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榮親王,乾隆皇帝眼前不由的浮現出一個身影來,那是他的第五子愛新覺羅永琪,
永琪自幼聰慧,少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曆算。尤其精於天文算法。
而最讓其印象深刻的是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是永琪親自背他逃出火中。
也就是在此事過後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清廷親王的冊封每五年進行一次),他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
甚至屬意其繼承大統。可不知是天妒還是無福消受,永琪封王後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後不幸英年早逝。
想起這些,乾隆潸然淚下,他用龍袍擦了擦渾濁的眼淚,抬起頭來這才發現朝會如今和菜市場沒什麽兩樣了!
在聽聽這些大臣嘴裏蹦出來的話,他氣的差點沒將玉璽丟下去砸死幾個。
“你們當朕的朝會是什麽?來人,將督察禦史拉出去掌嘴二十!”
禦前侍衛拖著一臉懵的督察禦史出了乾清宮,接著就是不為道也的淒慘咯!
“朕若是記得不錯,榮親王的福晉是郭若羅氏吧?”
見眾臣如企鵝一般點了點頭,乾隆麵露疑惑:“永琪之子朕為何毫無印象?”
大臣們一陣無語,您自家的事問我們一群外臣,也太不講道理了吧?
他們悶悶的低下頭都不敢說話了,剛剛督察禦史可是最好的榜樣了!
眼見乾隆臉拉長了許多,紀曉嵐站了出來道:“迴皇上,您是自個兒忘了,這五阿哥之子生來比一般小孩都不好養,體弱多病的垂垂自危,當初連太醫都說活不過滿月,可這孩子命硬,愣生生的活了下來。
唉,但這身子骨一直有未解之症,皇上不是還下旨讓整個太醫院對其不惜一切保住性命麽?
據微臣所知,五阿哥之子,也就是綿曜貝勒因身子骨的原因從小到大一步也未出過榮王府!所以皇上未曾見過幾麵,又何來有印象之說!”
紀曉嵐這般說著,心裏也升起一些憐憫。
“原來是這樣!”乾隆念叨了一聲,然後眉頭一皺:“既然身子骨出不得府,此時又如何身在千裏之外的杭州?況且……”
況且一個從小到大從未出過府門的人,怎麽能坐下如此大的叛逆不道?
乾隆對之後的話藏在心裏未曾說出來,一雙龍眼不住的掃視著鵪鶉大臣。
“皇上,微臣以為,此事尚有許多不明之處,體弱多病五阿哥之子如何會在杭州?又如何會將知縣,知府關入大牢?即便小貝勒不明智,可堂堂杭州駐防將軍承德又如何會不顧朝廷卻是鋌而走險的助紂為虐?這事其中恐怕必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
況且此時隻有浙江巡撫王亶望一人之詞,微臣以為還是讓承德將軍寫封奏事折子,兩麵對質方為妥當!”
紀曉嵐恭恭敬敬的說道,心下卻是十分緊張。
此事對他來說,浙江事小,若是因這是壞了立儲之事才是大事,生怕皇上借此滋事!
“貝勒啊貝勒,但願你是有理由的,今兒我紀曉嵐可是將賭注隻能壓在你身上了!求老天一定保佑,保佑我紀曉嵐趟過這一道坎兒!”
“皇上,此事涉及朝綱,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個貝勒未經朝廷許可卻是將一州之長,各縣父母官不由分說扣押大牢之中,實乃我大清立國以來,最目無王法,形同造反的大事,倘若不加嚴懲,後輩必有效仿者無數,到時候我大清之國豈不是亂成一鍋粥了麽?”
說這話的依舊是“瘋了”的和珅,絲毫不在意朝中大臣怪異的眼神,和珅繼續慷慨激昂的吐著唾沫星子。
“皇上,此事同順天府府尹的侄子之事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奴才鬥膽請皇上能拋去私情,秉公執法,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皇上,非常時期,必用非常手段,隻有將五阿哥之子繩之以法,才能快刀斬亂麻的解決問題!
和珅腦袋直愣愣磕在地上,流出血來,直到話說完的這一刻,他渾身才顫抖起來。
他的陽謀已經成功了,皇上倘若念及親情有意放五阿哥之子的話,那麽同浙江之事相比較起來不過是小兒科的,被發配寧古塔的順天府府尹,天下人都會叫屈起來,對皇上的判罰感到失望!影響皇上向來保持的大公無私一麵。
可陽謀的壞處是,皇上已經知道他和珅下了套,可也隻能鐵了頭鑽進去,這是一種智商碾壓!
和珅的腦袋染紅了紗布,可依舊不停的磕碰在地上,看起來如死諫一般,逼得皇上不得不依照他和珅所言似的。
其實這是和珅自知有罪,隻能祈求皇上大人不記小人過,同時未必不是給皇上一個台階下。
果然,乾隆看著和珅的眼光有一道紅光變為漸漸的陰冷,接著望著一幹朝城道:“除了紀曉嵐與和珅,其他的愛卿可還有話說?”
“這……”
一群大臣打眼瞪小眼,然後齊聲道:“外戚幹政,實乃禍國之亂,我等請皇上做主,為杭州一幹大員做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悠悠千古,萬歲常心,眾官伏拜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下。
“好!都是朕的忠臣!我大清有爾等忠心耿耿的大臣,何愁不興盛萬世!既然如此……”乾隆皇帝此時露出一副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區區貝勒就敢興風作浪,倘若是阿哥呢?翻了天?
朕著實心痛,但事出反常必有妖,終其原因怕是皇室教育依舊不足,朕不敢多想,即可命所有阿哥攜同各家貝勒閉門思過半月,全都寫一份折子上來,朕要他們時刻謹記,安分守己才是對朕最大的迴報!
至於立儲之事,哼,今日之事尚是給朕上了一堂之課,差的太遠,差的太多,如何讓朕交托如此重任,一群不肖子孫!”
乾隆說完怒氣騰騰的又拍了堂案,朝堂大臣一時間呆若木雞,徹底傻了眼睛。
低著頭顱,紀曉嵐一抹沉默,和珅嘴角微微上揚。
一切為時尚早……為時尚早。
永琪自幼聰慧,少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曆算。尤其精於天文算法。
而最讓其印象深刻的是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是永琪親自背他逃出火中。
也就是在此事過後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清廷親王的冊封每五年進行一次),他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
甚至屬意其繼承大統。可不知是天妒還是無福消受,永琪封王後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後不幸英年早逝。
想起這些,乾隆潸然淚下,他用龍袍擦了擦渾濁的眼淚,抬起頭來這才發現朝會如今和菜市場沒什麽兩樣了!
在聽聽這些大臣嘴裏蹦出來的話,他氣的差點沒將玉璽丟下去砸死幾個。
“你們當朕的朝會是什麽?來人,將督察禦史拉出去掌嘴二十!”
禦前侍衛拖著一臉懵的督察禦史出了乾清宮,接著就是不為道也的淒慘咯!
“朕若是記得不錯,榮親王的福晉是郭若羅氏吧?”
見眾臣如企鵝一般點了點頭,乾隆麵露疑惑:“永琪之子朕為何毫無印象?”
大臣們一陣無語,您自家的事問我們一群外臣,也太不講道理了吧?
他們悶悶的低下頭都不敢說話了,剛剛督察禦史可是最好的榜樣了!
眼見乾隆臉拉長了許多,紀曉嵐站了出來道:“迴皇上,您是自個兒忘了,這五阿哥之子生來比一般小孩都不好養,體弱多病的垂垂自危,當初連太醫都說活不過滿月,可這孩子命硬,愣生生的活了下來。
唉,但這身子骨一直有未解之症,皇上不是還下旨讓整個太醫院對其不惜一切保住性命麽?
據微臣所知,五阿哥之子,也就是綿曜貝勒因身子骨的原因從小到大一步也未出過榮王府!所以皇上未曾見過幾麵,又何來有印象之說!”
紀曉嵐這般說著,心裏也升起一些憐憫。
“原來是這樣!”乾隆念叨了一聲,然後眉頭一皺:“既然身子骨出不得府,此時又如何身在千裏之外的杭州?況且……”
況且一個從小到大從未出過府門的人,怎麽能坐下如此大的叛逆不道?
乾隆對之後的話藏在心裏未曾說出來,一雙龍眼不住的掃視著鵪鶉大臣。
“皇上,微臣以為,此事尚有許多不明之處,體弱多病五阿哥之子如何會在杭州?又如何會將知縣,知府關入大牢?即便小貝勒不明智,可堂堂杭州駐防將軍承德又如何會不顧朝廷卻是鋌而走險的助紂為虐?這事其中恐怕必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
況且此時隻有浙江巡撫王亶望一人之詞,微臣以為還是讓承德將軍寫封奏事折子,兩麵對質方為妥當!”
紀曉嵐恭恭敬敬的說道,心下卻是十分緊張。
此事對他來說,浙江事小,若是因這是壞了立儲之事才是大事,生怕皇上借此滋事!
“貝勒啊貝勒,但願你是有理由的,今兒我紀曉嵐可是將賭注隻能壓在你身上了!求老天一定保佑,保佑我紀曉嵐趟過這一道坎兒!”
“皇上,此事涉及朝綱,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個貝勒未經朝廷許可卻是將一州之長,各縣父母官不由分說扣押大牢之中,實乃我大清立國以來,最目無王法,形同造反的大事,倘若不加嚴懲,後輩必有效仿者無數,到時候我大清之國豈不是亂成一鍋粥了麽?”
說這話的依舊是“瘋了”的和珅,絲毫不在意朝中大臣怪異的眼神,和珅繼續慷慨激昂的吐著唾沫星子。
“皇上,此事同順天府府尹的侄子之事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奴才鬥膽請皇上能拋去私情,秉公執法,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皇上,非常時期,必用非常手段,隻有將五阿哥之子繩之以法,才能快刀斬亂麻的解決問題!
和珅腦袋直愣愣磕在地上,流出血來,直到話說完的這一刻,他渾身才顫抖起來。
他的陽謀已經成功了,皇上倘若念及親情有意放五阿哥之子的話,那麽同浙江之事相比較起來不過是小兒科的,被發配寧古塔的順天府府尹,天下人都會叫屈起來,對皇上的判罰感到失望!影響皇上向來保持的大公無私一麵。
可陽謀的壞處是,皇上已經知道他和珅下了套,可也隻能鐵了頭鑽進去,這是一種智商碾壓!
和珅的腦袋染紅了紗布,可依舊不停的磕碰在地上,看起來如死諫一般,逼得皇上不得不依照他和珅所言似的。
其實這是和珅自知有罪,隻能祈求皇上大人不記小人過,同時未必不是給皇上一個台階下。
果然,乾隆看著和珅的眼光有一道紅光變為漸漸的陰冷,接著望著一幹朝城道:“除了紀曉嵐與和珅,其他的愛卿可還有話說?”
“這……”
一群大臣打眼瞪小眼,然後齊聲道:“外戚幹政,實乃禍國之亂,我等請皇上做主,為杭州一幹大員做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悠悠千古,萬歲常心,眾官伏拜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下。
“好!都是朕的忠臣!我大清有爾等忠心耿耿的大臣,何愁不興盛萬世!既然如此……”乾隆皇帝此時露出一副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區區貝勒就敢興風作浪,倘若是阿哥呢?翻了天?
朕著實心痛,但事出反常必有妖,終其原因怕是皇室教育依舊不足,朕不敢多想,即可命所有阿哥攜同各家貝勒閉門思過半月,全都寫一份折子上來,朕要他們時刻謹記,安分守己才是對朕最大的迴報!
至於立儲之事,哼,今日之事尚是給朕上了一堂之課,差的太遠,差的太多,如何讓朕交托如此重任,一群不肖子孫!”
乾隆說完怒氣騰騰的又拍了堂案,朝堂大臣一時間呆若木雞,徹底傻了眼睛。
低著頭顱,紀曉嵐一抹沉默,和珅嘴角微微上揚。
一切為時尚早……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