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蕭炙哥哥好想再見你一麵,真的好想好想。可我怎麽找也找不到你,便隻好在這原地等你。但,為了不負你,不負我們之間的感情。我便隻能沉睡在這紅蠶殼中,由此來躲避這塔內的幻境,以及林景月的魅惑。隻是,我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醒來,但願我醒來的第一眼就能看見你。”


    沉睡著的蕭炙一直在空蕩的思緒裏反複這些話語,他怕自己這一覺就醒不過來了,活著醒來的時候再也見不到石木汐了。


    而在石木汐卻慢慢在疼痛的刺激下醒來,不過她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傷痛已經減輕了許多,但視覺依舊是一片漆黑。石木汐用還有些刺痛的手觸碰著周圍,發現四周都是冰冰涼涼的冷牆。於是,石木汐便知道自己是被關在一個冰牢裏似的。


    “這是什麽地方…我這到底是被救了,還是…”石木汐心裏疑惑著,她不明白自己現在還是落在林景月的手裏,還是已經被什麽人給救了出來。


    隻是,周圍一片寂靜讓石木汐的內心更是哀傷了起來,她一想到蕭炙和林景月對她的所作所為,心便像撕裂了一般劇痛著。她又開始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她捂著自己的胸口,捶打著地麵,心裏一遍一遍地譴責著:“為什麽,為什麽,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麽。誰能告訴我,我為什麽是魔神,為什麽所有的真相我都無法知道,為什麽我一直就被蒙在鼓裏!”


    “那…你想知道這一切的真想嗎?”蠱惑妖悠然地走到了冰麵前,她輕巧地伸出手透過透明的冰牆觸摸著石木汐的臉頰,在那上麵,還滿是蠱蟲咬傷的疤痕。


    石木汐驚看著眼前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蠱惑妖。想到她便是那個幻境結界中無情無欲的女魔頭。然而,這個蠱惑妖看起比那一個魔頭要舒服許多,讓人一看就想接近,就想臣服與她。那極其溫柔的聲音,和水一般靈動的紅眸,就連石木汐也驚訝自己這張臉也可以呈現出這個樣子。


    “怎麽了?怎麽不說話,難道。你是被你自己的美貌給迷惑了?”蠱惑妖看著石木汐這般癡迷的看著自己的樣子。便開玩笑地說道。


    “我…”石木汐聽到蠱惑妖這麽說之後,便輕輕抬起手靠近自己滿是結痂了臉。隨後,石木汐輕輕的苦笑了一下。然後說道:“怎麽會,我怎麽可能和你相比,如今的我已經變得不堪入目了。”


    蠱惑妖也是一笑,然後將身子融進了冰牢之中。


    緊接著。石木汐又笑著說道:“你好像和我之前見到你不同了,美的更加的動人了。”


    她此時的心似乎已經很平靜了。因為她覺得自己即將從這個世上永遠的消失了。她覺得那樣的結果對她來說已經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她再也不用內疚,不用害怕,更不用心累。心痛,心碎了。轉而,石木汐才意識到。自己除了能在一片漆黑中看見發著紅光的蠱惑妖之外便再也看不到任何一個人了,她很意外自己為什麽能夠看到蠱惑妖。還能夠跟她正常的交流。


    於是,石木汐便問道:“我雙目失明,嗓音壞死,為何我還能夠看見你,還能和你對話。還有,是你把我救出來的嗎?可是你是怎麽出來的呢….”


    “你想知道你所迷茫的一切,是嗎?”蠱惑妖話音雖溫柔,但卻給人感覺一種君威之氣。那種氣場,是石木汐所敬佩卻又學不來的,在她心中,她是這麽以為的。


    石木汐點著頭,然後笑道:“嗯,想,很想,我想明明白白的,至少在死前最後一刻能明白一切。”


    她真的很累很累了,為了這些真相已經絞盡腦汁了。她現在最大的向往不再是什麽天下,什麽仙樂。而隻求一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真相,然後在離開這個讓自己傷心的地方,永遠都不迴來。因為,在這裏,她愛的朋友,戀人,師父,親人,一個個都離她而去了。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報應,她知道,但她不明白,為何自己會被這樣報應著,又或者這報應其實隻是人為的報複。


    “那,若是我讓你用你的身份嗎,你的一切來交換這些真相,你願意嗎?”蠱惑妖很是憐惜地望著石木汐,然後說道。


    “願意。”石木汐很果斷的點著頭,然後自嘲道,“隻是,我已經一無所有了,這對你來說恐怕是最虧的交易了。”


    “不,對我來說,這世上任何東西也比不上你。”蠱惑妖笑著打量了一下石木汐的全身,然後補全自己的話說道,“的軀體。”


    “可是,這身體已經成了殘廢之軀了。”


    石木汐很是憂傷地說著,心中又開始隱隱作痛了起來。腦海中也不段閃過蕭炙對她所說的那些狠話,那些冰冷刺骨的實話。


    “我想這並不是你在意的不是嗎?我會告訴你一切,為你展示你的過去,你的根源。不過,在這一切的進程中,我會慢慢從你那吸取三魂七魄,七情六欲,以及元神。到時,你便完完全全從這個世上消失了,你願意接受嗎?”


    蠱惑妖問著,石木汐也點著頭。她已經下定覺醒了,即使是死,她也要死的明明白白。而蠱惑妖則是要確定,石木汐必須自主放棄自己的身體,這樣蠱惑妖才能夠牢牢的控製著石木汐,並且將她的軀體永遠的占為己有。


    於是,蠱惑妖便對著石木汐說道:“來,我帶你去看清楚這一切。”蠱惑妖向石木汐伸出自己的手,那手中呈現除了一道特殊的銀光符文,當石木汐伸手放上去的那刻起,她便開始慢慢長眠不起了。而那一覺,卻給著她另一番滋味。


    ——次夜,吾願為君謠仙樂。


    (小小故事——春秋五霸(4)


    有爭議霸主]


    鄭莊公—四方是維


    鄭莊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鄭武公之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鄭國第三任國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前743年鄭莊公即位,掃除了共叔段之亂以鞏固政權,之後與齊魯結盟假命伐宋。由於鄭國勢大。周天子企圖分解鄭莊公權利造成鄭莊公不滿,而後發生周鄭交惡。繻葛之戰鄭國擊敗周、虢、衛、蔡、陳聯軍,前719年又擊敗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使得鄭國空前強盛,就連當時的大國齊國也跟著鄭國東征西討,因此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小霸”,*評價他是“很厲害‘的人。


    宋襄公-春秋大義


    宋襄公(?-前637年)。春秋時宋國國君。子姓,名茲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兒子。宋成公的父親。


    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裏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爭霸,一度為楚國所拘。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戰於泓水。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史記》中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晉悼公—複霸中原


    晉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亦作“糾”),諡號曰“悼”,侯爵,稱“晉侯周”,簡曰“晉周”(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姬周”),亦稱“孫周”,美稱其:“周子”。


    晉周乃晉室正統,晉襄公曾孫,桓叔捷之孫,惠伯談次子,晉厲公侄。悼公少聰慧,居洛,師侍單襄公,兼君、相之才,許有爭國之望,嚐揣窺晉之心。年十四即入主晉國,以韓、欒為股肱,祁、楊為謀主,重用韓厥、智罃、魏絳、趙武等一幹賢臣,嚴軍紀而恤民力,治律曆而行禮法,於是晉宗諧睦,舉國大治,戎狄親附,惠及中原。史載凡晉之盟:“如樂之和,無所不諧”,故華夏盡附。悼公矯天子之命,僭天子之尊,十年之功,以靖外難,年僅26歲。晉國在其治下,國勢鼎盛,軍治萬乘,成為了當時絕對的天下霸主。


    悼公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他的文治武功引領晉國再次走向全盛,鑄造軍國霸權,挾天子而令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終得以再次稱霸中原。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縱橫家,同時也毫無疑問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諸侯之一。


    吳王闔閭—縱橫江淮


    吳王闔閭(?―公元前496年),一作闔廬,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左傳》、《世本》作吳王餘眛之子),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


    公元前515年,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吳國王位。吳王闔閭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公元前506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複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槜李之戰中,被越大夫靈姑浮揮斬落他的腳趾,重傷而死。


    越王勾踐—東南稱雄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接著又打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臥薪嚐膽,立誌報仇。經過幾十年努力,轉弱為強,滅了吳國。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今山東滕縣),成為霸主。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裏。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越王勾踐讚刂發文身,無皮弁蒹酥服。拘罷拒折之容,然而勝夫差於五湖,南麵而霸天下,泗上十二諸侯(宋國、魯國、衛國、邾國、薛國、郳國、滕國、莒國、任國、郯國、費國、邳國)皆率九夷以朝。《淮南子齊俗訓》


    綜合評判]


    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最為標準的兩位霸主。實至名歸(史稱“齊桓晉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通過,沒有爭議。秦、楚兩國雖不被中原國家敬重。被視為蠻夷,可秦穆公和楚莊王不論才幹、功績都十分顯著。無法埋沒,尤以當今視角來看,這兩位有相當高的認可率,所以在各史籍當中秦穆公以高票通過,楚莊王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不失為一時之雄,但問題是,“五霸”的提法,早在這二人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


    故以上的各類觀點中,除了《史記》、《辭通》、南懷瑾《論語別裁》、《鮚崎亭集外編》其餘基本可以排除。《鮚崎亭集外編》中除了齊桓公,列的全是晉國君主;雖說晉國稱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但過於偏激。尤其是吃老本的晉襄公、敗於楚國的晉景公更無法令人信服。而南懷瑾《論語別裁》把問鼎中原的楚莊王排除在外,也顯得有些不合理。


    剩下就隻有《史記》和《辭通》了,兩者的成員相似,差別隻在“鄭莊公”和“宋襄公”這一個名額。而在南懷瑾所著的《論語別裁》中,更特別指出鄭莊公是五霸中第一個稱霸的。毫無疑問,鄭莊公遠比宋襄公


    春秋五霸


    更有資格被列入霸主的排列,宋襄公名不符實,這點不必多說了,司馬遷將他視為“五霸”之一,原因隻在於他講仁義,但實際上,宋襄公也幹過不仁義的事情,比如當年他囚禁滕子嬰的事就飽受非議,當然也有人對這事表示懷疑,司馬遷就沒有將此事載入《史記》裏頭。鄭莊公之所以經常受到古代史家的排斥,原因就在於他挑戰皇權,這點嚴重違背了後世儒家學者的觀念,而儒家們卻愛賣弄“春秋筆法”,經常粉飾野心家們的“勤王”行為,卻不解釋他們吞並鄰國大肆搶掠的事實,他們行使厚黑權謀時,卻又要給他們的臉麵塗上一層“仁義道德”的潤滑油,還有諸如晉楚之戰中晉文公的“避退三舍”,其性質明明是“誘敵深入”,儒家們硬是要說成是“知恩圖報”,包括《東周列國誌》也采用了這一觀點。換句話說,由於鄭莊公是曹操、孫權式的梟雄,隻顧壯大自己而不“勤王”,故儒派史家們也就看不上眼,幹脆讓“講仁義”的宋襄公取代他的霸主地位了。


    鄭莊公的主要成就在於保家衛國,無意爭霸。雖然鄭莊公實際上取得了當時的霸主地位,但當時還並沒有霸主這一稱唿。霸主這一稱唿是在齊桓公九合諸侯,威震天下後,才使得各有實力的諸侯國豔羨,進而紛紛爭位。這方麵身為小國之主的宋襄公踐行的最為積極,在當時也和之前的鄭莊公一般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春秋五公先後爭霸,戰國七君同時稱雄,而在五霸轉衰,七雄未定之間,吳越趁機逐鹿中原,在當時當地冠以霸主的名號也未嚐不可。


    其實拘泥於所謂“五霸”的說法,本身就很不切實際,可以說,四方是維的鄭莊公、尊王攘夷的齊桓公、春秋大義的宋襄公、製霸中原的晉文公、獨霸西戎的秦穆公、問鼎中原的楚莊王、複霸中原的晉悼公、縱橫江淮的吳王闔閭、稱雄東南的越王勾踐,這九個人串聯起了整個春秋時代,他們共同見證了這數百年的興衰榮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樂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岸神彼岸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岸神彼岸鬼並收藏仙樂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