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僵持不下的局麵,張海有些煩躁,恨不得親自上場,然而他又不得不帶人防備其他明軍。
他很明白,陳安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而陳安又與福建沿海衛所勾結。
忽然,建寧衛背麵,出現數千個倭人,這一幕令張海滿臉錯愕:
“老三,你不是說人都在這嗎?這夥倭人哪裏來的?”
老三也是一臉迷茫:“不知道啊!不過是好事,明軍太難……”
話音未落,在倭人出現的瞬間,數百明軍從鹽場鑽出,奇怪的是這些人個個手持火銃!
“砰砰砰……”
火銃聲不斷響起,倭人不斷倒下,其衝鋒速度也開始下降。
張海臉色難看,咬牙切齒吐出四個字:
“福州左衛!”
老三也被嚇得魂不附體:“大哥,這一看就是陷阱啊!怎麽辦?”
“一起上!快點壓上去,他們沒有多少人了!”
說著,張海拔出長刀,騎著馬便衝上去。
見狀,老三也咬了咬牙,跟上張海:
“都給老子衝!發財就在今日!”
“殺……”
涵江口激戰之時,趙庸率先一步趕到莆田縣城,麵對十多萬流寇,趙庸連下數道軍令後,一馬當先向流寇大軍衝去。
“老大,官兵來了!我們快走吧!”
“快跑!是趙庸狗砸!”
“……”
根本無需流寇首領下令,在見到趙庸大軍的刹那,這些流寇已開始潰散。
有人慌不擇路,有人一心向戴雲山脈跑,更有大部分人向涵江口進軍。
隨著流寇、倭人、海寇聚集在涵江口,唐勝宗的大軍也及時趕到,對涵江口形成包圍之勢。
而靖海衛也從南麵海灘登陸,不僅僅鑿毀倭人船隻,也斷了倭人逃跑之路。
一望無際的朝廷大軍令流寇心生絕望,張海也是一臉慘白。
而福建沿海衛所的指揮使、千戶臉色也不是很好,他們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萬安所的陳千戶悄悄靠近平海衛指揮使:
“林指揮使,南雄侯和延安侯怎麽會在這?你有收到消息嗎?”
林然搖了搖頭:“沒有!按理說,他們一個在廣東剿匪、一個在浙江平亂,怎麽會出現在福建。”
話音剛落,趙庸高亢的聲音響起:“所有人放下武器,抱頭蹲下,違令者格殺勿論!”
“放下武器!”
“放下武器!”
明軍雷鳴般的聲音,蓋過嘈雜的戰場喊殺聲,令流寇不自覺停下手上動作。
流寇知道自己還有活路,而倭人不同,他們知道自己死定了,隻能不停拚殺,以期能逃出生天。
見此,趙庸揮了揮手,旗手開始搖旗,鼓聲不斷響起,趙庸身後衝出數千兵馬向倭人撲去。
等卸下流寇、海寇的武器後,唐勝宗冷冷掃了眼沿海衛所,隨後大手一揮:
“福建都司衛所,除永寧衛以外,所有百戶以上武官,全部拿下!”
話落,不等這些人有所動作,他們脖子上個個橫著一把刀。
林然怒目圓睜,對著唐勝宗怒吼:
“延安侯,你有陛下旨意嗎?想造反嗎?”
“等到了京城,你就知道本侯有沒有陛下詔書!”
“老子不信你敢動手!”
林然怒喝一聲,隨後右手快速抬起,準備撥開脖子上的長刀。
都尉府小旗玉林成,想都沒想,果斷一刀捅穿喉嚨。
“嗬……”
林然眼裏盡是迷茫,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指揮使就這麽被殺了。
其他武官看到這一幕,徹底打消立刻反抗的心思,乖乖扔下武器!
事情到了這一步,曹誠知道福建一行該結束了,他也該迴京。
流寇的安排、福建官員和武將的審判,這些都不是他能插手的。
唐勝宗、趙庸兩人安排完所有事務後,便帶著曹誠等人,來到鹽場營帳內。
進入營帳刹那,趙庸便一臉嚴肅的開口:
“還有數萬流寇逃離,也不知道騎兵和永寧衛能不能攔住,若是不能,吾等還要繼續搜尋一段時間。”
唐勝宗並不這麽想:“就算能逃,也隻有小部分,不會掀起太大浪花。
我們還是想想怎麽處理剩下倭人,是全殺了還是等陛下處置?”
“殺了扔海裏喂魚!他們說的話聽又聽不懂,留著浪費糧食。
還是盡快告訴陛下,這麽多流寇,不可能全殺了,怎麽安排我們又不懂。”
說到這,趙庸目光轉向曹誠:“謝家那些貨物和銀兩,盡快讓人拉走,還有鹽場也盡快清理掉。”
“不需要!”
曹誠搖了搖頭:“太子說了,以永昌侯的名義,明年將這批貨物運往海外諸國。
不過,不是換取銀兩,而是油糧、棉花藥材等等一切民生物品。
兩位侯爺若想賺點錢,也可以參與進來,不過這是有條件的,你們可以去問問太子。
至於細鹽,廣東那邊早已開始製鹽,福建鹽場也要盡快開啟。”
“一環扣一環!”
唐勝宗自嘲一笑:“我以為是為了清理福建衛所和官場,現在看來,這隻是其中一個目的。”
趙庸也出聲附和:“老了,本來就看不清朝局,現在更是像個傻子一樣。
算了,我還是寫奏疏去,至於海貿,不管太子殿下有什麽條件,我都準備參與進去。”
“延安侯府也一樣,曹大郎,我會派人去謝家,你跟你外公說一聲。”
曹誠微微頷首:“好!”
福建事成的情報很快便傳到朱元璋手上,看著都尉府傳來的奏疏,朱元璋忍不住笑出聲:
“好!好!這次不僅沒有影響到福建百姓,還以最小代價將沿海衛所清理一遍。
標兒,曹誠與王政不錯,這次迴京就讓他們在東宮任職。”
朱標眼睛從奏疏上移開,笑著點頭:
“等雲南收迴來,兒子準備讓他們去雲南,方司柬的下一步計劃,他們比較適合。
從奏疏上來看,延安侯想要在京養老,定遠那邊土地也一直在以各種方式還迴去,要不要給他個機會?”
“哼!他這是怕了!”
朱元璋冷笑一聲:“以前不確定,現在咱可以肯定,康泰一事必定是他做的,隻是咱找不到證據。
罷了,這次就不給他封賞了,希望他能明白。
對了,方小子最近在幹嘛?”
“烏斯藏使者已經到了,兒子讓方司柬去禮部接待,有些事該提早做準備。”
朱元璋下意識問出聲:“準備什麽?茶馬司不夠嗎?烏斯藏又沒有大量糧食,大軍壓境也沒這麽快!”
想到方時說的話,朱標一臉古怪,輕笑出聲:
“方司柬說,藏民是周王朝羌人後裔,而羌同薑,同屬於神農後裔。
既屬於神農後裔,大明有責任讓藏民認祖歸宗,在此之前,得先讓藏民知道他們是從哪裏來的。”
他很明白,陳安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而陳安又與福建沿海衛所勾結。
忽然,建寧衛背麵,出現數千個倭人,這一幕令張海滿臉錯愕:
“老三,你不是說人都在這嗎?這夥倭人哪裏來的?”
老三也是一臉迷茫:“不知道啊!不過是好事,明軍太難……”
話音未落,在倭人出現的瞬間,數百明軍從鹽場鑽出,奇怪的是這些人個個手持火銃!
“砰砰砰……”
火銃聲不斷響起,倭人不斷倒下,其衝鋒速度也開始下降。
張海臉色難看,咬牙切齒吐出四個字:
“福州左衛!”
老三也被嚇得魂不附體:“大哥,這一看就是陷阱啊!怎麽辦?”
“一起上!快點壓上去,他們沒有多少人了!”
說著,張海拔出長刀,騎著馬便衝上去。
見狀,老三也咬了咬牙,跟上張海:
“都給老子衝!發財就在今日!”
“殺……”
涵江口激戰之時,趙庸率先一步趕到莆田縣城,麵對十多萬流寇,趙庸連下數道軍令後,一馬當先向流寇大軍衝去。
“老大,官兵來了!我們快走吧!”
“快跑!是趙庸狗砸!”
“……”
根本無需流寇首領下令,在見到趙庸大軍的刹那,這些流寇已開始潰散。
有人慌不擇路,有人一心向戴雲山脈跑,更有大部分人向涵江口進軍。
隨著流寇、倭人、海寇聚集在涵江口,唐勝宗的大軍也及時趕到,對涵江口形成包圍之勢。
而靖海衛也從南麵海灘登陸,不僅僅鑿毀倭人船隻,也斷了倭人逃跑之路。
一望無際的朝廷大軍令流寇心生絕望,張海也是一臉慘白。
而福建沿海衛所的指揮使、千戶臉色也不是很好,他們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萬安所的陳千戶悄悄靠近平海衛指揮使:
“林指揮使,南雄侯和延安侯怎麽會在這?你有收到消息嗎?”
林然搖了搖頭:“沒有!按理說,他們一個在廣東剿匪、一個在浙江平亂,怎麽會出現在福建。”
話音剛落,趙庸高亢的聲音響起:“所有人放下武器,抱頭蹲下,違令者格殺勿論!”
“放下武器!”
“放下武器!”
明軍雷鳴般的聲音,蓋過嘈雜的戰場喊殺聲,令流寇不自覺停下手上動作。
流寇知道自己還有活路,而倭人不同,他們知道自己死定了,隻能不停拚殺,以期能逃出生天。
見此,趙庸揮了揮手,旗手開始搖旗,鼓聲不斷響起,趙庸身後衝出數千兵馬向倭人撲去。
等卸下流寇、海寇的武器後,唐勝宗冷冷掃了眼沿海衛所,隨後大手一揮:
“福建都司衛所,除永寧衛以外,所有百戶以上武官,全部拿下!”
話落,不等這些人有所動作,他們脖子上個個橫著一把刀。
林然怒目圓睜,對著唐勝宗怒吼:
“延安侯,你有陛下旨意嗎?想造反嗎?”
“等到了京城,你就知道本侯有沒有陛下詔書!”
“老子不信你敢動手!”
林然怒喝一聲,隨後右手快速抬起,準備撥開脖子上的長刀。
都尉府小旗玉林成,想都沒想,果斷一刀捅穿喉嚨。
“嗬……”
林然眼裏盡是迷茫,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指揮使就這麽被殺了。
其他武官看到這一幕,徹底打消立刻反抗的心思,乖乖扔下武器!
事情到了這一步,曹誠知道福建一行該結束了,他也該迴京。
流寇的安排、福建官員和武將的審判,這些都不是他能插手的。
唐勝宗、趙庸兩人安排完所有事務後,便帶著曹誠等人,來到鹽場營帳內。
進入營帳刹那,趙庸便一臉嚴肅的開口:
“還有數萬流寇逃離,也不知道騎兵和永寧衛能不能攔住,若是不能,吾等還要繼續搜尋一段時間。”
唐勝宗並不這麽想:“就算能逃,也隻有小部分,不會掀起太大浪花。
我們還是想想怎麽處理剩下倭人,是全殺了還是等陛下處置?”
“殺了扔海裏喂魚!他們說的話聽又聽不懂,留著浪費糧食。
還是盡快告訴陛下,這麽多流寇,不可能全殺了,怎麽安排我們又不懂。”
說到這,趙庸目光轉向曹誠:“謝家那些貨物和銀兩,盡快讓人拉走,還有鹽場也盡快清理掉。”
“不需要!”
曹誠搖了搖頭:“太子說了,以永昌侯的名義,明年將這批貨物運往海外諸國。
不過,不是換取銀兩,而是油糧、棉花藥材等等一切民生物品。
兩位侯爺若想賺點錢,也可以參與進來,不過這是有條件的,你們可以去問問太子。
至於細鹽,廣東那邊早已開始製鹽,福建鹽場也要盡快開啟。”
“一環扣一環!”
唐勝宗自嘲一笑:“我以為是為了清理福建衛所和官場,現在看來,這隻是其中一個目的。”
趙庸也出聲附和:“老了,本來就看不清朝局,現在更是像個傻子一樣。
算了,我還是寫奏疏去,至於海貿,不管太子殿下有什麽條件,我都準備參與進去。”
“延安侯府也一樣,曹大郎,我會派人去謝家,你跟你外公說一聲。”
曹誠微微頷首:“好!”
福建事成的情報很快便傳到朱元璋手上,看著都尉府傳來的奏疏,朱元璋忍不住笑出聲:
“好!好!這次不僅沒有影響到福建百姓,還以最小代價將沿海衛所清理一遍。
標兒,曹誠與王政不錯,這次迴京就讓他們在東宮任職。”
朱標眼睛從奏疏上移開,笑著點頭:
“等雲南收迴來,兒子準備讓他們去雲南,方司柬的下一步計劃,他們比較適合。
從奏疏上來看,延安侯想要在京養老,定遠那邊土地也一直在以各種方式還迴去,要不要給他個機會?”
“哼!他這是怕了!”
朱元璋冷笑一聲:“以前不確定,現在咱可以肯定,康泰一事必定是他做的,隻是咱找不到證據。
罷了,這次就不給他封賞了,希望他能明白。
對了,方小子最近在幹嘛?”
“烏斯藏使者已經到了,兒子讓方司柬去禮部接待,有些事該提早做準備。”
朱元璋下意識問出聲:“準備什麽?茶馬司不夠嗎?烏斯藏又沒有大量糧食,大軍壓境也沒這麽快!”
想到方時說的話,朱標一臉古怪,輕笑出聲:
“方司柬說,藏民是周王朝羌人後裔,而羌同薑,同屬於神農後裔。
既屬於神農後裔,大明有責任讓藏民認祖歸宗,在此之前,得先讓藏民知道他們是從哪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