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疲勞駕駛的話題,讓沈笑夫感受到了安全的極端重要性。
晚自習時間,沈笑夫翻開《汽車的故事》,找到《“汽車安全之父”巴恩伊》讀了起來:
************
曾經有一個人,他不顧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的夢想,哪怕是在囊中羞澀的時候,依然沒有向現實妥協。
我們現在能夠開著車安全出行安全到達,都是得益於他。
如果當年他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放棄了,我們今天也許在開車途中還是提心吊膽的,甚至汽車也不可能被這麽多人接受並進入尋常家庭。
他曾獲得了2500多項汽車安全的發明專利,至少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汽車安全之父”的巴恩伊。
這位傑出的發明家,擁有豐富多彩的傳奇人生。
1907年3月1日,巴恩伊出生於奧地利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同年時期,他因患有髖關節炎而終生行走困難。
在馬車占據街道的時代,很多人還負擔不起汽車,但還是小男孩的巴恩伊就已經體驗過了家族擁有的戴姆勒汽車,更逐漸愛上了這個如魔法般神奇的駕駛工具。
然而,好運並沒有一直眷顧他,十歲時,他的父親不幸喪生。
隨之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更吞噬了家族所有的財富。
巴恩伊不得不離開學校,因為守寡的母親無法再支付他的學費。
然而,巴恩伊並沒有屈服於命運,隻有17歲的他四處籌款,報名考入了維也納機電工程技術學院工程技術專業。
在這裏,對汽車設計有著敏銳直覺的他初展才華。
1926年,巴恩伊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懷著深深的汽車情節和對設計的激情,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來到戴姆勒工廠麵試。
但經濟大蕭條使得當時的戴姆勒公司停止招聘,夢想破滅了。
巴恩伊這位脾氣暴躁的天才設計師因為想法異於常人而不被認可,沒有工作、沒有施展才能的空間。
但他並沒有向生活屈服,依然每天窩在木板房裏進行各種技術的研發。
他有一個偉大的目標,那就是掀起汽車行業的一場革命,為了這個目標他一直都在努力。
1937年,巴恩伊便提出了“中間剛性車身+前後可變形區域”的概念,並提交了專利申請。這與當時普遍認為的越堅固越安全的車身設計思路截然不同。
1939年,他再次去奔馳汽車公司麵試。
“您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年輕的巴恩伊這樣直言不諱地對董事長威廉姆·哈斯佩說。
這次,他遇到了伯樂。
威廉姆·哈斯佩是個非常開明,能夠接受不同意見的人。
他耐心地聽這個年輕人巴恩伊講解如何設計轉向係統、方向盤、轉向柱、底盤以及車身,才能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的設計理念,不但沒有責怪這個年輕人衝撞,反而相當讚同他的觀點。
威廉姆·哈斯佩當即決定聘用這位當時已經非常落魄的失業幻想家巴恩伊,似乎覺得稍慢一刻就會被別人搶走。
威廉姆·哈斯佩也給了這個年輕人足夠廣闊的平台,讓他在汽車行業大展拳腳。
威廉姆·哈斯佩說:
“如您所說,像戴姆勒-奔馳這樣的一個企業必須具有前瞻性,一定要保持領先。巴恩伊先生,您的想法要比常人超前15到20年。但在辛德芬根,您可以充分地發揮才能。我們將把您的發明直接送到專利部門。”
拿到這張自由通行證,巴恩伊這位富有創意的設計師立刻著手把想法付諸圖紙,再運用到汽車生產中。
1939年8月1日,巴恩伊正式加入戴姆勒-奔馳公司,這一天正代表了係統化汽車安全設計的開始。
此後,巴恩伊作為一名奔馳汽車公司的工程師,開始致力於改善汽車安全的各項技術研究中。
人們津津樂道這樣一幕場景:
一位衣著考究的紳士——巴恩伊哼著曲子走了進來。
“茶花女,先生。”秘書邊說邊為他把糖放在咖啡邊上。
“是的,正確!”巴恩伊心滿意足地笑了笑,大步走到椅子上坐下來,紙和筆早已為他準備好,猜歌曲是早上在辦公室的一個創造性儀式。
1945-1946年間,巴恩伊完成了兩款創新概念車的設計。
在設計中,巴恩伊將被動安全技術理念與前瞻性車身設計進行了完美結合。
一款車的設計方案采用了“堅固乘員艙+前後潰縮區”的設計,當事故發生時,車輛前後部潰縮區可以按照預定方式吸收能量並分散衝擊力,從而顯著降低作用於乘客艙的衝擊力。
另一款車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伸縮式轉向柱、防撞方向盤,同時雨刮器被設計成在不使用時迴到最底部位置,為車內乘員提供更好保護。
1951年1月25日,巴恩伊1懷著保護生命安全的心,不斷突破,發明了“吸能潰縮區”,又名“車體人員保護區”,並申請專利。
他提出在汽車碰撞中,動能應該通過車體變形被轉化吸收,以減少對車輛中乘客的傷害,而在此之前,汽車總是被設計得越堅硬越好。
根據這一專利,汽車發生碰撞時,前部和後部應該發生變形,車門應在出現事故後用手能打開。
從此,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掀開了新的篇章。
根據這個專利,采用安全車身設計的第一輛梅賽德斯-奔馳w111係列車型應運而生,並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碰撞試驗”。
碰撞測試的結果證實了巴恩伊的設想,安全車身的確能有效減少碰撞對車內成員的傷害。
這一發明徹底改變了整個汽車行業對安全的理解和標準,並融入到每一輛汽車設計之中。
這一發明,至今還是汽車安全保護方麵的基本設計!
此後,巴恩伊並沒有停止發明的腳步,可吸收衝擊的潰縮式方向盤、由2部分組成的“安全駕駛杆”、隱藏式擋風玻璃雨刷器,以及舉世聞名的塔式車頂等2,500多項專利皆出自他之手。
“汽車安全之父“的榮譽實至名歸。
1972年巴恩伊退休,但他的發明與創造永久地改變了汽車安全曆史,被世人永遠銘記。
這一年,他被授予了奧地利聯邦首席教授頭銜,巴登的城市亦賦予了他在科學領域擁有傑出成就的“文化獎”。
1994年巴恩伊先生入選“汽車名人堂”,與戈特利布·戴姆勒、卡爾·本茨齊名,成為世界汽車的偉大先驅之一。
這充分體現了巴恩伊對於世界汽車安全技術的卓越貢獻和突出成就。
巴恩伊於1997年5月30日在德國的柏布林根去世,享年90歲。
晚自習時間,沈笑夫翻開《汽車的故事》,找到《“汽車安全之父”巴恩伊》讀了起來:
************
曾經有一個人,他不顧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的夢想,哪怕是在囊中羞澀的時候,依然沒有向現實妥協。
我們現在能夠開著車安全出行安全到達,都是得益於他。
如果當年他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放棄了,我們今天也許在開車途中還是提心吊膽的,甚至汽車也不可能被這麽多人接受並進入尋常家庭。
他曾獲得了2500多項汽車安全的發明專利,至少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汽車安全之父”的巴恩伊。
這位傑出的發明家,擁有豐富多彩的傳奇人生。
1907年3月1日,巴恩伊出生於奧地利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同年時期,他因患有髖關節炎而終生行走困難。
在馬車占據街道的時代,很多人還負擔不起汽車,但還是小男孩的巴恩伊就已經體驗過了家族擁有的戴姆勒汽車,更逐漸愛上了這個如魔法般神奇的駕駛工具。
然而,好運並沒有一直眷顧他,十歲時,他的父親不幸喪生。
隨之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更吞噬了家族所有的財富。
巴恩伊不得不離開學校,因為守寡的母親無法再支付他的學費。
然而,巴恩伊並沒有屈服於命運,隻有17歲的他四處籌款,報名考入了維也納機電工程技術學院工程技術專業。
在這裏,對汽車設計有著敏銳直覺的他初展才華。
1926年,巴恩伊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懷著深深的汽車情節和對設計的激情,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來到戴姆勒工廠麵試。
但經濟大蕭條使得當時的戴姆勒公司停止招聘,夢想破滅了。
巴恩伊這位脾氣暴躁的天才設計師因為想法異於常人而不被認可,沒有工作、沒有施展才能的空間。
但他並沒有向生活屈服,依然每天窩在木板房裏進行各種技術的研發。
他有一個偉大的目標,那就是掀起汽車行業的一場革命,為了這個目標他一直都在努力。
1937年,巴恩伊便提出了“中間剛性車身+前後可變形區域”的概念,並提交了專利申請。這與當時普遍認為的越堅固越安全的車身設計思路截然不同。
1939年,他再次去奔馳汽車公司麵試。
“您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年輕的巴恩伊這樣直言不諱地對董事長威廉姆·哈斯佩說。
這次,他遇到了伯樂。
威廉姆·哈斯佩是個非常開明,能夠接受不同意見的人。
他耐心地聽這個年輕人巴恩伊講解如何設計轉向係統、方向盤、轉向柱、底盤以及車身,才能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的設計理念,不但沒有責怪這個年輕人衝撞,反而相當讚同他的觀點。
威廉姆·哈斯佩當即決定聘用這位當時已經非常落魄的失業幻想家巴恩伊,似乎覺得稍慢一刻就會被別人搶走。
威廉姆·哈斯佩也給了這個年輕人足夠廣闊的平台,讓他在汽車行業大展拳腳。
威廉姆·哈斯佩說:
“如您所說,像戴姆勒-奔馳這樣的一個企業必須具有前瞻性,一定要保持領先。巴恩伊先生,您的想法要比常人超前15到20年。但在辛德芬根,您可以充分地發揮才能。我們將把您的發明直接送到專利部門。”
拿到這張自由通行證,巴恩伊這位富有創意的設計師立刻著手把想法付諸圖紙,再運用到汽車生產中。
1939年8月1日,巴恩伊正式加入戴姆勒-奔馳公司,這一天正代表了係統化汽車安全設計的開始。
此後,巴恩伊作為一名奔馳汽車公司的工程師,開始致力於改善汽車安全的各項技術研究中。
人們津津樂道這樣一幕場景:
一位衣著考究的紳士——巴恩伊哼著曲子走了進來。
“茶花女,先生。”秘書邊說邊為他把糖放在咖啡邊上。
“是的,正確!”巴恩伊心滿意足地笑了笑,大步走到椅子上坐下來,紙和筆早已為他準備好,猜歌曲是早上在辦公室的一個創造性儀式。
1945-1946年間,巴恩伊完成了兩款創新概念車的設計。
在設計中,巴恩伊將被動安全技術理念與前瞻性車身設計進行了完美結合。
一款車的設計方案采用了“堅固乘員艙+前後潰縮區”的設計,當事故發生時,車輛前後部潰縮區可以按照預定方式吸收能量並分散衝擊力,從而顯著降低作用於乘客艙的衝擊力。
另一款車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伸縮式轉向柱、防撞方向盤,同時雨刮器被設計成在不使用時迴到最底部位置,為車內乘員提供更好保護。
1951年1月25日,巴恩伊1懷著保護生命安全的心,不斷突破,發明了“吸能潰縮區”,又名“車體人員保護區”,並申請專利。
他提出在汽車碰撞中,動能應該通過車體變形被轉化吸收,以減少對車輛中乘客的傷害,而在此之前,汽車總是被設計得越堅硬越好。
根據這一專利,汽車發生碰撞時,前部和後部應該發生變形,車門應在出現事故後用手能打開。
從此,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掀開了新的篇章。
根據這個專利,采用安全車身設計的第一輛梅賽德斯-奔馳w111係列車型應運而生,並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碰撞試驗”。
碰撞測試的結果證實了巴恩伊的設想,安全車身的確能有效減少碰撞對車內成員的傷害。
這一發明徹底改變了整個汽車行業對安全的理解和標準,並融入到每一輛汽車設計之中。
這一發明,至今還是汽車安全保護方麵的基本設計!
此後,巴恩伊並沒有停止發明的腳步,可吸收衝擊的潰縮式方向盤、由2部分組成的“安全駕駛杆”、隱藏式擋風玻璃雨刷器,以及舉世聞名的塔式車頂等2,500多項專利皆出自他之手。
“汽車安全之父“的榮譽實至名歸。
1972年巴恩伊退休,但他的發明與創造永久地改變了汽車安全曆史,被世人永遠銘記。
這一年,他被授予了奧地利聯邦首席教授頭銜,巴登的城市亦賦予了他在科學領域擁有傑出成就的“文化獎”。
1994年巴恩伊先生入選“汽車名人堂”,與戈特利布·戴姆勒、卡爾·本茨齊名,成為世界汽車的偉大先驅之一。
這充分體現了巴恩伊對於世界汽車安全技術的卓越貢獻和突出成就。
巴恩伊於1997年5月30日在德國的柏布林根去世,享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