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十八一陣胡言亂語,眾人也不與他一般見識,可他越說越高興,竟然一直說了一個多時辰,最後眾人忍無可忍,這才各自散去。


    時至子夜,卓亦疏卻是輾轉反側,心中暗道:今日提到冉吟懷時被丁十八攪亂,也不知她有沒有生氣。


    卓亦疏想的‘她’自然就是沈傾從。


    心中越是如此想著越是亂神,左想右想不知該如何是好,如此過了一個時辰,卓亦疏終是忍受不住,便即起身離開房間,向沈傾從的居所走去。


    “也不知她有沒有睡著,要是睡著了我就迴來,要是還沒睡我就與她多聊幾句。”卓亦疏一邊走著一邊低聲自語道。


    不多時來到沈傾從房前,還未到近前便見屋中走出一人,卓亦疏順勢躲到一旁,此時明月正滿,借著月光看去,隻見正是沈傾從走了出來。


    此時已是半夜,天地間萬物皆靜,沈傾從卻是衣衫整齊,也不知是一覺醒來還是徹夜未眠,隻見她手持霽月劍,出了房門後向四周看了看,確保周圍無人,這才轉身疾行,施展輕功而去。


    卓亦疏心中疑惑,便即跟了上去。


    沈傾從一路行出二十餘裏,並且十分謹慎,時常環顧四周,確保無人跟蹤這才放下心來。


    沈傾從來到六夢亭,也就是王鉷身死的地方。


    此地早有人等候,那人見到沈傾從後卻是笑道:“沈姑娘真是守時。”


    卓亦疏施展疾蹤步跟來,是以悄無聲息,此時躲在一旁,卻驚訝的發現竟是明無為等在這裏。


    隻聽沈傾從說道:“明盟主也是非常守時啊。”


    明無為笑道:“即是我約沈姑娘來的,那自然是要早些到了。”


    “卻不知明盟主約我前來所為何事?”沈傾從問道。


    “亦疏迴到汝陽王處了?”


    “嗯,迴去了。”


    這二人一問一答,然後卻是一起沉默,似乎再沒有別的話要說了,後來還是明無為打破了沉默,說道:“沈姑娘今日的計謀當真是厲害,使得安祿山在明麵上得罪了汝陽王和魚朝恩,如此太子一方可算是有話說了,現在別說爭奪右相之位了,皇上不怪罪安祿山就不錯了。”


    沈傾從微微一笑,但卻很是敷衍,然後才又說道:“我不在乎安祿山如何,更不在乎誰當宰相,我隻是想把卓亦疏救出來。”


    聽得此話,卓亦疏先是一愣,然後心中湧上暖意,恨不得立刻上前去抱抱沈傾從。


    沈傾從和明無為都不知卓亦疏就在暗中,此時隻聽明無為又道:“我也不想亦疏為難,可這孩子性子太傲,我要是直接放他走他必然不肯,隻能另尋他法。”


    “我來就是感謝明盟主今日的配合。”沈傾從說道:“否則的話今天的事情不會這麽順利,但是卓亦疏與明盟主的恩怨絕不會因此善罷甘休,還請明盟主好自為之。”


    卓亦疏暗道:難不成今日之事乃是沈傾從和明無為的裏應外合之計?


    “安祿山與文隱閣達成共識,江湖和朝堂之中即將大亂。”明無為說道:“亦疏雖然生性輕浮,但骨子裏還是心係天下,他眼見天下大亂絕不會袖手旁觀,但他身邊可用的力量太少,有沈姑娘在他身邊,我還能放下心來。”


    “在這天下局勢之中,任誰都不能置身事外。”沈傾從說這話時語氣冷漠,接著說道:“明盟主是覺得卓亦疏身邊無人可用,這才把駱達安插在他身邊,現在卓亦疏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明盟主的掌握。”


    明無為聽後卻是說道:“駱達是我歃血盟的叛徒,亦疏為了與我作對收留了他,僅此而已。”


    沈傾從卻頗為不屑的說道:“卓亦疏性子太傲所以不願多想這些陰謀詭計,但是你騙不了我,我剛到洛陽就被歃血盟尋上了,明盟主還讓周摯將嵩陽觀的情況一並說與我,也算是間接為我定下營救之計,但我自問行蹤隱秘,本不該被人輕易尋到,必然是我派莊修平和丁十八來請卓亦疏時泄露了蹤跡,那時駱達就在卓亦疏身邊,如此方能第一時間將我來的消息告訴給你。”


    “沈姑娘果然是冰雪聰明。”明無為由衷讚道。


    可沈傾從卻道:“明盟主謬讚了,其實有一件事我始終想不明白。”


    “沈姑娘但說無妨。”


    明無為正說著話時,暗中的卓亦疏卻忽覺身後有異,他正欲反身出手,卻被人伸手搭在肩上,並且還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卓亦疏這才看清來人是雲錦。


    此時隻聽沈傾從說道:“這次你把丁十八放迴來了,但為什麽不見冉吟懷?”


    哪知聽了這話後,明無為卻是臉色一變,旋即說道:“我已將冉吟懷交給文隱閣了,讓他們自行處置。”


    沈傾從仍是滿臉不解。


    明無為又道:“冉吟懷本是風月場所的女子,現在成了文隱閣的叛徒,冉吟懷為了活命就待在亦疏身邊,我是怕亦疏著了她的道。”


    沈傾從聽後說道:“冉吟懷最擅使美人計,可卓亦疏最不能對付的就是美人計。”


    “亦疏這孩子桀驁入骨,如此卻是一柄雙刃劍,容易被人利用。”明無為說道。


    “你是說汝陽王李璡。”沈傾從何等聰明,自是一點就透,隻聽她說道:“汝陽王因為身份特殊,所以行事謹慎,身邊不敢留有太多的人,除了不良人以外再沒有可動用的力量,這次他來洛陽雖然帶著崇玄館的道士,但這也是太子的授意,若非如此,崇玄館絕不會踏入洛陽這趟渾水的。”


    李璡的父親是玄宗帝的親哥哥,名為李成器,當初本該由其繼承皇位,但由於玄宗帝功勞甚大這才甘心讓位,後來李成器去世以後被玄宗帝追為‘讓皇帝’,這在世人眼中自是無上的榮耀,可對於身為‘讓皇帝’子嗣的李璡來說這份榮耀也是致命的,他必須時刻表現出無心皇位的狀態,是以李璡手下最忌聚有能人異士,他雖貴為汝陽王,但卻如沈傾從所說的那樣,能調動的力量僅有不良人。


    其實不光是李璡,就連太子也是這樣,玄宗帝日漸老邁,對於皇位的掌控越發力不從心,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更怕太子會篡位,所以太子不敢有絲毫不軌之舉,既不能與大臣走得太近,手下的高手也不能過多,是以當初太子與左相聯手,既是因為兩人關係莫逆,也是因為李適之廣結江湖豪傑,認識許多能人異士,在關鍵時刻可以出力,如此正好可以彌補太子手下無強將的缺陷。


    “所以汝陽王才會出手相救亦疏,為的也是讓他為自己賣命。”明無為說這話時語氣中頗為不屑,心中暗道:我明無為的徒弟自是要做那掌控局勢的龍頭人物,又怎會屈居人下。


    明無為畢竟和卓亦疏做了二十年的師徒,雖然明無為與師兄卓仲淵是不死不休的關係,但是明無為卻喜卓亦疏桀驁聰明,是以傾囊相授,又喜他穎悟絕倫,所以始終不與他為敵,盡管卓亦疏一心想要殺了明無為為父報仇。


    此時卓亦疏隱在暗中,卻隻是冷笑一聲,在他看來明無為不過是假仁假義。


    沈傾從不知周圍情況,隻是又道:“我聽說安祿山是以懷思公主為引,給卓亦疏加了個輕薄公主的罪名。”


    明無為點了點頭,臉上頗有無奈之意,看來引卓亦疏入局的計劃並非是明無為提出來的,而是安祿山所籌劃的,隻不過明無為沒法阻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卓亦疏落入圈套,所以明無為才會主動尋上沈傾從,與她裏應外合一起救走了卓亦疏。


    這時聽得明無為說道:“此事無妨,我自會為亦疏將罪名洗刷幹淨。”


    沈傾從聽後卻是說道:“這個罪名本來就不是他的。”


    明無為聽後一愣,卻也覺得自己話有不妥,便即又道:“隻是你們救走亦疏以後,安祿山大怒,當即決定將此事上稟給皇上。”


    “難道安祿山不知道卓亦疏是你的徒弟。”沈傾從說道:“若是知道的話怎麽會一點也不給你麵子。”


    明無為卻道:“若不是給我麵子,這事早就傳到長安了。”


    “懷思公主如何說?”沈傾從疑道。


    “安祿山本事通天,此前一直由他安撫懷思公主,我也不知他使了什麽法子,懷思公主竟然真的乖乖聽話。”明無為說道:“安祿山這人可遠比咱們看見的更加厲害,朝中上到官員下到宮女太監無不受過他的好處,宮裏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從前李林甫活著的時候尚能壓他一籌,現在李林甫一死,便再無人是他的對手,就算是楊國忠當上了右相也未必贏得了安祿山,更何況太子也與楊國忠不和,這是一場三方的博弈。”


    “楊國忠是貴妃楊玉環的族兄,自是能在皇上麵上說上話。”沈傾從說道。


    明無為卻道:“話雖如此,但是安祿山手握兵權,卻是楊國忠所不能比的。”


    “不管怎樣,懷思公主的事我自有辦法。”沈傾從說道。


    “沈姑娘本事通天,我也頗有耳聞。”明無為說道:“我知道沈姑娘曾請動了太虛教的蒼清真人下山去找亦疏,卻不知結果如何?”


    原來是沈傾從請動了蒼清真人,她不愧是鐵書先生的弟子,竟能請動太虛教的高人。


    要知道太虛教乃是天下道門龍頭,無論在江湖還是朝堂,太虛教都享有極高的聲譽,峰隱道士所在的崇玄館就是太虛教設立在長安的道館,用以傳播道理,而峰隱等人就是太虛教的傳人,所以才能年紀輕輕就有那樣一身出神入化的道家神功。


    此時隻聽沈傾從說道:“蒼清真人被卓亦疏問的啞口無言,沒能讓他棄掉飲怨劍。”


    原來沈傾從找來蒼清真人就是為了讓卓亦疏棄掉飲怨劍。


    而明無為也知飲怨劍傷敵克主,用的時間長了有害無益,所以也想讓卓亦疏棄劍,這才將沈傾從約了出來商討此事,但卻不想竟連太虛教神道都不能讓卓亦疏棄掉飲怨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豪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吟並收藏絕世豪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