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大軍用了一天多時間,才緩慢推進到了距離武川鎮七十裏的地方。
這樣的行進速度,比長孫晟等人預料的要慢了許多。
想必是突厥人吸取了咄吉之前慘敗的教訓,在得知河東騎兵極善穿插衝鋒戰術的前提下,采取了最保守的應對策略。
“難怪東突厥能發展壯大到今天,啟民比他兒子咄吉要難對付多了。”
楊浩對啟民有些刮目相看,心中對這次突厥大軍壓境也不由看重了幾分。不過看重歸看重,卻也一點沒有動搖到他對河東郡兵的信心。
突厥人是沒有機會贏的。
楊浩對六鎮誌在必得,河東郡兵的後勤補給比突厥人優秀了不知道多少,啟民雖然想緩打慢攻,但是長遠看對突厥是不利的。草原騎兵的特質,注定了突厥大軍隻能速戰速決,因此,不管怎樣,進攻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楊浩和河東郡兵手裏。
“咦,突厥大軍停了?”
長孫晟接到下麵傳來的軍報,不由驚訝出聲。
“什麽!”
“突厥人停下了?他們在搞什麽,難道不想進攻了嗎?”
河東將士聞訊大吃一驚,思索著突厥人此舉何意。
楊浩從長孫晟手裏接過斥候情報,掃了一眼,微微皺眉。突厥大軍在前進到距離武川鎮五十裏的時候,忽然停下了,在一處叫黑鳳山的地方駐紮了下來。
“難道是……”
在眾人一頭霧水不解的時候,楊浩想到了一種可能性,嘴角不由露出了一絲古怪笑意。
果不其然,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突厥使者來到了武川鎮,帶來了啟民邀請楊浩明日陣前晤見的請求。
“什麽!陣前談判?”
“殿下,萬萬去不得!突厥人一定有什麽陰謀!”
“是呀,是呀,啟民一定不會安什麽好心,殿下何必以身犯險!”
眾將聽到消息不由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絕大多數意見,卻是不讚成楊浩答應與啟民會見。既然雙方已經開戰,又有什麽談判的必要呢?到時候擊敗突厥之後,他們自然會把啟民擒住向楊浩複命。
楊浩聽著眾人的議論,微笑不語。
那突厥使者卻是個漢人,聽見河東眾人毫不避諱的議論,變色一變,轉身朝楊浩行了一禮,粗聲道:“可汗與秦王殿下約在雙方陣前相見,莫非殿下不敢前去應約嗎?”
“放你媽的狗屁!”
沒等楊浩說話,一名河東將領忍不住跳了出來,指著那突厥使者,破口大罵道:“我看你明明是漢人,卻做了突厥人的走狗,像你這種卑賤投敵的小人,豈敢言勇!”
突厥使者臉色紅漲,羞憤難當,爭辯道:“我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
之前的河東將領鄙夷道:“呸!不知羞恥,突厥首領算什麽狗屁君上!要不是河東郡兵軍紀不讓擅殺,我現在就把你斬於刀下!”
“你……”
突厥使者渾身一顫,卻是被那河東將領嚇得不輕。
楊浩抬了抬手,示意河東眾將安靜,轉首望向突厥使者,微笑道:“你迴去稟報啟民,就說本王答應了,明日辰時,不見不散!”
突厥使者神色一喜,趕緊道:“謝秦王殿下!外臣告退。”
說完不敢耽擱,立馬起身對楊浩長長一揖之後,心驚膽戰離開了武川鎮。
……
突厥使者走後,長孫晟看了楊浩一眼,忍不住抱怨道:“殿下何必答應啟民的談判之約呢?”
楊浩笑道:“我倒想看看啟民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長孫晟說:“如果啟民真有和談的意願,又何必帶領幾十萬大軍而來呢?我覺得其心意不誠,恐怕殿下與之談判也談不出什麽結果來。”
楊浩點點頭:“話雖如此,不過我卻另有打算,見啟民一見並沒有什麽大礙,安全什麽的你們不用擔心。”
長孫晟這才無話可說。
第二日清晨,長孫晟反複確認了斥候消息,兩軍陣前並沒有突厥的伏兵之後,才親自陪同楊浩赴約,同行的還有穆離指揮的一千親衛隊騎兵。小道玄自然也跟隨在楊浩身邊,護衛其周全。
啟民約定的地點,距離兩軍各有三十裏地,空曠無垠,沒有山地樹木的遮擋,以顯談判誠意。
楊浩趕到的時候,啟民早已經等在了那裏。
啟民可汗,真名阿史那染幹,年近五十,與他兒子咄吉不同,他的身材並沒有十分高大,而是略有些瘦削,不過一雙明亮的眼睛卻是顯得極有智慧。此行他也隻帶了千餘親衛赴會。
“秦王殿下,有失遠迎。”
啟民見到楊浩之後,略微有些倨傲地問候。言語之間,一派地主之誼的風範,似是在強調在草原上,他才是真正的主人。
楊浩拱了拱手,淡淡道:“彼此彼此。”
啟民神色略顯不愉,顯然對楊浩的迴答十分不滿,當即冷聲道:“秦王殿下,不知您為何要對我們突厥大動幹戈呢?”
楊浩哈哈一笑,反問道:“啟民可汗,咱講話可要負責任啊,明明是你們突厥人進攻我軍在先,本王隻是自保而已。”
啟民被噎的差點吐一口血出來,忍住怒氣道:“據我所知,貌似是殿下先率兵殺入草原的,秦王殿下作何解釋呢?”
楊浩臉色一下陰沉下來,冷聲道:“可汗莫非不知道我大隋土月城被屠城之事?”
啟民爭辯道:“土月城屠城是鮮卑人做的,與我突厥人無關,況且後來我兒咄吉也為此攻打鮮卑部族,反而被殿下阻撓……”
楊浩打斷道:“襲擊土月城的拓跋部到底是怎麽迴事,你我心知肚明,可汗何必在這裏惺惺作態?”
“你……”
啟民想說些什麽,奈何楊浩說的一針見血,根本無力反駁。沉默了一會,忍不住道:“其實這都是誤會,不如我們把之前發生的,統統拋開,然後殿下把武川撫冥還給突厥,你我兩方同時撤兵,就此罷戰,如何?”
這迴輪到楊浩笑了出來,隻見他衝著啟民搖搖頭,斷然道:“絕不可能!”
啟民忍不住嘲諷道:“當初還是大隋先皇帝將武川四鎮賜給了我突厥一族,難道秦王殿下不顧皇家顏麵,要出爾反爾嗎?”
楊浩訝道:“原來可汗還承認六鎮之地是屬於我大隋的!既然當初是大隋賜給突厥的,如今我要收迴,也是理所應當!”
“你……”
啟民又是一陣無語,他沒想到楊浩會這樣蠻不講理!
“殿下此言差矣!”
啟民身後一個聲音傳來,楊浩循聲望去,發現原來是昨日那個漢人使者站了出來。
“大丈夫一諾千金,更不用說是大隋皇帝的諾言了!既然武川等鎮許諾給了我突厥,殿下此時再討要迴去,豈不是陷大隋先帝於不義?”那使者對著楊浩侃侃而談。
楊浩看了他一眼,道:“此一時彼一時,如果先帝還活著,見到可汗勾結鮮卑人對大隋意圖不軌,別說收迴四鎮,隻怕早已經發兵覆滅了突厥全族!”
啟民臉色越發難看起來,冷冷道:“殿下此語,恐怕你我隻能兵戎相見了!”
楊浩歎道:“我今日肯來,便是希望可汗能像鮮卑眾部族一樣深明大義,奈何天不遂人願,可汗既有此決定,本王也隻好見招拆招了!”
雙方再無好話可說,談判即將不歡而散。
“可汗,要不要把大隋秦王留下來?”啟民身邊一員突厥將領陰惻惻說道。
啟民望著隻有千餘人的隋軍護衛隊,皺眉道:“有幾分把握?”
那將領微微一頓,目光掃向陣勢嚴密的隋軍,頓時沒了自信,吞吞吐吐道:“兩三分吧……”
“……”
啟民無語,黑著臉下令道:“先迴營再說!”
反倒是楊浩那邊,穆離躍躍欲試,他有信心能趕在突厥大軍趕到之前,以一千兵力活捉啟民可汗。
楊浩有些意動,如果能活捉或者擊斃啟民,突厥一役能減少許多麻煩。
反而是長孫晟絕不讚同。一旦陷入混戰,雙方兵力猝然加入進來,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長孫晟卻是不願讓楊浩陷入到危險境地。
穆離思慮再三,隻好放棄了活捉啟民的誘人念頭。
待到安全返迴武川鎮之後,楊浩立刻召集作戰會議。突厥勢力比鮮卑各族都要強大得多,啟民的野心也更大,再加上這次談判破裂之後,楊浩也基本摸清了突厥人的打算,隋軍與突厥一戰已經不可避免。接下來河東郡兵要做的,便是如何漂亮的贏下此戰!
這樣的行進速度,比長孫晟等人預料的要慢了許多。
想必是突厥人吸取了咄吉之前慘敗的教訓,在得知河東騎兵極善穿插衝鋒戰術的前提下,采取了最保守的應對策略。
“難怪東突厥能發展壯大到今天,啟民比他兒子咄吉要難對付多了。”
楊浩對啟民有些刮目相看,心中對這次突厥大軍壓境也不由看重了幾分。不過看重歸看重,卻也一點沒有動搖到他對河東郡兵的信心。
突厥人是沒有機會贏的。
楊浩對六鎮誌在必得,河東郡兵的後勤補給比突厥人優秀了不知道多少,啟民雖然想緩打慢攻,但是長遠看對突厥是不利的。草原騎兵的特質,注定了突厥大軍隻能速戰速決,因此,不管怎樣,進攻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楊浩和河東郡兵手裏。
“咦,突厥大軍停了?”
長孫晟接到下麵傳來的軍報,不由驚訝出聲。
“什麽!”
“突厥人停下了?他們在搞什麽,難道不想進攻了嗎?”
河東將士聞訊大吃一驚,思索著突厥人此舉何意。
楊浩從長孫晟手裏接過斥候情報,掃了一眼,微微皺眉。突厥大軍在前進到距離武川鎮五十裏的時候,忽然停下了,在一處叫黑鳳山的地方駐紮了下來。
“難道是……”
在眾人一頭霧水不解的時候,楊浩想到了一種可能性,嘴角不由露出了一絲古怪笑意。
果不其然,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突厥使者來到了武川鎮,帶來了啟民邀請楊浩明日陣前晤見的請求。
“什麽!陣前談判?”
“殿下,萬萬去不得!突厥人一定有什麽陰謀!”
“是呀,是呀,啟民一定不會安什麽好心,殿下何必以身犯險!”
眾將聽到消息不由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絕大多數意見,卻是不讚成楊浩答應與啟民會見。既然雙方已經開戰,又有什麽談判的必要呢?到時候擊敗突厥之後,他們自然會把啟民擒住向楊浩複命。
楊浩聽著眾人的議論,微笑不語。
那突厥使者卻是個漢人,聽見河東眾人毫不避諱的議論,變色一變,轉身朝楊浩行了一禮,粗聲道:“可汗與秦王殿下約在雙方陣前相見,莫非殿下不敢前去應約嗎?”
“放你媽的狗屁!”
沒等楊浩說話,一名河東將領忍不住跳了出來,指著那突厥使者,破口大罵道:“我看你明明是漢人,卻做了突厥人的走狗,像你這種卑賤投敵的小人,豈敢言勇!”
突厥使者臉色紅漲,羞憤難當,爭辯道:“我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
之前的河東將領鄙夷道:“呸!不知羞恥,突厥首領算什麽狗屁君上!要不是河東郡兵軍紀不讓擅殺,我現在就把你斬於刀下!”
“你……”
突厥使者渾身一顫,卻是被那河東將領嚇得不輕。
楊浩抬了抬手,示意河東眾將安靜,轉首望向突厥使者,微笑道:“你迴去稟報啟民,就說本王答應了,明日辰時,不見不散!”
突厥使者神色一喜,趕緊道:“謝秦王殿下!外臣告退。”
說完不敢耽擱,立馬起身對楊浩長長一揖之後,心驚膽戰離開了武川鎮。
……
突厥使者走後,長孫晟看了楊浩一眼,忍不住抱怨道:“殿下何必答應啟民的談判之約呢?”
楊浩笑道:“我倒想看看啟民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長孫晟說:“如果啟民真有和談的意願,又何必帶領幾十萬大軍而來呢?我覺得其心意不誠,恐怕殿下與之談判也談不出什麽結果來。”
楊浩點點頭:“話雖如此,不過我卻另有打算,見啟民一見並沒有什麽大礙,安全什麽的你們不用擔心。”
長孫晟這才無話可說。
第二日清晨,長孫晟反複確認了斥候消息,兩軍陣前並沒有突厥的伏兵之後,才親自陪同楊浩赴約,同行的還有穆離指揮的一千親衛隊騎兵。小道玄自然也跟隨在楊浩身邊,護衛其周全。
啟民約定的地點,距離兩軍各有三十裏地,空曠無垠,沒有山地樹木的遮擋,以顯談判誠意。
楊浩趕到的時候,啟民早已經等在了那裏。
啟民可汗,真名阿史那染幹,年近五十,與他兒子咄吉不同,他的身材並沒有十分高大,而是略有些瘦削,不過一雙明亮的眼睛卻是顯得極有智慧。此行他也隻帶了千餘親衛赴會。
“秦王殿下,有失遠迎。”
啟民見到楊浩之後,略微有些倨傲地問候。言語之間,一派地主之誼的風範,似是在強調在草原上,他才是真正的主人。
楊浩拱了拱手,淡淡道:“彼此彼此。”
啟民神色略顯不愉,顯然對楊浩的迴答十分不滿,當即冷聲道:“秦王殿下,不知您為何要對我們突厥大動幹戈呢?”
楊浩哈哈一笑,反問道:“啟民可汗,咱講話可要負責任啊,明明是你們突厥人進攻我軍在先,本王隻是自保而已。”
啟民被噎的差點吐一口血出來,忍住怒氣道:“據我所知,貌似是殿下先率兵殺入草原的,秦王殿下作何解釋呢?”
楊浩臉色一下陰沉下來,冷聲道:“可汗莫非不知道我大隋土月城被屠城之事?”
啟民爭辯道:“土月城屠城是鮮卑人做的,與我突厥人無關,況且後來我兒咄吉也為此攻打鮮卑部族,反而被殿下阻撓……”
楊浩打斷道:“襲擊土月城的拓跋部到底是怎麽迴事,你我心知肚明,可汗何必在這裏惺惺作態?”
“你……”
啟民想說些什麽,奈何楊浩說的一針見血,根本無力反駁。沉默了一會,忍不住道:“其實這都是誤會,不如我們把之前發生的,統統拋開,然後殿下把武川撫冥還給突厥,你我兩方同時撤兵,就此罷戰,如何?”
這迴輪到楊浩笑了出來,隻見他衝著啟民搖搖頭,斷然道:“絕不可能!”
啟民忍不住嘲諷道:“當初還是大隋先皇帝將武川四鎮賜給了我突厥一族,難道秦王殿下不顧皇家顏麵,要出爾反爾嗎?”
楊浩訝道:“原來可汗還承認六鎮之地是屬於我大隋的!既然當初是大隋賜給突厥的,如今我要收迴,也是理所應當!”
“你……”
啟民又是一陣無語,他沒想到楊浩會這樣蠻不講理!
“殿下此言差矣!”
啟民身後一個聲音傳來,楊浩循聲望去,發現原來是昨日那個漢人使者站了出來。
“大丈夫一諾千金,更不用說是大隋皇帝的諾言了!既然武川等鎮許諾給了我突厥,殿下此時再討要迴去,豈不是陷大隋先帝於不義?”那使者對著楊浩侃侃而談。
楊浩看了他一眼,道:“此一時彼一時,如果先帝還活著,見到可汗勾結鮮卑人對大隋意圖不軌,別說收迴四鎮,隻怕早已經發兵覆滅了突厥全族!”
啟民臉色越發難看起來,冷冷道:“殿下此語,恐怕你我隻能兵戎相見了!”
楊浩歎道:“我今日肯來,便是希望可汗能像鮮卑眾部族一樣深明大義,奈何天不遂人願,可汗既有此決定,本王也隻好見招拆招了!”
雙方再無好話可說,談判即將不歡而散。
“可汗,要不要把大隋秦王留下來?”啟民身邊一員突厥將領陰惻惻說道。
啟民望著隻有千餘人的隋軍護衛隊,皺眉道:“有幾分把握?”
那將領微微一頓,目光掃向陣勢嚴密的隋軍,頓時沒了自信,吞吞吐吐道:“兩三分吧……”
“……”
啟民無語,黑著臉下令道:“先迴營再說!”
反倒是楊浩那邊,穆離躍躍欲試,他有信心能趕在突厥大軍趕到之前,以一千兵力活捉啟民可汗。
楊浩有些意動,如果能活捉或者擊斃啟民,突厥一役能減少許多麻煩。
反而是長孫晟絕不讚同。一旦陷入混戰,雙方兵力猝然加入進來,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長孫晟卻是不願讓楊浩陷入到危險境地。
穆離思慮再三,隻好放棄了活捉啟民的誘人念頭。
待到安全返迴武川鎮之後,楊浩立刻召集作戰會議。突厥勢力比鮮卑各族都要強大得多,啟民的野心也更大,再加上這次談判破裂之後,楊浩也基本摸清了突厥人的打算,隋軍與突厥一戰已經不可避免。接下來河東郡兵要做的,便是如何漂亮的贏下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