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靈山迴來,曹玄又來到銷魂居,他告訴鐵石和彪形大漢,8個老鬼和曹亮一家小鬼都被剿滅,從此在這一帶再不會鬧鬼,銷魂居清吉平安,鬼患已除,可放心經營.彪形大漢可安心住在銷魂居修養。


    鐵石可將銷魂居已安寧的情況,廣為告知村民和旅客。


    曹玄給鐵石籌劃,銷魂居位置優越,可擴大經營範圍,在現有客房住宿的基礎上,利用這裏靠近豐台府的優勢,將原來的曹家瓷器作坊改造成貿易貨棧,集散吞吐車馬拉運過來的貨物,方便馱隊住宿打尖,成為槐房村,果園村,西鐵營村等村子的貨運中心。


    把曹家瓷器作坊改造成貿易貨棧工程量不大,這個半敞開式的作坊,本身起架高,空間大,便於車馬進出。現在隻需要拆掉焙燒瓷爐,砌牆建幾座簡易庫房即可。


    再就是遷走曹亮一家人的墳穴。


    這四座墳穴裏隻有曹亮等四人的骨骸,裏麵已沒有鬼魂,照理鏟平即可。為了尊重故人,也為了打消村民和旅客的顧慮,還是遷走為好。


    曹亮一家四具骨骸,可遷入以前埋葬曹馬才的那塊地裏,與曹馬才屍骨葬在一起。這雖然沒有什麽實際意義,總在麵子上好看一點。


    鐵石聽了曹玄的計劃,覺著非常可行。因為他們一家人均幹不了重體力活,種莊稼十分吃力,經營旅店和貨棧卻適宜能行。


    鐵石現有的法幣,改造貿易貨棧綽綽有餘。


    曹玄和彪形大漢走後,鐵石即先動手遷曹家墳穴。


    鐵石一家人在挖墳墓時,在曹家瓷器作坊的四座墳穴裏,挖出三個大瓷壇。鐵石打開後,發現裏麵裝滿銀元。鐵石細細一數,有枚。


    鐵石一下子發大財了。這是後話。


    這也應了曹玄給鐵石用周易八卦測算出的後半生前程。


    曹玄離開銷魂居,當天翻過東靈山,到達豐台府。


    曹玄在豐台城裏轉悠七八天,半個月後,來到柳村。


    這裏是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的鐵路——京張鐵路的起點。


    京張鐵路已經運行三年了。曹玄到豐台柳村觀看鐵路和火車時,已是1912年的初冬。


    曹玄在柳村火車站逗留三天,了解到京張鐵路的行走路線,見到了鐵路,見到了火車,也親眼目睹了火車從豐台南苑鄉柳村起點站,駛出站台的過程。


    曹玄在火車站轉悠的這些天裏,幾乎每天都有大批的人來到柳村火車站看鐵路,看火車。


    當那條幾十丈長的鐵家夥從柳村車站駛出來時,人們歡唿著,驚叫著。這條鐵青色的巨大長龍,咚隆咚隆唿叫著,噴著濃煙,咆哮著走過來,不斷向前滑動,加速,再加速,奔跑越來越快,向河北方向奔馳而去,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書生出身的曹玄知道,這條鐵路是真正意義上由中國人自己主持,自己設計,自己建成通車,自己管理的,也是中國鐵路工程中最艱巨,建設成本最低,質量最佳的第一條幹線公路。


    這條鐵路由豐台之柳村,趨東而北,沿都成,越清河,抵南口,穿八達嶺,出岔道城,跨懷來、宣化,到達張家口。延袤三百六十餘裏。


    看罷鐵路、火車,曹玄又從柳村坐上火車往張家口而去。


    這條龐大的黑色巨龍,坐上真平穩啊!比坐馬車舒服多了,又快又寬敞,並且比馬車奔跑快,後勁大,恆力足,一個時辰竟然能跑70裏。早晨從柳村上車,半天時間就到了張家口,可在張家口吃中午飯。


    曹玄在張家口下車後,意猶未盡,又在終點站所在的橋東區域,觀看火車進站停止的情景,他要看看這條快速奔馳的龐然大物,是怎麽停下來的。


    曹玄弄清楚火車駛到張家口的時間,他就於這個時間點前夕,在橋東站前麵一段等待。一同觀看火車的有許多人。


    曹玄站立的地方距離終點站有3裏遠。這個地方地勢相對較高,火車道兩邊各有一個豁口。


    火車通過這個豁口的前後時間裏,經常有人和牲畜從鐵道兩邊的豁口裏經過,到達對麵。


    在這兩個豁口處觀看火車由快速行駛到停止奔跑最為清楚。因此,在這裏聚集了許多觀眾。


    曹玄觀看火車進張家口站的這天,火車是黃昏時分經過這個豁口,站在這裏的大人、小孩,均在翹首期盼。


    有兩位趕著背上馱載著糧食麻袋的兩頭騾子,從北邊豁口進入火車道,信步由韁的通過鐵道,向南邊豁口走去。


    這兩頭大牲口走到鐵路中間時,前麵那頭騾子一隻前腿蹄子,踩入一處軌鐵縫穴裏,釘在它蹄子下麵的鐵掌,扣入鐵木縫穴,被卡住。


    這頭騾子一隻前腿一時抬不起來,騾失前蹄,它一個馬趴向前栽倒,它背上的馱子綁縛不牢,左邊鼓鼓的一包大麻袋掉下來,跌落在鐵道上。


    這包麻袋掉下來後,袋口繩子掙開,麻袋裏裝的東西,嘩啦啦一下灑在鐵鐵道上。鐵道兩邊觀看的人都看清楚了,麻袋裏灑出來的東西是花生。


    前麵那位趕騾子的紫臉膛男子,連忙把灑在鐵道上的花生往麻袋裏裝。他單手抓著,雙手捧著,忙個不停。而他的騾子掙紮著自己爬起來。但騾子的右前腿還是卡在鐵軌縫穴裏,無論這頭栗色騾子如何使勁抬腿,都無濟於事。


    後麵趕騾子的是一位矮個男子,他見同伴騾子發生意外,將自己騾子韁繩拴在軌鐵縫隙裏,走過去抱住前頭栗色騾子的右前腿,使勁往出抜。這頭騾子右蹄掌在鐵軌縫穴裏紋絲不動。


    矮個男子招唿同伴,先別急著拾花生,趕快過來救騾子出去要緊。


    紫臉男子過來,二人合力往出撥拉騾子右前腿。但騾子右前蹄的那片鐵掌,似乎越折騰越卡的牢靠。


    這兩位販賣糧食的腳夫,可能經常走這條道,大概知道火車通過這個豁口的固定時間。紫臉膛男子抬頭看看太陽,估摸著所剩時間不多。他急中生智,抽出腰間的一把短刀,爬在鐵軌上,將刀尖刃口伸進鐵軌縫穴,探入鐵掌與騾子右蹄縫隙之間,不斷撬動短刀,上下左右擺動。


    矮子明白了紫臉膛男子的用意,他是要撬下騾子右前蹄的這片鐵掌,舍棄這片鐵掌不要,把騾子右腿從鐵軌縫穴裏弄出來。


    挨個男子看到鐵蹄掌有所鬆動,又雙臂抱住騾子右前腿,使勁往出抜。在二者反作用力下,栗色騾子右前腿慢慢往上抬。


    這時,有兩個七八歲的孩子從北邊豁口跑進火車道,跑到正在緊張忙碌的兩位腳夫跟前,抓起地下的花生吃起來。


    這兩個孩子可能餓極了,他們絲毫不顧忌矮子的訓斥,一邊一把把往自己衣袋裏裝花生,一邊剝花生皮吃著。


    爬在鐵軌上用刀子撥弄鐵蹄掌的紫臉膛男子,可能聽到鐵軌震動的聲音,抓緊搗動著鐵蹄。他隻罵了兩聲搶吃花生的孩子,顧不上爬起來打跑孩子,隻一門心思抜撥著釘住鐵掌的那幾枚鐵釘。


    這時,火車隆隆響動的聲音已傳過來,兩邊觀看火車的的人們,喊叫著腳夫和孩子趕快離開。


    爬在鐵軌的紫臉膛男子和抱著騾腿的矮子,終於把這頭栗色騾子的右前腿從縫穴裏弄出來。他們最能感受到火車的聲音和距離自己的遠近。


    栗色騾子剛拔出腿,紫臉膛男子和矮子顧不了撈起灑在地下的花生,立即牽著各自騾子,跑向南邊豁口。


    這兩位腳夫跑動時,還不忘大聲嗬斥撿地上花生吃的兩個孩子,趕快往北邊豁口跑,趕快離開火車道。


    在鐵道中間撿吃花生的兩個孩子,肯定聽到了火車行駛過來的聲音,更感受到了鐵軌的震動,他們立即向進來時的北邊豁口跑去。


    這一段鐵道是三列火車道,有六個軌道。這三列火車道中間均用一丈多寬的砂石路麵隔開,南北兩邊寬度加起來有六丈多寬。


    這兩個孩子快要跑出北邊那條軌道時,沒有繼續跑向北邊豁口,而是折轉身來,又向南邊跑去。


    這時,人們已看見長長的火車,冒著黑色濃煙飛奔過來,就大聲唿喊著孩子往北邊豁口跑出去。


    這兩個孩子好像聽不見人們的喊叫聲,依舊向南邊跑去。


    兩個孩子奔跑速度不快不慢,火車已遠遠行駛過來。


    按照火車距離孩子的遠近和兩個孩子的奔跑速度,他們完全可以跑出火車道,從南邊豁口出來。人們隻是喊叫著讓孩子快跑。


    奇怪的是,當兩個孩子跑到南邊那列火車道邊緣時,又突然折轉身,向北邊豁口跑過去。


    人們驚唿一聲,大聲唿喊孩子不要返迴,趕快從南邊出來。無奈這兩個孩子好似耳朵聾了,眼睛瞎了,一個勁往北邊豁口跑去。


    這時,行駛過來的火車已距離孩子有四丈遠近,六丈多寬的火車道,他們無論如何都很難跑出去。


    他倆剛跑到最中間軌道,就被行駛在這個軌道上的火車撞飛碾壓過去,火車咆哮著跑進張家口車站。


    看火車的人有的捂住眼睛,有的尖聲驚叫,有的婦女發出哭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年討債了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川壩老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川壩老奐並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