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珂率眾退去,甚至來不及帶走唿延朗的屍體,而姚家村一方也是悲戚無比,刀王姚子乘已然氣若遊絲,隨時都有可能死去。
姚子乘眼見強敵退去,心中自是一鬆,又見姚家村死傷慘重,心中也是悲痛,暗自責怪自己護派不力,可此時自己已然命不久矣,眼下最要緊就是交代後事。
念及於此,姚子乘便即說道:“大家不必傷心,人固有一死,這是誰也逃不脫的,隻是我這姚家村之主的位置需得讓出去了。”
姚子乘知道自己時間不多,所以強提內力,說話之時方才與平時無異,眾人聽聞此言,更是悲慟,卻也紛紛應道:“謹遵門主吩咐。”
姚子乘說道:“我死以後,姚家村之主的位置由狄青接任。”
狄青接任姚家村主之位並不意外,他不但是姚子乘的弟子,而且也是世上除了姚子乘以外最擅左臂刀法的人,由他接替姚子乘必然不會墜了左臂神刀的威名。
淨音說道:“師父放心,我自會將師兄接迴來。”
當初是淨音將狄青送到了長安,然後又去鄜州見了卓亦疏,從鄜州離開以後,淨音得知苦參和尚就在少林,於是又將狄青轉送至少林寺,這才得了苦參和尚的醫治,由孔雀連城的傳人出手,想必狄青應無大礙。
隻見姚子乘拿出一張圖交給淨音,然後說道:“這裏麵藏有囚龍棒的所在之地,你將它交給狄青,如今天下將亂,文隱閣必會趁此機會興複大隋,到那時天下紛爭四起,大唐必將生靈塗炭,咱們即為大唐子民,雖然身在草莽,但也該保家衛國,文隱閣既然窺伺大唐江山,那就不能讓他得逞,所以這囚龍棒萬萬不能有失。”
囚龍棒的秘密關係到楊家興複大隋,姚子乘傳下這話,姚家村必將誓死守護囚龍棒,如此可以說是遏製住了楊家的一隻手臂。
姚子乘繼續說道:“這次文隱閣就是衝著咱們姚家村來的,若無金宵宗和汙衣幫相助,咱們必將無一幸免,此等大恩,姚家村人需當牢記。”
姚家村眾人紛紛應是。
卓亦疏行禮道:“若非姚老前輩來得及時,我早已死在了唿延朗手中,這才是救命大恩,而我與狄大哥情同手足,從未分過彼此,更不用說謝不謝的。”
姚子乘聽後微微一笑,說道:“公子乃是人中翹楚,這將來的亂世,還要多仰仗公子這般俊傑來平定天下。”
“亂臣賊子妄想染指大唐江山,我輩中人自然人人得而誅之。”卓亦疏傲然道,在他心中從未將那些小人放在眼裏。
姚子乘眼見卓亦疏氣度非凡,果然是人中龍鳳,又見金宵宗各個器宇軒昂,皆身負絕藝,狄青與其交好,將來必然多獲受益。
眼見於此,姚子乘心中稍定,此時他的氣力也已用盡,生命流逝,當即氣息一阻,命隕此地。
姚家村眾人悲慟不已,金宵宗、汙衣幫以及蘭陵劍派也是神色黯然,皆在其墳前行禮。
安葬了姚子乘後,姚家村最重要的事就是迎迴狄青。
待諸事稍定,卓亦疏便與李太白漫步山間,卓亦疏向他問道:“太白兄怎麽來了華山?”
李太白說道:“我奉師父之命去長離山莊拜祭黎府主,在路上時遇見了汝陽王,他正布兵對付楊原,那時雖不知文隱閣就在華山,但我離開許州以後,卻聽汙衣幫的人說了此間之事,還說長老吳福祿去了鄜州,我想既然如此,亦疏兄弟必然會來華山,我這才趕來相助一臂之力。”
卓亦疏笑道:“有勞太白兄掛念。”
李太白也是笑道:“這一路上我聽了許多消息,知道亦疏兄弟扣押了淩霆府主和安祿山的妻女,江湖中人無不驚駭於兄弟你膽大妄為,當真是江湖第一桀驁狂客。”
卓亦疏卻道:“安祿山的妻女已經被我放了,現不知去了何處,至於淩霆府主,他並非殺害黎莊主的真兇,其中原委我已盡知。”
李太白不知長離山莊中的變故,但淩霆府卻已是江湖公敵,此時忽聽得卓亦疏為淩霆府開脫,又知他絕非信口開河的人,是以心中不免驚愕,卻也隱隱猜到這其中必然是有人布下大局,意圖攪亂江湖。
傍晚時分,卓亦疏和李太白迴到姚家村,與眾人吃過晚飯,卻聽姚家村弟子來報,有一女子風塵仆仆的趕來,指名要見卓亦疏。
卓亦疏便即出去查看,隻見來人竟是安慶儀。
安慶儀疲累不堪,見到卓亦疏後身子一軟,便即倒了下去,卓亦疏將她扶到一旁坐下,這時淨音等人也都趕來。
卓亦疏本想讓她稍作歇息,可安慶儀卻無暇耽擱,而是急道:“卓亦疏,你們得趕緊離開華山。”
卓亦疏笑道:“這是為何?”
“皇上召我父親入宮,現已快到長安了。”安慶儀急切地說道:“這次我父親帶了不少高手,並將其中一部分人調給了何千年,讓他來華山對付你們。”
“我們?”卓亦疏頗為疑惑。
安慶儀說道:“金宵宗自不必說,雲錦與我父親的恩怨由來已久,現在雲錦雖然死了,但金宵宗仍是我父親的心腹大患,而姚家村藏有囚龍棒,也是我父親誌在必得的寶物。”
淨音聞言說道:“看來安祿山也意欲多奪楊家的寶藏。”
囚龍棒的秘密雖然隱秘,但安祿山手眼通天,未必不知。
吳福祿卻道:“你即是安祿山的親生女兒,又為何忤逆父親來向我們報信?”
安慶儀說道:“在鄜州時,卓亦疏曾放我母女二人離去,他即有恩於我,我豈能不報,眼下既知他身陷重圍,自然要來相告,而且金宵宗是因為覺得我父親會反唐方才與他為敵,待日後真相大白時,雙方必能冰釋前嫌,何必在現在鬧得不死不休。”
說到底,安慶儀還是相信父親是朝中忠良,絕不會密謀反叛。
一旁的李太白忽然開口說道:“安姑娘是琅琊派的人,在下早有耳聞,不瞞你說,當初素青掌門意欲收你為徒時,還曾到過蘭陵向我師父詢問。”
眾人聽後均頗為不解,琅琊派收徒為何要去蘭陵劍派詢問?
隻聽李太白續道:“當年太宗帝在位時,曾讓李淳風與袁天罡推算國運,兩道做出***,一直流於皇宮之中,玄宗帝即位後,勵精圖治,國泰民安,四海升平,時宰相張九齡見過***後,知道大唐王朝必遭禍亂,而掀起禍亂的人必是突厥胡人,應名軋犖山,那時張九齡已然病重,便請我師父去突厥部落尋找這人,意圖殺了他提前終止大唐動亂,我師父自是義不容辭,日夜兼程趕到突厥部落,可卻並未見到軋犖山此人,無奈之下隻得向中原而迴,卻在路過邊境時見到了安祿山,那時安祿山雖未得勢,但我師父卻知此人絕非池中之物,後來我師父迴到中原,那時張九齡已然病故,我師父沒能完成摯友相托,心中鬱鬱寡歡,是以閉關不出,後來安祿山得勢,他的過往也不再是秘密,那時才知安祿山本名軋犖山,因從突厥部落逃了出來,為了避禍方才改名安祿山。”
聽到此處,眾人皆是大感意外,黎清讓說道:“這麽說來安祿山就是軋犖山,那***中所說的那名反臣豈不就是他。”
李太白點頭道:“不錯,所以後來康夫人將安大小姐送到琅琊派時,素青掌門便來蘭陵請我師父出主意。”
安慶儀神色黯然,頗有些不知所措。
眼見於此,卓亦疏便即說道:“安大小姐來給咱們送信,足可見她與其父不同,龍生九子尚且子子不同,安祿山雖然狼子野心,但安大小姐必然心屬良善。”
聽得卓亦疏的勸慰之言,安慶儀也隻是稍作平複,卻也想到自己此行來的目的,便即忍下雜念,隻是說道:“大家還是快些離開華山吧。”
此前與文隱閣一戰,眾人大多受傷,尤其是汙衣幫,上官頓和吳福祿皆是重傷未愈,若是貿然再鬥,必然傷及自身,而姚家村正是群龍無首的時候,淨音也有傷在身,金宵宗一方烏宏在九宮八卦陣中受傷在先,與文隱閣惡鬥時傷勢加重,其餘人各有傷勢,但好在卓亦疏和雲瀟湘尚能一戰,可隻憑他二人斷然無法護住這麽多人。
這時聽得李太白說道:“諸位先行離去,蘭陵劍派留在這裏斷後。”
卓亦疏說道:“這個何千年陰魂不散,先前文隱閣敗退時竟沒能留下他,這次我定要再會會他。”
眾人都知卓亦疏武功高強,要想全身而退並不難,而且以他的性子也必然不肯被人追逃。
淨音說道:“不能將囚龍棒交給安祿山。”
聽得此話,卓亦疏思忖一陣,便即說道:“姚家村護住囚龍棒,走在金宵宗後麵,雲夫人,你率領本宗人馬當做開路先鋒,先去長離山莊。”
雲瀟湘立刻應是,又聽卓亦疏說道:“汙衣幫在最後,若是金宵宗遭襲,姚家村立刻後撤,由汙衣幫相護。”
上官頓聞言說道:“兄弟放心,我就是拚了這條性命也會護住姚家村。”
吳福祿道:“我先派出幾名弟子打探消息,汙衣幫弟子泯然眾人,必然不易被人發現,還可讓沿途的汙衣幫弟子出手相助,到時候將消息傳給金宵宗的各位,便可隨機應變,更能萬無一失。”
冉吟懷說道:“如此甚好。”
眾人按計劃離去,卓亦疏和蘭陵劍派留在華山斷後。
姚子乘眼見強敵退去,心中自是一鬆,又見姚家村死傷慘重,心中也是悲痛,暗自責怪自己護派不力,可此時自己已然命不久矣,眼下最要緊就是交代後事。
念及於此,姚子乘便即說道:“大家不必傷心,人固有一死,這是誰也逃不脫的,隻是我這姚家村之主的位置需得讓出去了。”
姚子乘知道自己時間不多,所以強提內力,說話之時方才與平時無異,眾人聽聞此言,更是悲慟,卻也紛紛應道:“謹遵門主吩咐。”
姚子乘說道:“我死以後,姚家村之主的位置由狄青接任。”
狄青接任姚家村主之位並不意外,他不但是姚子乘的弟子,而且也是世上除了姚子乘以外最擅左臂刀法的人,由他接替姚子乘必然不會墜了左臂神刀的威名。
淨音說道:“師父放心,我自會將師兄接迴來。”
當初是淨音將狄青送到了長安,然後又去鄜州見了卓亦疏,從鄜州離開以後,淨音得知苦參和尚就在少林,於是又將狄青轉送至少林寺,這才得了苦參和尚的醫治,由孔雀連城的傳人出手,想必狄青應無大礙。
隻見姚子乘拿出一張圖交給淨音,然後說道:“這裏麵藏有囚龍棒的所在之地,你將它交給狄青,如今天下將亂,文隱閣必會趁此機會興複大隋,到那時天下紛爭四起,大唐必將生靈塗炭,咱們即為大唐子民,雖然身在草莽,但也該保家衛國,文隱閣既然窺伺大唐江山,那就不能讓他得逞,所以這囚龍棒萬萬不能有失。”
囚龍棒的秘密關係到楊家興複大隋,姚子乘傳下這話,姚家村必將誓死守護囚龍棒,如此可以說是遏製住了楊家的一隻手臂。
姚子乘繼續說道:“這次文隱閣就是衝著咱們姚家村來的,若無金宵宗和汙衣幫相助,咱們必將無一幸免,此等大恩,姚家村人需當牢記。”
姚家村眾人紛紛應是。
卓亦疏行禮道:“若非姚老前輩來得及時,我早已死在了唿延朗手中,這才是救命大恩,而我與狄大哥情同手足,從未分過彼此,更不用說謝不謝的。”
姚子乘聽後微微一笑,說道:“公子乃是人中翹楚,這將來的亂世,還要多仰仗公子這般俊傑來平定天下。”
“亂臣賊子妄想染指大唐江山,我輩中人自然人人得而誅之。”卓亦疏傲然道,在他心中從未將那些小人放在眼裏。
姚子乘眼見卓亦疏氣度非凡,果然是人中龍鳳,又見金宵宗各個器宇軒昂,皆身負絕藝,狄青與其交好,將來必然多獲受益。
眼見於此,姚子乘心中稍定,此時他的氣力也已用盡,生命流逝,當即氣息一阻,命隕此地。
姚家村眾人悲慟不已,金宵宗、汙衣幫以及蘭陵劍派也是神色黯然,皆在其墳前行禮。
安葬了姚子乘後,姚家村最重要的事就是迎迴狄青。
待諸事稍定,卓亦疏便與李太白漫步山間,卓亦疏向他問道:“太白兄怎麽來了華山?”
李太白說道:“我奉師父之命去長離山莊拜祭黎府主,在路上時遇見了汝陽王,他正布兵對付楊原,那時雖不知文隱閣就在華山,但我離開許州以後,卻聽汙衣幫的人說了此間之事,還說長老吳福祿去了鄜州,我想既然如此,亦疏兄弟必然會來華山,我這才趕來相助一臂之力。”
卓亦疏笑道:“有勞太白兄掛念。”
李太白也是笑道:“這一路上我聽了許多消息,知道亦疏兄弟扣押了淩霆府主和安祿山的妻女,江湖中人無不驚駭於兄弟你膽大妄為,當真是江湖第一桀驁狂客。”
卓亦疏卻道:“安祿山的妻女已經被我放了,現不知去了何處,至於淩霆府主,他並非殺害黎莊主的真兇,其中原委我已盡知。”
李太白不知長離山莊中的變故,但淩霆府卻已是江湖公敵,此時忽聽得卓亦疏為淩霆府開脫,又知他絕非信口開河的人,是以心中不免驚愕,卻也隱隱猜到這其中必然是有人布下大局,意圖攪亂江湖。
傍晚時分,卓亦疏和李太白迴到姚家村,與眾人吃過晚飯,卻聽姚家村弟子來報,有一女子風塵仆仆的趕來,指名要見卓亦疏。
卓亦疏便即出去查看,隻見來人竟是安慶儀。
安慶儀疲累不堪,見到卓亦疏後身子一軟,便即倒了下去,卓亦疏將她扶到一旁坐下,這時淨音等人也都趕來。
卓亦疏本想讓她稍作歇息,可安慶儀卻無暇耽擱,而是急道:“卓亦疏,你們得趕緊離開華山。”
卓亦疏笑道:“這是為何?”
“皇上召我父親入宮,現已快到長安了。”安慶儀急切地說道:“這次我父親帶了不少高手,並將其中一部分人調給了何千年,讓他來華山對付你們。”
“我們?”卓亦疏頗為疑惑。
安慶儀說道:“金宵宗自不必說,雲錦與我父親的恩怨由來已久,現在雲錦雖然死了,但金宵宗仍是我父親的心腹大患,而姚家村藏有囚龍棒,也是我父親誌在必得的寶物。”
淨音聞言說道:“看來安祿山也意欲多奪楊家的寶藏。”
囚龍棒的秘密雖然隱秘,但安祿山手眼通天,未必不知。
吳福祿卻道:“你即是安祿山的親生女兒,又為何忤逆父親來向我們報信?”
安慶儀說道:“在鄜州時,卓亦疏曾放我母女二人離去,他即有恩於我,我豈能不報,眼下既知他身陷重圍,自然要來相告,而且金宵宗是因為覺得我父親會反唐方才與他為敵,待日後真相大白時,雙方必能冰釋前嫌,何必在現在鬧得不死不休。”
說到底,安慶儀還是相信父親是朝中忠良,絕不會密謀反叛。
一旁的李太白忽然開口說道:“安姑娘是琅琊派的人,在下早有耳聞,不瞞你說,當初素青掌門意欲收你為徒時,還曾到過蘭陵向我師父詢問。”
眾人聽後均頗為不解,琅琊派收徒為何要去蘭陵劍派詢問?
隻聽李太白續道:“當年太宗帝在位時,曾讓李淳風與袁天罡推算國運,兩道做出***,一直流於皇宮之中,玄宗帝即位後,勵精圖治,國泰民安,四海升平,時宰相張九齡見過***後,知道大唐王朝必遭禍亂,而掀起禍亂的人必是突厥胡人,應名軋犖山,那時張九齡已然病重,便請我師父去突厥部落尋找這人,意圖殺了他提前終止大唐動亂,我師父自是義不容辭,日夜兼程趕到突厥部落,可卻並未見到軋犖山此人,無奈之下隻得向中原而迴,卻在路過邊境時見到了安祿山,那時安祿山雖未得勢,但我師父卻知此人絕非池中之物,後來我師父迴到中原,那時張九齡已然病故,我師父沒能完成摯友相托,心中鬱鬱寡歡,是以閉關不出,後來安祿山得勢,他的過往也不再是秘密,那時才知安祿山本名軋犖山,因從突厥部落逃了出來,為了避禍方才改名安祿山。”
聽到此處,眾人皆是大感意外,黎清讓說道:“這麽說來安祿山就是軋犖山,那***中所說的那名反臣豈不就是他。”
李太白點頭道:“不錯,所以後來康夫人將安大小姐送到琅琊派時,素青掌門便來蘭陵請我師父出主意。”
安慶儀神色黯然,頗有些不知所措。
眼見於此,卓亦疏便即說道:“安大小姐來給咱們送信,足可見她與其父不同,龍生九子尚且子子不同,安祿山雖然狼子野心,但安大小姐必然心屬良善。”
聽得卓亦疏的勸慰之言,安慶儀也隻是稍作平複,卻也想到自己此行來的目的,便即忍下雜念,隻是說道:“大家還是快些離開華山吧。”
此前與文隱閣一戰,眾人大多受傷,尤其是汙衣幫,上官頓和吳福祿皆是重傷未愈,若是貿然再鬥,必然傷及自身,而姚家村正是群龍無首的時候,淨音也有傷在身,金宵宗一方烏宏在九宮八卦陣中受傷在先,與文隱閣惡鬥時傷勢加重,其餘人各有傷勢,但好在卓亦疏和雲瀟湘尚能一戰,可隻憑他二人斷然無法護住這麽多人。
這時聽得李太白說道:“諸位先行離去,蘭陵劍派留在這裏斷後。”
卓亦疏說道:“這個何千年陰魂不散,先前文隱閣敗退時竟沒能留下他,這次我定要再會會他。”
眾人都知卓亦疏武功高強,要想全身而退並不難,而且以他的性子也必然不肯被人追逃。
淨音說道:“不能將囚龍棒交給安祿山。”
聽得此話,卓亦疏思忖一陣,便即說道:“姚家村護住囚龍棒,走在金宵宗後麵,雲夫人,你率領本宗人馬當做開路先鋒,先去長離山莊。”
雲瀟湘立刻應是,又聽卓亦疏說道:“汙衣幫在最後,若是金宵宗遭襲,姚家村立刻後撤,由汙衣幫相護。”
上官頓聞言說道:“兄弟放心,我就是拚了這條性命也會護住姚家村。”
吳福祿道:“我先派出幾名弟子打探消息,汙衣幫弟子泯然眾人,必然不易被人發現,還可讓沿途的汙衣幫弟子出手相助,到時候將消息傳給金宵宗的各位,便可隨機應變,更能萬無一失。”
冉吟懷說道:“如此甚好。”
眾人按計劃離去,卓亦疏和蘭陵劍派留在華山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