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不置可否:“你說的沒錯,很多東西都隻是術,還有一些隻適合在某個地方用。
這麽多年,洛河之誓、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黃袍加身等等,已經說明天下萬民不信什麽天子。
若有機會,他們可不會管你是不是天子。
可若是不承認,祭祀天地還有必要嗎?”
方時沉聲說道:“人死後亦有意誌,他們存在天地之間。
我們祭祀的是幾千年來億億萬萬的農民,希望他們的意誌能護佑後人,順順利利完成他們的願望。”
“你還想著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朱標有些哭笑不得:“你就不怕出門被人打死?”
“各有各地理解,總不能他們就是對的。”
朱標也懶得繼續勸說:“這事你別去做,我來安排。
軍隊識字一事怎麽樣?”
“大多已會認全千字文,由於紙張等原因,書寫起來還不熟練,需要多練練。”
“已經不錯,工部那邊已經印刷大量千字文,我會讓人送去京營,爭取做到每人一本。”
說到這,朱標滿臉笑意:“你剛好來了,就過去見見母後,你的親事已經幫你看好。”
方時摸了摸後腦勺:“我這麽窮,也有人看上我?哪個眼睛瞎了?”
“胡扯,你去了就知道是誰。”
“那微臣告退!”
“去吧!”
望著方時離去的背影,朱標摸著唇上的胡須陷入沉思:
[這方司柬好像很害怕孤生病,總是不經意提起醫館、大夫、鍛煉身體,要不要也去練練身子?]
[等孤先忙過這段時間,不過,雄英確實得練練,這小家夥太白了,一點陽剛之氣也沒有,怎麽能擔起大明江山。]
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標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
“來人,去請舅舅進宮一趟。”
“小人遵命。”
朱標本想著去國子監請宋訥來做這事,可想到宋訥年事已高,又不忍心他陷入這場旋渦中。
藍玉其實也不適合出麵,一旦藍玉出麵,那麽就等於他出麵,這很有可能讓那些人狗急跳牆。
朱標希望大明可以在他手上慢慢改變,而不是一蹴而就。
[舅舅的那些義子飛揚跋扈,正適合做這些事,若是發生不可控事件,就順便清理了。]
而另一邊的方時,此時正一臉呆滯看著馬皇後:
“什麽?藍將軍的嫡長女?”
[藍玉女兒不是蜀王妃嗎?不該是小屁孩一個嗎?]
“你放心,我問過溪兒,她對你很滿意。”
馬皇後一臉笑意:“你和藍玉不是也處的挺好,這種好姻緣可是求都求不來。”
[不好也得好,算是徹底綁上這條賊船了,隻能拚死護住朱標。]
方時站起來躬身拜謝:“謝皇後殿下賜婚。”
“坐吧!”
馬皇後笑嗬嗬點頭:“最近朝堂發生一些事,你就好好待在軍營,抽空去看看你父母,把你結婚的好消息告訴他們。
你還年輕,慢慢來,不要著急。”
看著馬皇後和藹的笑容,方時真的不忍心欺騙她:
“微臣希望天下萬民都能吃飽穿暖、都有書讀,每個人都能昂首挺胸活著。
這不是一、兩代人就能完成,能在有生之年開個頭,已經心滿意足。”
馬皇後輕歎出聲:“大同到底是什麽樣,沒人見過,想來你也明白這有多難。”
“再難也要做。”
方時滿臉嚴肅:“自從陛下以農民之身奪取天下,足以證明曆朝曆代的製度已經不適合大明。
往昔所有的盛世也隻是士大夫的盛世,與老百姓毫無幹係。
君王的德行並不能阻止天災降臨,聖賢在朝也不能讓百姓頓頓飽飯。
想要百姓擁有真正的盛世,就必須從上到下一起努力,治國理念一定要統一。
因此,恕微臣不能答應皇後殿下,天人感應和白虎通德論必須要消失。”
馬皇後出聲提醒:“你要知道天人感應來自陰陽五行,陰陽五行也是構成程朱理學重要部分。”
“橫渠先生的正蒙可以更好解釋什麽是五行、什麽是陰陽。
程朱理學有些適合大明,微臣也不想讓它沒落,然而白虎通德論不同,其大部分理念已經過時。”
“算了、算了,我也不勸你。”
馬皇後揉了揉眉心:“你們這些年輕人個個都不聽勸,想做就去做,我會讓藍玉幫你。”
“多謝皇後殿下,微臣告退。”
方時走後,朱元璋慢悠悠從屏風後走出:
“咱就知道,這小子隻在妹子這裏說心裏話,在咱這,都不想多說一個字。”
馬皇後翻了個白眼:“你是皇帝,居然還偷聽,像什麽話。”
“咱就是想知道方小子真正的想法。”
朱元璋給自己倒了杯水:“還是妹子厲害,那幫兄弟隻有在妹子這,才會說些心裏話。
現在,方小子也一樣,能娶到妹子,咱那是祖宗積德。”
“你就會說好聽的,我那是真心換真心。”
“是是是。”
朱元璋咧嘴一笑:“妹子,你說方小子是不是有完整的策略,所以才說這不是一、兩代人才能完成。”
“也許吧!現在來看他提出把農學加入科舉,是想培養一批農學人才,用來提高糧食產量。”
說到這,馬皇後有些不確定開口:
“重八,他當初教書是不是就想著,教一些農學士子出來?”
“有這可能,咱有一種感覺,他一定有完整的計劃。
但是,他害怕咱不同意,或者說這計劃犯了忌諱,所以一直不敢說。”
馬皇後不明所以:“為什麽這麽說?”
“感覺,他說出曆朝曆代製度已經不適合大明的時候,咱就有這種感覺。”
朱元璋臉色淡漠:“希望他不會讓咱失望,他不是想消滅天人感應,咱就在背後支持,看看接下來他要怎麽做。”
“你就想太多。”
馬皇後淡然開口:“這些天,那些侯府夫人一直想從我這探聽你的想法,我已經替你敲打他們。
你也找他們談談,別被人當刀子用,搞得最後連爵位都沒了。”
“都是些混蛋王八羔子,咱記得他們,給他們榮華富貴。
他們倒好,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跟以前元廷有什麽兩樣。”
說起這些勳貴,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
“咱們不止一次跟他們談,還把他們的孩子放在國子監教導。
可他們呢?一個個把咱的話當耳旁風,這次就是要看看,還有多少人記得咱。”
“他們哪懂的朝廷大事。”
馬皇後輕聲勸道:“你看藍玉,被方小子一提醒,就知道該怎麽做,連藍興都不救。
我看,你還是先讓天德去找他們好好談談,再決定該怎麽做。”
朱元璋輕輕一歎:“唉,妹子你是不知道,天德也不知道跟他們說了多少次。
從大明立國就開始勸,勸他們別學元廷,別做自己以前最討厭的人。
可他們就是不聽,一個勁認為,天下都打下來了,還不允許我享享福!”
這麽多年,洛河之誓、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黃袍加身等等,已經說明天下萬民不信什麽天子。
若有機會,他們可不會管你是不是天子。
可若是不承認,祭祀天地還有必要嗎?”
方時沉聲說道:“人死後亦有意誌,他們存在天地之間。
我們祭祀的是幾千年來億億萬萬的農民,希望他們的意誌能護佑後人,順順利利完成他們的願望。”
“你還想著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朱標有些哭笑不得:“你就不怕出門被人打死?”
“各有各地理解,總不能他們就是對的。”
朱標也懶得繼續勸說:“這事你別去做,我來安排。
軍隊識字一事怎麽樣?”
“大多已會認全千字文,由於紙張等原因,書寫起來還不熟練,需要多練練。”
“已經不錯,工部那邊已經印刷大量千字文,我會讓人送去京營,爭取做到每人一本。”
說到這,朱標滿臉笑意:“你剛好來了,就過去見見母後,你的親事已經幫你看好。”
方時摸了摸後腦勺:“我這麽窮,也有人看上我?哪個眼睛瞎了?”
“胡扯,你去了就知道是誰。”
“那微臣告退!”
“去吧!”
望著方時離去的背影,朱標摸著唇上的胡須陷入沉思:
[這方司柬好像很害怕孤生病,總是不經意提起醫館、大夫、鍛煉身體,要不要也去練練身子?]
[等孤先忙過這段時間,不過,雄英確實得練練,這小家夥太白了,一點陽剛之氣也沒有,怎麽能擔起大明江山。]
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標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
“來人,去請舅舅進宮一趟。”
“小人遵命。”
朱標本想著去國子監請宋訥來做這事,可想到宋訥年事已高,又不忍心他陷入這場旋渦中。
藍玉其實也不適合出麵,一旦藍玉出麵,那麽就等於他出麵,這很有可能讓那些人狗急跳牆。
朱標希望大明可以在他手上慢慢改變,而不是一蹴而就。
[舅舅的那些義子飛揚跋扈,正適合做這些事,若是發生不可控事件,就順便清理了。]
而另一邊的方時,此時正一臉呆滯看著馬皇後:
“什麽?藍將軍的嫡長女?”
[藍玉女兒不是蜀王妃嗎?不該是小屁孩一個嗎?]
“你放心,我問過溪兒,她對你很滿意。”
馬皇後一臉笑意:“你和藍玉不是也處的挺好,這種好姻緣可是求都求不來。”
[不好也得好,算是徹底綁上這條賊船了,隻能拚死護住朱標。]
方時站起來躬身拜謝:“謝皇後殿下賜婚。”
“坐吧!”
馬皇後笑嗬嗬點頭:“最近朝堂發生一些事,你就好好待在軍營,抽空去看看你父母,把你結婚的好消息告訴他們。
你還年輕,慢慢來,不要著急。”
看著馬皇後和藹的笑容,方時真的不忍心欺騙她:
“微臣希望天下萬民都能吃飽穿暖、都有書讀,每個人都能昂首挺胸活著。
這不是一、兩代人就能完成,能在有生之年開個頭,已經心滿意足。”
馬皇後輕歎出聲:“大同到底是什麽樣,沒人見過,想來你也明白這有多難。”
“再難也要做。”
方時滿臉嚴肅:“自從陛下以農民之身奪取天下,足以證明曆朝曆代的製度已經不適合大明。
往昔所有的盛世也隻是士大夫的盛世,與老百姓毫無幹係。
君王的德行並不能阻止天災降臨,聖賢在朝也不能讓百姓頓頓飽飯。
想要百姓擁有真正的盛世,就必須從上到下一起努力,治國理念一定要統一。
因此,恕微臣不能答應皇後殿下,天人感應和白虎通德論必須要消失。”
馬皇後出聲提醒:“你要知道天人感應來自陰陽五行,陰陽五行也是構成程朱理學重要部分。”
“橫渠先生的正蒙可以更好解釋什麽是五行、什麽是陰陽。
程朱理學有些適合大明,微臣也不想讓它沒落,然而白虎通德論不同,其大部分理念已經過時。”
“算了、算了,我也不勸你。”
馬皇後揉了揉眉心:“你們這些年輕人個個都不聽勸,想做就去做,我會讓藍玉幫你。”
“多謝皇後殿下,微臣告退。”
方時走後,朱元璋慢悠悠從屏風後走出:
“咱就知道,這小子隻在妹子這裏說心裏話,在咱這,都不想多說一個字。”
馬皇後翻了個白眼:“你是皇帝,居然還偷聽,像什麽話。”
“咱就是想知道方小子真正的想法。”
朱元璋給自己倒了杯水:“還是妹子厲害,那幫兄弟隻有在妹子這,才會說些心裏話。
現在,方小子也一樣,能娶到妹子,咱那是祖宗積德。”
“你就會說好聽的,我那是真心換真心。”
“是是是。”
朱元璋咧嘴一笑:“妹子,你說方小子是不是有完整的策略,所以才說這不是一、兩代人才能完成。”
“也許吧!現在來看他提出把農學加入科舉,是想培養一批農學人才,用來提高糧食產量。”
說到這,馬皇後有些不確定開口:
“重八,他當初教書是不是就想著,教一些農學士子出來?”
“有這可能,咱有一種感覺,他一定有完整的計劃。
但是,他害怕咱不同意,或者說這計劃犯了忌諱,所以一直不敢說。”
馬皇後不明所以:“為什麽這麽說?”
“感覺,他說出曆朝曆代製度已經不適合大明的時候,咱就有這種感覺。”
朱元璋臉色淡漠:“希望他不會讓咱失望,他不是想消滅天人感應,咱就在背後支持,看看接下來他要怎麽做。”
“你就想太多。”
馬皇後淡然開口:“這些天,那些侯府夫人一直想從我這探聽你的想法,我已經替你敲打他們。
你也找他們談談,別被人當刀子用,搞得最後連爵位都沒了。”
“都是些混蛋王八羔子,咱記得他們,給他們榮華富貴。
他們倒好,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跟以前元廷有什麽兩樣。”
說起這些勳貴,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
“咱們不止一次跟他們談,還把他們的孩子放在國子監教導。
可他們呢?一個個把咱的話當耳旁風,這次就是要看看,還有多少人記得咱。”
“他們哪懂的朝廷大事。”
馬皇後輕聲勸道:“你看藍玉,被方小子一提醒,就知道該怎麽做,連藍興都不救。
我看,你還是先讓天德去找他們好好談談,再決定該怎麽做。”
朱元璋輕輕一歎:“唉,妹子你是不知道,天德也不知道跟他們說了多少次。
從大明立國就開始勸,勸他們別學元廷,別做自己以前最討厭的人。
可他們就是不聽,一個勁認為,天下都打下來了,還不允許我享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