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幾日,卓亦疏便留在客棧之後,這些天來,瘋癡少年與汙衣幫弟子越發熟悉親近,對卓亦疏更是敬若神明,卓亦疏嚐試傳他內功心法,可瘋癡少年竟對此一竅不通,練了許久也無起色,眼見於此,卓亦疏也隻得歎道:“上天賜你一身天賦,於武學招式可過目不忘、信手拈來,隻可惜內力不濟,否則定能稱雄江湖。”
瘋癡少年的武學天賦可謂世所罕見,若是再有內力加持,恐怕真會如明無為所說的那樣‘天下第一的名頭非得給他不可’。
瘋癡少年對於練武並沒有多少興趣,卓亦疏教他心法,瘋癡少年卻根本學不會,心中厭煩卻也不敢多說,卓亦疏見他如此便也不強求,任他所願就是。
在這裏呆了一陣,卓亦疏便即決定離開,葛分和莫翰林挽留他在這裏多待幾日,但卓亦疏卻不是能呆得住的人,所以便即離去。
瘋癡少年就留在汙衣幫中,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風餐露宿,流落街頭。
在卓亦疏離開之前,葛分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汙衣幫弟子打探的清清楚楚,明無為帶著手下去往了洛陽。
洛陽乃是本朝東都,如長安一樣乃是繁華之地,玄宗常來此地,更讓洛陽風光一時無兩。
聽得汙衣幫帶來的消息,卓亦疏便即動身前往洛陽,他倒要看看明無為去洛陽要做什麽。
卓亦疏一路疾行,奔至東都洛陽,卻見這裏戒備森嚴,氣息略顯凝重,不知又有什麽大事發生了。
卓亦疏漫步街上,正不知該去往何處,這時卻突聽前方傳來一陣吵鬧聲,百姓們紛紛上前圍觀,此時正是上午,洛陽街上人群熙攘,此時又都往一處去,是以人流齊動,卓亦疏就這樣隨著人群來到事發之處。
這一看方知吵鬧雙方竟都是官兵。
此刻早已是吵得麵紅耳赤,雙方都緊握兵器,似乎準備刀兵相向。
百姓們也在議論紛紛,卓亦疏身旁有人自語道:“怎麽不見禁軍前來阻止。”
禁軍的作用是拱衛京師,洛陽作為大唐東都,皇帝經常親臨於此,所以這裏常年留有禁軍,久而久之,禁軍在這裏的力量已勝過普通軍隊,如今這兩對官兵不顧官體在這裏對持叫嚷,自是應有禁軍出麵阻止,但卻並未見進軍前來。
適才說這話的人是南方口音,必然不是洛陽本地人,而此話一出,立刻就有‘好事者’接道:“禁軍才不敢來呢。”
外來人疑道:“為何不敢來?”
接話的自然就是洛陽本地人,對這裏的事情極為熟悉,此時隻聽這人笑道:“別說禁軍不敢來了,就是咱們的洛陽牧也不敢來。”
洛陽作為大唐東都,長官為牧,統領洛陽事宜,官居從二品。
此話一出,那外來人更加疑惑,便即說道:“請問這位大哥,為何洛陽牧也不敢來?”
那人說到勁頭上,本就是意猶未盡不肯就此打住,此時又有人出口相問,自是正中下懷,隻聽這人說道:“洛陽牧才多大的官,你可知這兩隊人馬都是誰的人?”
“誰的人?”外來人迫不及待的問道。
“這兩隊一個是安祿山大人的人馬,一個是楊國忠大人的親信。”洛陽人又道:“安祿山大人乃是範陽節度使,身居要職,手握重兵,朝中官員不敢得罪他,而楊國忠大人也是身居要位,又是朝中貴妃的族兄,深得皇上信任,更是無人敢不敬,你說這樣兩位大人物的碰撞,禁軍怎敢前來阻止。”
此話雖有誇大之意,但也有些道理,那兩隊官兵雖然官職不高,但畢竟各自隸屬於安祿山和楊國忠,這些人膽敢當街與對方對持,更可見背後兩位大人物必然已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兩位為何會突然來了洛陽?”適才那外來人疑道:“安祿山大人不在範陽,楊國忠大人不在長安,怎麽都來了洛陽?”
那洛陽人笑道:“洛陽是咱們大唐的東都,向來不少朝中貴人來此。”
這人語氣中頗有自傲,對身為洛陽人極為自滿。
卓亦疏在一旁聽得真切,心中暗道:原來是安祿山和楊國忠的權力之爭。
卓亦疏無心再看,便即兀自離去。
這時四周早已圍滿了人,卓亦疏走得極慢,如此這般剛剛走出數步,忽覺四周氣息有變,卓亦疏向四周看去,卻並未看出有何異樣。
如此這般實在有些不正常,卓亦疏便即暗自提防,表麵卻是不動聲色。
再行數步,仍未走出人群。
就在此時,忽有一道寒意從背後襲來,卓亦疏早已四散神識,此時捕捉到這股氣息,當即反手一抓,便將一人的手臂抓住,手裏還握著一柄匕首。
卓亦疏眉頭一皺,迴頭一看,隻見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此時對方也是滿臉驚愕,怎麽也沒想到卓亦疏竟先一步察覺到了自己的攻勢。
而這時又有數股氣息同時襲來,卓亦疏暗道:竟不止一人要殺我。
卓亦疏施展疾蹤步躲避,隻可惜這裏百姓太多,他也施展不開,幸而對方也受製於此,雙方倒也算局勢平等。
卓亦疏左手製住剛才那人,右手以未出鞘的長劍連點而出,飲怨劍鞘一連打中六人,分封手腕,阻住對方攻勢。
那六人均感一股勁力自手腕傳來,這股勁力厲害非凡,竟將這六人震得連連後退。
卓亦疏身負精純的靈犀內力,此時盡數打出,豈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饒是這些殺手都有內力,卻也無法跟靈犀內力相提並論。
這些人往後一推,勢必撞到了別人身上,百姓們不明所以,眼見有人四處衝撞,便即有人喝罵道:“擠什麽擠,沒看過熱鬧還是怎麽著。”
更有人抓住其中一名殺手說道:“你撞我幹什麽?”
這些殺手本都是訓練有素的人物,本是不會讓別人看出是自己出的手,但是這四周的人數實在太多,看熱鬧的百姓越來越多,本就是寸步難行,更何況卓亦疏以靈犀內力震出,這些殺手七扭八歪,自然會撞到百姓身上,若是遇見脾氣好的人自會一笑而過,但有些人卻不管這些,眼見有人撞到自己了立刻發怒,非要拉著對方‘理論理論。’
如此一來,這些殺手的位置便即暴露,卓亦疏見此冷笑一聲,但卻並不著急,而是先將適才擒住這人封住穴位,然後隨手一扔,周遭百姓見有人往地上摔倒,便即紛紛後撤,在一陣驚唿吵鬧之中硬生生的空出一小片空地,那人撲通一聲摔到地上,旋即口吐鮮血,七竅都有血跡,當場殞命。
眼見於此,周遭百姓紛紛大吃一驚,不約而同的出口喊道:“殺人了。”
可卓亦疏也是大感意外,自己並未對這人下殺手,隻是封住了穴道而已。
卻不知殺手身上都帶有毒藥,一旦任務失敗就會立刻服下毒藥,以此來確保所執行的任務不會泄露出去。
百姓驚慌四散而逃,場麵一時極為混亂。
其餘殺手見此卻是趁這機會一起向卓亦疏靠近。
卓亦疏抬手出劍,便將一人封喉而死。
殺手們眼見於此心中一驚,但卻無人退去,反而是一起向卓亦疏攻來。
場中的慌亂自是引起了本在對持的兩方官兵的注意,兩邊雖然各屬不同的陣營,但畢竟都是大唐的官兵,是以此時一邊厲喝:“怎麽迴事?”一邊向事發地而來。
隻是驚慌的百姓慌不擇路,竟將一眾官兵擋住,任憑他們如何叫喊都是寸步難行,而這雙方官兵各為其主,此時也是水火不容之勢,互相提防,如此也是耽誤進程。
卓亦疏和一眾殺手鬥得驚險,雙方互不相讓,出手都是殺招。
卓亦疏仰仗靈犀劍法巧捷萬端,這才能在不計其數的百姓之中遊刃有餘,不至濫殺無辜,而那些殺手則是不管不顧,隻求將殺招的威力盡數使出,根本不管會不會傷及無辜。
如此一來,雙方隻鬥了片刻,便已有十餘名百姓重傷或送命。
卓亦疏大怒,抬手出劍再殺兩人,卻也將一眾殺手威懾住了。
這時兩路官兵趕至,紛紛出手向打鬥雙方襲來,卓亦疏眼見於此,隻守不攻,那些官兵自然奈何不住他。
殺手們仍是毫無顧忌,對官兵下手也是殺招。
這時百姓們都已跑得差不多了,場中終是空了下來,這樣一來殺手們的優勢反而不存在了,殺手需要隱於暗中執行雷霆必殺一擊,如今這樣暴露人前,殺手的優勢蕩然無存,離開了黑暗的殺手猶如離開了水域的鯊魚,空有殺人的本事卻使不出來。
卓亦疏不想與官兵糾纏,便即轉身退去,殺手自是上前阻攔,卻被卓亦疏再殺兩人,如此其餘殺手皆是膽寒,再不敢上前一步。
官兵見卓亦疏要走,自是出言喝止,但他們怎麽攔得住卓亦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離開此地。
卓亦疏剛一離開,便見禁軍趕至此處,當即出手圍擒殺手。
適才兩方官兵對持時不見禁軍前來,如今殺手現身,禁軍轉瞬即來,可見禁軍早已在觀察這裏的情況,隻是因那雙方官兵的身份所以並未現身,而這些殺手背後既不會有安祿山也不會有楊國忠,所以禁軍對他們無所顧忌,出手強勢鎮壓。
瘋癡少年的武學天賦可謂世所罕見,若是再有內力加持,恐怕真會如明無為所說的那樣‘天下第一的名頭非得給他不可’。
瘋癡少年對於練武並沒有多少興趣,卓亦疏教他心法,瘋癡少年卻根本學不會,心中厭煩卻也不敢多說,卓亦疏見他如此便也不強求,任他所願就是。
在這裏呆了一陣,卓亦疏便即決定離開,葛分和莫翰林挽留他在這裏多待幾日,但卓亦疏卻不是能呆得住的人,所以便即離去。
瘋癡少年就留在汙衣幫中,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風餐露宿,流落街頭。
在卓亦疏離開之前,葛分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汙衣幫弟子打探的清清楚楚,明無為帶著手下去往了洛陽。
洛陽乃是本朝東都,如長安一樣乃是繁華之地,玄宗常來此地,更讓洛陽風光一時無兩。
聽得汙衣幫帶來的消息,卓亦疏便即動身前往洛陽,他倒要看看明無為去洛陽要做什麽。
卓亦疏一路疾行,奔至東都洛陽,卻見這裏戒備森嚴,氣息略顯凝重,不知又有什麽大事發生了。
卓亦疏漫步街上,正不知該去往何處,這時卻突聽前方傳來一陣吵鬧聲,百姓們紛紛上前圍觀,此時正是上午,洛陽街上人群熙攘,此時又都往一處去,是以人流齊動,卓亦疏就這樣隨著人群來到事發之處。
這一看方知吵鬧雙方竟都是官兵。
此刻早已是吵得麵紅耳赤,雙方都緊握兵器,似乎準備刀兵相向。
百姓們也在議論紛紛,卓亦疏身旁有人自語道:“怎麽不見禁軍前來阻止。”
禁軍的作用是拱衛京師,洛陽作為大唐東都,皇帝經常親臨於此,所以這裏常年留有禁軍,久而久之,禁軍在這裏的力量已勝過普通軍隊,如今這兩對官兵不顧官體在這裏對持叫嚷,自是應有禁軍出麵阻止,但卻並未見進軍前來。
適才說這話的人是南方口音,必然不是洛陽本地人,而此話一出,立刻就有‘好事者’接道:“禁軍才不敢來呢。”
外來人疑道:“為何不敢來?”
接話的自然就是洛陽本地人,對這裏的事情極為熟悉,此時隻聽這人笑道:“別說禁軍不敢來了,就是咱們的洛陽牧也不敢來。”
洛陽作為大唐東都,長官為牧,統領洛陽事宜,官居從二品。
此話一出,那外來人更加疑惑,便即說道:“請問這位大哥,為何洛陽牧也不敢來?”
那人說到勁頭上,本就是意猶未盡不肯就此打住,此時又有人出口相問,自是正中下懷,隻聽這人說道:“洛陽牧才多大的官,你可知這兩隊人馬都是誰的人?”
“誰的人?”外來人迫不及待的問道。
“這兩隊一個是安祿山大人的人馬,一個是楊國忠大人的親信。”洛陽人又道:“安祿山大人乃是範陽節度使,身居要職,手握重兵,朝中官員不敢得罪他,而楊國忠大人也是身居要位,又是朝中貴妃的族兄,深得皇上信任,更是無人敢不敬,你說這樣兩位大人物的碰撞,禁軍怎敢前來阻止。”
此話雖有誇大之意,但也有些道理,那兩隊官兵雖然官職不高,但畢竟各自隸屬於安祿山和楊國忠,這些人膽敢當街與對方對持,更可見背後兩位大人物必然已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兩位為何會突然來了洛陽?”適才那外來人疑道:“安祿山大人不在範陽,楊國忠大人不在長安,怎麽都來了洛陽?”
那洛陽人笑道:“洛陽是咱們大唐的東都,向來不少朝中貴人來此。”
這人語氣中頗有自傲,對身為洛陽人極為自滿。
卓亦疏在一旁聽得真切,心中暗道:原來是安祿山和楊國忠的權力之爭。
卓亦疏無心再看,便即兀自離去。
這時四周早已圍滿了人,卓亦疏走得極慢,如此這般剛剛走出數步,忽覺四周氣息有變,卓亦疏向四周看去,卻並未看出有何異樣。
如此這般實在有些不正常,卓亦疏便即暗自提防,表麵卻是不動聲色。
再行數步,仍未走出人群。
就在此時,忽有一道寒意從背後襲來,卓亦疏早已四散神識,此時捕捉到這股氣息,當即反手一抓,便將一人的手臂抓住,手裏還握著一柄匕首。
卓亦疏眉頭一皺,迴頭一看,隻見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此時對方也是滿臉驚愕,怎麽也沒想到卓亦疏竟先一步察覺到了自己的攻勢。
而這時又有數股氣息同時襲來,卓亦疏暗道:竟不止一人要殺我。
卓亦疏施展疾蹤步躲避,隻可惜這裏百姓太多,他也施展不開,幸而對方也受製於此,雙方倒也算局勢平等。
卓亦疏左手製住剛才那人,右手以未出鞘的長劍連點而出,飲怨劍鞘一連打中六人,分封手腕,阻住對方攻勢。
那六人均感一股勁力自手腕傳來,這股勁力厲害非凡,竟將這六人震得連連後退。
卓亦疏身負精純的靈犀內力,此時盡數打出,豈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饒是這些殺手都有內力,卻也無法跟靈犀內力相提並論。
這些人往後一推,勢必撞到了別人身上,百姓們不明所以,眼見有人四處衝撞,便即有人喝罵道:“擠什麽擠,沒看過熱鬧還是怎麽著。”
更有人抓住其中一名殺手說道:“你撞我幹什麽?”
這些殺手本都是訓練有素的人物,本是不會讓別人看出是自己出的手,但是這四周的人數實在太多,看熱鬧的百姓越來越多,本就是寸步難行,更何況卓亦疏以靈犀內力震出,這些殺手七扭八歪,自然會撞到百姓身上,若是遇見脾氣好的人自會一笑而過,但有些人卻不管這些,眼見有人撞到自己了立刻發怒,非要拉著對方‘理論理論。’
如此一來,這些殺手的位置便即暴露,卓亦疏見此冷笑一聲,但卻並不著急,而是先將適才擒住這人封住穴位,然後隨手一扔,周遭百姓見有人往地上摔倒,便即紛紛後撤,在一陣驚唿吵鬧之中硬生生的空出一小片空地,那人撲通一聲摔到地上,旋即口吐鮮血,七竅都有血跡,當場殞命。
眼見於此,周遭百姓紛紛大吃一驚,不約而同的出口喊道:“殺人了。”
可卓亦疏也是大感意外,自己並未對這人下殺手,隻是封住了穴道而已。
卻不知殺手身上都帶有毒藥,一旦任務失敗就會立刻服下毒藥,以此來確保所執行的任務不會泄露出去。
百姓驚慌四散而逃,場麵一時極為混亂。
其餘殺手見此卻是趁這機會一起向卓亦疏靠近。
卓亦疏抬手出劍,便將一人封喉而死。
殺手們眼見於此心中一驚,但卻無人退去,反而是一起向卓亦疏攻來。
場中的慌亂自是引起了本在對持的兩方官兵的注意,兩邊雖然各屬不同的陣營,但畢竟都是大唐的官兵,是以此時一邊厲喝:“怎麽迴事?”一邊向事發地而來。
隻是驚慌的百姓慌不擇路,竟將一眾官兵擋住,任憑他們如何叫喊都是寸步難行,而這雙方官兵各為其主,此時也是水火不容之勢,互相提防,如此也是耽誤進程。
卓亦疏和一眾殺手鬥得驚險,雙方互不相讓,出手都是殺招。
卓亦疏仰仗靈犀劍法巧捷萬端,這才能在不計其數的百姓之中遊刃有餘,不至濫殺無辜,而那些殺手則是不管不顧,隻求將殺招的威力盡數使出,根本不管會不會傷及無辜。
如此一來,雙方隻鬥了片刻,便已有十餘名百姓重傷或送命。
卓亦疏大怒,抬手出劍再殺兩人,卻也將一眾殺手威懾住了。
這時兩路官兵趕至,紛紛出手向打鬥雙方襲來,卓亦疏眼見於此,隻守不攻,那些官兵自然奈何不住他。
殺手們仍是毫無顧忌,對官兵下手也是殺招。
這時百姓們都已跑得差不多了,場中終是空了下來,這樣一來殺手們的優勢反而不存在了,殺手需要隱於暗中執行雷霆必殺一擊,如今這樣暴露人前,殺手的優勢蕩然無存,離開了黑暗的殺手猶如離開了水域的鯊魚,空有殺人的本事卻使不出來。
卓亦疏不想與官兵糾纏,便即轉身退去,殺手自是上前阻攔,卻被卓亦疏再殺兩人,如此其餘殺手皆是膽寒,再不敢上前一步。
官兵見卓亦疏要走,自是出言喝止,但他們怎麽攔得住卓亦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離開此地。
卓亦疏剛一離開,便見禁軍趕至此處,當即出手圍擒殺手。
適才兩方官兵對持時不見禁軍前來,如今殺手現身,禁軍轉瞬即來,可見禁軍早已在觀察這裏的情況,隻是因那雙方官兵的身份所以並未現身,而這些殺手背後既不會有安祿山也不會有楊國忠,所以禁軍對他們無所顧忌,出手強勢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