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人湊的快勾肩搭背時,紀曉嵐在和珅耳朵旁說道:“和大人,你可要想好了,你這折子在這個時候捅漏出去,立儲之事怕是要延後無期了!朝中大臣怕是要惦記你一輩子了!”
“是麽?立儲之事本官尚未聽朝中大臣與我提起過,我和珅又不知情,如何要怨在和某頭上?”
和珅的笑容依舊掛在臉上,露著一口參差白牙繼續小聲說道:“紀曉嵐,你們該不會是特意瞞著我和珅吧?嗬嗬,既然爾等不義在先,我又何必對爾等仁義,要怨就怨那個杭州的貝勒吧!一切都是他闖出來的!”
“和大人,此時非同小可,關乎江山社稷……你不能……”
“算了吧!紀曉嵐!皇上如今身子骨好的很呐,你們想提早站隊獲擁立之功也不用繞這麽大圈子,你若再搗亂,我就與皇上明說爾等的不忠,到時候,哼!”和珅打斷紀曉嵐勸說,威脅的語氣任誰都能聽的出來。
紀曉嵐重重吸了一口大煙杆,他明白再苦心相勸也是無法,這和珅吃了秤砣了,他隻能來得及迴顧一圈的老臣,眼神中都是不忍,多年來的據理力爭與奮鬥都要在和珅這奸臣的作梗下付之東流,太子之位再無望了!
他又瞅了瞅乾隆,麵潤紅色,壯實的一點都不像個命薄之人,但願別再出現九龍奪嫡之事了!還有那個貝勒,可知道闖了多大的禍麽?真是酒囊飯袋,竟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沒事找事!
紀曉嵐迴到自個的位置上,如失了魂一般,既不抽大煙杆又不咳嗽,任由和珅撅著屁股將折子雙手捧在手上。
“皇上,杭州巡撫六百裏加急文書已與昨日送到,奴才觀後,至今仍不敢相信,請皇上過目!”
在太監取折子的過程中,乾隆迴想起來問道:“可是那個從甘肅布政使升遷到浙江巡撫的王亶望?”
“皇上記性極好,確實如皇上所說,那王亶望為官清廉正直,從甘肅上任浙江巡撫時,甘肅的百姓是夾道熱淚盈眶,既不希望王大人走,又不能耽誤王大人的仕途,聽人說,百姓足足送了七裏的路,在王大人的一再勸說下這才不舍的離去,簡直是一副官民魚水一家親離別的畫卷!”
和珅一邊說著一邊擠出幾滴淚花,那是被感動到哭泣的模樣!
“竟有這事!”乾隆皇帝搖了搖頭,雖不全信但還是龍心大悅,接過太監遞上來的折子,側著身子在龍椅上慢慢讀來。
「臣浙江巡撫王亶望跪奏!為杭州知府被關押一事,仰祈聖鑒事。」
乾隆皇帝讀著折內首頁霎時間皺起了眉頭,下一刻坐直了身子仔細的看了下去。
不出紀曉嵐所料,乾隆的眉頭擰巴著越來越緊,身子也越來越安耐不住,終究是“啪”的一聲,折子摔在案堂之上。
“膽大包天的東西!”
乾隆皇帝怒氣騰騰罵出聲來,看著一群不明就裏的大臣,怒喝道:“和珅!”
“奴才在!”
乾隆皇帝殺氣騰騰的聲音不止沒有讓和珅驚慌,反倒是十分鎮定自若的弓下身子。
“你給各位大臣說說說這折子裏浙江巡撫說的事!”
“是!奴才遵旨!”
和珅抬起身子,淡淡掃視了一眼朝中大臣,看著他們疑惑的眼神,和珅身唿了一口氣,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紀曉嵐。
“從今兒之後,我和珅隻站皇上這一邊,至於太子?哼,等坐上那個椅子再說吧!”
和珅熄滅了雜念,緩緩道:“浙江巡撫通報,杭州知府李延及其治下一幹知縣,被榮親王府的貝勒,夥同杭州駐防大將軍抓入大牢之中數日,浙江巡撫王亶望出麵協調卻是毫無理會,既恐貝勒幹出什麽不可挽迴的事,但若用武力又恐傷了貝勒,左右為難,又恐事態升級,特請皇上批示!”
“好大的膽子!朕早已說過!”
乾隆皇帝聽完後又忍不住怒火中燒,一雙大手拍在桌子上怒斥:“自古江山,其亡之道有三,女人亂宮為一,宦官專權為二,外戚幹政為三!
朕為大清的複興,訂立「嚴禁權貴幹政」之策,實乃必要,必須之舉措!爾等是當朕的話耳旁風麽?”
“請皇上息怒!請皇上息怒!”
朝中大臣全都跪下身來齊聲聲的喊著,一副惶恐的模樣!
“和珅,王亶望折子裏說的可是哪位貝勒?”
皇上問起這個,匍匐在地上的大臣們全都豎起了耳朵,心中一個勁兒的祈禱,千萬別是……
“迴皇上的話,榮親王府中尚且隻有一個貝勒,乃是五阿哥之子——綿曜。”
和珅毫不猶豫的道出貝勒的身份後,大殿之中想起一片的吐氣聲。
朝中大臣捂著胸口一陣的慶幸,隻要不是自個心中阿哥之子,別的,管他作甚,還好老天保佑!大臣們撅著屁股向上天表達著敬意,同時臉上不忘了掛上一副同仇敵愾。
“這種皇室裏的禍害還是讓其早日歇菜去吧,省的連累了別的皇室成員!”
“簡直就是造反,居然敢將朝廷命官私自關押,真以為他是皇上不成?區區一個貝勒,毛頭小子,嗬,讓你翻出天去!”
“浙江巡撫王亶望也真是太窩囊了,怎麽說也是二品大員,為了不得罪京城裏的皇親國戚,任由胡作非為,簡直是丟我等朝中大員的臉麵!”
“可別說了,王亶望不過是從甘肅調來的,他哪兒知道五阿哥早就薨世,榮親王府早就沒有王爺已經逐漸式微了,聽說現在掌家的是個婦人,好像是郭若羅氏什麽的!嗬嗬,一個婦人真以為她是孟母三遷似的,教出來的兒子不過如此!
恐怕她既不是孟母,她兒也不是孟子呐!”
乾清宮裏,這一刻流言蜚語在大臣們中傳遞,一時間緋聞無數,可奇怪的是乾隆坐在龍椅上呆呆的出神。
他不加以製止,形同默認,更加劇了朝中大臣們的諷刺,連帶著更加惡毒的話在宮殿裏迴蕩,連和珅都覺得有些過而不及。
“是麽?立儲之事本官尚未聽朝中大臣與我提起過,我和珅又不知情,如何要怨在和某頭上?”
和珅的笑容依舊掛在臉上,露著一口參差白牙繼續小聲說道:“紀曉嵐,你們該不會是特意瞞著我和珅吧?嗬嗬,既然爾等不義在先,我又何必對爾等仁義,要怨就怨那個杭州的貝勒吧!一切都是他闖出來的!”
“和大人,此時非同小可,關乎江山社稷……你不能……”
“算了吧!紀曉嵐!皇上如今身子骨好的很呐,你們想提早站隊獲擁立之功也不用繞這麽大圈子,你若再搗亂,我就與皇上明說爾等的不忠,到時候,哼!”和珅打斷紀曉嵐勸說,威脅的語氣任誰都能聽的出來。
紀曉嵐重重吸了一口大煙杆,他明白再苦心相勸也是無法,這和珅吃了秤砣了,他隻能來得及迴顧一圈的老臣,眼神中都是不忍,多年來的據理力爭與奮鬥都要在和珅這奸臣的作梗下付之東流,太子之位再無望了!
他又瞅了瞅乾隆,麵潤紅色,壯實的一點都不像個命薄之人,但願別再出現九龍奪嫡之事了!還有那個貝勒,可知道闖了多大的禍麽?真是酒囊飯袋,竟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沒事找事!
紀曉嵐迴到自個的位置上,如失了魂一般,既不抽大煙杆又不咳嗽,任由和珅撅著屁股將折子雙手捧在手上。
“皇上,杭州巡撫六百裏加急文書已與昨日送到,奴才觀後,至今仍不敢相信,請皇上過目!”
在太監取折子的過程中,乾隆迴想起來問道:“可是那個從甘肅布政使升遷到浙江巡撫的王亶望?”
“皇上記性極好,確實如皇上所說,那王亶望為官清廉正直,從甘肅上任浙江巡撫時,甘肅的百姓是夾道熱淚盈眶,既不希望王大人走,又不能耽誤王大人的仕途,聽人說,百姓足足送了七裏的路,在王大人的一再勸說下這才不舍的離去,簡直是一副官民魚水一家親離別的畫卷!”
和珅一邊說著一邊擠出幾滴淚花,那是被感動到哭泣的模樣!
“竟有這事!”乾隆皇帝搖了搖頭,雖不全信但還是龍心大悅,接過太監遞上來的折子,側著身子在龍椅上慢慢讀來。
「臣浙江巡撫王亶望跪奏!為杭州知府被關押一事,仰祈聖鑒事。」
乾隆皇帝讀著折內首頁霎時間皺起了眉頭,下一刻坐直了身子仔細的看了下去。
不出紀曉嵐所料,乾隆的眉頭擰巴著越來越緊,身子也越來越安耐不住,終究是“啪”的一聲,折子摔在案堂之上。
“膽大包天的東西!”
乾隆皇帝怒氣騰騰罵出聲來,看著一群不明就裏的大臣,怒喝道:“和珅!”
“奴才在!”
乾隆皇帝殺氣騰騰的聲音不止沒有讓和珅驚慌,反倒是十分鎮定自若的弓下身子。
“你給各位大臣說說說這折子裏浙江巡撫說的事!”
“是!奴才遵旨!”
和珅抬起身子,淡淡掃視了一眼朝中大臣,看著他們疑惑的眼神,和珅身唿了一口氣,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紀曉嵐。
“從今兒之後,我和珅隻站皇上這一邊,至於太子?哼,等坐上那個椅子再說吧!”
和珅熄滅了雜念,緩緩道:“浙江巡撫通報,杭州知府李延及其治下一幹知縣,被榮親王府的貝勒,夥同杭州駐防大將軍抓入大牢之中數日,浙江巡撫王亶望出麵協調卻是毫無理會,既恐貝勒幹出什麽不可挽迴的事,但若用武力又恐傷了貝勒,左右為難,又恐事態升級,特請皇上批示!”
“好大的膽子!朕早已說過!”
乾隆皇帝聽完後又忍不住怒火中燒,一雙大手拍在桌子上怒斥:“自古江山,其亡之道有三,女人亂宮為一,宦官專權為二,外戚幹政為三!
朕為大清的複興,訂立「嚴禁權貴幹政」之策,實乃必要,必須之舉措!爾等是當朕的話耳旁風麽?”
“請皇上息怒!請皇上息怒!”
朝中大臣全都跪下身來齊聲聲的喊著,一副惶恐的模樣!
“和珅,王亶望折子裏說的可是哪位貝勒?”
皇上問起這個,匍匐在地上的大臣們全都豎起了耳朵,心中一個勁兒的祈禱,千萬別是……
“迴皇上的話,榮親王府中尚且隻有一個貝勒,乃是五阿哥之子——綿曜。”
和珅毫不猶豫的道出貝勒的身份後,大殿之中想起一片的吐氣聲。
朝中大臣捂著胸口一陣的慶幸,隻要不是自個心中阿哥之子,別的,管他作甚,還好老天保佑!大臣們撅著屁股向上天表達著敬意,同時臉上不忘了掛上一副同仇敵愾。
“這種皇室裏的禍害還是讓其早日歇菜去吧,省的連累了別的皇室成員!”
“簡直就是造反,居然敢將朝廷命官私自關押,真以為他是皇上不成?區區一個貝勒,毛頭小子,嗬,讓你翻出天去!”
“浙江巡撫王亶望也真是太窩囊了,怎麽說也是二品大員,為了不得罪京城裏的皇親國戚,任由胡作非為,簡直是丟我等朝中大員的臉麵!”
“可別說了,王亶望不過是從甘肅調來的,他哪兒知道五阿哥早就薨世,榮親王府早就沒有王爺已經逐漸式微了,聽說現在掌家的是個婦人,好像是郭若羅氏什麽的!嗬嗬,一個婦人真以為她是孟母三遷似的,教出來的兒子不過如此!
恐怕她既不是孟母,她兒也不是孟子呐!”
乾清宮裏,這一刻流言蜚語在大臣們中傳遞,一時間緋聞無數,可奇怪的是乾隆坐在龍椅上呆呆的出神。
他不加以製止,形同默認,更加劇了朝中大臣們的諷刺,連帶著更加惡毒的話在宮殿裏迴蕩,連和珅都覺得有些過而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