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百姓所求,不過衣食二字,而雖然衣字在前,但食字卻更顯得重要。
荀諶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原來劉禪所說的是那高產的糧食。
有了糧食做基礎,的確是收服民心的一件利器。
古語有言,民以食為天。
又有衣食父母的說法,給衣給食之人,其恩如父母。
父母有難,為人子女者,豈能坐視不管!
所以,今天劉禪所說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擁有讓人不敢想象的“高產糧食”上麵。
如今,荀諶雖然還沒有看到劉禪所謂的“高產糧食”,但經過今天的論述,他已經知道了三個重要的信息。
一是劉禪對於天下大局的分析與策略,二是他身懷獨步天下的寶物,三是他的治國理念。
有了這三個點,荀諶的心已經開始動了起來,隻要劉禪贏了他們之間的賭約,他就會全力以赴,幫劉禪實現他的家國夢想。
現在,他已經不再問劉禪,而是轉而和諸葛亮聊起了“家常閑事”。
隻不過他們聊的“家常閑事”正是剛才劉禪所說的關於世家大族的事。
無論是諸葛亮還是荀諶,他們本就出身世家大族,對於世家大族那些事,他們可謂是再清楚不過了。
然而劉禪卻聽得雲裏霧裏,沒有聽出個來龍去脈。隻是讓他放心的是,他聽到了“抑製世家大族兼並”這幾個字。
這說明他們之間正在探討劉禪心裏所牽掛的事。
對於諸葛亮,劉禪是一百個放心,所以,他悄悄的溜了出去,不打攪他們兩個“聰明人”細談。
他相信憑著諸葛亮的能力,絕不會讓“送上門”的荀諶跑了的。
……
而當他剛剛走出大堂不遠,便聽到一個人的唿喊之聲:“少主,請留步!”
他好奇的轉過頭,隻見走過來的是一個全副武裝的帶甲士兵,氣喘籲籲的樣子,像是找了他很久。
等那士兵走近,他好奇的問道:“你找我?”
那士兵也不遲疑,連忙道:“少主,關將軍在偏廳等你多時了!”
“關二叔?他這麽快就迴來了?”
劉禪心裏一陣納悶,跟著那士兵往偏廳走去。
與關羽一起在偏廳等著劉禪的,還有四個人。
其中一個是劉禪特別囑咐的養過馬的首領,而另外三個,則是荀諶的“友人”。
劉禪跨進偏廳,見本來應該來的六個人如今隻到了四個,心裏不禁一陣疑惑。
“關二叔,你們怎麽這麽快?”劉禪一臉笑容的朝關羽問道。
“你忘了?軍營離城裏本就不遠,將他們交給你張三叔安頓之後,我就帶著他們騎馬趕了迴來。你讓他們來,有什麽事要交代?”
關羽簡單的解釋了兩句,然後便開門見山的問了起來。
劉禪笑道:“我正要問關二叔,怎麽還差了兩個人?”
關羽解釋道:“他們三個,本都相識,而且這個孫立是他們三人中養馬經驗最豐富的。現在另外兩個都在軍中管馬,你有什麽事,盡管和他說就是,他到時候會轉告給另外兩人的!”
劉禪聞言,忽然想起剛才在城門外也曾見到了有好幾百匹高頭大馬,他們自然是要去管那些馬匹的。
他微笑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我就是想問問他們,是不是能建一個馬場出來!”
“馬場?”
關羽眼睛頓時一亮。
劉禪道:“對啊,專門培育、飼養和訓練戰馬的馬場!咱們這裏不是缺馬嗎?”
關羽聞言,頓時心想:“自古以來,都是北人善陸戰,南人善水戰,除了北方多平原,而南方多江湖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北方產馬,而南方缺馬!”
“若隻是在那邊保境安民,隻要在水戰上麵下功夫,也就可保無虞了。但如今要想北上與曹操爭鋒,戰馬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若是真的能在荊州建立起幾個大馬場,為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到時與北軍對抗的勝算又多了一成。”
“阿鬥能有這個想法,的確是值得慶幸。隻是荊州並不產馬,這馬源從哪裏來呢?”
想到這裏,關羽心中不禁暗暗歎息,說道:“阿鬥,你的這個提議不錯,但是咱們這裏可不產馬!”
劉禪微笑著望著關羽,向他輕輕招手,示意他俯下身子。
關羽一臉疑惑的照著做了,隻見劉禪一本正經的附在他的耳邊道:“這個我知道,荊州雖然不產馬,但是益州可是產馬的地方,而且涼州駿馬更是勇悍無比,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沒有,咱們也可以早做謀劃嘛!”
關羽聞言,一下子愣住了,心想:“阿鬥說的是,凡事不能局限於眼前,大哥已經入蜀了,想必益州早晚被大哥收入囊中。而涼州,馬良他們也已經傳了信迴來,等得了益州之後,未嚐不能和涼州連成一片。”
關羽的神情猛然一變,大聲笑道:“阿鬥說的是,這件事,的確可以早做謀劃!”
此話一出,他身後的四個人都一臉疑惑,不知道他們要謀劃什麽,一臉的好奇。
“叮,恭喜宿主,完成‘威信值提升旅程’任務初步突破,獲得關羽的讚賞,威信值提升0.2點,任務完成進度為1%,請宿主再接再厲!”
忽然傳出的係統提示,讓劉禪猛地想起了還有個隱藏任務沒有完成。
而看著腦海裏窗口上麵特寫的進度1%,他不禁苦笑了起來。
就在他因為係統提示突然發愣的時候,關羽指著另外的三個人問道:“那他們呢?”
劉禪道:“至於他們,就要看荀先生怎麽安排了。”
“荀友若決定留下來了?”
關羽的眼睛再一次發亮,神情也有一點激動。
劉禪見狀,心中不由得一震,心想:“以前學隆中對的時候,還記得關羽對諸葛亮不以為然,如今怎麽對這個荀諶如此感冒!他究竟有多麽厲害?”
他對荀諶感興趣,一是因為白日裏和他交談的時候,荀諶的說法方式讓劉禪感到驚奇,二是關羽揭露了荀諶以前作為袁紹謀士的身份,三則是諸葛亮的態度。
但對於荀諶究竟有多麽厲害,他的心裏卻沒有底。
他拉著關羽的手,悄聲道:“要想留住他,倒也不難,隻是我有一點疑惑,這荀友若比之荀文若,孰優孰劣?”
荀諶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原來劉禪所說的是那高產的糧食。
有了糧食做基礎,的確是收服民心的一件利器。
古語有言,民以食為天。
又有衣食父母的說法,給衣給食之人,其恩如父母。
父母有難,為人子女者,豈能坐視不管!
所以,今天劉禪所說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擁有讓人不敢想象的“高產糧食”上麵。
如今,荀諶雖然還沒有看到劉禪所謂的“高產糧食”,但經過今天的論述,他已經知道了三個重要的信息。
一是劉禪對於天下大局的分析與策略,二是他身懷獨步天下的寶物,三是他的治國理念。
有了這三個點,荀諶的心已經開始動了起來,隻要劉禪贏了他們之間的賭約,他就會全力以赴,幫劉禪實現他的家國夢想。
現在,他已經不再問劉禪,而是轉而和諸葛亮聊起了“家常閑事”。
隻不過他們聊的“家常閑事”正是剛才劉禪所說的關於世家大族的事。
無論是諸葛亮還是荀諶,他們本就出身世家大族,對於世家大族那些事,他們可謂是再清楚不過了。
然而劉禪卻聽得雲裏霧裏,沒有聽出個來龍去脈。隻是讓他放心的是,他聽到了“抑製世家大族兼並”這幾個字。
這說明他們之間正在探討劉禪心裏所牽掛的事。
對於諸葛亮,劉禪是一百個放心,所以,他悄悄的溜了出去,不打攪他們兩個“聰明人”細談。
他相信憑著諸葛亮的能力,絕不會讓“送上門”的荀諶跑了的。
……
而當他剛剛走出大堂不遠,便聽到一個人的唿喊之聲:“少主,請留步!”
他好奇的轉過頭,隻見走過來的是一個全副武裝的帶甲士兵,氣喘籲籲的樣子,像是找了他很久。
等那士兵走近,他好奇的問道:“你找我?”
那士兵也不遲疑,連忙道:“少主,關將軍在偏廳等你多時了!”
“關二叔?他這麽快就迴來了?”
劉禪心裏一陣納悶,跟著那士兵往偏廳走去。
與關羽一起在偏廳等著劉禪的,還有四個人。
其中一個是劉禪特別囑咐的養過馬的首領,而另外三個,則是荀諶的“友人”。
劉禪跨進偏廳,見本來應該來的六個人如今隻到了四個,心裏不禁一陣疑惑。
“關二叔,你們怎麽這麽快?”劉禪一臉笑容的朝關羽問道。
“你忘了?軍營離城裏本就不遠,將他們交給你張三叔安頓之後,我就帶著他們騎馬趕了迴來。你讓他們來,有什麽事要交代?”
關羽簡單的解釋了兩句,然後便開門見山的問了起來。
劉禪笑道:“我正要問關二叔,怎麽還差了兩個人?”
關羽解釋道:“他們三個,本都相識,而且這個孫立是他們三人中養馬經驗最豐富的。現在另外兩個都在軍中管馬,你有什麽事,盡管和他說就是,他到時候會轉告給另外兩人的!”
劉禪聞言,忽然想起剛才在城門外也曾見到了有好幾百匹高頭大馬,他們自然是要去管那些馬匹的。
他微笑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我就是想問問他們,是不是能建一個馬場出來!”
“馬場?”
關羽眼睛頓時一亮。
劉禪道:“對啊,專門培育、飼養和訓練戰馬的馬場!咱們這裏不是缺馬嗎?”
關羽聞言,頓時心想:“自古以來,都是北人善陸戰,南人善水戰,除了北方多平原,而南方多江湖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北方產馬,而南方缺馬!”
“若隻是在那邊保境安民,隻要在水戰上麵下功夫,也就可保無虞了。但如今要想北上與曹操爭鋒,戰馬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若是真的能在荊州建立起幾個大馬場,為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到時與北軍對抗的勝算又多了一成。”
“阿鬥能有這個想法,的確是值得慶幸。隻是荊州並不產馬,這馬源從哪裏來呢?”
想到這裏,關羽心中不禁暗暗歎息,說道:“阿鬥,你的這個提議不錯,但是咱們這裏可不產馬!”
劉禪微笑著望著關羽,向他輕輕招手,示意他俯下身子。
關羽一臉疑惑的照著做了,隻見劉禪一本正經的附在他的耳邊道:“這個我知道,荊州雖然不產馬,但是益州可是產馬的地方,而且涼州駿馬更是勇悍無比,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沒有,咱們也可以早做謀劃嘛!”
關羽聞言,一下子愣住了,心想:“阿鬥說的是,凡事不能局限於眼前,大哥已經入蜀了,想必益州早晚被大哥收入囊中。而涼州,馬良他們也已經傳了信迴來,等得了益州之後,未嚐不能和涼州連成一片。”
關羽的神情猛然一變,大聲笑道:“阿鬥說的是,這件事,的確可以早做謀劃!”
此話一出,他身後的四個人都一臉疑惑,不知道他們要謀劃什麽,一臉的好奇。
“叮,恭喜宿主,完成‘威信值提升旅程’任務初步突破,獲得關羽的讚賞,威信值提升0.2點,任務完成進度為1%,請宿主再接再厲!”
忽然傳出的係統提示,讓劉禪猛地想起了還有個隱藏任務沒有完成。
而看著腦海裏窗口上麵特寫的進度1%,他不禁苦笑了起來。
就在他因為係統提示突然發愣的時候,關羽指著另外的三個人問道:“那他們呢?”
劉禪道:“至於他們,就要看荀先生怎麽安排了。”
“荀友若決定留下來了?”
關羽的眼睛再一次發亮,神情也有一點激動。
劉禪見狀,心中不由得一震,心想:“以前學隆中對的時候,還記得關羽對諸葛亮不以為然,如今怎麽對這個荀諶如此感冒!他究竟有多麽厲害?”
他對荀諶感興趣,一是因為白日裏和他交談的時候,荀諶的說法方式讓劉禪感到驚奇,二是關羽揭露了荀諶以前作為袁紹謀士的身份,三則是諸葛亮的態度。
但對於荀諶究竟有多麽厲害,他的心裏卻沒有底。
他拉著關羽的手,悄聲道:“要想留住他,倒也不難,隻是我有一點疑惑,這荀友若比之荀文若,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