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時沒有在太和縣多待,次日一早便迴大理府,雲南宣承司衙門也該準備準備。
令方時沒想到的是,蒙化州土知州左禾已經在府衙等他。
“這麽快?蒙化州比太和縣還遠,他怎麽這麽快就來了?”
藍英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他昨日就來找你,我給忘了。”
方時沒在意:“知道他找我什麽事嗎?”
“不知,義父說可以見見。”
走進府衙,隻見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身著藍色長袍,坐在椅子上喝茶。
哪怕是笑著,其眉間的川字紋也不曾消失,聽到腳步聲,左禾急忙起身行禮。
“下官左禾拜見方布政使!”
方時迴了一禮,隨後走到主位上坐下:
“左知州來找我是有何要事?”
左禾露出諂媚之色:“既然方布政使問起,那下官開門見山。
敢問大明朝廷如何處置我們這些土官,是跟元廷一樣還是別的?”
“你們有什麽想法?”
方時一臉平淡:“大明不是蒙元,是有道之國,對於土人的想法很看重。
你們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出來,隻要符合道義,大明無不應允。”
“我們沒別的意思,隻要與蒙元一樣就行。”
方時放下茶杯,語氣開始變冷:“你們土官的意思是,你們替大明管著雲南?想成為雲南的土皇帝?”
“方布政使何意?吾等效忠的是大明皇帝,哪敢自稱為皇。”
“不敢就好!”
方時眼睛死死盯著左禾,語氣中充滿警告:
“我可以明白告訴你,各地土人的土官還是由土人擔任。
然而,有漢民所在的地方,由朝廷指派官員,你們想要作威作福是不可能。
聽說楊苴集合叛軍準備攻打昆明,你也可以結合土人來攻打大理,大明不介意再發三十萬大軍徹底解決雲南。”
“楊苴是楊苴,與我無關,望方布政使明鑒。”
左禾擺出一副慌張的樣子,言語間卻充滿挑釁:
“隻要大明與蒙元一樣,我們這些人一定惟大明馬首是瞻。”
“本官說了,大明不是蒙元!”
方時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冷若冰霜的聲音在房間中迴蕩:
“對於各地土官,我可以給爾等兩個選擇,要麽與大明官員一樣,能者升遷、庸者罷黜。
要麽帶著土人反抗,試試大明兵鋒利不利。”
聞言,左禾的臉色也愈來愈不好看,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個永昌侯女婿居然這麽不給麵子。
他幫大明對付段氏,是想讓自己和後代永享富貴,而不是要受大明鉗製。
“方布政使,雲南不是中原,廣西、貴州、四川三地的土司也不少。
下官希望你能再好好考慮,各地土人首領世代都是土官,土官世襲是不可能改變的。”
“砰!”
方時拿起茶杯,狠狠砸向地麵:“誰給你膽子敢威脅大明,本官還就告訴你,土官世襲製肯定沒了!
你要是還想當蒙化州知州,就老老實實聽大明吩咐,否則我不介意重新選個土人當知州。
送客!”
話落,不顧左禾咬牙切齒的樣子,方時轉身向後衙走去。
望著方時背影,左禾恨不得上去給他一拳:
[王八蛋!一個愣頭青也能當布政使,朱元璋是怎麽打敗蒙元的。]
[若不是藍玉在大理,老子一定砍了你這混蛋。]
左禾心裏也明白,取消土官世襲製,一定是朱元璋的主意,方時沒膽子做出這事。
雖然還是土人成為各地土司的官員,可他們的富貴卻沒了,這怎麽能讓左禾不憤怒。
就像周王朝的分封製,本來是一國之君,現在突然說你的王位不能傳給你兒子,隻能在你的族人中選。
[既然你們不怕叛亂,那我就和楊苴聯合,看大明準備在雲南死多少人。]
左禾走後,藍英匆匆找到方時,一臉疑惑看著他:
“妹夫!你怎麽了?這不像你的為人,不怕他真的反了?”
“本來就是要他反,我做的事他們早晚都會反,還不如早點反。
隻有經曆過戰爭,才會愛好和平,才會明白生命得之不易。
左禾也代表不了全部土司,他隻能代表原先幫助大明攻打段氏的土司,不必太在意。”
藍英搖搖頭:“聽不懂!妹夫,要不要派人跟著左禾?”
“不用!派人盯著蒙化州,隻要左禾一集結兵馬出蒙化州,及時告訴嶽父即可。
西平侯已經迴軍昆明,那邊也要及時準備。”
若是按方時原先的計劃,解決雲南土司問題一定會慢慢布局,不會這麽快。
計劃趕不上變化,朱元璋想要三年收迴雲南,他也隻能出此下策,以免大軍進入安南後,土司從背後刺大明將士一刀。
正如方時所想,左禾迴去後第一時間便聯係了廣邑州土知州祿勇信等人。
對著在座土官把事情簡短述說一遍後,左禾一臉憤恨:
“他娘的!早知道就該跟段氏一起。”
“有沒有大明我們早晚都得和段氏對上,還是想想接下來該怎麽做。”
“還能怎麽做?楊苴在打昆明,我們就去打大理,我就不信明軍個個能以一當十。”
“你說的輕鬆,連段氏都不是對手,我們幾個聯合起來還不夠明軍一口吞。”
“難道要等死不成?”
“……”
眾人議論紛紛,良久都不能說出一個解決方案,直到一個發須灰白的中年人開口,所有人才停下議論:
“大理府其他土官不會相信我們的話,得去其他州府求援。
我們無需和明軍硬碰硬,隻需時不時派兵攻打各縣,讓明軍一直四處平亂即可。
十多萬大軍的糧草,大明再大也無法長時間供應。
等糧草不濟,朱元璋哪怕再不願意,也得繼續讓吾等管理雲南。”
左禾眼神一亮:“祿知州說的好,楊苴打昆明,我們就去打大理。
大軍一來我們就跑,他們一走就繼續攻打,我就不信朱元璋真敢再派三十萬大軍進雲南。
我立馬聯係北勝州,讓那邊也出兵,先將那些漢人文官屠一遍。”
“好!就這麽做,我也去聯係麗江府那邊。”
他們不想與大明為敵,隻是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富貴,有一天會消失殆盡。
凡人之患,偏傷之也。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其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因利而行亦會因利而敗,左禾等土官不叛亂,方時師出無名。
令方時沒想到的是,蒙化州土知州左禾已經在府衙等他。
“這麽快?蒙化州比太和縣還遠,他怎麽這麽快就來了?”
藍英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他昨日就來找你,我給忘了。”
方時沒在意:“知道他找我什麽事嗎?”
“不知,義父說可以見見。”
走進府衙,隻見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身著藍色長袍,坐在椅子上喝茶。
哪怕是笑著,其眉間的川字紋也不曾消失,聽到腳步聲,左禾急忙起身行禮。
“下官左禾拜見方布政使!”
方時迴了一禮,隨後走到主位上坐下:
“左知州來找我是有何要事?”
左禾露出諂媚之色:“既然方布政使問起,那下官開門見山。
敢問大明朝廷如何處置我們這些土官,是跟元廷一樣還是別的?”
“你們有什麽想法?”
方時一臉平淡:“大明不是蒙元,是有道之國,對於土人的想法很看重。
你們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出來,隻要符合道義,大明無不應允。”
“我們沒別的意思,隻要與蒙元一樣就行。”
方時放下茶杯,語氣開始變冷:“你們土官的意思是,你們替大明管著雲南?想成為雲南的土皇帝?”
“方布政使何意?吾等效忠的是大明皇帝,哪敢自稱為皇。”
“不敢就好!”
方時眼睛死死盯著左禾,語氣中充滿警告:
“我可以明白告訴你,各地土人的土官還是由土人擔任。
然而,有漢民所在的地方,由朝廷指派官員,你們想要作威作福是不可能。
聽說楊苴集合叛軍準備攻打昆明,你也可以結合土人來攻打大理,大明不介意再發三十萬大軍徹底解決雲南。”
“楊苴是楊苴,與我無關,望方布政使明鑒。”
左禾擺出一副慌張的樣子,言語間卻充滿挑釁:
“隻要大明與蒙元一樣,我們這些人一定惟大明馬首是瞻。”
“本官說了,大明不是蒙元!”
方時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冷若冰霜的聲音在房間中迴蕩:
“對於各地土官,我可以給爾等兩個選擇,要麽與大明官員一樣,能者升遷、庸者罷黜。
要麽帶著土人反抗,試試大明兵鋒利不利。”
聞言,左禾的臉色也愈來愈不好看,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個永昌侯女婿居然這麽不給麵子。
他幫大明對付段氏,是想讓自己和後代永享富貴,而不是要受大明鉗製。
“方布政使,雲南不是中原,廣西、貴州、四川三地的土司也不少。
下官希望你能再好好考慮,各地土人首領世代都是土官,土官世襲是不可能改變的。”
“砰!”
方時拿起茶杯,狠狠砸向地麵:“誰給你膽子敢威脅大明,本官還就告訴你,土官世襲製肯定沒了!
你要是還想當蒙化州知州,就老老實實聽大明吩咐,否則我不介意重新選個土人當知州。
送客!”
話落,不顧左禾咬牙切齒的樣子,方時轉身向後衙走去。
望著方時背影,左禾恨不得上去給他一拳:
[王八蛋!一個愣頭青也能當布政使,朱元璋是怎麽打敗蒙元的。]
[若不是藍玉在大理,老子一定砍了你這混蛋。]
左禾心裏也明白,取消土官世襲製,一定是朱元璋的主意,方時沒膽子做出這事。
雖然還是土人成為各地土司的官員,可他們的富貴卻沒了,這怎麽能讓左禾不憤怒。
就像周王朝的分封製,本來是一國之君,現在突然說你的王位不能傳給你兒子,隻能在你的族人中選。
[既然你們不怕叛亂,那我就和楊苴聯合,看大明準備在雲南死多少人。]
左禾走後,藍英匆匆找到方時,一臉疑惑看著他:
“妹夫!你怎麽了?這不像你的為人,不怕他真的反了?”
“本來就是要他反,我做的事他們早晚都會反,還不如早點反。
隻有經曆過戰爭,才會愛好和平,才會明白生命得之不易。
左禾也代表不了全部土司,他隻能代表原先幫助大明攻打段氏的土司,不必太在意。”
藍英搖搖頭:“聽不懂!妹夫,要不要派人跟著左禾?”
“不用!派人盯著蒙化州,隻要左禾一集結兵馬出蒙化州,及時告訴嶽父即可。
西平侯已經迴軍昆明,那邊也要及時準備。”
若是按方時原先的計劃,解決雲南土司問題一定會慢慢布局,不會這麽快。
計劃趕不上變化,朱元璋想要三年收迴雲南,他也隻能出此下策,以免大軍進入安南後,土司從背後刺大明將士一刀。
正如方時所想,左禾迴去後第一時間便聯係了廣邑州土知州祿勇信等人。
對著在座土官把事情簡短述說一遍後,左禾一臉憤恨:
“他娘的!早知道就該跟段氏一起。”
“有沒有大明我們早晚都得和段氏對上,還是想想接下來該怎麽做。”
“還能怎麽做?楊苴在打昆明,我們就去打大理,我就不信明軍個個能以一當十。”
“你說的輕鬆,連段氏都不是對手,我們幾個聯合起來還不夠明軍一口吞。”
“難道要等死不成?”
“……”
眾人議論紛紛,良久都不能說出一個解決方案,直到一個發須灰白的中年人開口,所有人才停下議論:
“大理府其他土官不會相信我們的話,得去其他州府求援。
我們無需和明軍硬碰硬,隻需時不時派兵攻打各縣,讓明軍一直四處平亂即可。
十多萬大軍的糧草,大明再大也無法長時間供應。
等糧草不濟,朱元璋哪怕再不願意,也得繼續讓吾等管理雲南。”
左禾眼神一亮:“祿知州說的好,楊苴打昆明,我們就去打大理。
大軍一來我們就跑,他們一走就繼續攻打,我就不信朱元璋真敢再派三十萬大軍進雲南。
我立馬聯係北勝州,讓那邊也出兵,先將那些漢人文官屠一遍。”
“好!就這麽做,我也去聯係麗江府那邊。”
他們不想與大明為敵,隻是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富貴,有一天會消失殆盡。
凡人之患,偏傷之也。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其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因利而行亦會因利而敗,左禾等土官不叛亂,方時師出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