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就讓璉兒媳婦跟璉兒到任上去吧,家裏的事情,讓大太太管起來,二太太從旁幫著。”
賈赦聽了心裏很是滿意,便又奉承了賈母幾句方才去了。刑夫人見老太太突然將管家之權交於自己,心裏很有些不安,她雖然也眼紅這管家的權利,可是她出身小門小戶,從來沒有管過家,到底要如何管法她這心裏委實沒有底。因此隻向賈母躬身笑道:“老太太,兒媳見識淺薄,還請您多多教導。”
賈母對刑夫人的態度很是滿意,隻笑道:“這管家也沒什麽難的,你迴去叫璉兒媳婦說道說道便也是了,左右還有我呢,有什麽實在不明白的,我說給你聽。”
刑夫人歡喜的謝了賈母,婆媳之間倒比先前顯得親近了許多。王夫人在一旁瞧著,心裏恨得直咬牙。正在王夫人暗自發狠的時候,忽然又有小丫頭來報:“迴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門上來了一位姓薛的大爺,說是咱們家的親戚,請老太太的示下。”
王夫人一聽這話心裏又喜又怯,忙起身對賈母說道:“迴老太太,是兒媳的嫁到金陵薛家的妹子來了。”
賈母點點頭笑道:“既是你妹子來了,你便去接進來吧。”
王夫人忙告退而去,她先迴房換了件略好些的衣裳,又往妝盒裏尋了幾件雖有些逾製卻不太顯眼的釵環簪了,方才帶著婆子媳婦迎了出去。
等她迎到大門前的照壁,卻見大門緊閉,便命周瑞家的上前去問,門上的人便過來迴道:“迴二太太,大老爺前幾日才吩咐了,府裏的規矩要行起來,非是官宦人家到訪,不可開正門,請二太太到西側門迎接姨太太一行。”
王夫人氣得差點兒咬斷銀牙,隻恨聲道:“快去開正門,難道我們王家的親戚就走不得正門?”
那門子隻跪下道:“若是舅老爺舅太太來了,自是開中門迎客,可姨太太家不過是……商賈……”
王夫人大怒喝道:“周瑞家的,還不與我掌嘴!”
那門子磕了個頭道:“二太太,奴才隻是聽主子的吩咐,求二太太別為難奴才們。”
周瑞家的見門上的人都看了過來,忙小聲勸道:“二太太,先接了姨太太要緊,發落幾個奴才,什麽時候不行的,想來姨太太已經在那邊門上等急了。”
王夫人狠狠剜了跪在地下的門子一眼,方才氣衝衝的掉頭去了西側門。
西側門外,薛家母女二人各乘一座小轎,薛蟠騎在馬上,他們原去了正門,卻被攆到西側門,薛蟠已經憋了一肚子的氣,想他薛大爺何時受過這種委屈。一路上嘟囔個不停,薛家太太好生彈壓著,才沒讓他做出混事。薛寶釵見了此等情形,心裏先涼了幾分,暗自忖道:看來這位姨媽在府裏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西側門終於打開了,薛蟠下了馬,薛家母女下了轎,快步走上前去,王夫人叫著妹妹快步走出來,兩人見麵後都不落痕跡的打量了對方,王夫人瞧見薛夫人頭上金燦燦的,簪的是金釵珠鳳,那珠子顆顆圓潤,瞧著就不是凡品,身上穿的亦是極好的豆綠團花宮緞,顏色鮮亮花樣兒新鮮,再看看妹妹的氣色,臉色白裏透紅,隻眼角有幾絲皺紋,氣色好極了。
薛夫人瞧著王夫人,心中暗自吃了一驚,姐姐怎麽打扮的象個普通的民婦,甚至連她這民婦都不如,哪裏還象一位國公府的當家太太。薛家隻是商家,於朝堂上的消息自是不靈通的,而且又在路上走了許多時日,有些消息收不到也是正常。薛夫人自是想不到姐姐姐夫外甥都被貶為庶民,還以為這賈府裏有什麽事,隻是現在不好問,便笑著說道:“姐姐,我們好久不見了。”
王夫人看著妹妹點頭,眼中淚花閃動,薛夫人趕緊迴頭叫道:“蟠兒寶釵,快來拜見你們姨媽。”
薛蟠上前磕了頭,王夫人忙將他扶了起來,薛蟠站到一邊,方顯出他身後的寶釵,王夫人一看寶釵,心中暗叫:“這丫頭生得真好!”
寶釵頭戴鳳釵身著水紅閃緞長襖,披著一件大紅牡丹團花出風毛披風,隻襯得她麵如滿月目似水杏,身量微豐,一看便是個富貴孩子。寶釵上前與王夫人跪下磕了頭,王夫人忙攜著寶釵將她扶了起來,摩挲著寶釵的手歎道:“好齊整的孩子。”
接了薛家三口入府,自是要先去拜見老太太,老太太高高在上的坐著,刑夫人,李紈和鳳姐侍立兩旁,就連三春姐妹也被叫了來見親戚。薛姨太太和寶釵進了內間,薛蟠隔著月洞門垂珠簾子給賈母磕了頭,賈母命人送了表禮,方才打發人領著薛蟠去見賈政了。
內間,薛姨太太與老太太行了禮,小丫頭送上香色五彩團花拜墊,寶玉跪下磕了頭,賈母方笑道:“璉兒媳婦,快把你妹妹扶起來,讓我好生瞧瞧。”
鴛鴦送上眼鏡,賈母拿著寶釵的手細細瞧了一迴,隻對鳳姐笑道:“這孩子生得好,璉兒媳婦,我瞧著她比你還好看。”
鳳姐方才被賈璉鬧了一迴,這會子臉上還有淡淡的春意,寶釵不過是個小丫頭,哪裏就能比鳳姐還好看了,鳳姐心知這是老太太的麵子情,便笑道:“老太太真是抬舉孫子媳婦了,我算個什麽,別的不說,隻咱們家的三位姑娘,我也是比不上的。”
賈母嗬嗬直笑,方讓三春姐妹上前與寶釵廝見。論年紀寶釵比迎春還大些,三春姐妹便一起對她行了禮,淡笑道:“見過寶姐姐。”
寶釵初來乍到,還沒摸清府裏的情形,便也笑著迴了禮,算是和三春姐妹認識了。
薛姨太太坐在下首笑著問道:“老太太,寶哥兒呢?”
此言一出,賈府眾人的麵色都有些兒尷尬,賈母幹笑道:“真真是不巧,寶玉病了,正在屋子裏養病,沒能迎接姨太太,請姨太太見諒!”
薛姨太太聽了忙描補著說道:“真真是我們的罪過,也不知道寶哥兒病了,老太太,我們娘兒去瞧瞧寶哥兒?”
賈母勉強笑道:“姨太太遠來辛苦,寶玉又病著,別再過了病氣,等寶玉好了我打發他去給姨太太請安。”薛姨太太聽了心中雖有疑惑,卻也隻能先壓下,不再提探望寶玉之事,一時賈母又命人擺酒設宴為薛家母子們接風洗塵,寶玉這事便算是撂過去了。
因機緣義姐弟重逢奉聖命林如海南下
席間,薛姨太太笑著和王夫人說道:“蟠兒已經打發人去收拾房子了。”
聽了這話,賈母便笑道:“咱們家雖然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可房子還有幾間,姨太太別嫌棄,隻安心住下來,你們姐倆兒好多年不見,定然有好些話要說的。寶丫頭同姐妹們做個伴兒豈不是極好。”
薛姨太太本就有這種心思,可是還得客套一下,便說道:“老太太的厚愛原不該辭的,隻是到底打擾了,我們心裏很不安。”
賈母隻笑道:“那有什麽,大家一處住著還熱鬧些。”
此時打外麵傳來賈政的話,隻說姨太太有了年紀,隻請在府裏住下,也好有個照應。王夫人心裏寬了些,到底在人前賈政還是給她留幾分麵子的,薛姨太太這才沒有推辭,隻說一應供給都由薛家自己出,這才是長處之道。賈母笑著客氣一迴便也應了下來。
用罷了酒宴,賈母指了梨香院給薛家母子住著,梨香院在東北角上,有一個角門通向街麵上,進出倒也方便。王夫人將薛家母女送到梨香院,自有下人們收拾安置,薛姨太太隻拉著王夫人的手問道:“姐姐,我瞧著你的臉色不太好,可是身子不舒?”
王夫人歎了口氣道:“妹妹你才來,等日後我慢慢說給你聽。”
薛姨太太滿心的不解,可是姐姐不說她也不好硬問,隻好先這麽著。薛寶釵自去看著丫環仆婦收拾東西,薛家上京帶的人並不多,薛姨太太身邊隻一個文杏一個小螺,寶釵身邊隻有一個鶯兒,還有一個薛蟠在半路上買的小丫頭名喚香菱的,為她還很鬧了一場是非。
王夫人與薛姨太太坐在屋中吃茶,見一個額上有一點紅痣的小丫頭生得風流嫋娜容貌極美,瞧著竟不象個丫環,便問薛姨太太道:“妹妹,這個丫頭叫什麽?”
薛姨太太歎了口氣道:“姐姐,她就是我上迴信中所說,蟠兒買的小丫頭。”
王夫人聽了皺眉道:“原來就是她,瞧著就象個風流種子,妹妹,不是我說你,你也太慣著蟠兒了,這樣的丫頭豈是安分的?”年前王夫人曾經收到薛姨太太的信,信中說薛蟠為了買一個小丫頭和人起了紛爭惹了官司,求姐姐姐夫幫忙。王夫人當時也沒敢和賈政商量,隻讓書房上的清客以賈政的名義給金陵地方官去了一封信,果然信到之後,薛蟠便平安無事的脫了身。經此一事,薛寶釵便更加熱衷於攀求富貴,隻打著應選為名來到了京城,好全她的青雲之誌。
兩三日後,梨香院裏終於收拾停當了,薛姨太太每日去陪著賈母說話抹牌,寶釵對賈母和王夫人晨昏定省一絲兒不錯,而且對下人出手也大方,沒過幾天,府裏便悄悄的傳開了,都說這寶姑娘大方和氣,竟比府裏的的三位姑娘還要強些,這話不知怎麽就傳到了三春姐妹的耳中,迎春倒不在意,隻是打她的棋譜,探春心裏卻有些生氣,可是想想自己的身份,又不由得歎了口氣,惜春卻是個不饒人的,隻氣乎乎的叫道:“這府裏越發沒有規矩了,我倒要去問問老太太,便由著奴才編派主子不成?”
迎春隻微笑著拉住惜春,輕聲道:“四妹妹,你何苦失了自己的身份?”
惜春聽了這話,歪著頭想了一迴,方才罷了。隻是再看到那薛寶釵,惜春再沒有過好臉色。
這一日寶釵正做著活計,發覺短了繡線,便叫道:“鶯兒……”
鶯兒捂著肚子慘白著臉色過來,寶釵皺眉問道:“鶯兒你是怎麽了?”
鶯兒不好意思的說道:“迴姑娘的話,奴婢身上的來了。”寶釵點了點頭,鶯兒每迴身上的來了都痛的不行,再再當不了差的,便吩咐道:“鶯兒,叫你媽出去買線,我這裏等著用。”寶釵聽說王夫人的生日快到了,便想繡個插屏做賀禮,不想卻短了幾種繡線,無法往下繡,便急著吩咐道。
鶯兒強撐著迴道:“姑娘,太太命我媽給姨太太送東西,剛剛才走。”
寶釵皺眉道:“我這裏等著用,你去瞧瞧誰閑著,就打發她走一趟。”鶯兒出去一瞧,見香菱正坐在廊下手支著腮發呆,便進來迴道:“姑娘,香菱閑著。”
寶釵便吩咐了香菱,讓鶯兒給她拿了錢,好出門去買線。
香菱拿著錢出了角門,按著寶釵的吩咐往錦繡坊而去,錦繡坊不隻賣成有,也賣布料針線,錦繡坊的線鮮亮勻淨,極為出名的。
進了錦繡坊,一個小夥計便迎上前來笑著問道:“姑娘,您想瞧點兒什麽?”香菱笑道:“我要買繡線。”小夥計便將香菱往左邊櫃上引,邊走邊介紹起來。香菱很快選好線付了錢,小夥計將香菱送出門,然後低頭往迴走,邊走邊自言自語道:“這姑娘瞧著好眼熟,可我也沒見過她呀!”掌櫃的從內間走出來,見這小夥計發呆,便敲了他一記,輕喝道:“二呆,又發什麽呆?”
二呆忙說道:“剛才來了一位額上有紅痣的姑娘,瞧著好麵熟,可我卻不曾見過她。”
掌櫃的心裏一動,忙從櫃台下的屜子裏翻出一張畫像問道:“可是這位姑娘?”
二呆一看忙點頭道:“對,就是這位姑娘,我說怎麽瞧著這麽眼熟,原來是看過她的畫像。”
掌櫃的急忙問道:“那姑娘走了多久?”
二呆一指門外那個嫋娜的身影說道:“就是那位姑娘。”
掌櫃的忙一撩袍子追了出去,邊跑邊叫道:“姑娘請等一等……”
香菱轉身迴頭,見一個錦繡坊的掌櫃追了出來,便停下來問道:“掌櫃的,莫不是少給了錢?”
掌櫃的搖搖頭道:“不是,請部姑娘可否認識一個名叫甄哥的小乞丐?”
香菱先是一愣,繼而落下眼淚,悲聲道:“我認識,大叔,您認識甄哥?”
掌櫃的笑道:“認識認識,姑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香菱點頭,隨掌櫃的再次進了錦繡坊,掌櫃的進門後趕緊吩咐人去請甄恪,又命夥計布茶上點心,倒把個香菱嚇得惴惴不安,不知是怎麽迴事。
“姑娘別怕,已經著人去請甄爺了,少傾便到,請姑娘稍坐著等會兒。”黛玉自從應了甄恪,便按著甄恪所說,將香菱的畫像發到每一間鋪子,讓大家一起找香菱,所以那小二瞧著香菱才會覺得眼熟。
坐了兩盞茶的時間,香菱心裏著急了,想起身離開,掌櫃的忙上前來勸,正說話間,香菱便聽有人叫道:“蓮姐姐……”
香菱身子一震,緩緩轉過身去,見一個英俊挺拔的少年站在門口,這少年身穿玉白緞袍,腰係銀帶,好一副貴公子的模樣。香菱呐呐道:“你……你是甄小弟?”
甄恪快步衝上前,一把抓住香菱的手驚喜的叫道:“蓮姐姐,真的是你!我是甄哥呀!”
香菱細細瞧了,眼淚嘩嘩的往下流,一麵哭一麵哽咽著說道:“甄小弟,我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甄恪心裏激動不已,隻抓著香菱的手再不放開,這二人重逢的情景讓一旁瞧著的錦繡坊掌櫃和小二都忍不信擦了擦眼睛。掌櫃的上前笑道:“甄爺,到裏麵說話吧。”
甄恪應了,放開香菱向這位掌櫃深施一禮道:“劉掌櫃,多謝你了。”
劉掌櫃的嗬嗬笑道:“這都是主子的恩典,甄爺不必言謝。”
香菱隨甄恪進了內堂,甄恪急忙問道:“蓮姐姐,你怎麽到了京城?”
香菱聽了這話神色一黯,低頭道:“甄弟弟,我到底被那薛家大爺買了去,是跟著他們進京的,如今正住在榮國府裏,呀,姑娘打發我出來買線,已經耽誤許久了,我得迴去了。”
甄恪一把抓住香菱說道:“蓮姐姐,我替你贖身。”
香菱苦笑著搖搖頭道:“甄弟弟,你的好意姐姐心領了,可是那薛家大爺是個霸王脾氣,上迴在揚州你已經被他打成那樣,別再為姐姐受苦了,這是姐姐的命,姐姐認了。萬幸太太和姑娘還和善,太太讓我先服侍姑娘
賈赦聽了心裏很是滿意,便又奉承了賈母幾句方才去了。刑夫人見老太太突然將管家之權交於自己,心裏很有些不安,她雖然也眼紅這管家的權利,可是她出身小門小戶,從來沒有管過家,到底要如何管法她這心裏委實沒有底。因此隻向賈母躬身笑道:“老太太,兒媳見識淺薄,還請您多多教導。”
賈母對刑夫人的態度很是滿意,隻笑道:“這管家也沒什麽難的,你迴去叫璉兒媳婦說道說道便也是了,左右還有我呢,有什麽實在不明白的,我說給你聽。”
刑夫人歡喜的謝了賈母,婆媳之間倒比先前顯得親近了許多。王夫人在一旁瞧著,心裏恨得直咬牙。正在王夫人暗自發狠的時候,忽然又有小丫頭來報:“迴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門上來了一位姓薛的大爺,說是咱們家的親戚,請老太太的示下。”
王夫人一聽這話心裏又喜又怯,忙起身對賈母說道:“迴老太太,是兒媳的嫁到金陵薛家的妹子來了。”
賈母點點頭笑道:“既是你妹子來了,你便去接進來吧。”
王夫人忙告退而去,她先迴房換了件略好些的衣裳,又往妝盒裏尋了幾件雖有些逾製卻不太顯眼的釵環簪了,方才帶著婆子媳婦迎了出去。
等她迎到大門前的照壁,卻見大門緊閉,便命周瑞家的上前去問,門上的人便過來迴道:“迴二太太,大老爺前幾日才吩咐了,府裏的規矩要行起來,非是官宦人家到訪,不可開正門,請二太太到西側門迎接姨太太一行。”
王夫人氣得差點兒咬斷銀牙,隻恨聲道:“快去開正門,難道我們王家的親戚就走不得正門?”
那門子隻跪下道:“若是舅老爺舅太太來了,自是開中門迎客,可姨太太家不過是……商賈……”
王夫人大怒喝道:“周瑞家的,還不與我掌嘴!”
那門子磕了個頭道:“二太太,奴才隻是聽主子的吩咐,求二太太別為難奴才們。”
周瑞家的見門上的人都看了過來,忙小聲勸道:“二太太,先接了姨太太要緊,發落幾個奴才,什麽時候不行的,想來姨太太已經在那邊門上等急了。”
王夫人狠狠剜了跪在地下的門子一眼,方才氣衝衝的掉頭去了西側門。
西側門外,薛家母女二人各乘一座小轎,薛蟠騎在馬上,他們原去了正門,卻被攆到西側門,薛蟠已經憋了一肚子的氣,想他薛大爺何時受過這種委屈。一路上嘟囔個不停,薛家太太好生彈壓著,才沒讓他做出混事。薛寶釵見了此等情形,心裏先涼了幾分,暗自忖道:看來這位姨媽在府裏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西側門終於打開了,薛蟠下了馬,薛家母女下了轎,快步走上前去,王夫人叫著妹妹快步走出來,兩人見麵後都不落痕跡的打量了對方,王夫人瞧見薛夫人頭上金燦燦的,簪的是金釵珠鳳,那珠子顆顆圓潤,瞧著就不是凡品,身上穿的亦是極好的豆綠團花宮緞,顏色鮮亮花樣兒新鮮,再看看妹妹的氣色,臉色白裏透紅,隻眼角有幾絲皺紋,氣色好極了。
薛夫人瞧著王夫人,心中暗自吃了一驚,姐姐怎麽打扮的象個普通的民婦,甚至連她這民婦都不如,哪裏還象一位國公府的當家太太。薛家隻是商家,於朝堂上的消息自是不靈通的,而且又在路上走了許多時日,有些消息收不到也是正常。薛夫人自是想不到姐姐姐夫外甥都被貶為庶民,還以為這賈府裏有什麽事,隻是現在不好問,便笑著說道:“姐姐,我們好久不見了。”
王夫人看著妹妹點頭,眼中淚花閃動,薛夫人趕緊迴頭叫道:“蟠兒寶釵,快來拜見你們姨媽。”
薛蟠上前磕了頭,王夫人忙將他扶了起來,薛蟠站到一邊,方顯出他身後的寶釵,王夫人一看寶釵,心中暗叫:“這丫頭生得真好!”
寶釵頭戴鳳釵身著水紅閃緞長襖,披著一件大紅牡丹團花出風毛披風,隻襯得她麵如滿月目似水杏,身量微豐,一看便是個富貴孩子。寶釵上前與王夫人跪下磕了頭,王夫人忙攜著寶釵將她扶了起來,摩挲著寶釵的手歎道:“好齊整的孩子。”
接了薛家三口入府,自是要先去拜見老太太,老太太高高在上的坐著,刑夫人,李紈和鳳姐侍立兩旁,就連三春姐妹也被叫了來見親戚。薛姨太太和寶釵進了內間,薛蟠隔著月洞門垂珠簾子給賈母磕了頭,賈母命人送了表禮,方才打發人領著薛蟠去見賈政了。
內間,薛姨太太與老太太行了禮,小丫頭送上香色五彩團花拜墊,寶玉跪下磕了頭,賈母方笑道:“璉兒媳婦,快把你妹妹扶起來,讓我好生瞧瞧。”
鴛鴦送上眼鏡,賈母拿著寶釵的手細細瞧了一迴,隻對鳳姐笑道:“這孩子生得好,璉兒媳婦,我瞧著她比你還好看。”
鳳姐方才被賈璉鬧了一迴,這會子臉上還有淡淡的春意,寶釵不過是個小丫頭,哪裏就能比鳳姐還好看了,鳳姐心知這是老太太的麵子情,便笑道:“老太太真是抬舉孫子媳婦了,我算個什麽,別的不說,隻咱們家的三位姑娘,我也是比不上的。”
賈母嗬嗬直笑,方讓三春姐妹上前與寶釵廝見。論年紀寶釵比迎春還大些,三春姐妹便一起對她行了禮,淡笑道:“見過寶姐姐。”
寶釵初來乍到,還沒摸清府裏的情形,便也笑著迴了禮,算是和三春姐妹認識了。
薛姨太太坐在下首笑著問道:“老太太,寶哥兒呢?”
此言一出,賈府眾人的麵色都有些兒尷尬,賈母幹笑道:“真真是不巧,寶玉病了,正在屋子裏養病,沒能迎接姨太太,請姨太太見諒!”
薛姨太太聽了忙描補著說道:“真真是我們的罪過,也不知道寶哥兒病了,老太太,我們娘兒去瞧瞧寶哥兒?”
賈母勉強笑道:“姨太太遠來辛苦,寶玉又病著,別再過了病氣,等寶玉好了我打發他去給姨太太請安。”薛姨太太聽了心中雖有疑惑,卻也隻能先壓下,不再提探望寶玉之事,一時賈母又命人擺酒設宴為薛家母子們接風洗塵,寶玉這事便算是撂過去了。
因機緣義姐弟重逢奉聖命林如海南下
席間,薛姨太太笑著和王夫人說道:“蟠兒已經打發人去收拾房子了。”
聽了這話,賈母便笑道:“咱們家雖然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可房子還有幾間,姨太太別嫌棄,隻安心住下來,你們姐倆兒好多年不見,定然有好些話要說的。寶丫頭同姐妹們做個伴兒豈不是極好。”
薛姨太太本就有這種心思,可是還得客套一下,便說道:“老太太的厚愛原不該辭的,隻是到底打擾了,我們心裏很不安。”
賈母隻笑道:“那有什麽,大家一處住著還熱鬧些。”
此時打外麵傳來賈政的話,隻說姨太太有了年紀,隻請在府裏住下,也好有個照應。王夫人心裏寬了些,到底在人前賈政還是給她留幾分麵子的,薛姨太太這才沒有推辭,隻說一應供給都由薛家自己出,這才是長處之道。賈母笑著客氣一迴便也應了下來。
用罷了酒宴,賈母指了梨香院給薛家母子住著,梨香院在東北角上,有一個角門通向街麵上,進出倒也方便。王夫人將薛家母女送到梨香院,自有下人們收拾安置,薛姨太太隻拉著王夫人的手問道:“姐姐,我瞧著你的臉色不太好,可是身子不舒?”
王夫人歎了口氣道:“妹妹你才來,等日後我慢慢說給你聽。”
薛姨太太滿心的不解,可是姐姐不說她也不好硬問,隻好先這麽著。薛寶釵自去看著丫環仆婦收拾東西,薛家上京帶的人並不多,薛姨太太身邊隻一個文杏一個小螺,寶釵身邊隻有一個鶯兒,還有一個薛蟠在半路上買的小丫頭名喚香菱的,為她還很鬧了一場是非。
王夫人與薛姨太太坐在屋中吃茶,見一個額上有一點紅痣的小丫頭生得風流嫋娜容貌極美,瞧著竟不象個丫環,便問薛姨太太道:“妹妹,這個丫頭叫什麽?”
薛姨太太歎了口氣道:“姐姐,她就是我上迴信中所說,蟠兒買的小丫頭。”
王夫人聽了皺眉道:“原來就是她,瞧著就象個風流種子,妹妹,不是我說你,你也太慣著蟠兒了,這樣的丫頭豈是安分的?”年前王夫人曾經收到薛姨太太的信,信中說薛蟠為了買一個小丫頭和人起了紛爭惹了官司,求姐姐姐夫幫忙。王夫人當時也沒敢和賈政商量,隻讓書房上的清客以賈政的名義給金陵地方官去了一封信,果然信到之後,薛蟠便平安無事的脫了身。經此一事,薛寶釵便更加熱衷於攀求富貴,隻打著應選為名來到了京城,好全她的青雲之誌。
兩三日後,梨香院裏終於收拾停當了,薛姨太太每日去陪著賈母說話抹牌,寶釵對賈母和王夫人晨昏定省一絲兒不錯,而且對下人出手也大方,沒過幾天,府裏便悄悄的傳開了,都說這寶姑娘大方和氣,竟比府裏的的三位姑娘還要強些,這話不知怎麽就傳到了三春姐妹的耳中,迎春倒不在意,隻是打她的棋譜,探春心裏卻有些生氣,可是想想自己的身份,又不由得歎了口氣,惜春卻是個不饒人的,隻氣乎乎的叫道:“這府裏越發沒有規矩了,我倒要去問問老太太,便由著奴才編派主子不成?”
迎春隻微笑著拉住惜春,輕聲道:“四妹妹,你何苦失了自己的身份?”
惜春聽了這話,歪著頭想了一迴,方才罷了。隻是再看到那薛寶釵,惜春再沒有過好臉色。
這一日寶釵正做著活計,發覺短了繡線,便叫道:“鶯兒……”
鶯兒捂著肚子慘白著臉色過來,寶釵皺眉問道:“鶯兒你是怎麽了?”
鶯兒不好意思的說道:“迴姑娘的話,奴婢身上的來了。”寶釵點了點頭,鶯兒每迴身上的來了都痛的不行,再再當不了差的,便吩咐道:“鶯兒,叫你媽出去買線,我這裏等著用。”寶釵聽說王夫人的生日快到了,便想繡個插屏做賀禮,不想卻短了幾種繡線,無法往下繡,便急著吩咐道。
鶯兒強撐著迴道:“姑娘,太太命我媽給姨太太送東西,剛剛才走。”
寶釵皺眉道:“我這裏等著用,你去瞧瞧誰閑著,就打發她走一趟。”鶯兒出去一瞧,見香菱正坐在廊下手支著腮發呆,便進來迴道:“姑娘,香菱閑著。”
寶釵便吩咐了香菱,讓鶯兒給她拿了錢,好出門去買線。
香菱拿著錢出了角門,按著寶釵的吩咐往錦繡坊而去,錦繡坊不隻賣成有,也賣布料針線,錦繡坊的線鮮亮勻淨,極為出名的。
進了錦繡坊,一個小夥計便迎上前來笑著問道:“姑娘,您想瞧點兒什麽?”香菱笑道:“我要買繡線。”小夥計便將香菱往左邊櫃上引,邊走邊介紹起來。香菱很快選好線付了錢,小夥計將香菱送出門,然後低頭往迴走,邊走邊自言自語道:“這姑娘瞧著好眼熟,可我也沒見過她呀!”掌櫃的從內間走出來,見這小夥計發呆,便敲了他一記,輕喝道:“二呆,又發什麽呆?”
二呆忙說道:“剛才來了一位額上有紅痣的姑娘,瞧著好麵熟,可我卻不曾見過她。”
掌櫃的心裏一動,忙從櫃台下的屜子裏翻出一張畫像問道:“可是這位姑娘?”
二呆一看忙點頭道:“對,就是這位姑娘,我說怎麽瞧著這麽眼熟,原來是看過她的畫像。”
掌櫃的急忙問道:“那姑娘走了多久?”
二呆一指門外那個嫋娜的身影說道:“就是那位姑娘。”
掌櫃的忙一撩袍子追了出去,邊跑邊叫道:“姑娘請等一等……”
香菱轉身迴頭,見一個錦繡坊的掌櫃追了出來,便停下來問道:“掌櫃的,莫不是少給了錢?”
掌櫃的搖搖頭道:“不是,請部姑娘可否認識一個名叫甄哥的小乞丐?”
香菱先是一愣,繼而落下眼淚,悲聲道:“我認識,大叔,您認識甄哥?”
掌櫃的笑道:“認識認識,姑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香菱點頭,隨掌櫃的再次進了錦繡坊,掌櫃的進門後趕緊吩咐人去請甄恪,又命夥計布茶上點心,倒把個香菱嚇得惴惴不安,不知是怎麽迴事。
“姑娘別怕,已經著人去請甄爺了,少傾便到,請姑娘稍坐著等會兒。”黛玉自從應了甄恪,便按著甄恪所說,將香菱的畫像發到每一間鋪子,讓大家一起找香菱,所以那小二瞧著香菱才會覺得眼熟。
坐了兩盞茶的時間,香菱心裏著急了,想起身離開,掌櫃的忙上前來勸,正說話間,香菱便聽有人叫道:“蓮姐姐……”
香菱身子一震,緩緩轉過身去,見一個英俊挺拔的少年站在門口,這少年身穿玉白緞袍,腰係銀帶,好一副貴公子的模樣。香菱呐呐道:“你……你是甄小弟?”
甄恪快步衝上前,一把抓住香菱的手驚喜的叫道:“蓮姐姐,真的是你!我是甄哥呀!”
香菱細細瞧了,眼淚嘩嘩的往下流,一麵哭一麵哽咽著說道:“甄小弟,我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甄恪心裏激動不已,隻抓著香菱的手再不放開,這二人重逢的情景讓一旁瞧著的錦繡坊掌櫃和小二都忍不信擦了擦眼睛。掌櫃的上前笑道:“甄爺,到裏麵說話吧。”
甄恪應了,放開香菱向這位掌櫃深施一禮道:“劉掌櫃,多謝你了。”
劉掌櫃的嗬嗬笑道:“這都是主子的恩典,甄爺不必言謝。”
香菱隨甄恪進了內堂,甄恪急忙問道:“蓮姐姐,你怎麽到了京城?”
香菱聽了這話神色一黯,低頭道:“甄弟弟,我到底被那薛家大爺買了去,是跟著他們進京的,如今正住在榮國府裏,呀,姑娘打發我出來買線,已經耽誤許久了,我得迴去了。”
甄恪一把抓住香菱說道:“蓮姐姐,我替你贖身。”
香菱苦笑著搖搖頭道:“甄弟弟,你的好意姐姐心領了,可是那薛家大爺是個霸王脾氣,上迴在揚州你已經被他打成那樣,別再為姐姐受苦了,這是姐姐的命,姐姐認了。萬幸太太和姑娘還和善,太太讓我先服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