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的時候,有一哨人馬從瓦剌的大營中駛出直奔金陵城而來。


    這一哨人馬,大約有四五百人的樣子,皆是輕騎兵,不過在這一哨人馬之中,卻有三四個身穿漢服的漢人,在這三四人之中,更是有一個身穿明黃色黃袍的青年人格外的引人注目。


    “皇上!”等到這四五百人行至金陵城下百餘步的距離之後,夏府尹一個激靈,聲音有些顫巍巍的喊了一句。


    “落弓!”徐恭連忙吩咐一聲,守城的兵丁聽到徐恭的命令,齊刷刷的將早已經搭好的弓箭撤了迴去。


    “夏府尹,當真是皇上?”楊趣皺了鄒眉,問道。


    “是!本官身為金陵城的父母官,怎麽會將當今皇上、不,是太上皇認錯!”夏府尹道。


    就在兩人說話之際,這一哨五百人的騎兵已經來到距離金陵城五十步開外之處,正好停在鋼刀陣的十步之外!


    “城上的人聽著,讓你們守城的將領過來迴話!”就在這時,有一青年書生打扮的漢人從這哨騎兵中間走了出來,對著城上朗聲喊道。


    “張凱?怎麽會是他?”楊趣皺了皺眉,怪不得徐恭在金陵城中找不到張凱和張貞光父子,原來這兩人已經投靠了也先。


    “夏府尹---”楊趣看了夏府尹一眼,示意他過去答話。


    夏府尹也明白此時此刻也隻有他有資格過去迴話,於是緊走兩步,在楊趣和徐恭一左一右的護衛之下,來到了城樓的最前方。


    “本官乃是金陵城府尹夏倫,亦是金陵城的臨時守備,城下說話的是何人?”


    此刻這位金陵城的夏府尹聲如洪鍾底氣十足,他知道當著太上皇的麵要將他們大明的威嚴表現出來,雖然此刻這位夏府尹心裏著實沒底,但遠遠看上去,官威還是很足的。


    “學生張凱,拜見夏大人,學生乃是金陵城的一名秀才,!”城牆下的那名年青書生對著夏府尹微微一施禮,說道。


    “金陵城的秀才?張秀才,既然你是我們漢人,還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為何會投敵叛國投靠瓦剌?”夏府尹微微一皺眉,很是輕視的對張凱道。


    “夏大人誤會學生了,學生並非是叛國,而是主動找上的也先,請求伺候皇上的!”張凱道。


    我擦,這個張秀才真是下的一步好棋,真不知這個點子是誰給他出的,楊趣心中想到。


    “哦,原來如此!張秀才護主之心本官佩服,那麽不知張秀才這次過來是替皇上傳話還是替瓦剌傳話?”夏府尹問道。


    張凱道:“都不是,學生這次過來,是請夏府尹打開金陵城門,出來迎駕的。”


    “迎駕?張凱,你這是讓本官迎太上皇的駕還是瓦剌的駕?”夏府尹冷哼一聲,說道。


    “夏大人說話慎言!”張凱突然眉毛一立,說道:“夏大人,這裏隻有皇上,沒有太上皇!咱們皇上身體康健,可沒有傳位郕王,所以夏大人請慎言!”


    夏府尹冷吸了一口涼氣,這個張凱牙尖嘴利,他的意思分明就是當今的太上皇根本不承認當今皇帝繼承皇位的正統性,張凱的這一番說辭若是夏府尹應對不好,便會立刻成了叛臣。


    夏府尹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於是轉頭看了楊趣一眼,楊趣往前走了一步,對著城下喊道:“張秀才,讓我們迎駕可以,不過你先請瓦剌的大軍撤退二十裏再說!”


    張凱輕笑一聲,說道:“楊公子,聽聞楊公子乃是文貞太師之孫,此事可真?”


    楊趣微微一皺眉,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伎倆在讀書人用起來,就是比瓦剌這些野蠻民族強,這個張凱哪裏是去護駕了,他分明是投靠了瓦剌,如果不出意料的話,秦、朱兩家送給瓦剌的那些糧草,一定是張凱與張貞光親自督辦的。


    想到這,楊趣突然冷笑一聲,說道:“張秀才,你且不用管我祖父是誰,你若是真的想要護駕,就迴去與也先說一聲,我們願意用銀子將皇上贖迴來,至於這贖人的銀子,在下定會讓也先滿意,如何?”


    說完,楊趣絲毫不給張凱機會,突然朗聲喊到:“皇上,草民楊趣,乃是楊文貞之孫,楊道之子,請皇上不必驚慌,且安心的在瓦剌的軍中暫住幾日,草民就算傾家蕩產也會湊夠也先所需的銀兩,我們金陵城的三十萬將士、百餘萬百姓定會齊心協力將皇上救出!”


    三十萬將士?張凱的嘴角抽了抽,金陵城中有多少守軍他這個土生土長的金陵人怎麽會不知道?楊趣一定是知道了他想說什麽,因此提前將自己的話堵了迴去,雖然楊趣明白了他的意思,但這話,張凱還是要說的。


    “楊公子你說的這是哪裏話,也先太師怎麽會向大明索要金銀?當今皇上並不是像外界傳言的那樣被瓦剌俘虜,而是在也先的帳中做客,而且也先太師也從未虧待過咱們皇上,甚至也先太師在聽說皇帝被京師的朝廷高高架起,變成了有名無權的太上皇之後,也先太師甚至不惜發動全族之力聯合脫脫不花一起進攻京師,目的就是要幫皇上奪迴皇位,楊公子,你說像也先太師這麽有情有義的大明臣子,咱們金陵六部的官員和夏大人是不是應該大開城門,出城三十裏將也先太師和皇上迎進金陵城呢?”張凱道。


    我擦,就憑剛剛這番顛倒黑白的話,他楊趣在無恥方麵就甘拜下風了,這種能將出賣君王、出賣民族的事情說得大義淩然頭頭有道的人,他還是第一次見,就憑張凱剛才的這番話,徹底刷新了他對無恥的認知。


    雖說大明的百姓對民族的認同性要高於後世,但仍舊不會妨礙出現幾個叛徒,楊趣雖然沒有什麽大誌向,而且在來金陵的幾個月中也辦了幾件非常無聊且有些混蛋的事情,但是楊趣在大是大非麵前卻不曾有過絲毫的動搖。


    楊趣看著得意洋洋的張凱,突然嘿嘿一笑,說道:“張秀才說的是,瓦剌這支漠西的蒙古部落,為了邀請咱們的皇上去他們帳中做客,不惜屠殺了我們大明的十數萬將士以表熱心,當也先太師得知咱們皇帝的皇位被奪走之後,更是不遠千裏打到京師,將當今皇上的利益當成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這種毫無利己的行為卻是值得我們稱讚,張公子,請你迴去轉告瓦剌太師也先,就說你的這個要求,我們同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望大明笑今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語閑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語閑言並收藏迴望大明笑今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