵愛的梅妃,一生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這些於唐澈而言本該是命中注定,可就是因為這個耀眼的身份,卻也改變了她的命運,尚在繈褓中的唐澈就被卷入到後宮之爭,從此二十餘年流落人間,命運多舛,讓人不禁哀歎。
這時又聽烏宏說道:“岐王既然打算鋌而走險,為何不直接找人殺了安慶宗,這樣一來榮義郡主也不用遠走高飛,還能留在長安中陪伴父親,也用不著嫁給安慶宗了。”
聽得此話,冉吟懷開口說道:“安慶宗留在長安是為了製約安祿山,如此才能讓他有所顧忌,岐王深知如此,若是貿然殺了安慶宗,安祿山更加肆無忌憚,必會舉兵反叛,為了李家的基業,岐王不敢殺安慶宗,隻能讓自己的女兒遠走高飛。”
烏宏聞言恍然,正在這時,終見高險峰趕來了。
高險峰輕功卓絕,自可在任何地方來去自如,此次他奉命前往岐王府中將榮義郡主帶走,岐王自然早就做了安排,按理說本該暢行無阻,哪知高險峰一迴來,莊修平便看到他受了傷,當即問道:“難不成遇見了硬點子?”
哪知一聽這話,高險峰卻是無奈一笑,將身上所負的女子放到地上,然後向卓亦疏說道:“公子,這位就是榮義郡主。”
此時榮義郡主正在昏迷之中,見她眉目之中與父親頗為相似,容貌極美,就連冉吟懷見了也不禁說道:“好美的郡主。”
烏宏也道:“怪不得岐王舍不得她嫁給安慶宗。”
高險峰卻冷笑道:“這漂亮郡主的腦子不太靈光,我去救她反倒被她用匕首砍傷了。”
高險峰的手臂上有一處刀傷,雖然並不致命,但其狀恐怖,適才眾人還以為是因碰上了敵人才受的傷,現在聽他一說才知竟是榮義郡主所致。
原來高險峰按照計劃去到岐王府中,一切本都在計劃之中,順利的找到了榮義郡主,哪知榮義郡主竟趁高險峰不備用防身的匕首攻向他,高險峰在毫無防備之中受了傷,心中不免惱怒,是以將其震暈帶到此處。
莊修平說道:“難不成是榮義郡主不想脫身,所以把高險峰當成了壞人。”
烏宏也道:“是不是榮義郡主一心想要嫁給安慶宗,卻見高險峰前去,惱怒他壞了自己的好事,這才出手傷人。”
一語言畢,就連烏宏自己也是覺得可笑,與莊修平相視大笑。
彼時安祿山的反意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唯有玄宗帝還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過往功績之中,對朝中諸事疏於管理,並始終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玄宗帝自信自己的威勢能壓得住安祿山的野心,更何況安祿山還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說安祿山反誰都不會反自己。一直在靜待時機自立為帝,隻要安祿山一反,作為人質留在長安的安慶宗也是必死無疑,而以李範對兄長李隆基的了解,到時候必然會遷怒於榮義郡主,隻怕那時榮義郡主也會性命不保,白白枉死,是以李範才不惜鋌而走險,請卓亦疏將女兒帶離長安。
榮義郡主又怎會不知如此,她若嫁給安慶宗必然是死路一條,所以適才烏宏和莊修平隻是戲虐之言。
這時榮義郡主也已醒轉,見到眼前眾人卻並不驚慌,而是兀自站起身來,落落大方的說道:“想必諸位就是金宵宗的英雄吧。”
冉吟懷答道:“不錯,郡主好眼力。”
榮義郡主微微一笑,又對高險峰說道:“先生,剛才之事實在抱歉得很。”
高險峰冷笑一聲,也不答話。
榮義郡主又向卓亦疏說道:“想必這位公子就是金宵宗主卓亦疏。”
卓亦疏微微一笑,不予置否。
隻聽榮義郡主又道:“公子派人來救我,小女子感激不盡。”
卓亦疏輕笑道:“我是受人之托,郡主不必言謝。”
聽得此話,卻見榮義郡主苦笑道:“是受了我父親所托嗎?”
眾人見此微微一怔,榮義郡主的反應全然沒有劫後餘生的感覺,似乎還有別的苦衷。
冉吟懷說道:“令尊給郡主尋好了去處,請我家公子送你過去。”
可榮義郡主聽後卻是神色一變,旋即對卓亦疏說道:“公子為我不惜鋌而走險,小女子萬分感激,我知公子是因對我父親有所承諾方才肯為我出頭,這其中的風險無異於虎口捋須,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的境地。”
榮義郡主嫁給安慶宗乃是皇上親自賜婚,大婚之期就在數日之後,若是在這個時候榮義郡主遠走高飛,其後果必然是玄宗帝龍顏大怒,一旦被他知道榮義郡主是被金宵宗帶走的,那卓亦疏等人必會成為朝廷的欽犯,一生一世都不得安寧,所以榮義郡主所說的風險毫無誇大之詞。
榮義郡主繼續說道:“古有君子季布一諾千金,卓公子與之相比,毫不遜色。”
卓亦疏知道榮義郡主絕非是為奉承自己,後麵必然還有話要說,是以隻輕笑一聲但卻並不答話。
果然,榮義郡主又道:“可我鬥膽請求公子讓我迴去。”
此話一出,眾人無不大驚,榮義郡主迴去就代表要嫁給安慶宗,日後必然要為安家陪葬。
卓亦疏說道:“若是將郡主再送迴去,今日之事可就功虧一簣了。”
榮義郡主說道:“父親那邊我自會去解釋。”
“看來郡主和岐王之間還有沒說清楚的話。”卓亦疏如此說道。
榮義郡主神色黯然,旋即無奈歎道:“父親雖然是為了我的安危著想,所以請來公子護我遠走高飛,他也曾說過,皇上賜婚之事隻是一廂情願,並未征求過父親的意見,隻是為了安撫安家所以一意孤行,父親對此頗有成見,可畢竟一君一臣,是以隻得無奈接受,這才費盡心思的要將我送走,可父親卻忘了,他也從來都沒有了解過我的心意。”
聽到這時,卓亦疏當即奇道:“難不成郡主願意嫁給安慶宗?是為了大唐社稷而甘願獻身安家?”
榮義郡主和安慶宗的婚姻隻是帝王的安撫之術,這其中的無奈不為外人所知,而聯姻也是帝王常用的招數,不光是安撫臣子,就是安撫強敵也時常用得上,漢時有昭君出塞和親匈奴,今也有文成公主下嫁吐蕃。
而這樣的女子大多淒慘無比,孤身落於番邦,遠離故土,生生世世不可再迴中原,至於她們心中的喜好,則根本沒人重視。
但這些女子做出的貢獻卻是遠非常人可及,犧牲自己的一生換來天下太平,如今榮義郡主又要迴去長安,自然是願意嫁給安慶宗,是以卓亦疏自是認為榮義郡主要犧牲自己來換天下太平。
“小女子婦道人家,不懂國家大義。”榮義郡主說道:“我是自願嫁給安慶宗。”
冉吟懷說道:“原來郡主與安慶宗互有情意。”
榮義郡主臉色一紅,然後說道:“安慶宗與我早就相識,那時他被父親送來長安,誰都知道他是人質,幸而皇上對他頗為喜愛,並且還在宮中召見過他,那時我正好也在宮中,與他初遇,後來又在宮外見過幾次,每次他都主動來與我見禮,禮數絲毫不差,但那時也隻是對他頗具好感而已,知道這次皇上賜婚,安慶宗卻主動來尋我,他說自己隻是在京為質,本配不上我,能得皇上恩賜,實是三生有幸,可若將來其父真的造反,他願給我一紙休書,讓我與安家再無關係,不必受這牽連。”
其實任誰都知道,皇帝要真想殺榮義郡主,自然是誰也阻擋不住,而安慶宗願寫一紙休書,也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保護了,隻不過他能力有限,能做的僅此而已。
也難怪榮義郡主會對安慶宗心動,如今看來他的確是個癡情人。
今日之事,若是榮義郡主為意欲為了江山社稷而犧牲自己,那卓亦疏必然不肯應允,是他這般人物,最看不起的就是男人守不住江山卻要靠女人來犧牲,可現在看來這並不是一場悲哀的聯姻,而是兩情相悅。
雖然如此,可卓亦疏還是提醒道:“郡主,有件事你需得知曉,隻要安祿山一反,安慶宗的命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到那時就算皇上不遷怒於你,喪夫的名聲卻要一直跟著。”
“能與心上人相伴,生生世世固然是好,可若無法做到,那麽就算隻有三五年、甚至隻要三五日、三五個時辰都是極好的。”榮義郡主言道:“能在這世上尋到一個有情人已然十分不易,又何必在乎時間長短。”
聽得此話,眾人無不心中一動。
冉吟懷和雲瀟湘都是女子,更加懂得榮義郡主的心思,此時皆是暗道:隻要能與心上人廝守片刻,縱然萬劫不複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