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主眼見卓亦疏疏狂桀驁,竟絲毫不將本教放在眼裏,心中自是為之大怒,便即開口道:“卓公子既然要與摩尼教為難,那就請出來賜教幾招。”
卓亦疏自是不會怕了摩尼教,隻見他邁步而出,朗聲輕笑道:“摩尼教要是有不怕死的,大可來與我較量。”
北神使當即縱身躍出,他的兩名護法被卓亦疏所殺,此前又有李太白、王少伯和白九君與卓亦疏在一起,北神使不想以寡敵眾,隻得隱忍退去,此時他與摩尼教眾在一起,反倒卓亦疏隻剩一人,如今自是報仇的大好良機,北神使便即冷笑道:“就讓我來領教公子的高招。”
摩尼教中以實力為尊,四大神使的武功本是不相伯仲,相互之間也就平起平坐,但此次圍攻少林之事卻隻有北神使受阻,其餘三名神使都封住了山路,如此一來,北神使的地位自是隱然遜於其他三名神使,所以北神使急於找迴場子,這才迫不及待的出來與卓亦疏對戰。
眼見北神使向自己挑釁,卓亦疏也知他心中所想,便即輕笑道:“之前在山下時你跑的倒快,現在卻來逞英雄了。”
北神使臉色微變,惱怒之中便即喝道:“休得廢話,咱們手底下見真章。”
一語言畢,北神使當即縱身攻來。
卓亦疏卻先是輕笑道:“番邦蠻夷,倒是把中原話說的這般流利。”
北神使轉眼已至,隻見他探掌在前,如疾風唿嘯,徑直向卓亦疏攻來。
卓亦疏仍是那般輕佻不恭,抬手一掌攻向北神使。
眼見於此,眾人皆是一驚,全都大感意外,卓亦疏在麵對北神使的攻勢時不做守勢反倒與他對攻,如此實是有違常理。
金宵宗眾人久在卓亦疏身邊,知他性情桀驁,根本沒把摩尼教這等番邦異教放在眼裏,所以此時北神使攻勢雖猛,但卓亦疏卻不屑守之,而是與其對攻。
此地自有見多識廣者,眼見卓亦疏與北神使對攻,當下便知他使得乃是少林絕學‘龍旋掌’,便即有人驚道:“沒想到卓公子竟然還會少林絕學。”
“這是龍旋掌,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難不成卓公子是少林派的俗家弟子?”
五台山顯通寺方丈也在此處,他眼見卓亦疏使出少林絕學,卻也不禁為之一驚,低聲道:“卓公子的龍旋掌雖然精妙厲害,但卻戾氣太重,與我佛家武學要旨大相徑庭,恐怕是以別的內功心法催動使用,雖有龍旋掌的精妙,但卻沒有佛門武功的內蘊。”
亦有人說道:“龍旋掌是少林般若堂的絕學,卻不知慧源大師什麽時候收了這樣一位厲害的弟子。”
有此疑問者不在少數,但卻無人解惑,就在疑惑不解之時,卻又見卓亦疏招式突變,他強勢打出一掌,力道剛猛無匹,看其招式已全然不是龍旋掌。
顯通寺方丈微驚道:“大摔碑手,原來卓公子會的不止一項少林絕藝。”
大摔碑手是強橫的外家功夫,一掌打出,當真有碎碑裂石之力,北神使不知厲害,抬掌相迎,卻覺得卓亦疏力道甚強,自己竟有些抵擋不住,趕忙加持內力,這才堪堪擋住。
有明眼人已是看出卓亦疏的底細,一名散遊道士站在西首人群之中,此時不禁驚道:“雖然用的招式是少**功,但內力用的卻是道家心法。”
北神使也已有所察覺,隻覺得卓亦疏的武功著實高深莫測,但他沒見過道家神功,也就猜不出卓亦疏使得乃是道家萬化功。
但卓亦疏身上也有靈犀內力,已與萬化功融會貫通,北神使與他對敵,感覺到的東西自然別人更多,是以他雖不知道家萬化功,但卻清晰的知道卓亦疏的掌勢中帶有劍意,掌風不甚渾厚,反倒鋒利無比,北神使甚至不敢攖其鋒芒,又見卓亦疏腰懸飲怨劍,但卻並不使用,北神使心中更加疑惑。
摩尼教以教主為尊,其下便是神使,神使的武功僅次於教主,摩尼教橫行數國,自然離不開神使的功勞,所以摩尼教神使不但武功高強而且實戰經驗豐富,北神使既能坐上神使之位,自然有其厲害之處,他見卓亦疏的武功異於常人,實是不可小覷,便即心中一動,當即左手化拳右手為掌,此乃摩尼教的‘神拳神掌功’,拳掌相映,威力無匹。
大摔碑手雖然厲害,但對上北神使的‘神拳神掌功’卻是有些力不從心,因為大摔碑手太過剛猛,極易陷於對方的攻勢。
眼見於此,卓亦疏卻是輕笑一聲,自是沒有絲毫慌亂,當下使出‘十二擒龍手’對上了‘神拳神掌功’,霎那間殘影重重,疾勁的攻勢將兩人籠罩其中,任誰稍有不慎都會命喪當場。
慧塵眼見場中惡鬥,卻在心中暗道:十二擒龍手乃是有快有慢的絕技,但卓公子一心求快,雖然現下與北神使鬥到了一處,打得旗鼓相當,實際上卻是不符這套武功的精髓要義。
正想到此處,聽得身後本寺僧眾踱步之聲,緊接著達摩院首座慧明走了出來,他到方丈身旁低聲道:“我身上的毒勢已被壓製,如今終是有了護寺之力。”
慧塵心中大定,還未等他說話,羅漢堂首座慧苦便也走了出來。
隻聽慧苦說道:“幸虧孔雀連城來得及時,如此方能壓製住咱們的毒勢。”
果然不出沈傾從所料,孔雀連城一到,少林諸僧的毒勢就被壓製住了。
摩尼教主似是專心看著場中的惡鬥,實際上卻是眼觀六路,已是見到慧明和慧苦相繼走出寺來,而且看樣子毫無中毒之狀,摩尼教主當即心中驚道:不好,看樣子有人給少林和尚解毒了。
慧塵看向摩尼教主,兩派之主目光相接,自是意味深長。
摩尼教主心中又道:先前見少林方丈出寺迎戰,我隻以為是他內功深厚所以強壓毒勢,隻是虛張聲勢而已,但眼見少林兩大首座紛紛出寺,必然是中的毒已被解了。
場中惡鬥不止,慧塵方丈卻已長出了口氣,但他精修佛法,喜怒哀樂不形於色,是以外人看不出他的變化。
摩尼教主心道:毒王穀的毒術很是厲害,天下少有人能解,據佘餘說隻有孔雀連城可以解毒,但孔雀連城遠在南詔,一來路遠,二來解毒的藥物極其難尋,所以就算孔雀連城的人來了少室山也不可能這麽快就解了花石散的毒,除非孔雀連城未卜先知,提前從南詔配好了解藥帶到少室山來。
摩尼教主思來想去,卻也沒有想通其中關鍵,隻見北神使與卓亦疏鬥得難解難分,摩尼教主便即恍然道:“卓亦疏不是少林弟子卻會少林絕藝,必然是少林和尚教給他的,為的就是拖延時間,好讓少林和尚得以解毒,少林派中還有般若堂首座和戒律院首座沒有出來,想必這兩人的毒還沒解,要是等少林寺高手齊備之時,今日之事必然難成,眼下應該趕緊行事,趁著少林派人手不齊時立我摩尼教之威。”
念及於此,摩尼教主便即向出聲道:“今日我摩尼教是來與少林派探討教義,至於和金宵宗的恩怨應當另選時候了結。”
聽得此話,北神使便即欲退,可卓亦疏攻勢不停,竟然逼得北神使退不出去,如此三十餘招後,北神使心中惱怒,暗道:你當真以為我隻有這些本事了?
北神使尚有絕學未用,卻不知卓亦疏也未來得及使出全力,少林絕藝雖然厲害,但卓亦疏畢竟隻是初學,在不用劍的情況下以萬化神功打出靈犀劍法才是他的最強絕學。
卓亦疏和北神使相互試探,眼看著就要使出各自絕學,但此時卻被摩尼教主叫停,卓亦疏阻了五十餘招後忽的攻勢一緩,北神使一怔,便也趕忙收招迴撤。
卓亦疏見北神使退走,便即輕佻笑道:“在我大唐境內,要戰由我,要和也由我,豈容你等番邦蠻夷定奪。”
四神使聞言皆是大怒,千餘摩尼教徒也是怒不可遏,似是能殺人的目光紛紛向卓亦疏投去。
但卓亦疏卻隻輕笑一聲,仍是滿臉的輕佻不恭,絲毫未將摩尼教千餘之眾放在眼裏。
中原群雄眼見卓亦疏這般疏狂,全都不禁暗讚道:久聞卓亦疏公子桀驁入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卓亦疏眼見隻有慧明和慧苦出寺迎敵,便知花石散的毒尚未盡解,現在少林派與摩尼教相對仍是吃虧。
眼見於此,卓亦疏便即又道:“既然摩尼教要與我了結恩怨,又何必再拖到別的時候,依我看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解決了吧。”
莊修平等人紛紛上前站在卓亦疏身後,此舉自是要以金宵宗之力對付摩尼教。
但摩尼教有千餘教眾,金宵宗卻隻有寥寥數人,氣勢上已然落了下風,東神使便即取笑道:“就憑諸位也想與我摩尼教千餘教眾對抗嗎?”
南神使也是冷笑道:“中原武林已是無人。”
哪知他話音剛落,沈傾從便即說道:“人數再多,也隻是烏合之眾罷了。”
摩尼教主不想此時與金宵宗為敵,眼下最大的敵人是少林派,可卓亦疏糾纏不休,若是不解決掉他根本沒法去對付少林派,念及於此,便即冷笑道:“既然金宵宗主要以數人之力對付我摩尼教千餘之眾,我若是不允豈不是看不起中原武林嗎。”
一語言畢,摩尼教眾紛紛上前。
金宵宗眾人怡然不懼,中原群雄之中自有人欲上前相助,慧塵方丈也要集群僧之力。
這時忽聽得一聲長嘯,然後便見上官頓躍至場中,掃視著摩尼教眾說道:“你們要比以多欺少?哈哈哈,我汙衣幫弟子雖然不多,十萬之眾還是有的,今日將你們圍在山上也不在話下。”
汙衣幫弟子遍布天下,十萬之眾絕非誇大之言,摩尼教主也知道汙衣幫的名聲,雖知汙衣幫中高手不多,但人數著實不少,若隻比幫眾之數,世上無人能出其左右。
就在雙方對持之時,忽見遠處有大隊人馬奔來,待那些人來到近前,隻見為首一人身著麻衣,頭發黑白參半,麵容蒼老憔悴,正是毒王穀主佘餘。
卻不想毒王穀竟在這個時候來了少室山。
卓亦疏自是不會怕了摩尼教,隻見他邁步而出,朗聲輕笑道:“摩尼教要是有不怕死的,大可來與我較量。”
北神使當即縱身躍出,他的兩名護法被卓亦疏所殺,此前又有李太白、王少伯和白九君與卓亦疏在一起,北神使不想以寡敵眾,隻得隱忍退去,此時他與摩尼教眾在一起,反倒卓亦疏隻剩一人,如今自是報仇的大好良機,北神使便即冷笑道:“就讓我來領教公子的高招。”
摩尼教中以實力為尊,四大神使的武功本是不相伯仲,相互之間也就平起平坐,但此次圍攻少林之事卻隻有北神使受阻,其餘三名神使都封住了山路,如此一來,北神使的地位自是隱然遜於其他三名神使,所以北神使急於找迴場子,這才迫不及待的出來與卓亦疏對戰。
眼見北神使向自己挑釁,卓亦疏也知他心中所想,便即輕笑道:“之前在山下時你跑的倒快,現在卻來逞英雄了。”
北神使臉色微變,惱怒之中便即喝道:“休得廢話,咱們手底下見真章。”
一語言畢,北神使當即縱身攻來。
卓亦疏卻先是輕笑道:“番邦蠻夷,倒是把中原話說的這般流利。”
北神使轉眼已至,隻見他探掌在前,如疾風唿嘯,徑直向卓亦疏攻來。
卓亦疏仍是那般輕佻不恭,抬手一掌攻向北神使。
眼見於此,眾人皆是一驚,全都大感意外,卓亦疏在麵對北神使的攻勢時不做守勢反倒與他對攻,如此實是有違常理。
金宵宗眾人久在卓亦疏身邊,知他性情桀驁,根本沒把摩尼教這等番邦異教放在眼裏,所以此時北神使攻勢雖猛,但卓亦疏卻不屑守之,而是與其對攻。
此地自有見多識廣者,眼見卓亦疏與北神使對攻,當下便知他使得乃是少林絕學‘龍旋掌’,便即有人驚道:“沒想到卓公子竟然還會少林絕學。”
“這是龍旋掌,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難不成卓公子是少林派的俗家弟子?”
五台山顯通寺方丈也在此處,他眼見卓亦疏使出少林絕學,卻也不禁為之一驚,低聲道:“卓公子的龍旋掌雖然精妙厲害,但卻戾氣太重,與我佛家武學要旨大相徑庭,恐怕是以別的內功心法催動使用,雖有龍旋掌的精妙,但卻沒有佛門武功的內蘊。”
亦有人說道:“龍旋掌是少林般若堂的絕學,卻不知慧源大師什麽時候收了這樣一位厲害的弟子。”
有此疑問者不在少數,但卻無人解惑,就在疑惑不解之時,卻又見卓亦疏招式突變,他強勢打出一掌,力道剛猛無匹,看其招式已全然不是龍旋掌。
顯通寺方丈微驚道:“大摔碑手,原來卓公子會的不止一項少林絕藝。”
大摔碑手是強橫的外家功夫,一掌打出,當真有碎碑裂石之力,北神使不知厲害,抬掌相迎,卻覺得卓亦疏力道甚強,自己竟有些抵擋不住,趕忙加持內力,這才堪堪擋住。
有明眼人已是看出卓亦疏的底細,一名散遊道士站在西首人群之中,此時不禁驚道:“雖然用的招式是少**功,但內力用的卻是道家心法。”
北神使也已有所察覺,隻覺得卓亦疏的武功著實高深莫測,但他沒見過道家神功,也就猜不出卓亦疏使得乃是道家萬化功。
但卓亦疏身上也有靈犀內力,已與萬化功融會貫通,北神使與他對敵,感覺到的東西自然別人更多,是以他雖不知道家萬化功,但卻清晰的知道卓亦疏的掌勢中帶有劍意,掌風不甚渾厚,反倒鋒利無比,北神使甚至不敢攖其鋒芒,又見卓亦疏腰懸飲怨劍,但卻並不使用,北神使心中更加疑惑。
摩尼教以教主為尊,其下便是神使,神使的武功僅次於教主,摩尼教橫行數國,自然離不開神使的功勞,所以摩尼教神使不但武功高強而且實戰經驗豐富,北神使既能坐上神使之位,自然有其厲害之處,他見卓亦疏的武功異於常人,實是不可小覷,便即心中一動,當即左手化拳右手為掌,此乃摩尼教的‘神拳神掌功’,拳掌相映,威力無匹。
大摔碑手雖然厲害,但對上北神使的‘神拳神掌功’卻是有些力不從心,因為大摔碑手太過剛猛,極易陷於對方的攻勢。
眼見於此,卓亦疏卻是輕笑一聲,自是沒有絲毫慌亂,當下使出‘十二擒龍手’對上了‘神拳神掌功’,霎那間殘影重重,疾勁的攻勢將兩人籠罩其中,任誰稍有不慎都會命喪當場。
慧塵眼見場中惡鬥,卻在心中暗道:十二擒龍手乃是有快有慢的絕技,但卓公子一心求快,雖然現下與北神使鬥到了一處,打得旗鼓相當,實際上卻是不符這套武功的精髓要義。
正想到此處,聽得身後本寺僧眾踱步之聲,緊接著達摩院首座慧明走了出來,他到方丈身旁低聲道:“我身上的毒勢已被壓製,如今終是有了護寺之力。”
慧塵心中大定,還未等他說話,羅漢堂首座慧苦便也走了出來。
隻聽慧苦說道:“幸虧孔雀連城來得及時,如此方能壓製住咱們的毒勢。”
果然不出沈傾從所料,孔雀連城一到,少林諸僧的毒勢就被壓製住了。
摩尼教主似是專心看著場中的惡鬥,實際上卻是眼觀六路,已是見到慧明和慧苦相繼走出寺來,而且看樣子毫無中毒之狀,摩尼教主當即心中驚道:不好,看樣子有人給少林和尚解毒了。
慧塵看向摩尼教主,兩派之主目光相接,自是意味深長。
摩尼教主心中又道:先前見少林方丈出寺迎戰,我隻以為是他內功深厚所以強壓毒勢,隻是虛張聲勢而已,但眼見少林兩大首座紛紛出寺,必然是中的毒已被解了。
場中惡鬥不止,慧塵方丈卻已長出了口氣,但他精修佛法,喜怒哀樂不形於色,是以外人看不出他的變化。
摩尼教主心道:毒王穀的毒術很是厲害,天下少有人能解,據佘餘說隻有孔雀連城可以解毒,但孔雀連城遠在南詔,一來路遠,二來解毒的藥物極其難尋,所以就算孔雀連城的人來了少室山也不可能這麽快就解了花石散的毒,除非孔雀連城未卜先知,提前從南詔配好了解藥帶到少室山來。
摩尼教主思來想去,卻也沒有想通其中關鍵,隻見北神使與卓亦疏鬥得難解難分,摩尼教主便即恍然道:“卓亦疏不是少林弟子卻會少林絕藝,必然是少林和尚教給他的,為的就是拖延時間,好讓少林和尚得以解毒,少林派中還有般若堂首座和戒律院首座沒有出來,想必這兩人的毒還沒解,要是等少林寺高手齊備之時,今日之事必然難成,眼下應該趕緊行事,趁著少林派人手不齊時立我摩尼教之威。”
念及於此,摩尼教主便即向出聲道:“今日我摩尼教是來與少林派探討教義,至於和金宵宗的恩怨應當另選時候了結。”
聽得此話,北神使便即欲退,可卓亦疏攻勢不停,竟然逼得北神使退不出去,如此三十餘招後,北神使心中惱怒,暗道:你當真以為我隻有這些本事了?
北神使尚有絕學未用,卻不知卓亦疏也未來得及使出全力,少林絕藝雖然厲害,但卓亦疏畢竟隻是初學,在不用劍的情況下以萬化神功打出靈犀劍法才是他的最強絕學。
卓亦疏和北神使相互試探,眼看著就要使出各自絕學,但此時卻被摩尼教主叫停,卓亦疏阻了五十餘招後忽的攻勢一緩,北神使一怔,便也趕忙收招迴撤。
卓亦疏見北神使退走,便即輕佻笑道:“在我大唐境內,要戰由我,要和也由我,豈容你等番邦蠻夷定奪。”
四神使聞言皆是大怒,千餘摩尼教徒也是怒不可遏,似是能殺人的目光紛紛向卓亦疏投去。
但卓亦疏卻隻輕笑一聲,仍是滿臉的輕佻不恭,絲毫未將摩尼教千餘之眾放在眼裏。
中原群雄眼見卓亦疏這般疏狂,全都不禁暗讚道:久聞卓亦疏公子桀驁入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卓亦疏眼見隻有慧明和慧苦出寺迎敵,便知花石散的毒尚未盡解,現在少林派與摩尼教相對仍是吃虧。
眼見於此,卓亦疏便即又道:“既然摩尼教要與我了結恩怨,又何必再拖到別的時候,依我看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解決了吧。”
莊修平等人紛紛上前站在卓亦疏身後,此舉自是要以金宵宗之力對付摩尼教。
但摩尼教有千餘教眾,金宵宗卻隻有寥寥數人,氣勢上已然落了下風,東神使便即取笑道:“就憑諸位也想與我摩尼教千餘教眾對抗嗎?”
南神使也是冷笑道:“中原武林已是無人。”
哪知他話音剛落,沈傾從便即說道:“人數再多,也隻是烏合之眾罷了。”
摩尼教主不想此時與金宵宗為敵,眼下最大的敵人是少林派,可卓亦疏糾纏不休,若是不解決掉他根本沒法去對付少林派,念及於此,便即冷笑道:“既然金宵宗主要以數人之力對付我摩尼教千餘之眾,我若是不允豈不是看不起中原武林嗎。”
一語言畢,摩尼教眾紛紛上前。
金宵宗眾人怡然不懼,中原群雄之中自有人欲上前相助,慧塵方丈也要集群僧之力。
這時忽聽得一聲長嘯,然後便見上官頓躍至場中,掃視著摩尼教眾說道:“你們要比以多欺少?哈哈哈,我汙衣幫弟子雖然不多,十萬之眾還是有的,今日將你們圍在山上也不在話下。”
汙衣幫弟子遍布天下,十萬之眾絕非誇大之言,摩尼教主也知道汙衣幫的名聲,雖知汙衣幫中高手不多,但人數著實不少,若隻比幫眾之數,世上無人能出其左右。
就在雙方對持之時,忽見遠處有大隊人馬奔來,待那些人來到近前,隻見為首一人身著麻衣,頭發黑白參半,麵容蒼老憔悴,正是毒王穀主佘餘。
卻不想毒王穀竟在這個時候來了少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