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是四月初,夏初時節,天氣慢慢的熱了起來。
劉禪正在午後小憩,享受著難得的休息時光。
“誒?誰讓你們停下的?”
忽然,兩個丫鬟停下了手中搖擺的蒲扇,沒有了微風拂過,劉禪漸漸的有了一絲燥熱的感覺。
“少……少主,軍師來了。”
一名丫鬟俯下身子,靠在劉禪的耳邊,輕聲的提醒著。
“什麽!”
劉禪吃驚的從搖椅上麵彈起,睜開眼睛便看到了一臉疑惑的諸葛亮。
他連忙整理了一下寬鬆的衣衫,拱手為禮道:“學生不知先生前來,未曾相迎,還望先生恕罪。”
諸葛亮現在哪裏顧得上去責怪他,連忙上前將紙條遞給了劉禪,問道:“少主可識得這個?”
劉禪眉頭微皺的接過紙條,打開看了起來。
隻見上麵隻寫了一句話:“奉劉禪之命,招撫流賊,以此為憑證複命,劉禪親筆。”
一眼看完之後,劉禪臉上的眉頭頓時展開,神情激動的問道:“先生是從哪裏得到這張紙條的?來人在哪裏?他是不是帶了五千人馬前來?”
他忽然間明白過來,原來係統裏的提示,說的是吳運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務。
劉禪的這一番話,一下子就讓諸葛亮明白過來這張紙條真的是劉禪交出去的。
他不由得吃驚道:“少主曾派人去招撫流賊?”
劉禪笑道:“先生,這上麵不是寫得很清楚嗎?這個就是我寫得,沒有錯!快帶我去見他們!”
這突如其來的喜訊,一下子將劉禪午間的困倦一掃而光。
“這……請少主跟我來。”
諸葛亮雖然還有一絲的猶豫,但是卻不得再拖。
這畢竟是五千人馬,要是出了什麽變故,可就不好了!
正是因為這五千人馬來的突然,守城的將士遠遠看見,就連忙關閉了城門。
此時的這五千人已經開始有些怨言了。
“這吳老大所說的話是不是真的?”
“怎麽一來就把我們關在門外?”
“還舉起了弓箭對著我們,難道他們準備下殺手了嗎!”
“我看現在的氣氛不對勁,咱們得看準時機,要是一個不對,就開溜!”
“對,不能白白為了吳老大的話,丟了性命。”
……
劉禪在前往城門口的路上,忽然收到了一條係統的提示。
“友情提示,目前收服的五千人馬軍心浮動,已有數百人準備離去!請宿主立即穩定軍心!”
“我靠!這是怎麽迴事?”
聽到係統的提示,劉禪大為吃驚,他連人都還沒見到,竟然就出現了幾百人準備當逃兵的事件。
他一時間心急如焚,連忙加快了腳步。
諸葛亮見劉禪忽然間超過了他,不禁感到更為奇怪,不過他並沒有問,而是提起腳步跟了上去。
當劉禪來到城門口的時候,他頓時愣住。
緊閉的大門,緊張的士兵。
他的五千人馬卻毫無蹤影。
他焦急無比的問道:“這是怎麽迴事?我的人呢?”
就在這一路上,係統已經又傳來了一條提示,現在已經不止幾百人想要當逃兵了。
諸葛亮聞言,一陣尷尬,連忙上前,質問道:“是誰讓你們關閉城門的?”
聽到聲音,那為首的伍長猛地轉身,他恰好認得諸葛亮,連忙拱手行禮道:“不知從哪裏來了數千人馬,我等不知其來意為何,故而自作主張,先行關閉了城門。”
那伍長的話說得也沒有問題,麵對突如其來的不明隊伍,他若是放進了城,才真的是後患無窮。
“開門!”
就在那伍長剛剛迴完話的時候,劉禪忽然一臉正色的大聲下著命令。
“這……”
那伍長雖然已經認得劉禪,但卻沒有動作,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隻見諸葛亮微微點頭,正色道:“開門吧!”
那伍長得到諸葛亮的肯定迴答,這才大聲下令。
“開城門!”
話音一落,城門緩緩而開。
在城門剛開出一條縫的時候,劉禪就一下子望了出去,看到了那相別幾個月的吳運。
在城門開了一個小口的時候,他就忍不住跑了出去。
“少主!”
諸葛亮想要喊住劉禪,卻並沒有成功。
“你們幾個,跟我來!”
他無奈的歎息一聲,又對守在城門的士兵下了一個命令。
諸葛亮也跟著走了出去。
此時吳運正躬身朝劉禪行禮。
隻見他神情激動,熱淚盈眶的道:“公子,小的吳運,總算不負所托,前來複命了!”
“真是辛苦你了,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劉禪當即將吳運給扶了起來,心裏也十分感動。
“還不快來拜見公子!”
吳運站起身,就朝身後的人揮手大聲喊道。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些人的腳竟像是給焊在了地上,連一步也挪不出。
“什麽?吳老大口中所說的公子竟是個小孩?”
“要我們聽一個毛頭小孩差遣?”
“他這個樣子,哪裏有神仙的樣子了?”
“完了,這次被吳運和吳三林給騙慘了!”
……
忽然之間,城外的數千人馬你一言我一語,刹那間就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而他們談論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在質疑吳運和劉禪。
任憑吳運再怎麽呐喊,那些人卻還是一點也不相信他說的話了。
“警告,如今五千人馬軍心搖動,已有四千九百四十五人打算幹一票就離開。”
“啥?四千九百四十五人?幹一票?離開?”
突然傳來的係統提示讓劉禪大吃一驚,他的後背也開始發涼。
“這可怎麽辦?”
“局勢眼看就要失控了,該怎麽辦!”
劉禪一臉焦急的望著吳運,但是吳運卻顯得比他還慌張。
等他想起諸葛亮的時候,一轉頭,卻發現諸葛亮已經悄悄溜到了城牆上,似乎正在觀望,準備看時機插手。
“城牆上的弓箭手有多少?”
“看上去有好幾百呢!”
“咱們把那小孩抓迴去嗎?”
“可是吳運?”
“吳運手上一共就隻有五十五個人,能做個什麽!現在我可感覺大家都和我們是一條心!”
“可一旦弓箭手發箭,咱們可在射程之內!”
“怕什麽!隻要動作快,有那小孩在手,他們不敢射的!”
……
劉禪正在午後小憩,享受著難得的休息時光。
“誒?誰讓你們停下的?”
忽然,兩個丫鬟停下了手中搖擺的蒲扇,沒有了微風拂過,劉禪漸漸的有了一絲燥熱的感覺。
“少……少主,軍師來了。”
一名丫鬟俯下身子,靠在劉禪的耳邊,輕聲的提醒著。
“什麽!”
劉禪吃驚的從搖椅上麵彈起,睜開眼睛便看到了一臉疑惑的諸葛亮。
他連忙整理了一下寬鬆的衣衫,拱手為禮道:“學生不知先生前來,未曾相迎,還望先生恕罪。”
諸葛亮現在哪裏顧得上去責怪他,連忙上前將紙條遞給了劉禪,問道:“少主可識得這個?”
劉禪眉頭微皺的接過紙條,打開看了起來。
隻見上麵隻寫了一句話:“奉劉禪之命,招撫流賊,以此為憑證複命,劉禪親筆。”
一眼看完之後,劉禪臉上的眉頭頓時展開,神情激動的問道:“先生是從哪裏得到這張紙條的?來人在哪裏?他是不是帶了五千人馬前來?”
他忽然間明白過來,原來係統裏的提示,說的是吳運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務。
劉禪的這一番話,一下子就讓諸葛亮明白過來這張紙條真的是劉禪交出去的。
他不由得吃驚道:“少主曾派人去招撫流賊?”
劉禪笑道:“先生,這上麵不是寫得很清楚嗎?這個就是我寫得,沒有錯!快帶我去見他們!”
這突如其來的喜訊,一下子將劉禪午間的困倦一掃而光。
“這……請少主跟我來。”
諸葛亮雖然還有一絲的猶豫,但是卻不得再拖。
這畢竟是五千人馬,要是出了什麽變故,可就不好了!
正是因為這五千人馬來的突然,守城的將士遠遠看見,就連忙關閉了城門。
此時的這五千人已經開始有些怨言了。
“這吳老大所說的話是不是真的?”
“怎麽一來就把我們關在門外?”
“還舉起了弓箭對著我們,難道他們準備下殺手了嗎!”
“我看現在的氣氛不對勁,咱們得看準時機,要是一個不對,就開溜!”
“對,不能白白為了吳老大的話,丟了性命。”
……
劉禪在前往城門口的路上,忽然收到了一條係統的提示。
“友情提示,目前收服的五千人馬軍心浮動,已有數百人準備離去!請宿主立即穩定軍心!”
“我靠!這是怎麽迴事?”
聽到係統的提示,劉禪大為吃驚,他連人都還沒見到,竟然就出現了幾百人準備當逃兵的事件。
他一時間心急如焚,連忙加快了腳步。
諸葛亮見劉禪忽然間超過了他,不禁感到更為奇怪,不過他並沒有問,而是提起腳步跟了上去。
當劉禪來到城門口的時候,他頓時愣住。
緊閉的大門,緊張的士兵。
他的五千人馬卻毫無蹤影。
他焦急無比的問道:“這是怎麽迴事?我的人呢?”
就在這一路上,係統已經又傳來了一條提示,現在已經不止幾百人想要當逃兵了。
諸葛亮聞言,一陣尷尬,連忙上前,質問道:“是誰讓你們關閉城門的?”
聽到聲音,那為首的伍長猛地轉身,他恰好認得諸葛亮,連忙拱手行禮道:“不知從哪裏來了數千人馬,我等不知其來意為何,故而自作主張,先行關閉了城門。”
那伍長的話說得也沒有問題,麵對突如其來的不明隊伍,他若是放進了城,才真的是後患無窮。
“開門!”
就在那伍長剛剛迴完話的時候,劉禪忽然一臉正色的大聲下著命令。
“這……”
那伍長雖然已經認得劉禪,但卻沒有動作,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隻見諸葛亮微微點頭,正色道:“開門吧!”
那伍長得到諸葛亮的肯定迴答,這才大聲下令。
“開城門!”
話音一落,城門緩緩而開。
在城門剛開出一條縫的時候,劉禪就一下子望了出去,看到了那相別幾個月的吳運。
在城門開了一個小口的時候,他就忍不住跑了出去。
“少主!”
諸葛亮想要喊住劉禪,卻並沒有成功。
“你們幾個,跟我來!”
他無奈的歎息一聲,又對守在城門的士兵下了一個命令。
諸葛亮也跟著走了出去。
此時吳運正躬身朝劉禪行禮。
隻見他神情激動,熱淚盈眶的道:“公子,小的吳運,總算不負所托,前來複命了!”
“真是辛苦你了,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劉禪當即將吳運給扶了起來,心裏也十分感動。
“還不快來拜見公子!”
吳運站起身,就朝身後的人揮手大聲喊道。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些人的腳竟像是給焊在了地上,連一步也挪不出。
“什麽?吳老大口中所說的公子竟是個小孩?”
“要我們聽一個毛頭小孩差遣?”
“他這個樣子,哪裏有神仙的樣子了?”
“完了,這次被吳運和吳三林給騙慘了!”
……
忽然之間,城外的數千人馬你一言我一語,刹那間就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而他們談論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在質疑吳運和劉禪。
任憑吳運再怎麽呐喊,那些人卻還是一點也不相信他說的話了。
“警告,如今五千人馬軍心搖動,已有四千九百四十五人打算幹一票就離開。”
“啥?四千九百四十五人?幹一票?離開?”
突然傳來的係統提示讓劉禪大吃一驚,他的後背也開始發涼。
“這可怎麽辦?”
“局勢眼看就要失控了,該怎麽辦!”
劉禪一臉焦急的望著吳運,但是吳運卻顯得比他還慌張。
等他想起諸葛亮的時候,一轉頭,卻發現諸葛亮已經悄悄溜到了城牆上,似乎正在觀望,準備看時機插手。
“城牆上的弓箭手有多少?”
“看上去有好幾百呢!”
“咱們把那小孩抓迴去嗎?”
“可是吳運?”
“吳運手上一共就隻有五十五個人,能做個什麽!現在我可感覺大家都和我們是一條心!”
“可一旦弓箭手發箭,咱們可在射程之內!”
“怕什麽!隻要動作快,有那小孩在手,他們不敢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