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的話,他也忙忙的收拾起行裝,裝備充分利用在江南的日子得到黛玉的心。
“還會有誰來求賜婚的旨意?”康熙坐在案前悶悶的想,正想著,李德全過來小聲迴稟,“啟稟萬歲,九阿哥求見。”
“什麽,胤禟求見,他今年才十歲,難道也要來求賜婚?”康熙不禁說了出來,反正這南書房裏隻有他和李德全主仆二人,說話也可以隨便一些。
聽了康熙的話,李德全心裏悶悶一樂,隻候著皇上的旨意,康熙輕歎了一聲道:“罷了,叫他進來吧。”
胤禟進來磕頭行禮,康熙也不叫起,隻以手撐案的問道:“胤禟你有何事?”
胤禟抬頭看著康熙,嬌美的臉上帶著甜甜的笑容,隻說道:“迴皇阿瑪,兒子剛才出宮了,這會子才迴來,便過來迴皇阿瑪一聲,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麵容一鬆,笑著說道:“嗯,站起來說話。”
胤禟起了起來侍立一旁,笑著說道:“皇阿瑪,兒臣剛才去了林二叔家。”
一聽這話,康熙不由又開始頭疼,隻皺眉看著胤禟,心中暗道,誰說兒子多是福氣的,瞧朕這幾個兒子,沒有一個省心的。
胤禟可不知道他皇阿瑪在想什麽,隻笑道:“皇阿瑪,兒臣想出宮。”
康熙不解的問道:“朕不是已經許你們兄弟自由出宮了麽?”
胤禟忙搖頭道:“皇阿瑪,兒臣說的出宮不是您說的出宮,兒臣說的是出了北京城,到其他地方去。”
康熙仍不解道:“胤禟,你今兒是怎麽了,皇阿瑪不是讓你們隨著你們林二叔去江南麽,到時自是要出北京城的。”
胤禟忙說道“皇阿瑪隻給了一個月的假期,可是兒臣想和小石頭到全國各地走一走,考察各地的物產。”
康熙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招手笑道:“胤禟你過來細細說給皇阿瑪聽。”
李德全搬過一隻繡墩,胤禟謝了座,方才斜簽著坐了,對康熙說道:“皇阿瑪,兒臣剛才去二叔家,和小石頭弟弟暢談一番,小石頭弟弟打算算先侍奉二叔迴江南,再將家裏的事情安頓好,便要帶著幾個得力的走遍全國,遍訪全國各地的物產,兒臣想和他一起去。”
康熙笑問道:“你們還談了什麽?”
胤禟微有些不好意思,偷眼瞧了皇阿瑪的神色,見他並無不悅之色,便大膽說道:“迴皇阿瑪,兒臣一直對做生意極有興趣,難得小石頭與兒臣誌趣相投,我們約好了為大清聚累財富,讓我們大清永遠傲立於天下。”
康熙心裏美的不行,瞧瞧這兒子,多有誌氣,多好的兒子呀!因有了林海的勸說,康熙已經不再覺得做意賺錢是件多麽下賤的事情,當年平三番時軍費不足,連後宮都節衣縮食,省下錢糧供給前線,這樣的事情康熙再不願重演。無農,國不穩,無商,國不富。既然如此,那便讓自己的兒子去行這富國之舉。
康熙決定了,便對胤禟笑道:“老九啊,你額娘已經替你求了多次,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去經商,這前程可就……”
胤禟明白康熙的意思,站起來一本正經的說道:“皇阿瑪,兒臣心意已決。”
康熙點頭笑道:“好,胤禟你是好樣的,皇阿瑪答應你,許你出宮自由行走,不受宮禁限製,隻記住一條,時常給皇阿瑪和你額娘捎信迴來,別讓我們惦記著。”
胤禟大喜,翻身跪倒在地,謝過皇阿瑪的恩典,康熙笑道:“朕知道事越機密越好,你到底是皇家阿哥,出門在外要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才是。朕特別給你十名影衛,專職保護你和玉……小石頭的安全。再讓你額娘給你多多準備些銀錢。嗯,朕還得給你一道便宜行事的特旨,你和小石頭出門在外,難免遇上些事,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你可就近調動兵馬,不過不可擅用。”康熙險些兒說漏了嘴,忙又拗了過來,胤禟聽了低下頭,眼中流出一抹笑意。
得了康熙的特旨,胤禟開開心心的去了宜蘭宮,向他的額娘宜妃細細說了一迴,宜妃心中極為舍不得,可是她比康熙還了解胤禟,隻拉著胤禟的手道:“胤禟,你打定了主意?”
胤禟堅決的點點頭,宜妃輕歎一聲,放開胤禟轉過身去,從多寶格上拿下一隻小盒子,對胤禟說道:“這兩年鋪子裏的收益不錯,額娘怕你亂花,便沒都給你,如今你要出遠門了,便都帶上吧。”胤禟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隻兩年的時候,他便賺了近十萬兩銀子,這還是在康熙和宜妃聯手壓製,他不能盡情施展的情況下,想著以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胤禟興奮的幾乎要跳了起來。
宜妃瞧著胤禟臉上躍躍欲試的神色,不由伸指戳著胤禟的額頭笑罵道:“真真是個小沒良心的,這還沒娶媳婦便忘記了額娘,隻想著出去逍遙自在!”
胤禟摸著額頭笑討好的笑道:“額娘,兒子才不是那種人,兒子這一迴出去,是給額娘爭光的,等兒子做成了大事,額娘才知道兒子的一片心。”
宜妃到底是舍不得兒子的,隻將胤禟抱在懷中,哽噎道:“傻孩子,額娘不要你做大多的事,額娘隻要你平平安安的。”
胤禟反手抱著宜妃的腰,心裏也有些酸楚,隻悶聲道:“額娘,您要保重,兒子會常迴宮看您的。”
宜妃輕歎一聲,撫著胤禟極美的小臉輕聲道:“胤禟,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裏,你這張臉是九阿哥的招牌,可千萬要當心,最好是扮上一扮,別那麽輕易就被人認出來。”
胤禟點點頭,對宜妃笑道:“額娘放心吧,皇阿瑪給了兒子十名影衛,安全上沒問題的。”
宜妃擔憂的搖頭道:“老虎尚有打盹的時候,胤禟,你可千萬不能大意了。”宜妃將自己能想到的都細細叮囑給胤禟,那淚珠兒就沒幹過,拳拳慈母之心可見一斑!
得喜信賈璉外放到榮府薛氏存疑
自皇下頒下聖旨,榮國府便成了京城裏的笑柄,榮寧街上車馬寥落,賈氏子弟出門都得溜邊兒低著頭走路。就在這樣的低迷之中,榮國府大房的賈璉卻有了一樁喜事。賈璉收到了吏部的文書,派了他實缺,遷為九江同知,不日便要上任。
賈璉夫妻早就從林海處知道此事,因此心裏雖是高興,卻並沒感到意外。可賈母賈赦夫妻卻驚喜異常,賈母再沒想到榮國府現在還能有這般的好事,忙忙將刑夫人王夫人鳳姐叫來,喜氣洋洋的吩咐道:“璉兒放了實缺,可是天大喜事,璉兒媳婦,快快操辦起戲酒,派了貼子,多請些人來好好的慶祝才是。”
王夫人聽了這話,滿心酸的不行,刑夫人卻笑得合不攏嘴,平日裏不善言辭的她話也多了起來,隻見她走到賈母麵前笑道:“可不都是老太太的福蔭,璉哥兒才得了這外放實缺,聽說那九江可是個好地方,可見得萬歲爺心裏還是想著咱們榮國府的。”
鳳姐臉上略帶為難之色的上前說道:“迴老太太,如今官中隻有一萬三千兩銀子,又快發月錢了,實在是……”
賈母聽了這話不由皺了眉頭,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王夫人則沉著臉責問道:“如何還剩下這麽點子銀兩?鳳丫頭,你是怎麽管家的?”
鳳姐心裏也不惱,隻說道:“年前為寶兄弟瞧病,整整花了四十萬兩銀子,帳上原隻剩下三萬多兩,請年酒又花了一萬多兩,再加上每日的開支,俱是有帳可查的。”
賈母點點頭,橫了王夫人一眼,對鳳姐說道:“這戲酒錢不動官中的,迴頭我叫鴛鴦單給你一千兩,務必要辦的熱鬧體麵,不可讓人小瞧了。”
鳳姐笑著應了,有銀子誰不會辦事呀,王夫人見了心裏恨的什麽似的,心中隻將鳳姐暗罵個不停。王夫人眼光低垂,隻在瞧著鳳姐腰間的荷包之時,那眼神才緩了緩。
賈母出銀子辦戲酒,賈赦自是歡喜的不行,可是賈璉卻一臉沉鬱的找到賈赦,恭敬的說道:“老爺,這戲酒隻請族中之人便也罷了,萬不可大肆宴請別府之人。”
賈赦因賈璉被放了實缺心裏高興,對賈璉也有了些笑模樣兒,隻和氣的問道:“璉兒,你為何如此說?”
賈璉上前低聲道:“因著寶玉的事情,咱們榮國府已經成了四九城的笑柄,兒子隻不過是個五品的同知,老爺您想,滿京城隨便甩根棒子都能砸著個五品官,這實在不值得大肆慶賀,沒得讓人說咱們眼窩子淺惹人笑話。”
賈赦想了想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這四九城裏都是爺,區區同知著實不算什麽。嗯,這話我去說。”
賈璉笑著應了,又對賈赦說道:“老爺,兒子此番上任想帶著媳婦一起去。”
賈赦聽了這話臉一沉道:“你這沒出息的東西,離了你媳婦不能活麽,隨便帶幾個小妾也就是了,你媳婦還得管家。”
賈璉忙陪笑著說道:“老爺,兒子眼下隻有大姐兒這一個,便帶了小妾過去,也生不出嫡子,求老爺的恩典,讓兒子媳婦一同去,三年任滿,許給老爺抱迴個大胖孫子,這豈不是比讓她管家更好。”
賈赦聽了這話沉吟起來,他平日雖然荒唐,可是於子嗣上的事情卻也不敢胡為,賈璉見了便又說道:“老爺您想,叔叔嬸子已然成了庶民,總不能再當著榮國府的家,若是媳婦同兒子一起走了,這管家之權必然落在太太手中,到時候……”
賈赦一聽這話,昏花的老眼瞬時亮了,隻拍著賈璉的肩笑道:“好個璉兒,你果然有長進,行,這事我答應了,迴去叫你媳婦收拾起來,陪你一起到任上,早些給我生個嫡孫是正經。”
賈璉滿心歡喜的應了,退出房趕緊迴家找鳳姐通報這一好消息,賈赦瞧著賈璉走了,隻坐了下來,自言自語道:“這事透著古怪,璉兒早幾年捐了個同知,這二三年都沒動靜,怎麽這會子突然得了實缺,還是個肥的,這小子莫非有什麽門道?”賈赦平日裏荒唐歸荒唐,這腦子卻也不笨,有的時候看問題還是很一針見血的。想了一會子,賈赦忽然笑了起來,隻見他站起身拍拍手道:“管他呢,反正璉兒是我的兒子,他有出息我這做老子的也光彩,走了,找老太太去,先攔著,沒的四處丟人現眼。”自從二房被貶,這賈赦便有些變了,雖然好色依舊,可是也開始問些正事了。
賈母正滿心歡喜的同刑夫人鳳姐說話,無形當中便已冷落了王夫人,王夫人心中暗恨,隻垂眸瞧著自己身上黯淡的深紫色衣裳。庶民穿著自有規矩,再不能穿用官用綢緞,李德全那日又特意說了一句,所以賈母便命丫環去買了尋常的民用綢緞,給二房做了好些新衣裳,將原來那些官用緞子上用緞子做的衣裳盡數收了起來。民用綢緞既稀且薄,手感又粗糙,王夫自出生以來,還是頭一迴受這等罪,心裏的恨意真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王夫人正暗恨著,小丫環便進來跪下迴稟:“老太太,大老爺求見。”
賈母隻笑嗬嗬道:“快叫他進來。”
賈赦進房行了禮,便對鳳姐笑道:“璉兒媳婦,剛才我瞧著璉兒正四處找你,你快家去瞅瞅,別再誤了他的事。”
賈母一聽忙說道:“快去吧,不用在我這裏立規矩了。”
鳳姐行了禮,笑盈盈的退了下去,帶著平兒迴了自己的院子。賈璉一見鳳姐便上前拉了她的手笑道:“鳳兒,剛才老爺已經答應了,讓你陪我一起到上任。”
鳳姐驚喜道:“真的麽?”
賈璉做搖頭得意狀,“自然是真真的!”
鳳姐驚喜的攀著賈璉追問道:“老爺怎麽會答應呢?”原來大家子裏的規矩,哥兒外放隻帶妾室,正室是要留在家中伺候公婆的,故而鳳姐有此一問。
賈璉將手放在鳳姐的腰間,往懷裏一帶在她的臉上偷了個香,方才在鳳姐耳畔低語幾句,鳳姐聽了連耳根子都羞紅了,輕啐了賈璉一口,難得見鳳姐如此嫵媚,賈璉心襟搖蕩,隻擁著鳳姐往床邊兒走,鳳姐羞的不行,賈璉卻說了一句:“鳳兒,這可是老爺吩咐的,是正事呢?”
賈璉鳳姐正是少年夫妻,感情又好,不免上了床行那周公之禮,鳳姐的丫頭平兒隻守在房外,聽著房裏的動靜,亦羞得臉兒通紅。
再說上房之中,賈母聽了賈赦的分說,連連點頭道:“到底是你們想的周到,那便隻請族中之人熱鬧熱鬧,日後璉兒高升了,再好好慶祝。”賈赦謝過賈母,又說道:“老太太,璉兒作親三年,如今隻有一個大姐兒,兒子想著這一迴讓璉兒媳婦跟著到任上,也好早些給老太太生個重孫子。”
聽了這話,賈母的眉頭皺了起來,如今可著榮國府上下人等,也找不出一個能接替鳳姐的人。王夫人聽了這話急了,忙開口道:“大老爺此言不妥,大家子的規矩,做媳婦的理當留在家裏伺候婆婆,璉兒那裏讓他帶幾個丫頭便也是了。”
賈母雖未說話,卻也是輕輕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二太太的意見。賈赦見了便不樂意起來,隻反唇相譏道:“二弟倒是還有個環兒,隻是二太太幾曾把他當成正經兒子,前兒我瞧著那孩子鞋邋遢襪邋遢的,著實不象話,似這般的庶子生得再多有什麽用,到底不比寶玉是個嫡子。”
王夫人心裏恨的不行,她就是不想讓大房裏生下嫡孫才會百般阻撓,可是這話又無法擺到明麵上,賈母聽了賈赦的話,沉思了一陣子說道:“你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家裏這一大攤子都是璉兒媳婦在管,她若一走,讓誰來管家?”
賈赦也滑頭,隻躬身道:“璉兒媳婦隻是孫子媳婦,老太太正經還有兩個兒媳婦呢,卻也不是非璉兒媳婦不可。”
賈母忖度著,看了刑夫人一眼,見刑夫人頭戴暖帽,正中點翠嵌珠,發髻上簪著一隻鑲紅寶石大金鳳,身上穿著深玫瑰紫團花風毛滾邊長襖,下著牙黃五彩馬麵裙,倒將素日裏慣常帶出來的小家子氣去了幾分。再看看二太太,頭上隻簪了幾枝普通的釵環,往日裏常用的鳳釵再不能戴出來,身上也隻是黯淡的深紫色尋常綢緞衣裳,亦不能以皮毛鑲滾,兩個人一比,這二太太便在氣勢上很輸了一城。
想了一會兒,賈母隻能點頭道:“
“還會有誰來求賜婚的旨意?”康熙坐在案前悶悶的想,正想著,李德全過來小聲迴稟,“啟稟萬歲,九阿哥求見。”
“什麽,胤禟求見,他今年才十歲,難道也要來求賜婚?”康熙不禁說了出來,反正這南書房裏隻有他和李德全主仆二人,說話也可以隨便一些。
聽了康熙的話,李德全心裏悶悶一樂,隻候著皇上的旨意,康熙輕歎了一聲道:“罷了,叫他進來吧。”
胤禟進來磕頭行禮,康熙也不叫起,隻以手撐案的問道:“胤禟你有何事?”
胤禟抬頭看著康熙,嬌美的臉上帶著甜甜的笑容,隻說道:“迴皇阿瑪,兒子剛才出宮了,這會子才迴來,便過來迴皇阿瑪一聲,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麵容一鬆,笑著說道:“嗯,站起來說話。”
胤禟起了起來侍立一旁,笑著說道:“皇阿瑪,兒臣剛才去了林二叔家。”
一聽這話,康熙不由又開始頭疼,隻皺眉看著胤禟,心中暗道,誰說兒子多是福氣的,瞧朕這幾個兒子,沒有一個省心的。
胤禟可不知道他皇阿瑪在想什麽,隻笑道:“皇阿瑪,兒臣想出宮。”
康熙不解的問道:“朕不是已經許你們兄弟自由出宮了麽?”
胤禟忙搖頭道:“皇阿瑪,兒臣說的出宮不是您說的出宮,兒臣說的是出了北京城,到其他地方去。”
康熙仍不解道:“胤禟,你今兒是怎麽了,皇阿瑪不是讓你們隨著你們林二叔去江南麽,到時自是要出北京城的。”
胤禟忙說道“皇阿瑪隻給了一個月的假期,可是兒臣想和小石頭到全國各地走一走,考察各地的物產。”
康熙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招手笑道:“胤禟你過來細細說給皇阿瑪聽。”
李德全搬過一隻繡墩,胤禟謝了座,方才斜簽著坐了,對康熙說道:“皇阿瑪,兒臣剛才去二叔家,和小石頭弟弟暢談一番,小石頭弟弟打算算先侍奉二叔迴江南,再將家裏的事情安頓好,便要帶著幾個得力的走遍全國,遍訪全國各地的物產,兒臣想和他一起去。”
康熙笑問道:“你們還談了什麽?”
胤禟微有些不好意思,偷眼瞧了皇阿瑪的神色,見他並無不悅之色,便大膽說道:“迴皇阿瑪,兒臣一直對做生意極有興趣,難得小石頭與兒臣誌趣相投,我們約好了為大清聚累財富,讓我們大清永遠傲立於天下。”
康熙心裏美的不行,瞧瞧這兒子,多有誌氣,多好的兒子呀!因有了林海的勸說,康熙已經不再覺得做意賺錢是件多麽下賤的事情,當年平三番時軍費不足,連後宮都節衣縮食,省下錢糧供給前線,這樣的事情康熙再不願重演。無農,國不穩,無商,國不富。既然如此,那便讓自己的兒子去行這富國之舉。
康熙決定了,便對胤禟笑道:“老九啊,你額娘已經替你求了多次,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去經商,這前程可就……”
胤禟明白康熙的意思,站起來一本正經的說道:“皇阿瑪,兒臣心意已決。”
康熙點頭笑道:“好,胤禟你是好樣的,皇阿瑪答應你,許你出宮自由行走,不受宮禁限製,隻記住一條,時常給皇阿瑪和你額娘捎信迴來,別讓我們惦記著。”
胤禟大喜,翻身跪倒在地,謝過皇阿瑪的恩典,康熙笑道:“朕知道事越機密越好,你到底是皇家阿哥,出門在外要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才是。朕特別給你十名影衛,專職保護你和玉……小石頭的安全。再讓你額娘給你多多準備些銀錢。嗯,朕還得給你一道便宜行事的特旨,你和小石頭出門在外,難免遇上些事,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你可就近調動兵馬,不過不可擅用。”康熙險些兒說漏了嘴,忙又拗了過來,胤禟聽了低下頭,眼中流出一抹笑意。
得了康熙的特旨,胤禟開開心心的去了宜蘭宮,向他的額娘宜妃細細說了一迴,宜妃心中極為舍不得,可是她比康熙還了解胤禟,隻拉著胤禟的手道:“胤禟,你打定了主意?”
胤禟堅決的點點頭,宜妃輕歎一聲,放開胤禟轉過身去,從多寶格上拿下一隻小盒子,對胤禟說道:“這兩年鋪子裏的收益不錯,額娘怕你亂花,便沒都給你,如今你要出遠門了,便都帶上吧。”胤禟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隻兩年的時候,他便賺了近十萬兩銀子,這還是在康熙和宜妃聯手壓製,他不能盡情施展的情況下,想著以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胤禟興奮的幾乎要跳了起來。
宜妃瞧著胤禟臉上躍躍欲試的神色,不由伸指戳著胤禟的額頭笑罵道:“真真是個小沒良心的,這還沒娶媳婦便忘記了額娘,隻想著出去逍遙自在!”
胤禟摸著額頭笑討好的笑道:“額娘,兒子才不是那種人,兒子這一迴出去,是給額娘爭光的,等兒子做成了大事,額娘才知道兒子的一片心。”
宜妃到底是舍不得兒子的,隻將胤禟抱在懷中,哽噎道:“傻孩子,額娘不要你做大多的事,額娘隻要你平平安安的。”
胤禟反手抱著宜妃的腰,心裏也有些酸楚,隻悶聲道:“額娘,您要保重,兒子會常迴宮看您的。”
宜妃輕歎一聲,撫著胤禟極美的小臉輕聲道:“胤禟,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裏,你這張臉是九阿哥的招牌,可千萬要當心,最好是扮上一扮,別那麽輕易就被人認出來。”
胤禟點點頭,對宜妃笑道:“額娘放心吧,皇阿瑪給了兒子十名影衛,安全上沒問題的。”
宜妃擔憂的搖頭道:“老虎尚有打盹的時候,胤禟,你可千萬不能大意了。”宜妃將自己能想到的都細細叮囑給胤禟,那淚珠兒就沒幹過,拳拳慈母之心可見一斑!
得喜信賈璉外放到榮府薛氏存疑
自皇下頒下聖旨,榮國府便成了京城裏的笑柄,榮寧街上車馬寥落,賈氏子弟出門都得溜邊兒低著頭走路。就在這樣的低迷之中,榮國府大房的賈璉卻有了一樁喜事。賈璉收到了吏部的文書,派了他實缺,遷為九江同知,不日便要上任。
賈璉夫妻早就從林海處知道此事,因此心裏雖是高興,卻並沒感到意外。可賈母賈赦夫妻卻驚喜異常,賈母再沒想到榮國府現在還能有這般的好事,忙忙將刑夫人王夫人鳳姐叫來,喜氣洋洋的吩咐道:“璉兒放了實缺,可是天大喜事,璉兒媳婦,快快操辦起戲酒,派了貼子,多請些人來好好的慶祝才是。”
王夫人聽了這話,滿心酸的不行,刑夫人卻笑得合不攏嘴,平日裏不善言辭的她話也多了起來,隻見她走到賈母麵前笑道:“可不都是老太太的福蔭,璉哥兒才得了這外放實缺,聽說那九江可是個好地方,可見得萬歲爺心裏還是想著咱們榮國府的。”
鳳姐臉上略帶為難之色的上前說道:“迴老太太,如今官中隻有一萬三千兩銀子,又快發月錢了,實在是……”
賈母聽了這話不由皺了眉頭,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王夫人則沉著臉責問道:“如何還剩下這麽點子銀兩?鳳丫頭,你是怎麽管家的?”
鳳姐心裏也不惱,隻說道:“年前為寶兄弟瞧病,整整花了四十萬兩銀子,帳上原隻剩下三萬多兩,請年酒又花了一萬多兩,再加上每日的開支,俱是有帳可查的。”
賈母點點頭,橫了王夫人一眼,對鳳姐說道:“這戲酒錢不動官中的,迴頭我叫鴛鴦單給你一千兩,務必要辦的熱鬧體麵,不可讓人小瞧了。”
鳳姐笑著應了,有銀子誰不會辦事呀,王夫人見了心裏恨的什麽似的,心中隻將鳳姐暗罵個不停。王夫人眼光低垂,隻在瞧著鳳姐腰間的荷包之時,那眼神才緩了緩。
賈母出銀子辦戲酒,賈赦自是歡喜的不行,可是賈璉卻一臉沉鬱的找到賈赦,恭敬的說道:“老爺,這戲酒隻請族中之人便也罷了,萬不可大肆宴請別府之人。”
賈赦因賈璉被放了實缺心裏高興,對賈璉也有了些笑模樣兒,隻和氣的問道:“璉兒,你為何如此說?”
賈璉上前低聲道:“因著寶玉的事情,咱們榮國府已經成了四九城的笑柄,兒子隻不過是個五品的同知,老爺您想,滿京城隨便甩根棒子都能砸著個五品官,這實在不值得大肆慶賀,沒得讓人說咱們眼窩子淺惹人笑話。”
賈赦想了想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這四九城裏都是爺,區區同知著實不算什麽。嗯,這話我去說。”
賈璉笑著應了,又對賈赦說道:“老爺,兒子此番上任想帶著媳婦一起去。”
賈赦聽了這話臉一沉道:“你這沒出息的東西,離了你媳婦不能活麽,隨便帶幾個小妾也就是了,你媳婦還得管家。”
賈璉忙陪笑著說道:“老爺,兒子眼下隻有大姐兒這一個,便帶了小妾過去,也生不出嫡子,求老爺的恩典,讓兒子媳婦一同去,三年任滿,許給老爺抱迴個大胖孫子,這豈不是比讓她管家更好。”
賈赦聽了這話沉吟起來,他平日雖然荒唐,可是於子嗣上的事情卻也不敢胡為,賈璉見了便又說道:“老爺您想,叔叔嬸子已然成了庶民,總不能再當著榮國府的家,若是媳婦同兒子一起走了,這管家之權必然落在太太手中,到時候……”
賈赦一聽這話,昏花的老眼瞬時亮了,隻拍著賈璉的肩笑道:“好個璉兒,你果然有長進,行,這事我答應了,迴去叫你媳婦收拾起來,陪你一起到任上,早些給我生個嫡孫是正經。”
賈璉滿心歡喜的應了,退出房趕緊迴家找鳳姐通報這一好消息,賈赦瞧著賈璉走了,隻坐了下來,自言自語道:“這事透著古怪,璉兒早幾年捐了個同知,這二三年都沒動靜,怎麽這會子突然得了實缺,還是個肥的,這小子莫非有什麽門道?”賈赦平日裏荒唐歸荒唐,這腦子卻也不笨,有的時候看問題還是很一針見血的。想了一會子,賈赦忽然笑了起來,隻見他站起身拍拍手道:“管他呢,反正璉兒是我的兒子,他有出息我這做老子的也光彩,走了,找老太太去,先攔著,沒的四處丟人現眼。”自從二房被貶,這賈赦便有些變了,雖然好色依舊,可是也開始問些正事了。
賈母正滿心歡喜的同刑夫人鳳姐說話,無形當中便已冷落了王夫人,王夫人心中暗恨,隻垂眸瞧著自己身上黯淡的深紫色衣裳。庶民穿著自有規矩,再不能穿用官用綢緞,李德全那日又特意說了一句,所以賈母便命丫環去買了尋常的民用綢緞,給二房做了好些新衣裳,將原來那些官用緞子上用緞子做的衣裳盡數收了起來。民用綢緞既稀且薄,手感又粗糙,王夫自出生以來,還是頭一迴受這等罪,心裏的恨意真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王夫人正暗恨著,小丫環便進來跪下迴稟:“老太太,大老爺求見。”
賈母隻笑嗬嗬道:“快叫他進來。”
賈赦進房行了禮,便對鳳姐笑道:“璉兒媳婦,剛才我瞧著璉兒正四處找你,你快家去瞅瞅,別再誤了他的事。”
賈母一聽忙說道:“快去吧,不用在我這裏立規矩了。”
鳳姐行了禮,笑盈盈的退了下去,帶著平兒迴了自己的院子。賈璉一見鳳姐便上前拉了她的手笑道:“鳳兒,剛才老爺已經答應了,讓你陪我一起到上任。”
鳳姐驚喜道:“真的麽?”
賈璉做搖頭得意狀,“自然是真真的!”
鳳姐驚喜的攀著賈璉追問道:“老爺怎麽會答應呢?”原來大家子裏的規矩,哥兒外放隻帶妾室,正室是要留在家中伺候公婆的,故而鳳姐有此一問。
賈璉將手放在鳳姐的腰間,往懷裏一帶在她的臉上偷了個香,方才在鳳姐耳畔低語幾句,鳳姐聽了連耳根子都羞紅了,輕啐了賈璉一口,難得見鳳姐如此嫵媚,賈璉心襟搖蕩,隻擁著鳳姐往床邊兒走,鳳姐羞的不行,賈璉卻說了一句:“鳳兒,這可是老爺吩咐的,是正事呢?”
賈璉鳳姐正是少年夫妻,感情又好,不免上了床行那周公之禮,鳳姐的丫頭平兒隻守在房外,聽著房裏的動靜,亦羞得臉兒通紅。
再說上房之中,賈母聽了賈赦的分說,連連點頭道:“到底是你們想的周到,那便隻請族中之人熱鬧熱鬧,日後璉兒高升了,再好好慶祝。”賈赦謝過賈母,又說道:“老太太,璉兒作親三年,如今隻有一個大姐兒,兒子想著這一迴讓璉兒媳婦跟著到任上,也好早些給老太太生個重孫子。”
聽了這話,賈母的眉頭皺了起來,如今可著榮國府上下人等,也找不出一個能接替鳳姐的人。王夫人聽了這話急了,忙開口道:“大老爺此言不妥,大家子的規矩,做媳婦的理當留在家裏伺候婆婆,璉兒那裏讓他帶幾個丫頭便也是了。”
賈母雖未說話,卻也是輕輕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二太太的意見。賈赦見了便不樂意起來,隻反唇相譏道:“二弟倒是還有個環兒,隻是二太太幾曾把他當成正經兒子,前兒我瞧著那孩子鞋邋遢襪邋遢的,著實不象話,似這般的庶子生得再多有什麽用,到底不比寶玉是個嫡子。”
王夫人心裏恨的不行,她就是不想讓大房裏生下嫡孫才會百般阻撓,可是這話又無法擺到明麵上,賈母聽了賈赦的話,沉思了一陣子說道:“你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家裏這一大攤子都是璉兒媳婦在管,她若一走,讓誰來管家?”
賈赦也滑頭,隻躬身道:“璉兒媳婦隻是孫子媳婦,老太太正經還有兩個兒媳婦呢,卻也不是非璉兒媳婦不可。”
賈母忖度著,看了刑夫人一眼,見刑夫人頭戴暖帽,正中點翠嵌珠,發髻上簪著一隻鑲紅寶石大金鳳,身上穿著深玫瑰紫團花風毛滾邊長襖,下著牙黃五彩馬麵裙,倒將素日裏慣常帶出來的小家子氣去了幾分。再看看二太太,頭上隻簪了幾枝普通的釵環,往日裏常用的鳳釵再不能戴出來,身上也隻是黯淡的深紫色尋常綢緞衣裳,亦不能以皮毛鑲滾,兩個人一比,這二太太便在氣勢上很輸了一城。
想了一會兒,賈母隻能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