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番薯藤種下地之後,劉禪又過了十餘日的“平凡日子”,每日都重複著一樣的工作。
除了緩慢上漲的怒氣值和驚喜值,其他不論是現實還是係統,似乎都沒有什麽變化。
然而往往就是在這種平平無奇的日子裏,卻會收獲不一樣的驚喜。
這一日,劉禪依舊清晨就來到了諸葛亮身邊,處理著昨日送來的公文。
然而也不知是怎麽迴事,今天的公文比以往都少,還不到一個時辰,他們就已經處理完了。
“先生,既然公文已經處理完了,學生就先告辭了。”
難得一天早一點“下班”,劉禪也變得積極了起來。
他現在竟然已經將每日的生活都當成了現代的上班。
有了一點空閑的時候,都開始歡唿雀躍了起來。
隻是和現代不同,他現在竟不知道“下了班”之後到底該做什麽?
以前他可以到處去玩,約上三五好友,去找放鬆,尋樂事。
但是現在,他卻隻能去找雲鈴和趙婉。
然而這卻是他不想做的。
他好不容易可以不做小孩子做的事,如今又怎麽願意再自己找沒趣呢!
不過今天,諸葛亮卻並沒有同意他離去。
“少主,今天的公文之所以這麽少,是因為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和少主商議。所以昨夜送來的時候,我就已經把一些公文處理掉了。”
諸葛亮在劉禪剛站起身來的時候,卻忽然開口將他留下。
“嗯?不知先生想要說什麽事?”劉禪卻是一臉疑惑,他已經好久沒見過諸葛亮如此正經的樣子。
諸葛亮正色道:“少主可曾記得一個多月前,你我曾經討論過關於稅賦的問題?”
諸葛亮隻微微一提醒,劉禪便瞬間想起了之前他讓諸葛亮重新製定一種稅法。
“難道這麽短的時間內,他就製定好了?”
“這也太厲害了吧!”
“果然不愧是我的股肱之臣!”
劉禪心裏瞬間對諸葛亮產生無盡的崇敬。
“先生已經製定好了一種新的稅法?”劉禪好奇的問道。
諸葛亮笑道:“要說已經製定好了,卻還是有些為時過早。不過我心裏已經有了些想法,想要和少主商議一下。”
能得到諸葛亮的邀請,與他一同商議他製定的稅法,這對劉禪來說,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榮耀。
發光的榮耀。
不過他此時卻故作鎮定道:“先生請講。”
諸葛亮道:“當初少主曾說過,若是連還未成年的孩童也要收稅的話,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劉禪微微點頭道:“這一條,若是能廢除的話,我認為還是盡量廢除的好。”
諸葛亮笑道:“在我新擬定的稅法裏,不僅這一條沒有,就連成人的算賦,也一並歸入了田地之中。”
“哦?先生的意思是如今的稅賦,不再有人口稅了?”
劉禪聞言,不禁十分的驚訝,要知道真正將人口稅取消,還是在現代社會。
他不敢相信,在這個時代,諸葛亮就能走到這麽前沿。
諸葛亮微笑著點了點頭,笑道:“要是沒有少主拿出來的玉米和番薯以及之前找到的土豆三種作物,我也不敢貿然做出如此大膽的調整。”
的確,在如今經濟極不發達的時代,田地的收成,連一家一戶的口糧都常常難以保證,更不用說是將以前的人口稅都攤到田地裏。
“這還和那三樣東西有關係?”
對於這其中的關係,劉禪自然是不懂的。
諸葛亮解釋道:“以前之所以會有人口稅,就是因為土地貧瘠,而漢家製度,土地稅定在三十稅一,就算是戰亂時期,也隻是十五稅一,其中所得,往往是不足以滿足需求的,為了增加國家的稅收,所以才有了口稅和算稅。”
劉禪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隻好連連點頭。
諸葛亮又道:“然而如今卻不同了,有了這三種作物,普通百姓的農作物收入就大大增加,五畝地的收入,就足以供給一戶人家一年的口糧。這樣一來,也就有了取消人口稅的空間。”
這個時候,劉禪卻不懂了,問道:“一家人要五畝地才能供給一戶人的口糧?”
在他看來,五畝地已經算是很多了,很多現代的農村人,一個家庭裏麵還沒有五畝地,卻也不差糧食。
諸葛亮解釋道:“少主有所不知,一般來說,一個人一年要吃口糧四百餘斤,而一戶人家,一般有五口人,總得算來,就要近三千斤糧食。然而一畝水田,所能生產的稻穀,不過一畝兩三百斤,一戶人家十畝地,卻連他們自己都養不活,還要給朝廷繳納各種賦稅……”
聽到這裏,劉禪才真正明白過來,原來現在的土地產量太少。
劉禪道:“那麽先生改革的收稅方法又是什麽呢?”
諸葛亮道:“等到像玉米、土豆和番薯這樣的高產量作物可以普及給百姓的時候,對於種植這三種作物的百姓,可以取消人口稅,隻征地稅,一畝地按其收成的一成來收。”
“一成?”
劉禪不禁有些吃驚,要知道大漢四百年,可是一直都是三十才稅一!
諸葛亮道:“少主難道以為高了嗎?”
“難道不高嗎?”劉禪根本沒想到諸葛亮會這麽問,當即脫口而出。
諸葛亮卻一點也不惱怒,反而還有些高興的道:“少主會這麽想,我很欣慰,但是帳卻不能像少主那樣算。”
“哦?我不明白!”
劉禪希望諸葛亮解釋清楚。
諸葛亮笑道:“就拿玉米這一種作物來講,一畝地就可以產1000斤,那麽就算我們征了一百斤,百姓還剩九百斤。一畝九百,隻需五畝,就可以保障百姓的基本口糧,還有盈餘!”
諸葛亮又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百姓們並不隻有玉米這一種作物,還有稻米、粟、麥等作物,更會有土豆、番薯。可以說十成取一,百姓非但不會有負擔,反而比之以前,不知道輕鬆多少倍!”
聽到這裏,劉禪不禁恍然大悟,賠禮道:“方才是學生愚鈍了!”
諸葛亮笑道:“這是少主心懷百姓,我又怎會不明白呢!”
他忽然頓了一頓,撫須道:“隻不過,這新的稅法要想實施,還得等到這三種作物可以分給百姓了才行!”
除了緩慢上漲的怒氣值和驚喜值,其他不論是現實還是係統,似乎都沒有什麽變化。
然而往往就是在這種平平無奇的日子裏,卻會收獲不一樣的驚喜。
這一日,劉禪依舊清晨就來到了諸葛亮身邊,處理著昨日送來的公文。
然而也不知是怎麽迴事,今天的公文比以往都少,還不到一個時辰,他們就已經處理完了。
“先生,既然公文已經處理完了,學生就先告辭了。”
難得一天早一點“下班”,劉禪也變得積極了起來。
他現在竟然已經將每日的生活都當成了現代的上班。
有了一點空閑的時候,都開始歡唿雀躍了起來。
隻是和現代不同,他現在竟不知道“下了班”之後到底該做什麽?
以前他可以到處去玩,約上三五好友,去找放鬆,尋樂事。
但是現在,他卻隻能去找雲鈴和趙婉。
然而這卻是他不想做的。
他好不容易可以不做小孩子做的事,如今又怎麽願意再自己找沒趣呢!
不過今天,諸葛亮卻並沒有同意他離去。
“少主,今天的公文之所以這麽少,是因為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和少主商議。所以昨夜送來的時候,我就已經把一些公文處理掉了。”
諸葛亮在劉禪剛站起身來的時候,卻忽然開口將他留下。
“嗯?不知先生想要說什麽事?”劉禪卻是一臉疑惑,他已經好久沒見過諸葛亮如此正經的樣子。
諸葛亮正色道:“少主可曾記得一個多月前,你我曾經討論過關於稅賦的問題?”
諸葛亮隻微微一提醒,劉禪便瞬間想起了之前他讓諸葛亮重新製定一種稅法。
“難道這麽短的時間內,他就製定好了?”
“這也太厲害了吧!”
“果然不愧是我的股肱之臣!”
劉禪心裏瞬間對諸葛亮產生無盡的崇敬。
“先生已經製定好了一種新的稅法?”劉禪好奇的問道。
諸葛亮笑道:“要說已經製定好了,卻還是有些為時過早。不過我心裏已經有了些想法,想要和少主商議一下。”
能得到諸葛亮的邀請,與他一同商議他製定的稅法,這對劉禪來說,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榮耀。
發光的榮耀。
不過他此時卻故作鎮定道:“先生請講。”
諸葛亮道:“當初少主曾說過,若是連還未成年的孩童也要收稅的話,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劉禪微微點頭道:“這一條,若是能廢除的話,我認為還是盡量廢除的好。”
諸葛亮笑道:“在我新擬定的稅法裏,不僅這一條沒有,就連成人的算賦,也一並歸入了田地之中。”
“哦?先生的意思是如今的稅賦,不再有人口稅了?”
劉禪聞言,不禁十分的驚訝,要知道真正將人口稅取消,還是在現代社會。
他不敢相信,在這個時代,諸葛亮就能走到這麽前沿。
諸葛亮微笑著點了點頭,笑道:“要是沒有少主拿出來的玉米和番薯以及之前找到的土豆三種作物,我也不敢貿然做出如此大膽的調整。”
的確,在如今經濟極不發達的時代,田地的收成,連一家一戶的口糧都常常難以保證,更不用說是將以前的人口稅都攤到田地裏。
“這還和那三樣東西有關係?”
對於這其中的關係,劉禪自然是不懂的。
諸葛亮解釋道:“以前之所以會有人口稅,就是因為土地貧瘠,而漢家製度,土地稅定在三十稅一,就算是戰亂時期,也隻是十五稅一,其中所得,往往是不足以滿足需求的,為了增加國家的稅收,所以才有了口稅和算稅。”
劉禪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隻好連連點頭。
諸葛亮又道:“然而如今卻不同了,有了這三種作物,普通百姓的農作物收入就大大增加,五畝地的收入,就足以供給一戶人家一年的口糧。這樣一來,也就有了取消人口稅的空間。”
這個時候,劉禪卻不懂了,問道:“一家人要五畝地才能供給一戶人的口糧?”
在他看來,五畝地已經算是很多了,很多現代的農村人,一個家庭裏麵還沒有五畝地,卻也不差糧食。
諸葛亮解釋道:“少主有所不知,一般來說,一個人一年要吃口糧四百餘斤,而一戶人家,一般有五口人,總得算來,就要近三千斤糧食。然而一畝水田,所能生產的稻穀,不過一畝兩三百斤,一戶人家十畝地,卻連他們自己都養不活,還要給朝廷繳納各種賦稅……”
聽到這裏,劉禪才真正明白過來,原來現在的土地產量太少。
劉禪道:“那麽先生改革的收稅方法又是什麽呢?”
諸葛亮道:“等到像玉米、土豆和番薯這樣的高產量作物可以普及給百姓的時候,對於種植這三種作物的百姓,可以取消人口稅,隻征地稅,一畝地按其收成的一成來收。”
“一成?”
劉禪不禁有些吃驚,要知道大漢四百年,可是一直都是三十才稅一!
諸葛亮道:“少主難道以為高了嗎?”
“難道不高嗎?”劉禪根本沒想到諸葛亮會這麽問,當即脫口而出。
諸葛亮卻一點也不惱怒,反而還有些高興的道:“少主會這麽想,我很欣慰,但是帳卻不能像少主那樣算。”
“哦?我不明白!”
劉禪希望諸葛亮解釋清楚。
諸葛亮笑道:“就拿玉米這一種作物來講,一畝地就可以產1000斤,那麽就算我們征了一百斤,百姓還剩九百斤。一畝九百,隻需五畝,就可以保障百姓的基本口糧,還有盈餘!”
諸葛亮又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百姓們並不隻有玉米這一種作物,還有稻米、粟、麥等作物,更會有土豆、番薯。可以說十成取一,百姓非但不會有負擔,反而比之以前,不知道輕鬆多少倍!”
聽到這裏,劉禪不禁恍然大悟,賠禮道:“方才是學生愚鈍了!”
諸葛亮笑道:“這是少主心懷百姓,我又怎會不明白呢!”
他忽然頓了一頓,撫須道:“隻不過,這新的稅法要想實施,還得等到這三種作物可以分給百姓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