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璡便前往黃河邊查看災情,他要將此地情況查看明白以後再去見節度使章仇兼瓊。
郭子儀陪同,卓亦疏隨行,他還帶著冉吟懷和駱達,葛分則率領汙衣幫眾與此地百姓一起勞作。
那日剛來時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尚不是非常清楚,今日仔細看來,方知災情竟然比想象中的還要嚴峻。
可就在這樣一場天災之中,朝廷重臣在想著怎麽克扣賑災銀,地方官員在想著如何貪贓,僅有郭子儀要治理水患卻又被居心不良者盯上,意欲將其暗殺。
李璡不禁長歎一聲,這場水患中最恐怖的地方就在於暴露出了唐王朝的滅亡之路。
“那日我來時見有人欺壓百姓,聽說是本地司馬的兒子。”李璡負手而立,向郭子儀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郭子儀即為本地刺史,對於此間情況自然知之甚詳,實際上他早已得到了消息,此時便答道:“那是本地司馬周大人的妾室所生,平日橫行鄉裏,周大人管他不住,幹脆不理會了,早已把他逐出了家門。”
李璡聽後卻是臉現不悅之色,皺眉道:“連自家事都處理不好,他怎麽當得起這個司馬之職。”
郭子儀趕忙答道:“是,周大人得知此事以後已經、已經畏罪自殺了。”
自家兒子得罪了當朝汝陽王,縱為一方司馬也承擔不起,驚恐萬狀後竟是選擇懸梁自盡。
李璡聽後隻是迴過頭去,但卻一言不發。
正在這時,忽聽得遠處一陣嘈雜,眾人向前看去,隻見一人縱馬而來,但卻在馬上搖搖晃晃,周圍百姓驚慌四散,這才引起一陣嘈雜。
不良人趕忙上前,隻怕來者心懷不軌。
卓亦疏縱目看去,卻發現來者有些眼熟,旁邊的郭子儀卻是先到:“咦,那人不是秦問情嗎。”
卓亦疏也在這時看清,來者雖然身穿男服,但實則是個女子,一頭長發飄散,容貌俏麗。
郭子儀趕忙上前,卓亦疏也躍身而去。
郭子儀上前製住駿馬,秦問情先是一愣,待駿馬被製住她才看清眼前之人,便急忙道:“郭子儀,我終於找到你了。”
郭子儀疑道:“秦大小姐,你這是怎麽了?”
這時卓亦疏也到了近前,秦問情見到他後卻是頗為意外的說道:“卓亦疏,你怎麽也在這?”
卓亦疏笑道:“我還從未看過秦大小姐這般狼狽。”
秦問情聽後一躍下馬,但卻一個踉蹌,這才看清她的腿部有一大片血跡,似是被人打傷的。
卓亦疏問道:“你這身傷是怎麽弄得?”
“王少伯呢?”郭子儀問道。
“王少伯為了你正跟人拚命呢。”秦問情說道:“我這身傷也是因此受的。”
郭子儀聽後卻是疑道:“這是怎麽迴事?”
秦問情身子一晃就要倒在地上,幸而冉吟懷一躍上前將她扶住,秦問情雖不認得她,但卻見她跟在卓亦疏身邊,便以為她是卓亦疏的相好,又見她扶住自己,心中自是感激,便向她投去感激的目光,然後說道:“王少伯有一個朋友名叫張鎬,現在長安做官,他邀請王少伯去長安遊玩,王少伯欣然應允,來的路上卻想繞個遠來看看郭子儀,卻不想我倆在來的路上遇見了幾路黑道人馬,他們說要來取郭子儀的性命,還說這一趟的傭金不菲,王少伯擔憂郭子儀的安危,便與那些人動了手,但他唯恐自己一人對付不了那些人,所以讓我先來給郭子儀通個信,讓你早作防備。”
郭子儀忙問道:“那王少伯現在怎麽樣了?”
秦問情黯然道:“恐怕兇多吉少了。”
“你們在何處遇見的那些人?”卓亦疏問道。
“距離這裏向東百餘裏的小鎮中。”秦問情說道:“那裏也受了洪災。”
卓亦疏聽後便即說道:“我去看看。”
說完這話,卓亦疏轉身而去,駱達見此便也跟了上去。
兩人行出百裏,果然找到了秦問情所說的小鎮,卓亦疏邁步而入,駱達向四周查看,隻見這裏已無人煙,建築破敗,想必是洪災所至,百姓紛紛退走,是以隻留下這麽一個空空如也的破敗小鎮。
卓亦疏來到鎮中,見到前方有許多人在巡視,從衣著上都是江湖中人,各持兵器,但絕非同一門派,他們相互之間尚在互相提防,想起秦問情所說的話,這次前來襲殺郭子儀並非隻有一個門派,覬覦這筆賞金的人不在少數。
駱達言道:“卓公子,對方人多,咱們不宜硬碰,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卓亦疏聽後也覺有理,便即身形一晃,潛身於屋頂之上,駱達緊隨其後。
二人一路潛行,果見有數路人馬聚集在此,而中心點就在一座三清觀中。
卓亦疏暗道:想必王少伯就在觀中。
念及於此,卓亦疏便即閃身而入,觀中主殿供奉三清神像,供果香火等一應俱全,想必也是信徒眾多,若非遭此天災,這裏應該還是香火不絕。
卓亦疏和駱達隱於神像之後,他二人輕功高絕,是以殿中無人發覺,此時隻見殿中間端坐七人,其中一個正是王少伯,他坐在地上與其餘六人相對而坐,殿旁還有許多道士,必然是在此道觀中修行的道士,雖遭水患但卻不願離去。
此時隻聽王少伯說道:“各位還有什麽本事一並使出來吧,王少伯在這接著。”
六人中的便有人開口說道:“王少伯的七絕聖手果然厲害,不愧是名滿江湖的絕技,你比拳勝了神拳門的宋老拳師。”此話一出,便有一個老者長歎一聲,這人必然就是神拳門的宋老拳師,卓亦疏隱約記得這人曾去過鄜州,當時想要劫走陸鴻漸,雖在一眾高手中力壓群雄,但後來被高險峰撿了便宜,卻不想竟又在這遇見了,這時又聽剛才那人續道:“比掌法你又贏了石熊。”聽的此話自有人低下頭去,自是剛剛戰敗的石熊,那人又道:“現在我跟你比比。”
王少伯笑道:“江明知的分光錯影手是江湖中有名的擒拿絕技,我早就想會會你了。”
江明知說道:“你連戰數場,內力必然虧損,我若此時贏你也是勝之不武,咱們隻比招式,不拚內力。”
王少伯迴道:“好,江明知還算是條漢子。”
江明知聽後微微一笑,然後縱身而出。
王少伯站起身來,雙手微彎成爪。
卓亦疏暗道:這個江明知倒也算是個人物。
這時那二人鬥在一起,雖然不拚內力,卻仍是險象環生,卓亦疏曾領教過七絕聖手中的擒拿絕技,自知不用劍的話無法勝過,卻不想江明知的分光錯影手竟也十分精妙,與王少伯鬥了個旗鼓相當。
二人拚了近百招,王少伯終是逐漸不敵,慢慢露出了敗象,但卓亦疏卻能看出王少伯隻是敗在了體力不支,若是技法的精妙處卻絲毫不落下風。
適才聽江明知所言,王少伯已經連敗兩人,此時與江明知這場已是第三場,雖然不比內功,但是體力的劣勢也是致命的,這兩人此消彼長之間,王少伯落敗也是情理之中。
百招過後,王少伯已無迴天之力,心下自是失落,哪知這時江明知招式一緩,旋即躍出戰圈,在王少伯滿臉的不解之色中說道:“七絕聖手果然厲害,以力竭之軀尚能與我對上百招,江明知心服口服,不敢再鬥。”
其實若是繼續鬥下去,王少伯必敗無疑,可若是王少伯以全盛之軀應對江明知,那勝負卻又是未知數了,江明知自知如此,是以主動罷鬥。
神像後的卓亦疏也對他頗為佩服,不肯趁人之危,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
這時駱達卻拍了拍卓亦疏,示意他向場中一人看去。
隻見場中一人鬼鬼祟祟的從懷中取出一物,卻是一個瓷瓶,裏麵也不知有什麽東西,但駱達久走江湖,此時一看便知那裏麵必是毒煙,是以用手在神像背後寫了個‘毒’字。
卓亦疏根據他的筆畫猜出了字來,便即屏氣凝神,以免吸入毒物。
其餘人沒能察覺到這人的動作,而卓亦疏和駱達旁觀者清,再加上駱達江湖經驗很足,是以一眼就看出了詭計。
果然,僅在片刻之後,先是殿中的道士接連倒下,他們內力淺薄是以擋不住毒煙,其他幾人見此皆是驚唿不好,趕忙運動抵擋,或是向衝出殿外,可卻已經來不及了,毒煙蔓延極快,眾人紛紛倒地。
釋放毒煙那人卻是哈哈大笑道:“王少伯果然厲害,拳勝神拳門,掌贏石熊,就連擒拿法也讓江明知甘拜下風,不過很可惜啊,你還是敗在了我手上。”
王少伯怒道:“好不要臉。”
那人是個青年男子,中等身材,麵容算不上英俊,卻也看得過去,此時他冷笑道:“王少伯,你要怪就怪你自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王少伯皺眉道:“什麽人?”
“安祿山安大人。”男子說道:“當初你上書參奏安大人,就應該料到了今天的結局。”
“你是安祿山的走狗。”王少伯心有不甘的說道。
那人卻道:“所有得罪安大人的人都得死,你以為我這次是衝著郭子儀去的?哼,他一個小小的刺史還不值得我毒王穀出手,我隻不過假借襲殺郭子儀之名隱於這些人中間,為的是隱藏身份,好在關鍵時刻殺了汝陽王李璡,卻不想竟在這碰上你了,這些人非得遵守什麽江湖規矩與你一對一打鬥,竟還被你一一挫敗,當真是廢物至極,就讓他們隨你一起去見閻王吧。”
聽得此話,眾人皆是一驚,卓亦疏也是不禁暗道:原來是毒王穀的人,看樣子他們已經投靠了安祿山,而且還知道了汝陽王的蹤跡,想要在這裏對汝陽王下殺手。
本以為隻是江湖黑道為了賞金來襲殺郭子儀,卻不想竟引出了毒王穀。
郭子儀陪同,卓亦疏隨行,他還帶著冉吟懷和駱達,葛分則率領汙衣幫眾與此地百姓一起勞作。
那日剛來時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尚不是非常清楚,今日仔細看來,方知災情竟然比想象中的還要嚴峻。
可就在這樣一場天災之中,朝廷重臣在想著怎麽克扣賑災銀,地方官員在想著如何貪贓,僅有郭子儀要治理水患卻又被居心不良者盯上,意欲將其暗殺。
李璡不禁長歎一聲,這場水患中最恐怖的地方就在於暴露出了唐王朝的滅亡之路。
“那日我來時見有人欺壓百姓,聽說是本地司馬的兒子。”李璡負手而立,向郭子儀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郭子儀即為本地刺史,對於此間情況自然知之甚詳,實際上他早已得到了消息,此時便答道:“那是本地司馬周大人的妾室所生,平日橫行鄉裏,周大人管他不住,幹脆不理會了,早已把他逐出了家門。”
李璡聽後卻是臉現不悅之色,皺眉道:“連自家事都處理不好,他怎麽當得起這個司馬之職。”
郭子儀趕忙答道:“是,周大人得知此事以後已經、已經畏罪自殺了。”
自家兒子得罪了當朝汝陽王,縱為一方司馬也承擔不起,驚恐萬狀後竟是選擇懸梁自盡。
李璡聽後隻是迴過頭去,但卻一言不發。
正在這時,忽聽得遠處一陣嘈雜,眾人向前看去,隻見一人縱馬而來,但卻在馬上搖搖晃晃,周圍百姓驚慌四散,這才引起一陣嘈雜。
不良人趕忙上前,隻怕來者心懷不軌。
卓亦疏縱目看去,卻發現來者有些眼熟,旁邊的郭子儀卻是先到:“咦,那人不是秦問情嗎。”
卓亦疏也在這時看清,來者雖然身穿男服,但實則是個女子,一頭長發飄散,容貌俏麗。
郭子儀趕忙上前,卓亦疏也躍身而去。
郭子儀上前製住駿馬,秦問情先是一愣,待駿馬被製住她才看清眼前之人,便急忙道:“郭子儀,我終於找到你了。”
郭子儀疑道:“秦大小姐,你這是怎麽了?”
這時卓亦疏也到了近前,秦問情見到他後卻是頗為意外的說道:“卓亦疏,你怎麽也在這?”
卓亦疏笑道:“我還從未看過秦大小姐這般狼狽。”
秦問情聽後一躍下馬,但卻一個踉蹌,這才看清她的腿部有一大片血跡,似是被人打傷的。
卓亦疏問道:“你這身傷是怎麽弄得?”
“王少伯呢?”郭子儀問道。
“王少伯為了你正跟人拚命呢。”秦問情說道:“我這身傷也是因此受的。”
郭子儀聽後卻是疑道:“這是怎麽迴事?”
秦問情身子一晃就要倒在地上,幸而冉吟懷一躍上前將她扶住,秦問情雖不認得她,但卻見她跟在卓亦疏身邊,便以為她是卓亦疏的相好,又見她扶住自己,心中自是感激,便向她投去感激的目光,然後說道:“王少伯有一個朋友名叫張鎬,現在長安做官,他邀請王少伯去長安遊玩,王少伯欣然應允,來的路上卻想繞個遠來看看郭子儀,卻不想我倆在來的路上遇見了幾路黑道人馬,他們說要來取郭子儀的性命,還說這一趟的傭金不菲,王少伯擔憂郭子儀的安危,便與那些人動了手,但他唯恐自己一人對付不了那些人,所以讓我先來給郭子儀通個信,讓你早作防備。”
郭子儀忙問道:“那王少伯現在怎麽樣了?”
秦問情黯然道:“恐怕兇多吉少了。”
“你們在何處遇見的那些人?”卓亦疏問道。
“距離這裏向東百餘裏的小鎮中。”秦問情說道:“那裏也受了洪災。”
卓亦疏聽後便即說道:“我去看看。”
說完這話,卓亦疏轉身而去,駱達見此便也跟了上去。
兩人行出百裏,果然找到了秦問情所說的小鎮,卓亦疏邁步而入,駱達向四周查看,隻見這裏已無人煙,建築破敗,想必是洪災所至,百姓紛紛退走,是以隻留下這麽一個空空如也的破敗小鎮。
卓亦疏來到鎮中,見到前方有許多人在巡視,從衣著上都是江湖中人,各持兵器,但絕非同一門派,他們相互之間尚在互相提防,想起秦問情所說的話,這次前來襲殺郭子儀並非隻有一個門派,覬覦這筆賞金的人不在少數。
駱達言道:“卓公子,對方人多,咱們不宜硬碰,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卓亦疏聽後也覺有理,便即身形一晃,潛身於屋頂之上,駱達緊隨其後。
二人一路潛行,果見有數路人馬聚集在此,而中心點就在一座三清觀中。
卓亦疏暗道:想必王少伯就在觀中。
念及於此,卓亦疏便即閃身而入,觀中主殿供奉三清神像,供果香火等一應俱全,想必也是信徒眾多,若非遭此天災,這裏應該還是香火不絕。
卓亦疏和駱達隱於神像之後,他二人輕功高絕,是以殿中無人發覺,此時隻見殿中間端坐七人,其中一個正是王少伯,他坐在地上與其餘六人相對而坐,殿旁還有許多道士,必然是在此道觀中修行的道士,雖遭水患但卻不願離去。
此時隻聽王少伯說道:“各位還有什麽本事一並使出來吧,王少伯在這接著。”
六人中的便有人開口說道:“王少伯的七絕聖手果然厲害,不愧是名滿江湖的絕技,你比拳勝了神拳門的宋老拳師。”此話一出,便有一個老者長歎一聲,這人必然就是神拳門的宋老拳師,卓亦疏隱約記得這人曾去過鄜州,當時想要劫走陸鴻漸,雖在一眾高手中力壓群雄,但後來被高險峰撿了便宜,卻不想竟又在這遇見了,這時又聽剛才那人續道:“比掌法你又贏了石熊。”聽的此話自有人低下頭去,自是剛剛戰敗的石熊,那人又道:“現在我跟你比比。”
王少伯笑道:“江明知的分光錯影手是江湖中有名的擒拿絕技,我早就想會會你了。”
江明知說道:“你連戰數場,內力必然虧損,我若此時贏你也是勝之不武,咱們隻比招式,不拚內力。”
王少伯迴道:“好,江明知還算是條漢子。”
江明知聽後微微一笑,然後縱身而出。
王少伯站起身來,雙手微彎成爪。
卓亦疏暗道:這個江明知倒也算是個人物。
這時那二人鬥在一起,雖然不拚內力,卻仍是險象環生,卓亦疏曾領教過七絕聖手中的擒拿絕技,自知不用劍的話無法勝過,卻不想江明知的分光錯影手竟也十分精妙,與王少伯鬥了個旗鼓相當。
二人拚了近百招,王少伯終是逐漸不敵,慢慢露出了敗象,但卓亦疏卻能看出王少伯隻是敗在了體力不支,若是技法的精妙處卻絲毫不落下風。
適才聽江明知所言,王少伯已經連敗兩人,此時與江明知這場已是第三場,雖然不比內功,但是體力的劣勢也是致命的,這兩人此消彼長之間,王少伯落敗也是情理之中。
百招過後,王少伯已無迴天之力,心下自是失落,哪知這時江明知招式一緩,旋即躍出戰圈,在王少伯滿臉的不解之色中說道:“七絕聖手果然厲害,以力竭之軀尚能與我對上百招,江明知心服口服,不敢再鬥。”
其實若是繼續鬥下去,王少伯必敗無疑,可若是王少伯以全盛之軀應對江明知,那勝負卻又是未知數了,江明知自知如此,是以主動罷鬥。
神像後的卓亦疏也對他頗為佩服,不肯趁人之危,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
這時駱達卻拍了拍卓亦疏,示意他向場中一人看去。
隻見場中一人鬼鬼祟祟的從懷中取出一物,卻是一個瓷瓶,裏麵也不知有什麽東西,但駱達久走江湖,此時一看便知那裏麵必是毒煙,是以用手在神像背後寫了個‘毒’字。
卓亦疏根據他的筆畫猜出了字來,便即屏氣凝神,以免吸入毒物。
其餘人沒能察覺到這人的動作,而卓亦疏和駱達旁觀者清,再加上駱達江湖經驗很足,是以一眼就看出了詭計。
果然,僅在片刻之後,先是殿中的道士接連倒下,他們內力淺薄是以擋不住毒煙,其他幾人見此皆是驚唿不好,趕忙運動抵擋,或是向衝出殿外,可卻已經來不及了,毒煙蔓延極快,眾人紛紛倒地。
釋放毒煙那人卻是哈哈大笑道:“王少伯果然厲害,拳勝神拳門,掌贏石熊,就連擒拿法也讓江明知甘拜下風,不過很可惜啊,你還是敗在了我手上。”
王少伯怒道:“好不要臉。”
那人是個青年男子,中等身材,麵容算不上英俊,卻也看得過去,此時他冷笑道:“王少伯,你要怪就怪你自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王少伯皺眉道:“什麽人?”
“安祿山安大人。”男子說道:“當初你上書參奏安大人,就應該料到了今天的結局。”
“你是安祿山的走狗。”王少伯心有不甘的說道。
那人卻道:“所有得罪安大人的人都得死,你以為我這次是衝著郭子儀去的?哼,他一個小小的刺史還不值得我毒王穀出手,我隻不過假借襲殺郭子儀之名隱於這些人中間,為的是隱藏身份,好在關鍵時刻殺了汝陽王李璡,卻不想竟在這碰上你了,這些人非得遵守什麽江湖規矩與你一對一打鬥,竟還被你一一挫敗,當真是廢物至極,就讓他們隨你一起去見閻王吧。”
聽得此話,眾人皆是一驚,卓亦疏也是不禁暗道:原來是毒王穀的人,看樣子他們已經投靠了安祿山,而且還知道了汝陽王的蹤跡,想要在這裏對汝陽王下殺手。
本以為隻是江湖黑道為了賞金來襲殺郭子儀,卻不想竟引出了毒王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