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畢風鶴心中盡是惶恐與不甘,但自己已然大敗,短時間內已無再戰之力,體內已無可調動的內力,此時已是砧板之肉。
卓亦疏微微抬起長劍,就要將畢風鶴殺了以絕後患,可沈傾從卻突然伸手一擋,阻止住了卓亦疏要抬起的長劍,並且向他說道:“我和畢風鶴同屬懸天宮,決不能眼睜睜的看你殺他。”
卓亦疏聞言看了沈傾從一眼,見她眼中很是堅決,自是已經下定了決心,卓亦疏忽而一笑,長劍便即放下。
實際上此時隻需卓亦疏上前一步,長劍一刺就能要了畢風鶴的命,但卓亦疏卻真的放棄了這個機會。
沈傾從心中一動,眼中閃過光芒,又見卓亦疏臉色蒼白,這一場確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沈傾從自是心疼卓亦疏,此時便柔聲說道:“我扶你去那邊休息吧。”
一旁的畢風鶴眼見二人舉止親昵,心中不禁怒火大盛,卻無奈自己身受重傷,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眼前之事,旋即急火攻心,一口鮮血止不住的吐了出來,但畢風鶴也的確是個漢子,此時縱然身受重傷,卻也強忍傷勢站起身來,轉身離開了此地。
卓亦疏被沈傾從扶至一棵樹旁坐下,沈傾從取來清水喂他,但卓亦疏大戰之後神經鬆懈,便即昏了過去。
這時白猿公急掠而來,來到卓亦疏身邊把脈查看,隨後說道:“隻是內力虧損嚴重,隻需靜養十天半月就能恢複,倒也無大礙。”
白猿公這話多有安慰之意,實際上卓亦疏受的傷比畢風鶴輕不了多少,而且卓亦疏在劍門山時就已受傷,此時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情況並不樂觀,就算有白猿公為他輸送內力,又有沈傾從的懸天宮靈藥,卻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恢複的。
白猿公為卓亦疏輸送了內力,沈傾從喂他服下靈藥,這一切做完以後已是明月初上,但卓亦疏仍在昏迷中尚未醒來,白猿公看著他時不禁長歎一聲,開口言道:“女娃娃,剛才你躲在暗中看他和畢風鶴交手,可看出了什麽端倪?”
這話自然是向沈傾從說的,隻聽沈傾從聞言迴道:“他修煉的是純正的靈犀劍訣,按理說他的劍氣內力應該非常純正才是,可剛才他與畢風鶴對的最後那一招中我卻覺得有一股邪氣摻雜其中,恐怕那並不是他自己的內力。”
白猿公點了點頭,又道:“不錯,卓亦疏傷成這個樣子,並非完全是火木神功所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股邪氣。”
“那股邪氣是什麽?”
“飲怨劍。”此時月色正濃,白猿公便望著明月說道:“飲怨本就是天下名劍,但它卻並非正道之劍,而是最為兇戾之劍,這‘怨’字包含諸多意思,這世間諸事都逃不過一個怨字,有因仇生怨者、有因嫌生怨者、有因情生怨者等等,而那個‘飲’字卻是將世間諸怨全部化解,但這化解的辦法就是‘人亡怨休’。”
“人亡怨休?”沈傾從疑道:“此話何解?”
“飲怨劍化解恩怨情仇的辦法就是‘殺’。”白猿公的眼神深邃而凝重,隻聽他說道:“飲怨劍自鑄成之日起,流轉於諸多劍客之手,這些劍客不但都是武功高強之人,也都是身負恩怨情仇之輩,這些人得到飲怨以後憑借這神兵之鋒殺盡諸敵,將自身怨氣一一化解,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卻也殺了更多的人。”
沈傾從眼現疑惑之色,顯然還是不解。
白猿公續道:“飲怨劍的曆任劍主中不乏仁俠,但最終卻都被飲怨的戾氣所侵蝕,成為了嗜殺的魔頭,而有了飲怨劍的加持,又能讓持劍者功力大增,是以罕逢敵手,所以飲怨劍的曆任劍主幾乎全都是死於江湖高手的圍攻之下,各個都是死無葬身之地,屍骨無存。”
沈傾從聽後神色一動,眼中現出擔憂之色,不禁轉頭向卓亦疏看去,並且低聲說道:“難道他也逃不脫嗎?”
“適才卓亦疏與畢風鶴苦鬥,雖然卓亦疏是勝了,但卻是因為飲怨劍的加持,這與我預想的大不一樣,飲怨劍不但是最為邪戾的神兵,也是最為鋒利的名劍,隻不過這股鋒利傷人傷己,如今飲怨劍助卓亦疏勝了對手,用不了多久卓亦疏自己也會被飲怨劍侵蝕。”白猿公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要想破解,現在隻有兩個辦法,其一便是在卓亦疏尚未鑄成大錯前將他殺掉,否則一旦等他被飲怨侵蝕心智,定會濫殺無辜。”
一聽這話,沈傾從卻是身形一動,兀自擋在卓亦疏身前,白猿公眼見於此,便即明了,開口又道:“你是怕我現在就對他下殺手?”
沈傾從沉吟不答,但已準備好隨時應戰。
白猿公笑道:“憑你的武功遠不是我的對手,就算是你師父張鐵書來了也不夠看。”
沈傾從聽後盈盈一笑,開口迴道:“那就煩請白猿公把我也殺了,我是不會眼睜睜的看你殺他的。”
白猿公聞言一愣,隨後搖頭笑道:“這世間當真有你這般奇女子。”
沈傾從一笑迴應,但卻並未放鬆戒備。
白猿公忽然轉過身去,背負雙手,並且言道:“他現在並未犯下殺業,我不殺他。”
沈傾從鬆了口氣,她也知道憑借自己的修為根本不是白猿公的對手,但她就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白猿公對卓亦疏下殺手。
白猿公又道:“等將來他醒了以後,你可以勸他棄掉飲怨,如今他得到此劍的時間尚短,侵蝕也輕,此時棄劍,在潛心修行數年,應可無恙。”
其實白猿公之所以要說這話,也是因為看出卓亦疏天賦奇佳,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俊才,是以不忍心讓他就此毀了,而白猿公既然如此說了,那就有辦法在卓亦疏棄劍以後助他恢複,現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卓亦疏棄劍,而白猿公也看出卓亦疏雖然狂傲,但對待沈傾從遠勝他人,別人說了他未必聽,沈傾從說了或許有用。
而沈傾從何等聰明,自然也聽出了白猿公的用意,可她隻是稍作思忖,旋即便無奈苦笑道:“以他這般桀驁性格,斷然不會棄劍,這事若是跟他說了,恐怕他會以身試法,就要證明自己不會被飲怨劍侵蝕,到那時他不但不肯棄劍,反而更會視其如命。”
白猿公冷哼道:“此前的那些劍客哪個不比卓亦疏厲害,卻也無一幸免,他們成於飲怨,也亡於飲怨,卓亦疏憑著一身桀驁不馴或許可以橫行江湖,但他逃不脫宿命,到那時天下人群起而攻,饒是他神功大成,也隻會死於非命。”
沈傾從聞言沉默許久,半晌方道:“我師父曾告訴我,劍是雙刃的,即傷人也傷己,一個劍客,從他拿起劍的那一刻,就永遠不能全身而退。”
此話一出,白猿公的心頭忽的顫動,不自覺的伸手撫了下自己的胸前,那裏有一道很長的傷痕,是白猿公在年少時練劍所致,那時他劍術未成,為了練一招厲害的劍勢而傷了自己,故而留下了這道傷疤。
其實除此之外,白猿公身上還有許多道傷疤,既有練劍時留下的,也有與人苦鬥中留下的。
如今白猿公的劍術雖然已經大成,但他始終是一個劍客,所以對於那一句‘永遠不能全身而退’感同身受,甚至在心中暗道:就是因為利劍傷人傷己,所以我才苦心練成了飛花落葉皆可為劍的境界。
這時卓亦疏重重的咳嗽了幾聲,乃是因為鮮血積鬱咽喉所致,卓亦疏自己也在這咳嗽聲中醒了過來。
沈傾從趕忙上前為他查看傷勢,白猿公迴過頭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正想說一句‘乳臭未幹,不知天高地厚’,可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了迴去,白猿公心中暗道:這少年天賦極佳、穎悟絕倫,的確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俊才,最難得的是他得了飲怨劍後並未立刻被侵蝕心智,此前我隻以為是因他持劍時日尚短所以未被侵蝕,可飲怨劍何等邪戾,憑他如今的修為根本抵擋不住,如今看來,他之所以未被侵蝕或許是因為靈犀劍法的緣故,這劍法乃是世間絕學,蘊含無數奇妙,或許真能克製住飲怨劍。
白猿公一生習劍,對劍道的癡迷早已達到了極致,如今又遇見了最為邪戾的寶劍以及最為奇妙的劍法,這兩樣又都集中在一個神奇的少年身上,所以白猿公越發驚愕、好奇,迫不及待的要知道靈犀劍法是不是真的可以克製住飲怨劍。
念及於此,白猿公便再不多言,隻是上前為卓亦疏查看傷勢,又為他輸送內力,白猿武功獨步天下,白猿公又有精純的白猿內功,有他為卓亦疏療傷,當可無恙。
眼見於此,沈傾從稍微放下心來,但轉念一想,卻又擔心起飲怨劍的侵蝕,可自這天以後,白猿公對此事再不提及,反而是開始指點卓亦疏的武功,卓亦疏得其指點,自是大喜過望,武功進境飛速,此前許多不得其解的地方在白猿公的指點下全都迎刃而解,短短兩月時間,卓亦疏的武功就已經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白猿公之所以如此做,就是要看看靈犀劍法到底能不能化解飲怨劍的邪戾,但他也知道憑卓亦疏此時的武功境界是遠遠不夠的,就算靈犀劍法真的能化解飲怨劍的邪戾,那也需要卓亦疏的武功再進數層境界,所以白猿公全心全意的指點卓亦疏,沒有絲毫馬虎。
而隨著二人相處時間越久,白猿公越發驚歎於卓亦疏的天賦,不禁心中暗道:這少年根骨奇佳,若能入我門中,當可成為自白猿祖師後的白猿一脈最強者。
也是因此,白猿公此時有些猶豫,心中又道:我指點他武功是為了看看靈犀劍法到底能不能化解飲怨邪戾,可若是不能化解,這少年必然因此殞命,這等罕見奇才亡於飲怨的邪戾之下,也間接是我所致,如此這般,可是毀了這少年英才。
白猿公一方麵想要看看靈犀劍法能不能化解飲怨邪戾,另一方麵他又害怕此事若是不成定會讓卓亦疏殞命,白猿公不忍毀掉少年奇才,是以心中舉棋不定,糾結許久以後,他終是下定決心告訴卓亦疏真相,並勸他棄掉飲怨劍。
可還沒等白猿公開口,流霞派掌門陳非儒卻先一步尋上山來,也不知他與沈傾從說了什麽,這二人就一起匆匆下了山,沈傾從離開峨眉時卓亦疏正在金頂練劍,等卓亦疏迴來時隻見到了沈傾從留下的一封書信。
卓亦疏打開書信,隻見那上麵寫著:左臂神刀狄青突臨蜀地,並且襲殺多位左道高手,我身為懸天宮傳人,此刻必將下山現身了結此事。
彼時畢風鶴戰敗退出了蜀地,沈傾從既是贏了賭約,她也就成了懸天宮在蜀中的化身,懸天宮既然想統領蜀中左道,那如今正是籠絡人心的絕佳時機,隻需將左臂神刀擒住,為被殺的左道人物報了仇,那懸天宮在蜀地必然名聲大噪。
而卓亦疏見了這信後登時大驚,他與狄青在長安時相遇並且一見如故,如今聽到狄青在蜀中濫殺作惡,卓亦疏覺得這其中必有隱情,他便趕忙拜別白猿公,獨自一人奔下山去。
白猿公剛剛下定決心將真相告訴卓亦疏,但卻突遇此事,卓亦疏走得匆忙,也就沒能聽到白猿公的勸告。
卓亦疏微微抬起長劍,就要將畢風鶴殺了以絕後患,可沈傾從卻突然伸手一擋,阻止住了卓亦疏要抬起的長劍,並且向他說道:“我和畢風鶴同屬懸天宮,決不能眼睜睜的看你殺他。”
卓亦疏聞言看了沈傾從一眼,見她眼中很是堅決,自是已經下定了決心,卓亦疏忽而一笑,長劍便即放下。
實際上此時隻需卓亦疏上前一步,長劍一刺就能要了畢風鶴的命,但卓亦疏卻真的放棄了這個機會。
沈傾從心中一動,眼中閃過光芒,又見卓亦疏臉色蒼白,這一場確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沈傾從自是心疼卓亦疏,此時便柔聲說道:“我扶你去那邊休息吧。”
一旁的畢風鶴眼見二人舉止親昵,心中不禁怒火大盛,卻無奈自己身受重傷,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眼前之事,旋即急火攻心,一口鮮血止不住的吐了出來,但畢風鶴也的確是個漢子,此時縱然身受重傷,卻也強忍傷勢站起身來,轉身離開了此地。
卓亦疏被沈傾從扶至一棵樹旁坐下,沈傾從取來清水喂他,但卓亦疏大戰之後神經鬆懈,便即昏了過去。
這時白猿公急掠而來,來到卓亦疏身邊把脈查看,隨後說道:“隻是內力虧損嚴重,隻需靜養十天半月就能恢複,倒也無大礙。”
白猿公這話多有安慰之意,實際上卓亦疏受的傷比畢風鶴輕不了多少,而且卓亦疏在劍門山時就已受傷,此時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情況並不樂觀,就算有白猿公為他輸送內力,又有沈傾從的懸天宮靈藥,卻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恢複的。
白猿公為卓亦疏輸送了內力,沈傾從喂他服下靈藥,這一切做完以後已是明月初上,但卓亦疏仍在昏迷中尚未醒來,白猿公看著他時不禁長歎一聲,開口言道:“女娃娃,剛才你躲在暗中看他和畢風鶴交手,可看出了什麽端倪?”
這話自然是向沈傾從說的,隻聽沈傾從聞言迴道:“他修煉的是純正的靈犀劍訣,按理說他的劍氣內力應該非常純正才是,可剛才他與畢風鶴對的最後那一招中我卻覺得有一股邪氣摻雜其中,恐怕那並不是他自己的內力。”
白猿公點了點頭,又道:“不錯,卓亦疏傷成這個樣子,並非完全是火木神功所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股邪氣。”
“那股邪氣是什麽?”
“飲怨劍。”此時月色正濃,白猿公便望著明月說道:“飲怨本就是天下名劍,但它卻並非正道之劍,而是最為兇戾之劍,這‘怨’字包含諸多意思,這世間諸事都逃不過一個怨字,有因仇生怨者、有因嫌生怨者、有因情生怨者等等,而那個‘飲’字卻是將世間諸怨全部化解,但這化解的辦法就是‘人亡怨休’。”
“人亡怨休?”沈傾從疑道:“此話何解?”
“飲怨劍化解恩怨情仇的辦法就是‘殺’。”白猿公的眼神深邃而凝重,隻聽他說道:“飲怨劍自鑄成之日起,流轉於諸多劍客之手,這些劍客不但都是武功高強之人,也都是身負恩怨情仇之輩,這些人得到飲怨以後憑借這神兵之鋒殺盡諸敵,將自身怨氣一一化解,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卻也殺了更多的人。”
沈傾從眼現疑惑之色,顯然還是不解。
白猿公續道:“飲怨劍的曆任劍主中不乏仁俠,但最終卻都被飲怨的戾氣所侵蝕,成為了嗜殺的魔頭,而有了飲怨劍的加持,又能讓持劍者功力大增,是以罕逢敵手,所以飲怨劍的曆任劍主幾乎全都是死於江湖高手的圍攻之下,各個都是死無葬身之地,屍骨無存。”
沈傾從聽後神色一動,眼中現出擔憂之色,不禁轉頭向卓亦疏看去,並且低聲說道:“難道他也逃不脫嗎?”
“適才卓亦疏與畢風鶴苦鬥,雖然卓亦疏是勝了,但卻是因為飲怨劍的加持,這與我預想的大不一樣,飲怨劍不但是最為邪戾的神兵,也是最為鋒利的名劍,隻不過這股鋒利傷人傷己,如今飲怨劍助卓亦疏勝了對手,用不了多久卓亦疏自己也會被飲怨劍侵蝕。”白猿公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要想破解,現在隻有兩個辦法,其一便是在卓亦疏尚未鑄成大錯前將他殺掉,否則一旦等他被飲怨侵蝕心智,定會濫殺無辜。”
一聽這話,沈傾從卻是身形一動,兀自擋在卓亦疏身前,白猿公眼見於此,便即明了,開口又道:“你是怕我現在就對他下殺手?”
沈傾從沉吟不答,但已準備好隨時應戰。
白猿公笑道:“憑你的武功遠不是我的對手,就算是你師父張鐵書來了也不夠看。”
沈傾從聽後盈盈一笑,開口迴道:“那就煩請白猿公把我也殺了,我是不會眼睜睜的看你殺他的。”
白猿公聞言一愣,隨後搖頭笑道:“這世間當真有你這般奇女子。”
沈傾從一笑迴應,但卻並未放鬆戒備。
白猿公忽然轉過身去,背負雙手,並且言道:“他現在並未犯下殺業,我不殺他。”
沈傾從鬆了口氣,她也知道憑借自己的修為根本不是白猿公的對手,但她就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白猿公對卓亦疏下殺手。
白猿公又道:“等將來他醒了以後,你可以勸他棄掉飲怨,如今他得到此劍的時間尚短,侵蝕也輕,此時棄劍,在潛心修行數年,應可無恙。”
其實白猿公之所以要說這話,也是因為看出卓亦疏天賦奇佳,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俊才,是以不忍心讓他就此毀了,而白猿公既然如此說了,那就有辦法在卓亦疏棄劍以後助他恢複,現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卓亦疏棄劍,而白猿公也看出卓亦疏雖然狂傲,但對待沈傾從遠勝他人,別人說了他未必聽,沈傾從說了或許有用。
而沈傾從何等聰明,自然也聽出了白猿公的用意,可她隻是稍作思忖,旋即便無奈苦笑道:“以他這般桀驁性格,斷然不會棄劍,這事若是跟他說了,恐怕他會以身試法,就要證明自己不會被飲怨劍侵蝕,到那時他不但不肯棄劍,反而更會視其如命。”
白猿公冷哼道:“此前的那些劍客哪個不比卓亦疏厲害,卻也無一幸免,他們成於飲怨,也亡於飲怨,卓亦疏憑著一身桀驁不馴或許可以橫行江湖,但他逃不脫宿命,到那時天下人群起而攻,饒是他神功大成,也隻會死於非命。”
沈傾從聞言沉默許久,半晌方道:“我師父曾告訴我,劍是雙刃的,即傷人也傷己,一個劍客,從他拿起劍的那一刻,就永遠不能全身而退。”
此話一出,白猿公的心頭忽的顫動,不自覺的伸手撫了下自己的胸前,那裏有一道很長的傷痕,是白猿公在年少時練劍所致,那時他劍術未成,為了練一招厲害的劍勢而傷了自己,故而留下了這道傷疤。
其實除此之外,白猿公身上還有許多道傷疤,既有練劍時留下的,也有與人苦鬥中留下的。
如今白猿公的劍術雖然已經大成,但他始終是一個劍客,所以對於那一句‘永遠不能全身而退’感同身受,甚至在心中暗道:就是因為利劍傷人傷己,所以我才苦心練成了飛花落葉皆可為劍的境界。
這時卓亦疏重重的咳嗽了幾聲,乃是因為鮮血積鬱咽喉所致,卓亦疏自己也在這咳嗽聲中醒了過來。
沈傾從趕忙上前為他查看傷勢,白猿公迴過頭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正想說一句‘乳臭未幹,不知天高地厚’,可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了迴去,白猿公心中暗道:這少年天賦極佳、穎悟絕倫,的確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俊才,最難得的是他得了飲怨劍後並未立刻被侵蝕心智,此前我隻以為是因他持劍時日尚短所以未被侵蝕,可飲怨劍何等邪戾,憑他如今的修為根本抵擋不住,如今看來,他之所以未被侵蝕或許是因為靈犀劍法的緣故,這劍法乃是世間絕學,蘊含無數奇妙,或許真能克製住飲怨劍。
白猿公一生習劍,對劍道的癡迷早已達到了極致,如今又遇見了最為邪戾的寶劍以及最為奇妙的劍法,這兩樣又都集中在一個神奇的少年身上,所以白猿公越發驚愕、好奇,迫不及待的要知道靈犀劍法是不是真的可以克製住飲怨劍。
念及於此,白猿公便再不多言,隻是上前為卓亦疏查看傷勢,又為他輸送內力,白猿武功獨步天下,白猿公又有精純的白猿內功,有他為卓亦疏療傷,當可無恙。
眼見於此,沈傾從稍微放下心來,但轉念一想,卻又擔心起飲怨劍的侵蝕,可自這天以後,白猿公對此事再不提及,反而是開始指點卓亦疏的武功,卓亦疏得其指點,自是大喜過望,武功進境飛速,此前許多不得其解的地方在白猿公的指點下全都迎刃而解,短短兩月時間,卓亦疏的武功就已經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白猿公之所以如此做,就是要看看靈犀劍法到底能不能化解飲怨劍的邪戾,但他也知道憑卓亦疏此時的武功境界是遠遠不夠的,就算靈犀劍法真的能化解飲怨劍的邪戾,那也需要卓亦疏的武功再進數層境界,所以白猿公全心全意的指點卓亦疏,沒有絲毫馬虎。
而隨著二人相處時間越久,白猿公越發驚歎於卓亦疏的天賦,不禁心中暗道:這少年根骨奇佳,若能入我門中,當可成為自白猿祖師後的白猿一脈最強者。
也是因此,白猿公此時有些猶豫,心中又道:我指點他武功是為了看看靈犀劍法到底能不能化解飲怨邪戾,可若是不能化解,這少年必然因此殞命,這等罕見奇才亡於飲怨的邪戾之下,也間接是我所致,如此這般,可是毀了這少年英才。
白猿公一方麵想要看看靈犀劍法能不能化解飲怨邪戾,另一方麵他又害怕此事若是不成定會讓卓亦疏殞命,白猿公不忍毀掉少年奇才,是以心中舉棋不定,糾結許久以後,他終是下定決心告訴卓亦疏真相,並勸他棄掉飲怨劍。
可還沒等白猿公開口,流霞派掌門陳非儒卻先一步尋上山來,也不知他與沈傾從說了什麽,這二人就一起匆匆下了山,沈傾從離開峨眉時卓亦疏正在金頂練劍,等卓亦疏迴來時隻見到了沈傾從留下的一封書信。
卓亦疏打開書信,隻見那上麵寫著:左臂神刀狄青突臨蜀地,並且襲殺多位左道高手,我身為懸天宮傳人,此刻必將下山現身了結此事。
彼時畢風鶴戰敗退出了蜀地,沈傾從既是贏了賭約,她也就成了懸天宮在蜀中的化身,懸天宮既然想統領蜀中左道,那如今正是籠絡人心的絕佳時機,隻需將左臂神刀擒住,為被殺的左道人物報了仇,那懸天宮在蜀地必然名聲大噪。
而卓亦疏見了這信後登時大驚,他與狄青在長安時相遇並且一見如故,如今聽到狄青在蜀中濫殺作惡,卓亦疏覺得這其中必有隱情,他便趕忙拜別白猿公,獨自一人奔下山去。
白猿公剛剛下定決心將真相告訴卓亦疏,但卻突遇此事,卓亦疏走得匆忙,也就沒能聽到白猿公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