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紹是四月二十九日到達太原的,他四月二十二大軍出征當天離開大興,日夜兼程,隻用了七天便趕到了太原。
這次來太原,是太子楊昭的意思,他身上帶著楊昭的特殊使命,那就是要輔助秦王楊浩收複六鎮舊地。
聽到這個使命,柴紹沒有為能一展所長而激動,心中反而微微失落。
原本朝野的風聞都是唐國公李淵會被委以重任,鎮守太原,而他與李淵的三女李秀娥已經訂情,李淵便是他未來的老丈人,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去太原,輔佐未來嶽丈更順心遂意。
誰料事到臨頭,河東總管最終的人選卻換成了長孫晟,李淵反而被派去鎮守隴西郡!
隴西與太原距離何止千裏!
如果他真的去了太原,隻怕與李秀娥更難有時日相處,這對剛剛與女子定情的他來說,簡直難以忍受。
他已經下定主意要跟太子推辭不去太原,最後卻是被李秀娥勸阻了下來。
李秀娥的理由,自然是不願意因為兩人之間的私事,影響柴紹的仕途,況且如果柴紹拒絕了太子,隻怕從此再難以取得太子的信任,那就得不償失了。
柴紹聽了李秀娥的話,有些汗顏,這才打消了要與太子推辭的想法,心中卻滿是柔情蜜意。李秀娥能為他考慮這麽周到,如此良配,夫複何求?
離京前數日,心中更加不舍,絞盡腦汁找機會與李秀娥多多相處,隻可惜,剛找到機會與李秀娥見麵,那個流著長鼻涕的惡心李二就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在兩人之間,百般搗亂,讓柴紹咬牙切齒,恨不得揍他一頓。
李秀娥則掩口而笑,寵溺的拉過李二,替他擦了擦鼻涕,然後溫柔地揉著他的腦袋。
李二舒服地倚在三姐的懷裏,眯著眼睛,斜睨了柴紹一眼,像隻得意的小狐狸一樣嘿嘿嘿笑著,看得柴紹又羨慕又是氣惱。
“媽的!丫兔崽子是故意的!”柴紹怒火中燒,心裏暗罵道。
柴紹與李二的明爭暗鬥,李秀娥都看在眼裏,心中了然,卻並不在意,一雙秀眸落在李二身上越發的溫柔,霎那間釋放出來的美態,卻是把柴紹看呆了,一時連氣惱李二的事情都忘記了。
“你去太原好生照顧自己,我過幾日也會啟程,陪父親去隴西,恐怕我們最早也要到年底才有機會見麵……嗯,山高水長,我祝你一路順風!”李秀娥軟語柔音對柴紹說道。
“秀娥!”
柴紹聞言激動地幾乎要昏厥過去,心中千言萬語,強烈的感情如山崩一樣,要傾訴給眼前的女子聽,隻可惜一個略帶尖利的嗓音男童聲音傳來,打破了他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情緒——
“嘻嘻嘻,我也祝你一路順風!省得天天來我們家找三姐!”李二撇著嘴,大聲叫嚷道。
“……”
柴紹聽著這樣欠扁的話語,頓時又有了將李二暴揍一頓的衝動。
李秀娥搖頭笑了笑,趕緊拉著李二與柴紹告辭。
這是柴紹離開大興前的情景。
望著太原城的城牆,柴紹心中百感交集。他對大興城的迴憶,隻剩下了對李秀娥的思念,至於李二那張可惡的小嘴臉,他恨不得自己已經全然忘記了。
……
對於柴紹的到來,楊浩早就有準備。
柴紹之前是千牛備身,精通武藝,雖然武藝不是特別高強,但是足以勝任一般的軍職事務。楊浩略微想了想,便把他安排到河東郡兵做了一名行軍司馬。
與驍果右軍時期又有不同,如今的河東郡兵裏,軍司馬一職已經不複原先的功能和職責了,其監督軍事的職能大大削弱,轉而逐漸成為軍營事務官、服務官等身份,有點類似於後世軍隊的指導員。
楊浩對這一變革胸有成竹,以後軍司馬要服務將士,做好各方麵的行政事務工作,而不是淩駕在將士之上的‘監軍’。
而且還有一個變化,則是軍司馬的數量也被楊浩大大增加,以前每軍設一個軍司馬,現在則增加到每一營設一軍司馬,為校尉官的副將,協同管理本營的軍事事務。
柴紹聽到自己被委任為軍司馬,不由精神一振。
他入城之前早就知道了河東郡兵已經擴充至數萬人,河東郡兵的軍司馬,豈不是位高權重?看來秦王楊浩對自己還是非常重視的。柴紹心裏暗暗想著。
隻是當他在穆離的帶領下,進入郡兵營地之後,他才傻眼了!
原來楊浩說的軍司馬,不是整個河東郡兵的軍司馬,而是河東郡兵之下,一個小小營的軍司馬!
“何時起軍司馬與校尉平起平坐了?”
柴紹哭笑不得,心中說不失落是假的。他不知道,其實他還是誤會了,如今的軍司馬恐怕職位還在校尉官之下。
“柴司馬,這是咱們河東郡兵的軍製軍規,請你務必仔細學習一下,若是觸犯了軍法,在咱們河東郡兵之中,便是王爺犯了錯也要受罰。”
穆離丟給柴紹幾本冊子,一本正經小大人一樣介紹道。
“……咳咳,我知道了,我會仔細看的。”
柴紹目瞪口呆將冊子接了過來,苦笑著點了點頭。
兩人交接間,一個壯碩的漢子闖進了軍帳,衝著穆離咧嘴笑道:“小穆將軍,我來了!新來的軍司馬在哪裏?”
穆離指了指柴紹,介紹道:“柴紹,新任的軍司馬,你未來的搭檔。”
壯碩漢子眼睛亮了亮,對柴紹伸出了手掌,爽朗笑道:“哦,原來是柴司馬!你好,我叫林平,是第四軍第七營的校尉,以後咱倆便要共事了!”
柴紹不明所以,學著對方的樣子伸出了手掌,愣愣道:“你好,林校尉,我是柴紹……”
林平握住了柴紹的手掌,用力的搖了搖,大笑道:“歡迎柴司馬!歡迎!歡迎!走,我帶你去見見咱們七營的同袍!”說完硬拉著一頭霧水的柴紹走掉了。
穆離返迴去向楊浩匯報。
楊浩聽到柴紹的反應,不由笑了笑。
“王爺笑什麽呢?”穆離歪著腦袋好奇道。
楊浩道:“沒什麽,柴紹是太子殿下舉薦來的,不過咱們河東郡兵的規矩不能廢,沒有經過考核,破例直接給他一個軍司馬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他能不能適應得了,就看他自己的了。”
穆離點點頭,深以為然。
他自己能獲得河東郡兵眾將士的認可,可是憑著真本事贏來的,比武藝、論軍策,整個河東郡兵中比他強的,沒有幾個,所以才被眾人親切稱唿為‘小穆將軍’,卻不是他真的獲封了將軍之職。
柴紹的事情,暫不多說。
楊浩從柴紹口中得知了楊廣征討遼東的諸多布置,微一沉吟,便開始寫給太子楊昭的書信,將河東現在的情況稟告給他。
書信是八百裏加急送走的,預計一兩日便可送達京城。
在此之前,有幾次楊浩與太子之間傳信,用的都是飛鷹,不過現在大軍出動征討遼東,非常時期,本就稀缺的飛鷹,都被調用給前線大軍和後方聯係了,楊浩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方式。
楊浩在信中把自己經營的河原鋼鐵廠、河東郡兵改製,一五一十都匯報給了楊昭。
五月二日,太子楊昭收到了楊浩的書信,見到楊浩匯報的內容,不免又驚又喜。尤其是聽到楊浩說,河原一日能產上萬斤良鐵,竟然能支撐起數萬郡兵的消耗,心中簡直喜不自勝。
“我讓小七去河東,果然沒有錯!收複六鎮舊地,指日可待!從此突厥威脅會大大降低!”
楊昭立刻將楊浩匯報的內容,擇重點轉報給了正在行軍途中的父皇。
飛書一日便達,隔天,已經行軍至洛陽的楊廣收到了楊昭的飛書。
“什麽!楊浩那小子在太原城外煉鐵,一天能煉上萬斤良鐵?這怎麽可能!尚欽,你說,楊浩會不會在騙朕?”楊廣看到飛書內容,幾乎震驚地跳了起來。
尚太監笑道:“秦王如何敢欺瞞陛下,再者,奴婢倒是覺得,以秦王的為人,恐怕會故意往少了說……”
楊廣聞言一驚,笑罵道:“對!尚欽,你說的有道理!這小子可不老實呢!隻是一日產上萬斤……嘶……朕還是覺得匪夷所思……”
勉強按耐下震驚的心情,目光順著飛書繼續往下看,卻是看得眉頭一皺。他看到了楊浩介紹將生產的良鐵,或出售或販賣給了世家,或鋪設成了鐵軌。
“尚欽!”楊廣忽然喝道。
尚太監立刻迴道:“奴婢在!”
楊廣沉聲道:“立刻去查太原郡柳家、王家等都從楊浩手裏買了多少鐵,鐵的品質如何,朕要知道的越快越好,越詳細越好!”
“是!奴婢這就去辦。”
尚太監躬身出去了。
半日後,尚太監帶著結果迴來了,除了帶著各家的消息之外,還帶了幾把精巧的鐵器。
原來河原鋼鐵廠出產的良鐵早就已經經由河東的世家們,販賣到了洛陽。而坊間也已經漸漸流傳起‘河原鋼’名聲,但凡是由河原鋼打造的鐵器,都十分的好用、耐用,就算是普通鐵匠,也能用河原鋼鍛造出媲美鑄鐵大師的作品出來。
一時間,河原鋼名聲鵲起。
楊廣聽完尚欽打探迴來的世家消息,基本可以確定楊浩所說沒有太大水分之後,卻是隨手把玩起了尚太監帶迴來的幾件鐵器,此時正拿在他手裏的是一把剪刀。
與普通的剪刀不同,他手裏的這把剪刀,刀刃都泛著寒光,整把剪子都顯得烏黑發亮,而且拿在手裏也比普通的剪刀略微沉重一些,一看就是品質極高的良鐵打造成的。
楊廣按照尚欽的提示,嚐試用手裏的剪刀去剪一塊看上去像是甲胄部件的鐵片,沒想到剪刀非常順滑,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阻力,就輕鬆將鐵片剪成了兩段!
“嘶——怎麽可能!”
楊廣大吃一驚,難以置信望著手裏剪刀。
“他娘的!楊浩這小子,竟然拿這麽好的良鐵來造剪刀!還販賣給世家!這麽好的良鐵應該給朕的將士們打造軍器啊!”
“這個混小子!朕要被他氣死了!”
難得的大隋皇帝會破口大罵,並且爆出了髒話,可見心情是多麽的激動。
“立刻召楊浩來見朕!朕要親自問問他!”楊廣情緒激動道。
“可是——”
旁邊的尚太監弱弱道:“陛下,咱們大軍開動,秦王要趕來恐怕不容易啊……”
楊廣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從明天起,更改行軍路線,大軍在河陽渡過大河之後,向北折轉,走長平郡、武安郡、趙郡。”
“是!奴婢遵旨!”尚太監恭敬應是。
原本計劃中,楊廣禦駕隨同大軍,沿著大河向東,然後轉折到新修建的北段運河永濟渠,一路向北,抵達涿郡。僅僅因為‘河原鋼’一個小小插曲,卻是要將原本的行軍路線,整體向西北偏移了一下。由此可見楊廣對‘河原鋼’是多麽的重視!
“尚欽,大軍預計幾日可以抵達武安郡?”楊廣問道。
尚太監想了想,迴道:“迴陛下,估計,五月十五可以到達武安郡。”武安郡隸屬河北之地,不過卻緊挨著河東,是大軍行進路途上距離太原最近的地點。
“那好!便讓楊浩於五月十五在武安郡來見朕!”楊廣氣唿唿說道。
“是!”
尚太監隻得領命下去了。
……
這次來太原,是太子楊昭的意思,他身上帶著楊昭的特殊使命,那就是要輔助秦王楊浩收複六鎮舊地。
聽到這個使命,柴紹沒有為能一展所長而激動,心中反而微微失落。
原本朝野的風聞都是唐國公李淵會被委以重任,鎮守太原,而他與李淵的三女李秀娥已經訂情,李淵便是他未來的老丈人,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去太原,輔佐未來嶽丈更順心遂意。
誰料事到臨頭,河東總管最終的人選卻換成了長孫晟,李淵反而被派去鎮守隴西郡!
隴西與太原距離何止千裏!
如果他真的去了太原,隻怕與李秀娥更難有時日相處,這對剛剛與女子定情的他來說,簡直難以忍受。
他已經下定主意要跟太子推辭不去太原,最後卻是被李秀娥勸阻了下來。
李秀娥的理由,自然是不願意因為兩人之間的私事,影響柴紹的仕途,況且如果柴紹拒絕了太子,隻怕從此再難以取得太子的信任,那就得不償失了。
柴紹聽了李秀娥的話,有些汗顏,這才打消了要與太子推辭的想法,心中卻滿是柔情蜜意。李秀娥能為他考慮這麽周到,如此良配,夫複何求?
離京前數日,心中更加不舍,絞盡腦汁找機會與李秀娥多多相處,隻可惜,剛找到機會與李秀娥見麵,那個流著長鼻涕的惡心李二就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在兩人之間,百般搗亂,讓柴紹咬牙切齒,恨不得揍他一頓。
李秀娥則掩口而笑,寵溺的拉過李二,替他擦了擦鼻涕,然後溫柔地揉著他的腦袋。
李二舒服地倚在三姐的懷裏,眯著眼睛,斜睨了柴紹一眼,像隻得意的小狐狸一樣嘿嘿嘿笑著,看得柴紹又羨慕又是氣惱。
“媽的!丫兔崽子是故意的!”柴紹怒火中燒,心裏暗罵道。
柴紹與李二的明爭暗鬥,李秀娥都看在眼裏,心中了然,卻並不在意,一雙秀眸落在李二身上越發的溫柔,霎那間釋放出來的美態,卻是把柴紹看呆了,一時連氣惱李二的事情都忘記了。
“你去太原好生照顧自己,我過幾日也會啟程,陪父親去隴西,恐怕我們最早也要到年底才有機會見麵……嗯,山高水長,我祝你一路順風!”李秀娥軟語柔音對柴紹說道。
“秀娥!”
柴紹聞言激動地幾乎要昏厥過去,心中千言萬語,強烈的感情如山崩一樣,要傾訴給眼前的女子聽,隻可惜一個略帶尖利的嗓音男童聲音傳來,打破了他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情緒——
“嘻嘻嘻,我也祝你一路順風!省得天天來我們家找三姐!”李二撇著嘴,大聲叫嚷道。
“……”
柴紹聽著這樣欠扁的話語,頓時又有了將李二暴揍一頓的衝動。
李秀娥搖頭笑了笑,趕緊拉著李二與柴紹告辭。
這是柴紹離開大興前的情景。
望著太原城的城牆,柴紹心中百感交集。他對大興城的迴憶,隻剩下了對李秀娥的思念,至於李二那張可惡的小嘴臉,他恨不得自己已經全然忘記了。
……
對於柴紹的到來,楊浩早就有準備。
柴紹之前是千牛備身,精通武藝,雖然武藝不是特別高強,但是足以勝任一般的軍職事務。楊浩略微想了想,便把他安排到河東郡兵做了一名行軍司馬。
與驍果右軍時期又有不同,如今的河東郡兵裏,軍司馬一職已經不複原先的功能和職責了,其監督軍事的職能大大削弱,轉而逐漸成為軍營事務官、服務官等身份,有點類似於後世軍隊的指導員。
楊浩對這一變革胸有成竹,以後軍司馬要服務將士,做好各方麵的行政事務工作,而不是淩駕在將士之上的‘監軍’。
而且還有一個變化,則是軍司馬的數量也被楊浩大大增加,以前每軍設一個軍司馬,現在則增加到每一營設一軍司馬,為校尉官的副將,協同管理本營的軍事事務。
柴紹聽到自己被委任為軍司馬,不由精神一振。
他入城之前早就知道了河東郡兵已經擴充至數萬人,河東郡兵的軍司馬,豈不是位高權重?看來秦王楊浩對自己還是非常重視的。柴紹心裏暗暗想著。
隻是當他在穆離的帶領下,進入郡兵營地之後,他才傻眼了!
原來楊浩說的軍司馬,不是整個河東郡兵的軍司馬,而是河東郡兵之下,一個小小營的軍司馬!
“何時起軍司馬與校尉平起平坐了?”
柴紹哭笑不得,心中說不失落是假的。他不知道,其實他還是誤會了,如今的軍司馬恐怕職位還在校尉官之下。
“柴司馬,這是咱們河東郡兵的軍製軍規,請你務必仔細學習一下,若是觸犯了軍法,在咱們河東郡兵之中,便是王爺犯了錯也要受罰。”
穆離丟給柴紹幾本冊子,一本正經小大人一樣介紹道。
“……咳咳,我知道了,我會仔細看的。”
柴紹目瞪口呆將冊子接了過來,苦笑著點了點頭。
兩人交接間,一個壯碩的漢子闖進了軍帳,衝著穆離咧嘴笑道:“小穆將軍,我來了!新來的軍司馬在哪裏?”
穆離指了指柴紹,介紹道:“柴紹,新任的軍司馬,你未來的搭檔。”
壯碩漢子眼睛亮了亮,對柴紹伸出了手掌,爽朗笑道:“哦,原來是柴司馬!你好,我叫林平,是第四軍第七營的校尉,以後咱倆便要共事了!”
柴紹不明所以,學著對方的樣子伸出了手掌,愣愣道:“你好,林校尉,我是柴紹……”
林平握住了柴紹的手掌,用力的搖了搖,大笑道:“歡迎柴司馬!歡迎!歡迎!走,我帶你去見見咱們七營的同袍!”說完硬拉著一頭霧水的柴紹走掉了。
穆離返迴去向楊浩匯報。
楊浩聽到柴紹的反應,不由笑了笑。
“王爺笑什麽呢?”穆離歪著腦袋好奇道。
楊浩道:“沒什麽,柴紹是太子殿下舉薦來的,不過咱們河東郡兵的規矩不能廢,沒有經過考核,破例直接給他一個軍司馬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他能不能適應得了,就看他自己的了。”
穆離點點頭,深以為然。
他自己能獲得河東郡兵眾將士的認可,可是憑著真本事贏來的,比武藝、論軍策,整個河東郡兵中比他強的,沒有幾個,所以才被眾人親切稱唿為‘小穆將軍’,卻不是他真的獲封了將軍之職。
柴紹的事情,暫不多說。
楊浩從柴紹口中得知了楊廣征討遼東的諸多布置,微一沉吟,便開始寫給太子楊昭的書信,將河東現在的情況稟告給他。
書信是八百裏加急送走的,預計一兩日便可送達京城。
在此之前,有幾次楊浩與太子之間傳信,用的都是飛鷹,不過現在大軍出動征討遼東,非常時期,本就稀缺的飛鷹,都被調用給前線大軍和後方聯係了,楊浩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方式。
楊浩在信中把自己經營的河原鋼鐵廠、河東郡兵改製,一五一十都匯報給了楊昭。
五月二日,太子楊昭收到了楊浩的書信,見到楊浩匯報的內容,不免又驚又喜。尤其是聽到楊浩說,河原一日能產上萬斤良鐵,竟然能支撐起數萬郡兵的消耗,心中簡直喜不自勝。
“我讓小七去河東,果然沒有錯!收複六鎮舊地,指日可待!從此突厥威脅會大大降低!”
楊昭立刻將楊浩匯報的內容,擇重點轉報給了正在行軍途中的父皇。
飛書一日便達,隔天,已經行軍至洛陽的楊廣收到了楊昭的飛書。
“什麽!楊浩那小子在太原城外煉鐵,一天能煉上萬斤良鐵?這怎麽可能!尚欽,你說,楊浩會不會在騙朕?”楊廣看到飛書內容,幾乎震驚地跳了起來。
尚太監笑道:“秦王如何敢欺瞞陛下,再者,奴婢倒是覺得,以秦王的為人,恐怕會故意往少了說……”
楊廣聞言一驚,笑罵道:“對!尚欽,你說的有道理!這小子可不老實呢!隻是一日產上萬斤……嘶……朕還是覺得匪夷所思……”
勉強按耐下震驚的心情,目光順著飛書繼續往下看,卻是看得眉頭一皺。他看到了楊浩介紹將生產的良鐵,或出售或販賣給了世家,或鋪設成了鐵軌。
“尚欽!”楊廣忽然喝道。
尚太監立刻迴道:“奴婢在!”
楊廣沉聲道:“立刻去查太原郡柳家、王家等都從楊浩手裏買了多少鐵,鐵的品質如何,朕要知道的越快越好,越詳細越好!”
“是!奴婢這就去辦。”
尚太監躬身出去了。
半日後,尚太監帶著結果迴來了,除了帶著各家的消息之外,還帶了幾把精巧的鐵器。
原來河原鋼鐵廠出產的良鐵早就已經經由河東的世家們,販賣到了洛陽。而坊間也已經漸漸流傳起‘河原鋼’名聲,但凡是由河原鋼打造的鐵器,都十分的好用、耐用,就算是普通鐵匠,也能用河原鋼鍛造出媲美鑄鐵大師的作品出來。
一時間,河原鋼名聲鵲起。
楊廣聽完尚欽打探迴來的世家消息,基本可以確定楊浩所說沒有太大水分之後,卻是隨手把玩起了尚太監帶迴來的幾件鐵器,此時正拿在他手裏的是一把剪刀。
與普通的剪刀不同,他手裏的這把剪刀,刀刃都泛著寒光,整把剪子都顯得烏黑發亮,而且拿在手裏也比普通的剪刀略微沉重一些,一看就是品質極高的良鐵打造成的。
楊廣按照尚欽的提示,嚐試用手裏的剪刀去剪一塊看上去像是甲胄部件的鐵片,沒想到剪刀非常順滑,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阻力,就輕鬆將鐵片剪成了兩段!
“嘶——怎麽可能!”
楊廣大吃一驚,難以置信望著手裏剪刀。
“他娘的!楊浩這小子,竟然拿這麽好的良鐵來造剪刀!還販賣給世家!這麽好的良鐵應該給朕的將士們打造軍器啊!”
“這個混小子!朕要被他氣死了!”
難得的大隋皇帝會破口大罵,並且爆出了髒話,可見心情是多麽的激動。
“立刻召楊浩來見朕!朕要親自問問他!”楊廣情緒激動道。
“可是——”
旁邊的尚太監弱弱道:“陛下,咱們大軍開動,秦王要趕來恐怕不容易啊……”
楊廣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從明天起,更改行軍路線,大軍在河陽渡過大河之後,向北折轉,走長平郡、武安郡、趙郡。”
“是!奴婢遵旨!”尚太監恭敬應是。
原本計劃中,楊廣禦駕隨同大軍,沿著大河向東,然後轉折到新修建的北段運河永濟渠,一路向北,抵達涿郡。僅僅因為‘河原鋼’一個小小插曲,卻是要將原本的行軍路線,整體向西北偏移了一下。由此可見楊廣對‘河原鋼’是多麽的重視!
“尚欽,大軍預計幾日可以抵達武安郡?”楊廣問道。
尚太監想了想,迴道:“迴陛下,估計,五月十五可以到達武安郡。”武安郡隸屬河北之地,不過卻緊挨著河東,是大軍行進路途上距離太原最近的地點。
“那好!便讓楊浩於五月十五在武安郡來見朕!”楊廣氣唿唿說道。
“是!”
尚太監隻得領命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