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祖滿臉的不服氣:“爹,他做出這種事,我還不能說了?”


    “整個大明都是陛下的,他收攏兵權有什麽錯?


    再說,方時一直都在做,你現在激動什麽?”


    “能一樣嗎?那是藍玉,太子的左膀右臂,太子都支持了。”


    唐勝宗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陛下想做就能做成?


    那些將士是希望跟在同鄉之人身後,還是異鄉之人身後?


    定遠那些將士,他們敢不聽我的話?你當你大哥是在定遠老家玩的?”


    唐敬祖滿眼興奮盯著唐勝宗:“爹,大哥在老家做了很多事?”


    “北元還未肅清、雲南還未收迴,各地造反頻頻,陛下還是要依靠我們這些將領,暫時沒什麽事。”


    話罷,唐勝宗鄭重提醒:“我警告你,在京營中別出頭,遵從軍令。


    方時想要五年完成,那是在做夢,就算完成,隻要我們還在,那些將士就隻會聽我們。


    我們唯一要做的,是別讓陛下抓到把柄,特別是在京城。”


    “是,那邊勳貴怎麽迴複?”


    唐勝宗端起茶杯,輕輕對著茶水吹氣:


    “隨便找個理由推脫過去,這事我們緊跟著魏國公和藍玉。


    還有,過年前你就一直待在軍營,別去跟那些勳貴之子聚會。”


    “淮安侯那邊也不去嗎?畢竟都是定遠人。”


    唐勝宗搖搖頭:“定遠勳貴多的是,華中那小子還太愣,被人當刀都不知道。


    你放心,看在雲龍的麵子上,陛下不會對他太過分。”


    在唐勝宗心裏,淮安侯父子就是典型的虎父犬子,若沒有華雲龍的功績庇護,華中早死了。


    [還是魏國公家比較好,不僅有徐輝祖,還有個女諸生嫁給燕王,徐家可真是好運。]


    應天城內對方時婚事議論紛紛,而方時本人正慢悠悠的往墓地走去。


    望著上山路上的花草樹木,方時此刻心情格外舒暢。


    “咦!”


    方時望著遠處跑來的身影,有些訝異:


    “眼睛沒花吧!這都能碰到。”


    “方司柬、方司柬。”


    [看來是沒錯,真的是蔣瓛。]


    方時快步迎了上去:“蔣都尉,真是巧,你也上山祭拜?”


    “不是!”


    蔣瓛從懷裏掏出詔書,遞給方時:


    “這是陛下給你的賜婚詔書,陛下特意要我送過來的。”


    “特意?”


    方時躬身四拜,隨後雙手接過詔書:


    “陛下有何吩咐。”


    “陛下讓你去見曹國公,曹國公掌管五軍都督府。”


    [李文忠?老朱就這麽急嗎?這邊右軍都督府還沒結束,就準備五軍都督府全部推廣?]


    方時也無法拒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祭拜完父母之後,就去找曹國公談談。”


    “我會轉告陛下。”


    話落,蔣瓛壓低聲音,小心問道:


    “方司柬,最近總覺得心慌,那些勳貴總是送禮給我。


    我跟陛下說,陛下居然讓我收下,把名單記下來。


    而太子殿下卻讓我,把送禮的人全部打迴去,閉門謝客。


    你說,我該聽誰的。”


    瞥了眼蔣瓛,實在不想跟他說話,為了讓他以後閉緊嘴,別害了自己。


    方時決定幫他一次,順便最後提醒他一次:


    “閉門謝客,禮物打迴去,然後把名單給陛下和太子各送一份過去,最後把陛下和太子的想法都告訴對方。


    切記,除了陛下、太子和皇後殿下,你不需要聽任何人的話。


    要是他們想法不一,你就互相稟明,讓陛下他們做決定。


    你要是自作主張,沒人救得了你。”


    蔣瓛抱拳行禮:“多謝方司柬,我記下了。”


    “那我先走了。”


    “方司柬慢行。”


    方時剛走出去沒多久,又迴頭對蔣瓛笑道:


    “蔣都尉,以後別隨便問人,不懂的就去問太子,保你一生無憂。”


    “多謝方司柬提點。”


    蔣瓛一臉驚慌掃向四周,見周圍沒人才鬆了口氣:


    [怎麽就這麽糊塗,陛下的決定怎麽能告訴他人。]


    [方司柬說的對,以後不懂就問太子,寧願當個傻子,也不能自作聰明。]


    蔣瓛跟隨朱元璋也不是一天兩天,知道朱元璋是個什麽樣的人。


    然而富貴總是迷人眼,眼瞧著連勳貴都開始聯絡他,免不了有些得意。


    今日被方時提醒,蔣瓛瞬間驚出一身冷汗,他知道以自己的性格,最後肯定會收了禮,而後提點一下那些人,再將名單交給朱元璋。


    蔣瓛在原地站了會,隨後匆匆迴皇宮複命。


    見到朱元璋第一時間,蔣瓛便跪了下來:


    “陛下,微臣已經跟方司柬說了,等他祭拜完父母便會去見曹國公。”


    “完成任務就好,你跪著幹嘛?”


    “太子殿下讓微臣將那些人全部打迴去,微臣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做。”


    “起來吧!”


    朱元璋瞥了眼蔣瓛,繼續看起奏疏:


    “聽太子的,把名單記下來,禮物全部退迴去。”


    “禮物沒收,名單微臣抄了兩份,要不要給太子殿下送過去一份。”


    “嗬嗬!”


    朱元璋眼中帶著讚賞:“做的好,以後不僅僅情報要準備兩份,咱的吩咐也要及時讓太子知道。”


    “微臣遵令!”


    對朱元璋來說,他最不想看到巫蠱之禍重演,太子劉據接觸不到漢武帝,不懂漢武想法而身死。


    這不僅僅隻有漢武帝的原因,還有那些居心叵測官員的原因。


    因此,朱元璋對於自作聰明,隱瞞不報的人,有一個殺一個,從不手軟。


    這也是朱元璋讓蔣瓛聽命於朱標的原因之一。


    蔣瓛走後沒多久,朱標拿著一本奏疏走了進來:


    “爹,你看看這個,兒子覺得可以試試。”


    朱元璋接過奏疏看了眼,一臉讚歎:


    “標兒,你這字寫的越來越好,看著清爽。


    不對,你怎麽想著讓那些醫官考醫德?科舉一事到底什麽時候開始。”


    “兒子覺得科舉還是以程朱理學為主,北方降低難度、南方提高難度。”


    朱元璋眼中興奮不已:“標兒,你同意用三綱八目為定式,把考試內容定在程朱理學上了?”


    “不行!”


    聽到朱標的迴答,朱元璋眼神瞬間黯淡下來:


    “咱還以為你想通了,那麽多異端邪說總要禁止,咱也是為了大明江山,你怎麽就不同意呢?”


    “爹,你想過兩百年後嗎?一旦考題都是出自程朱理學,到那時考題夠用嗎?


    難道要斷章取義不成,那時招進朝堂的官員還能做事嗎?還懂得聖人之道嗎?”


    說到這,朱標滿臉鄭重:“爹,元朝開科取士才多少年,我們大明剛立國想要取締程朱理學都暫時無法去做。


    一旦定下來,我們後人想要改變可能嗎?”


    “為什麽要改變,咱做皇明祖訓,就是要一代一代都不改變,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