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鉷將卓亦疏引至府門前,隻見門口站著數名道士,各個仙風道骨,而領頭的這人卻不是道士,反倒是一個衣著華貴的男子,卓亦疏見到這人後先是一愣,然後卻是笑道:“原來是汝陽王來了。”


    來者正是汝陽王李璡,當初在長安時就是李璡從楊慎矜手中救走了卓亦疏和狄青,如今時過境遷,楊慎矜已是丟了官位,成了大唐的通緝要犯,而李璡的同門師弟鍾士全家被殺,正可謂物是人非。


    王鉷恭敬行禮道:“下官見過汝陽王。”


    “今天我未著官服,就是尋常百姓,王大人不必行官禮。”李璡仍是那般笑意迎人,讓人忍不住生出親近之感,隻聽他又對卓亦疏說道:“長安一別,甚是想念,公子可否安好?”


    李璡對於卓亦疏出現在這裏沒有表現出絲毫意外,顯然是早就知道了,卓亦疏也不多問,而是笑迴道:“江湖奔波,風餐露宿,隻落了個逍遙自在。”


    李璡笑道:“這‘逍遙’二字說起來容易,世上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


    逍遙二字在道家典籍《莊子逍遙遊》中被認為是一種無上境界,世人苦修而不得,是以此地的一眾道士聽了李璡的話以後也是頗為讚同,有幾人不禁點了點頭。


    一旁的王鉷心中思忖許久,此時隻得說道:“外邊風大,還請汝陽王進寒舍一敘。”


    汝陽王看了看氣派的府門,正要說話,卻忽聽得一陣馬蹄聲疾來,隻見一個身著官服的男子奔至李璡身旁,並上前與他低語幾句,李璡聽後微微一笑,衝那男子說道:“辛苦了。”


    男子聞言施禮離去。


    待男子遠去,李璡又對王鉷說道:“今日我尚有公務在身,就不在這裏多待了,王大人的好意我心領了。”


    “汝陽王既有公務,下官不便多留,日後若是得了空,還請汝陽務必賞臉蒞臨寒舍。”王鉷恭敬地說道。


    汝陽王點了點頭,然後又對卓亦疏說道:“卓公子要是沒什麽事就隨我一起去吧,咱們也好敘敘舊。”


    卓亦疏知道李璡來這裏就是衝著自己來的,所以也不托辭,坦然迴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璡命人牽來駿馬交於卓亦疏,自己也躍上坐騎,二人聯袂而去,一眾道士緊隨其後。


    王鉷行禮恭送,待李璡走遠,王鉷方才臉色凝重的看著汝陽王離去的方向,低聲自語道:“崇玄館和不良人都來了洛陽,看來汝陽王也要趟這趟渾水了,不過以他的身份來說,如今這般情形下已是身不由己,想不入局都不行。”


    再說李璡和卓亦疏同行直奔另一方向,李璡騎在馬上開口道:“聽說亦疏公子剛進到洛陽城就被刺客圍殺?”


    卓亦疏笑道:“這讓我不禁想起了當初在長安時,左相也是剛從洛陽迴到長安就被刺客堵截圍殺。”


    “我聽說那次也是多虧了亦疏公子出手相救,否則的話左相必然兇多吉少。”李璡這話似乎意有所指。


    卓亦疏隻是說道:“左相吉人自有天相,況且長安乃我大唐國都,精兵強將無數,小小刺客自然是翻不起什麽風浪的。”


    李璡聞言笑道:“可就是有許多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妄想撼動大唐基業。”


    “文隱閣。”卓亦疏曾聽王鉷說今天的那些刺客就是文隱閣餘孽,而當初在長安刺殺李適之的也是文隱閣的人。


    李璡又道:“自從文隱閣在蜀中現身,不良人就一直在追尋他們的下落,這一追查不要緊,卻發現文隱閣竟然如此龐大,就如一根鐵刺般嵌在大唐之中。”


    “原來汝陽王就是不良人之主不良帥。”卓亦疏自是知道不良人,這個組織曆來神秘,世人隻知不良人乃是由大唐精英高手組成,由他們執行的任務無一失敗,無論是貪官汙吏還是江湖悍匪,隻要與不良人為敵者皆無生路。


    李璡答道:“承蒙皇上抬愛,將不良人交於我手。”


    “文隱閣潛伏在大唐之中已久,若無蜀中之事,恐怕還會一直潛伏下去,而他們的目的卻是恢複楊家江山,若是讓文隱閣萬事俱備,大唐江山危矣。”卓亦疏如此言道。


    李璡自然知道卓亦疏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文隱閣布局之廣,隱藏之深,實是難以想象的,若是任由文隱閣繼續發展,定會影響到李唐王室對大唐江山的掌控。


    念及於此,李璡便道:“公子所言極是,文隱閣這次堂而皇之的現身洛陽,終是被不良人捕獲。”


    “如此這般可是大功一件。”卓亦疏說道:“那我是要恭喜汝陽王了。”


    李璡聽後卻是笑道:“亦疏公子言重了,如今並非是將文隱閣一網打盡了,而隻是捉到了幾個重要人物而已。”


    正在這時,李璡身後的一名道士縱馬上前,在李璡身旁低聲道:“汝陽王小心,這裏有埋伏。”


    此時眾人正行至一處深巷中,這裏的確四下無人,卓亦疏也沒有察覺到有埋伏。


    汝陽王對於道士的話卻深信不疑,但是沒有表現出絲毫慌張。


    再行片刻,卓亦疏忽覺左首一股勁風襲來,李璡與卓亦疏便是一左一右並肩前行,卓亦疏在右,李璡在左,所以這股勁風就是衝著李璡而來的。


    卓亦疏轉頭一看,隻見一支飛箭破空而來,若是射中,李璡必然性命不保。


    就在這時,一名道士縱身躍出,直奔左手屋頂襲去。


    與此同時,飲怨劍寒光一閃,便將飛箭一分為二,‘啪’的一聲落到地上。


    隻聽得一陣打鬥聲響起,然後便見有一人自左首屋頂上被人扔了下來,‘撲通’一聲落到地上,這人手中拿著硬弓,摔到地上的瞬間便昏了過去。


    卓亦疏見此卻是心中一驚,不為別的,隻因那道士從躍上房頂再到將這人扔了下來,不過瞬息之間,而從剛才那支飛箭的力道看來,這人內力深厚,遠勝尋常高手。


    這個道士竟然如此厲害,但在此之前卓亦疏竟沒有絲毫察覺,仿佛這個道士就是個普通人。


    卓亦疏卻不知道家之法便是融匯天地,這些道家高手將氣息隱於天地之中,與天地元氣混為一體,是以別人察覺不出道家高手的氣息,但這些道家高手卻能察覺到天地之間的分毫變化,是以這名殺手縱然隱藏的極深,甚至連卓亦疏都沒察覺到,但卻逃不過道家高手的掌控,在第一時間就發覺了埋伏。


    這時又有數道身影襲出,紛紛直奔李璡而來,卓亦疏看的明白,知道這些人都是文隱閣的殺手。


    一眾道士縱身躍出,竟然都是高手,招式精妙世所罕見,內力渾厚似是源源不斷,李璡被護在中間,就算再來幾名殺手也對他無可奈何。


    而在道士們出手的時候,卓亦疏這才感覺到其中幾人發出的氣息,各個洶湧如海,全是內功高深之輩。


    但卓亦疏卻知道,被自己察覺到內力氣息的這些人實則是相對較弱的人,剩餘幾個自己察覺不到絲毫氣息的才是真正高手。


    道家武功之強,實是讓人歎為觀止。


    卓亦疏與李璡靜立於原地,看著場中局勢已是一邊倒,那些刺客縱然神出鬼沒,但卻根本逃不過這些道士的掌控,卓亦疏甚至還注意到這些道士雖然用的都是劍,但卻不盡相同,最明顯的就是劍的鋒利程度,內力越高的道士,用的劍越鈍。


    卓亦疏注意到那個自己始終察覺不到氣息的道士所用的劍已經毫無鋒利,稱之為‘尺’似乎更加恰當,那名道士身法飄然,縱然是在與人對敵,但臉上卻毫無殺氣,也無悲天憫人,出手仍是狠辣刁鑽,被打中的人立時昏厥,但卻生機尚存。


    隻消片刻,一眾刺客便被製服。


    那名道士手持‘劍尺’來到李璡身邊,微施一禮說道:“汝陽王受驚了。”


    李璡笑道:“無妨,多虧各位師兄出手。”


    道士迴道:“我護送汝陽王繼續前行,九師弟他們留在這裏看守這些刺客,等待禁軍前來。”


    李璡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說完之後李璡縱馬而行,卓亦疏也隨之前行,劍尺道士緊隨其後,卓亦疏注意到縱然是剛剛對付完一眾窮兇極惡的殺手,但這劍尺道士仍是氣息平穩,身上沒有絲毫鏖戰過後的痕跡,就好似並未參與到剛才的打鬥一樣。


    卓亦疏不禁暗道:道家的修煉之法,果然與眾不同。


    三人再行一陣,前方又來一人,此人身著官服,卓亦疏知道這是不良人。


    來者在李璡馬前行禮道:“稟不良帥,有人前來劫獄未遂,已被擒殺。”


    李璡聽後點了點頭,又道:“剛才我也遇見了文隱閣的刺客,想必他們是雙管齊下,一邊去獄中劫人,一邊來暗殺我,隻要有一處做成就可以了。”


    不良人急問道:“不良帥遭遇了刺客?可否有恙?”


    李璡說道:“無妨,有峰隱師兄出手,那些刺客不足為懼。”


    原來那個劍尺道士名為峰隱。


    李璡又道:“咱們去看看文隱閣的人怎麽樣了。”


    不良人領命帶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豪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吟並收藏絕世豪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