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嗯”了聲,不再理他,埋頭看著公文。
柳隨風大踏步走出皇宮後,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依然看著公文,並且不時地討論著。
直到二更天時,胡大用打了個哈欠,道:“陛下,現在天已經晚了,還不退朝?”
景泰帝一愣,抬頭看了看屋頂,深吸口氣道:“不可!雖然也先大軍沒有按預料到來,但是他們隨時可能會到,萬一乘夜偷襲,後果不堪設想!”
眾文武百官倒吸口氣,互相看看,頻頻點頭。
於謙上前道:“陛下所料不差,臣不才,願去巡夜!”
景泰帝連忙站起身道:“於大人不必!於大人自昨夜後半夜起,一直工作至現在,怎可勞累?”
其它眾文武也是頻頻點頭。
胡大用晃了晃胳膊,連連搖頭:“俺老胡想去,可動彈不了了!”
於謙連連擺手道:“陛下勿憂,為臣隻是去巡查京師各處,這點勞累算不了什麽。若是也先大軍真的乘夜攻城,那臣便死一百次也無法挽迴!”
景泰帝倒吸口氣,猶豫半晌道:“既然於大人執意如此,朕隻得準奏!朕許於大人巡夜,看見不軌之徒,可立即格殺,不必上報於朕!”
眾文武百官頻頻點頭,挑起大指道:“陛下英明,不如此,隻怕難以守住京師!”
於謙彎腰拱手道:“臣遵旨!”說完,他便轉身離了去。
胡大用看著他的背影,挑起大指道:“這京師,還得於老倌才鎮得住,不然不知要亂成啥樣!”
景泰帝和眾文武頻頻點頭,讚不絕口。
柳隨風來到九門提督府,換上了金盔金甲,道:“隨本將軍巡城!”此時,他已是滿眼血絲。
有提督府的官員上前彎腰拱手道:“啟稟將軍,今日晚些時候,陛下發下來的那幾名戴罪立功的人犯,做何處理?”
柳隨風愣了下,猛地想起玉空道長等人,拍了下額頭道:“那些人,發到城門口守城門!”
那名官員拱手道聲:“遵命!”便撤了下去。
東方雪道:“相公,讓玉空妖道守城門,難道不怕他把城門打開,引敵人入內?”
柳隨風仰麵朝天,發出陣陣“哈哈哈”的聲音道:“我料他不敢,他若如此,吾非劍取其首級!”
柳金燕雞啄米似的點頭:“二哥所料不差!”她頓了頓又道:“難道二哥真的去四處巡城?我們已忙了一天一夜了,沒有歇息不說,連飯都沒好好吃!”
柳隨風一愣,看看東方雪和柳金燕,點頭道:“五妹不提,吾差點忘了。吾去巡城,理所當然,夫人和五妹,可迴去歇息。”
東方雪和柳金燕愣了下,連連搖頭。
柳隨風接著道:“現在京師已大體平靜下來,人手緊張的情況也緩解了。你們不必像我這樣勞累,迴去歇息去吧”他揮了揮手,轉身向外走去。
東方雪和柳金燕互相看了看,點了下頭,便向柳府走去。
東方雪迴到柳府,來到書房,鋪開筆墨紙硯,提起筆在上麵“刷刷刷”地寫著什麽。
不到半盞茶工夫,她就將信寫完,封在牛皮信封內,對柳金燕道:“五妹,你去派人將信盡快送到東海我爺爺那兒!越快越好!”
柳金燕兩眼直發愣,呆呆看著東方雪,紋絲不動。
東方雪歎口氣道:“眼看京師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可京師內人手奇缺,缺乏像樣的高手,恐非也先的對手,請我爺爺東海劍神來,必能穩住局勢!”
柳金燕點點頭,接過信封道:“我知道了!”她轉過身剛要走,突地停住腳步道:“二嫂,若東海劍神他老人家不來呢?”
東方雪站起身,看著窗外,呆了有兩三次喘息的工夫,道:“他一定會來的!”
柳金燕道聲:“好的!”她蹦蹦跳跳跑了出去。
她跑到門外,猛地停住腳步道:“現在京師各門緊閉,尋常人可送不出信,還是去找二哥!”她飛似的向九門提督府跑去。
玉空道長、費恩、上官雲三人蹲在南城的城門洞內,瑟瑟發抖。
費恩雙手揣在袖筒內,咧著嘴道:“好嘛,堂堂飄影教的護法和長老,如今來把守城門!”他頓了下,攤開手道:“大哥,你看這實在太——”
玉空道長擺擺手:“沒有什麽,二位賢弟暫且忍耐一段時日,等過了這段,局勢就會對我們大大有利的!”
上官雲頻頻點頭:“大哥所言不差,武林盟折損了龍振星,了空大師和玉虛道長雖然下落不知,但是土木堡一戰,武林盟元氣大傷是肯定的!至於孔雀教,如今已成了大明朝野的公敵,萬難在武林中立足。普天之下,除大哥外,真找不到像樣的人了!”
費恩歎了口氣,“唉!我豈不知!隻是實料不到會這麽倒黴,算了,先忍過這時吧!”
他雙手揣在袖筒內,走出了城門洞,四下看了看。
距離城門方圓一箭地遠的地方,空空無人,城牆上有些明軍士卒來迴走動,個個垂頭低手,走路直打顫。
費恩連連搖頭,“留下守城的士卒不少,怎麽我竟看不到幾個?”
上官雲道:“他們有的休息去了,有的在城內各處巡走,還有的則在城外看著,留在這兒的人就少了!”
費恩跺了下腳,“怪不得會派我們來把守城門!”他是連連搖頭。
明軍的大部分人馬,都集中在北門和西門,這裏明軍遠比南門和東門多,滿滿當當,幾乎把城牆站滿了,燈籠火把、亮子油鬆點起,將城牆上下照得亮如白晝。
柳隨風站在西門城樓上向外觀看,他身邊還站著幾名明軍將領,踮著腳看著城外。
城外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見。
明軍將領衝柳隨風道:“將軍,夜已深了,隻怕也先不會在今夜殺來!”
柳隨風頻頻搖頭,“還是要多加小心!”
話音未落,城牆下傳來聲喊:“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代理於大人到!”
眾人一愣,轉身向城內看去。
隻見從城東邊來了隊人,領頭是藍兒,提著盞氣死風燈,身後有名身著大紅官袍的人,約五十餘歲,麵容清臒,山羊胡子,正是於謙。
柳隨風大踏步走出皇宮後,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依然看著公文,並且不時地討論著。
直到二更天時,胡大用打了個哈欠,道:“陛下,現在天已經晚了,還不退朝?”
景泰帝一愣,抬頭看了看屋頂,深吸口氣道:“不可!雖然也先大軍沒有按預料到來,但是他們隨時可能會到,萬一乘夜偷襲,後果不堪設想!”
眾文武百官倒吸口氣,互相看看,頻頻點頭。
於謙上前道:“陛下所料不差,臣不才,願去巡夜!”
景泰帝連忙站起身道:“於大人不必!於大人自昨夜後半夜起,一直工作至現在,怎可勞累?”
其它眾文武也是頻頻點頭。
胡大用晃了晃胳膊,連連搖頭:“俺老胡想去,可動彈不了了!”
於謙連連擺手道:“陛下勿憂,為臣隻是去巡查京師各處,這點勞累算不了什麽。若是也先大軍真的乘夜攻城,那臣便死一百次也無法挽迴!”
景泰帝倒吸口氣,猶豫半晌道:“既然於大人執意如此,朕隻得準奏!朕許於大人巡夜,看見不軌之徒,可立即格殺,不必上報於朕!”
眾文武百官頻頻點頭,挑起大指道:“陛下英明,不如此,隻怕難以守住京師!”
於謙彎腰拱手道:“臣遵旨!”說完,他便轉身離了去。
胡大用看著他的背影,挑起大指道:“這京師,還得於老倌才鎮得住,不然不知要亂成啥樣!”
景泰帝和眾文武頻頻點頭,讚不絕口。
柳隨風來到九門提督府,換上了金盔金甲,道:“隨本將軍巡城!”此時,他已是滿眼血絲。
有提督府的官員上前彎腰拱手道:“啟稟將軍,今日晚些時候,陛下發下來的那幾名戴罪立功的人犯,做何處理?”
柳隨風愣了下,猛地想起玉空道長等人,拍了下額頭道:“那些人,發到城門口守城門!”
那名官員拱手道聲:“遵命!”便撤了下去。
東方雪道:“相公,讓玉空妖道守城門,難道不怕他把城門打開,引敵人入內?”
柳隨風仰麵朝天,發出陣陣“哈哈哈”的聲音道:“我料他不敢,他若如此,吾非劍取其首級!”
柳金燕雞啄米似的點頭:“二哥所料不差!”她頓了頓又道:“難道二哥真的去四處巡城?我們已忙了一天一夜了,沒有歇息不說,連飯都沒好好吃!”
柳隨風一愣,看看東方雪和柳金燕,點頭道:“五妹不提,吾差點忘了。吾去巡城,理所當然,夫人和五妹,可迴去歇息。”
東方雪和柳金燕愣了下,連連搖頭。
柳隨風接著道:“現在京師已大體平靜下來,人手緊張的情況也緩解了。你們不必像我這樣勞累,迴去歇息去吧”他揮了揮手,轉身向外走去。
東方雪和柳金燕互相看了看,點了下頭,便向柳府走去。
東方雪迴到柳府,來到書房,鋪開筆墨紙硯,提起筆在上麵“刷刷刷”地寫著什麽。
不到半盞茶工夫,她就將信寫完,封在牛皮信封內,對柳金燕道:“五妹,你去派人將信盡快送到東海我爺爺那兒!越快越好!”
柳金燕兩眼直發愣,呆呆看著東方雪,紋絲不動。
東方雪歎口氣道:“眼看京師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可京師內人手奇缺,缺乏像樣的高手,恐非也先的對手,請我爺爺東海劍神來,必能穩住局勢!”
柳金燕點點頭,接過信封道:“我知道了!”她轉過身剛要走,突地停住腳步道:“二嫂,若東海劍神他老人家不來呢?”
東方雪站起身,看著窗外,呆了有兩三次喘息的工夫,道:“他一定會來的!”
柳金燕道聲:“好的!”她蹦蹦跳跳跑了出去。
她跑到門外,猛地停住腳步道:“現在京師各門緊閉,尋常人可送不出信,還是去找二哥!”她飛似的向九門提督府跑去。
玉空道長、費恩、上官雲三人蹲在南城的城門洞內,瑟瑟發抖。
費恩雙手揣在袖筒內,咧著嘴道:“好嘛,堂堂飄影教的護法和長老,如今來把守城門!”他頓了下,攤開手道:“大哥,你看這實在太——”
玉空道長擺擺手:“沒有什麽,二位賢弟暫且忍耐一段時日,等過了這段,局勢就會對我們大大有利的!”
上官雲頻頻點頭:“大哥所言不差,武林盟折損了龍振星,了空大師和玉虛道長雖然下落不知,但是土木堡一戰,武林盟元氣大傷是肯定的!至於孔雀教,如今已成了大明朝野的公敵,萬難在武林中立足。普天之下,除大哥外,真找不到像樣的人了!”
費恩歎了口氣,“唉!我豈不知!隻是實料不到會這麽倒黴,算了,先忍過這時吧!”
他雙手揣在袖筒內,走出了城門洞,四下看了看。
距離城門方圓一箭地遠的地方,空空無人,城牆上有些明軍士卒來迴走動,個個垂頭低手,走路直打顫。
費恩連連搖頭,“留下守城的士卒不少,怎麽我竟看不到幾個?”
上官雲道:“他們有的休息去了,有的在城內各處巡走,還有的則在城外看著,留在這兒的人就少了!”
費恩跺了下腳,“怪不得會派我們來把守城門!”他是連連搖頭。
明軍的大部分人馬,都集中在北門和西門,這裏明軍遠比南門和東門多,滿滿當當,幾乎把城牆站滿了,燈籠火把、亮子油鬆點起,將城牆上下照得亮如白晝。
柳隨風站在西門城樓上向外觀看,他身邊還站著幾名明軍將領,踮著腳看著城外。
城外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見。
明軍將領衝柳隨風道:“將軍,夜已深了,隻怕也先不會在今夜殺來!”
柳隨風頻頻搖頭,“還是要多加小心!”
話音未落,城牆下傳來聲喊:“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代理於大人到!”
眾人一愣,轉身向城內看去。
隻見從城東邊來了隊人,領頭是藍兒,提著盞氣死風燈,身後有名身著大紅官袍的人,約五十餘歲,麵容清臒,山羊胡子,正是於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