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亦疏隨眾人來到汝陽王的居所之中,卻見駱達早已在此,隻不過他現在身負重傷,尚還臥床不起。
莊修平說道:“這次能順利的救出卓公子,駱達功不可沒。”
原來是駱達九死一生的逃到汝陽王這裏,這才將卓亦疏的下落告知眾人,否則的話嵩山之大根本無處去尋,莊修平隻知卓亦疏帶人去了嵩山,但具體到了哪裏卻根本不知道。
這時又聽李璡的聲音從外麵傳來:“亦疏公子不管到哪裏都有佳人牽掛,著實讓人羨慕。”
李璡進到屋中,身邊還跟著高險峰。
“汝陽王此話何意?”卓亦疏笑道:“哪位佳人牽掛我了?”
“亦疏公子的桃花太多,自然是記不得了。”
說這話的人語氣調皮,也是個年輕女子,卓亦疏聽後當即一喜,抬頭看去,果然見到沈傾從進到屋中。
沈傾從身邊則跟著一個錦衣男子,自是金宵宗之主,曾經的懸天宮蒼雲部首領—雲錦。
汝陽王笑道:“是沈姑娘來找的我,並定下今日之計,方能將卓公子帶離嵩陽觀。”
當時莊修平唯恐有詐所以沒去嵩山,便即迴來向雲錦複命,沈傾從就在一旁,她一聽事情的來龍去脈便知其中必有陰謀,隻是當時卓亦疏早已去了嵩山,想要阻止自然是來不及了,而且卓亦疏到底去了嵩山何處也無從知曉,沈傾從心中擔憂卻也無計可施,雲錦提出洛陽之中隻有汝陽王能與安祿山抗衡,是以雲錦便帶著沈傾從找到了李璡,那時恰好駱達也逃到汝陽王府,這才帶來了卓亦疏的下落,而後沈傾從定下了計謀,汝陽王帶著剛到洛陽的魚朝恩前往嵩陽觀牽製住安祿山和明無為,金宵宗則假裝刺客調動了安祿山的人馬,雙方裏應外合,這才救走了卓亦疏。
這時又有下人來報,府外有人求見。
汝陽王聽後也是疑惑,便即出去查看,不大一會便即返迴,身邊還跟著一個人。
竟是丁十八迴來了,他本已身陷嵩陽觀中,此時卻毫發無損的迴來了,而且手中還拿著飲怨劍。
丁十八進到屋中,先是對雲錦和沈傾從施了一禮,然後來到卓亦疏身邊將飲怨劍還給了他,並且笑道:“這是明無為讓我帶迴來交給公子的。”
卓亦疏接過飲怨劍,卻是自覺出乎意料。
雲錦也是向丁十八問道:“明無為就這麽把你放迴來了?”
丁十八迴道:“明無為把飲怨劍交給我,讓我還給亦疏公子,還說他就要離開洛陽了。”
雲錦疑道:“也不知明無為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璡卻是笑道:“自是安祿山在洛陽待不下去了,隻憑明無為一人自然也不敢多留。”
眾人聽後皆是疑惑,李璡見此卻又是一笑,然後說道:“諸位可知今日與我一起去嵩陽觀的人是誰?”
李璡說的自然就是魚朝恩,但是此地眾人誰也不知道魚朝恩到底是誰,在此之前都沒有見過他。
好在李璡也沒有賣關子,而是說道:“魚朝恩是宮中的內侍省,官職雖然不大,但卻是太子身邊最為信任的宦官,他這次來到洛陽本是為太子探查局勢的,恰巧遇見此事,我便邀他一起去往嵩陽觀,也得益於沈傾從姑娘的奇謀妙計,安祿山的手下持械入殿,頗有‘圍攻’之意,魚朝恩自然不肯輕易放過此事,現在已是迴到長安向太子稟告此事,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上稟到皇上那裏。”
現在因為右相之位洛陽已是風聲鶴唳,眾人行事全都小心無比,要是魚朝恩緊抓安祿山手下持械入殿的事不放,再有太子運作,這件事必能小事化大,非得說安祿山意欲殘害同僚,這般罪名雖然未必可以扳倒安祿山,但是定能讓安祿山無緣右相之位,畢竟安祿山要‘殘害’的同僚一個是太子親信一個是當朝汝陽王。
也正是因此,安祿山隻能黯然退出洛陽右相之爭。
卓亦疏輕笑道:“想不到我失手被擒,竟然陰差陽錯的促成了這事。”
“如今也隻有楊國忠能接任右相之位。”李璡說道。
“這個楊國忠是貴妃楊玉環的族兄。”沈傾從眨了眨眼說道:“聽說貴妃楊玉環生的絕世傾城,有閉月羞花之貌,也不知傳言是真是假。”
李璡聽後卻是笑道:“貴妃楊玉環久得皇上寵愛,楊國忠也是因此升遷,隻不過這人才疏學淺,遠沒有安祿山這般難以對付。”
聽的此話,雲錦在心中暗道:汝陽王不愧是汝陽王,心思如此縝密,傾從問楊玉環的容貌,他卻不著痕跡的岔開話題,必然是怕被有心人聽了去,日後以此為由說他垂涎貴妃美色。
朝堂中為官實非易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時刻注意,李璡深諳其道,說話做事滴水不漏,這才能在朝中保命,
卓亦疏向來不屑這種活法,平日裏更不願如此瞻前顧後,他隻喜隨心所欲,性子中自然就帶了七分癲狂,又有三分風流,此時隻聽他說道:“論起美貌,我見過的人中自然都勝不過傾從姑娘。”
沈傾從聽後卻是眨了眨眼,然後走到卓亦疏麵前,輕磨皓齒,然後說道:“那冉吟懷呢?”
卓亦疏與冉吟懷的關係頗為曖昧,但實際上其中許多過程沈傾從並不知曉,但不知怎的,此時聽得沈傾從發問,卓亦疏卻是心中緊張,隻怕迴答的稍有錯誤。
心念於此,卓亦疏卻是輕佻言道:“冉吟懷也不如傾從姑娘。”
沈傾從知他生性風流,這見誰就說誰漂亮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沈傾從見卓亦疏第一麵時就曾說他‘哄人的本事當真厲害,這般油嘴滑舌定是經常沾花惹草,將來若是誰家女子做了你的妻子,可就得忍受你朝三暮四,多情濫情’。
丁十八突然說道:“我怎麽看沈姑娘和卓公子實在是非常般配啊,倒不如喜結良緣,必是對讓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此話一出,眾人不禁仔細看去,卻也均覺如此,隻不過誰也不似丁十八這般口無遮攔,是以全都微笑不語,卓亦疏聽後歡喜大笑,卻是接道:“丁十八所言極是。”
沈傾從的性格不似尋常女子那般扭捏,此時隻是俏臉微紅,然後說道:“丁十八你自己都沒有娶妻,又怎麽能看出別人相不相配?”
丁十八聽後卻是正色道:“這還不簡單,丁十八隻是無妻無子,但卻分得清美醜善惡,卓公子風流瀟灑,沈姑娘仙姿佚貌,實在是般配的很。”
沈傾從又道:“總不能隻憑長相就亂點鴛鴦譜。”
丁十八卻又道:“我倒覺得容貌長相最能決定兩個人般不般配,就如司萬裏那樣長成個莊稼漢的模樣卻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小嬌妻,不管別人看不看得過去,反正我是替他老婆不值。”
司萬裏的確相貌普通,而且身材矮小,確像個莊稼漢的模樣,卻不知他竟有個如花似玉的妻子。
話匣子一旦打開,丁十八便即停不下來,非得說個痛快不可,便又接著說道:“雲首領也是生的風流倜儻,向來是咱們懸天宮中最為英俊的男子,這點我丁十八自是遠遠不及的,那配得上雲首領的自然就得是瀟湘毒妃那樣的美人,我聽聞瀟湘毒妃駐顏有術,從來都是二十七八歲的模樣,咱們雲首領也是容顏不老,這兩人是不是極為般配。”
雲錦相貌英俊,氣質出眾,看上去不過三十餘歲,在這江湖中的確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至於瀟湘毒妃,卓亦疏也是見過,正如丁十八所說的那樣,瀟湘毒妃駐顏有術,螓首蛾眉、美豔絕倫,與雲錦卻是極為相配。
而丁十八此話一出,雲錦卻明顯神色一動,沈傾從見此暗道:丁十八也知當年隱情,卻還在這裏舊事重提,當真是口無遮攔。
念及於此,沈傾從就要開口阻攔,但丁十八說話太快,竟是搶先說道:“隻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咱們的雲首領沒能和瀟湘毒妃喜結良緣,倒真是江湖憾事。”
雲錦無奈一歎,不知是對往事的哀歎還是對丁十八的無奈。
可丁十八仍然意猶未盡,便又對卓亦疏說道:“說到道不同,卓公子難不成是嫌棄我們懸天宮的左道之名,所以才不對沈姑娘表露心意?”
沒想到丁十八又把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沈傾從便欲開口阻止,卻又聽卓亦疏搶先接道:“我喜歡的是沈傾從姑娘,左道如何?正道又如何?”
雖知卓亦疏生性輕浮,‘喜歡’兩個字雖然說出了口,但也未必是真,可沈傾從聽後仍是心中歡喜,隻是她並未表露出來。
李璡雖是朝中官員,但素喜江湖中的豪放不羈,此時便也笑著說道:“卓公子與沈姑娘大婚之時一定要叫我去喝杯喜酒。”
丁十八說道:“鐵書先生嫁徒,自然是美酒管夠。”
雲錦卻笑道:“丁十八你這三言兩語就把張鐵書的徒弟給嫁了出去,你就不怕張鐵書怪罪?”
“自是怕的。”丁十八坦然承認道:“這些年來有多少人來宮中求親,不都被鐵書先生或明或暗的給打出去了嗎,就連周火給他徒弟畢風鶴提親卻也是小心翼翼的,以至於這些年來再無人敢來提親,那金銀判官筆砸在誰身上都受不了。”
鐵書先生威名震江湖,都知他號稱‘金銀判官筆,身負銅酒壺,號鐵書先生’。
莊修平說道:“這次能順利的救出卓公子,駱達功不可沒。”
原來是駱達九死一生的逃到汝陽王這裏,這才將卓亦疏的下落告知眾人,否則的話嵩山之大根本無處去尋,莊修平隻知卓亦疏帶人去了嵩山,但具體到了哪裏卻根本不知道。
這時又聽李璡的聲音從外麵傳來:“亦疏公子不管到哪裏都有佳人牽掛,著實讓人羨慕。”
李璡進到屋中,身邊還跟著高險峰。
“汝陽王此話何意?”卓亦疏笑道:“哪位佳人牽掛我了?”
“亦疏公子的桃花太多,自然是記不得了。”
說這話的人語氣調皮,也是個年輕女子,卓亦疏聽後當即一喜,抬頭看去,果然見到沈傾從進到屋中。
沈傾從身邊則跟著一個錦衣男子,自是金宵宗之主,曾經的懸天宮蒼雲部首領—雲錦。
汝陽王笑道:“是沈姑娘來找的我,並定下今日之計,方能將卓公子帶離嵩陽觀。”
當時莊修平唯恐有詐所以沒去嵩山,便即迴來向雲錦複命,沈傾從就在一旁,她一聽事情的來龍去脈便知其中必有陰謀,隻是當時卓亦疏早已去了嵩山,想要阻止自然是來不及了,而且卓亦疏到底去了嵩山何處也無從知曉,沈傾從心中擔憂卻也無計可施,雲錦提出洛陽之中隻有汝陽王能與安祿山抗衡,是以雲錦便帶著沈傾從找到了李璡,那時恰好駱達也逃到汝陽王府,這才帶來了卓亦疏的下落,而後沈傾從定下了計謀,汝陽王帶著剛到洛陽的魚朝恩前往嵩陽觀牽製住安祿山和明無為,金宵宗則假裝刺客調動了安祿山的人馬,雙方裏應外合,這才救走了卓亦疏。
這時又有下人來報,府外有人求見。
汝陽王聽後也是疑惑,便即出去查看,不大一會便即返迴,身邊還跟著一個人。
竟是丁十八迴來了,他本已身陷嵩陽觀中,此時卻毫發無損的迴來了,而且手中還拿著飲怨劍。
丁十八進到屋中,先是對雲錦和沈傾從施了一禮,然後來到卓亦疏身邊將飲怨劍還給了他,並且笑道:“這是明無為讓我帶迴來交給公子的。”
卓亦疏接過飲怨劍,卻是自覺出乎意料。
雲錦也是向丁十八問道:“明無為就這麽把你放迴來了?”
丁十八迴道:“明無為把飲怨劍交給我,讓我還給亦疏公子,還說他就要離開洛陽了。”
雲錦疑道:“也不知明無為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璡卻是笑道:“自是安祿山在洛陽待不下去了,隻憑明無為一人自然也不敢多留。”
眾人聽後皆是疑惑,李璡見此卻又是一笑,然後說道:“諸位可知今日與我一起去嵩陽觀的人是誰?”
李璡說的自然就是魚朝恩,但是此地眾人誰也不知道魚朝恩到底是誰,在此之前都沒有見過他。
好在李璡也沒有賣關子,而是說道:“魚朝恩是宮中的內侍省,官職雖然不大,但卻是太子身邊最為信任的宦官,他這次來到洛陽本是為太子探查局勢的,恰巧遇見此事,我便邀他一起去往嵩陽觀,也得益於沈傾從姑娘的奇謀妙計,安祿山的手下持械入殿,頗有‘圍攻’之意,魚朝恩自然不肯輕易放過此事,現在已是迴到長安向太子稟告此事,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上稟到皇上那裏。”
現在因為右相之位洛陽已是風聲鶴唳,眾人行事全都小心無比,要是魚朝恩緊抓安祿山手下持械入殿的事不放,再有太子運作,這件事必能小事化大,非得說安祿山意欲殘害同僚,這般罪名雖然未必可以扳倒安祿山,但是定能讓安祿山無緣右相之位,畢竟安祿山要‘殘害’的同僚一個是太子親信一個是當朝汝陽王。
也正是因此,安祿山隻能黯然退出洛陽右相之爭。
卓亦疏輕笑道:“想不到我失手被擒,竟然陰差陽錯的促成了這事。”
“如今也隻有楊國忠能接任右相之位。”李璡說道。
“這個楊國忠是貴妃楊玉環的族兄。”沈傾從眨了眨眼說道:“聽說貴妃楊玉環生的絕世傾城,有閉月羞花之貌,也不知傳言是真是假。”
李璡聽後卻是笑道:“貴妃楊玉環久得皇上寵愛,楊國忠也是因此升遷,隻不過這人才疏學淺,遠沒有安祿山這般難以對付。”
聽的此話,雲錦在心中暗道:汝陽王不愧是汝陽王,心思如此縝密,傾從問楊玉環的容貌,他卻不著痕跡的岔開話題,必然是怕被有心人聽了去,日後以此為由說他垂涎貴妃美色。
朝堂中為官實非易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時刻注意,李璡深諳其道,說話做事滴水不漏,這才能在朝中保命,
卓亦疏向來不屑這種活法,平日裏更不願如此瞻前顧後,他隻喜隨心所欲,性子中自然就帶了七分癲狂,又有三分風流,此時隻聽他說道:“論起美貌,我見過的人中自然都勝不過傾從姑娘。”
沈傾從聽後卻是眨了眨眼,然後走到卓亦疏麵前,輕磨皓齒,然後說道:“那冉吟懷呢?”
卓亦疏與冉吟懷的關係頗為曖昧,但實際上其中許多過程沈傾從並不知曉,但不知怎的,此時聽得沈傾從發問,卓亦疏卻是心中緊張,隻怕迴答的稍有錯誤。
心念於此,卓亦疏卻是輕佻言道:“冉吟懷也不如傾從姑娘。”
沈傾從知他生性風流,這見誰就說誰漂亮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沈傾從見卓亦疏第一麵時就曾說他‘哄人的本事當真厲害,這般油嘴滑舌定是經常沾花惹草,將來若是誰家女子做了你的妻子,可就得忍受你朝三暮四,多情濫情’。
丁十八突然說道:“我怎麽看沈姑娘和卓公子實在是非常般配啊,倒不如喜結良緣,必是對讓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此話一出,眾人不禁仔細看去,卻也均覺如此,隻不過誰也不似丁十八這般口無遮攔,是以全都微笑不語,卓亦疏聽後歡喜大笑,卻是接道:“丁十八所言極是。”
沈傾從的性格不似尋常女子那般扭捏,此時隻是俏臉微紅,然後說道:“丁十八你自己都沒有娶妻,又怎麽能看出別人相不相配?”
丁十八聽後卻是正色道:“這還不簡單,丁十八隻是無妻無子,但卻分得清美醜善惡,卓公子風流瀟灑,沈姑娘仙姿佚貌,實在是般配的很。”
沈傾從又道:“總不能隻憑長相就亂點鴛鴦譜。”
丁十八卻又道:“我倒覺得容貌長相最能決定兩個人般不般配,就如司萬裏那樣長成個莊稼漢的模樣卻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小嬌妻,不管別人看不看得過去,反正我是替他老婆不值。”
司萬裏的確相貌普通,而且身材矮小,確像個莊稼漢的模樣,卻不知他竟有個如花似玉的妻子。
話匣子一旦打開,丁十八便即停不下來,非得說個痛快不可,便又接著說道:“雲首領也是生的風流倜儻,向來是咱們懸天宮中最為英俊的男子,這點我丁十八自是遠遠不及的,那配得上雲首領的自然就得是瀟湘毒妃那樣的美人,我聽聞瀟湘毒妃駐顏有術,從來都是二十七八歲的模樣,咱們雲首領也是容顏不老,這兩人是不是極為般配。”
雲錦相貌英俊,氣質出眾,看上去不過三十餘歲,在這江湖中的確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至於瀟湘毒妃,卓亦疏也是見過,正如丁十八所說的那樣,瀟湘毒妃駐顏有術,螓首蛾眉、美豔絕倫,與雲錦卻是極為相配。
而丁十八此話一出,雲錦卻明顯神色一動,沈傾從見此暗道:丁十八也知當年隱情,卻還在這裏舊事重提,當真是口無遮攔。
念及於此,沈傾從就要開口阻攔,但丁十八說話太快,竟是搶先說道:“隻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咱們的雲首領沒能和瀟湘毒妃喜結良緣,倒真是江湖憾事。”
雲錦無奈一歎,不知是對往事的哀歎還是對丁十八的無奈。
可丁十八仍然意猶未盡,便又對卓亦疏說道:“說到道不同,卓公子難不成是嫌棄我們懸天宮的左道之名,所以才不對沈姑娘表露心意?”
沒想到丁十八又把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沈傾從便欲開口阻止,卻又聽卓亦疏搶先接道:“我喜歡的是沈傾從姑娘,左道如何?正道又如何?”
雖知卓亦疏生性輕浮,‘喜歡’兩個字雖然說出了口,但也未必是真,可沈傾從聽後仍是心中歡喜,隻是她並未表露出來。
李璡雖是朝中官員,但素喜江湖中的豪放不羈,此時便也笑著說道:“卓公子與沈姑娘大婚之時一定要叫我去喝杯喜酒。”
丁十八說道:“鐵書先生嫁徒,自然是美酒管夠。”
雲錦卻笑道:“丁十八你這三言兩語就把張鐵書的徒弟給嫁了出去,你就不怕張鐵書怪罪?”
“自是怕的。”丁十八坦然承認道:“這些年來有多少人來宮中求親,不都被鐵書先生或明或暗的給打出去了嗎,就連周火給他徒弟畢風鶴提親卻也是小心翼翼的,以至於這些年來再無人敢來提親,那金銀判官筆砸在誰身上都受不了。”
鐵書先生威名震江湖,都知他號稱‘金銀判官筆,身負銅酒壺,號鐵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