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的攻勢中斷了,你要靠怎麽樣的刀,來斬中我呢?”風十郎問源義經。
“啊,確實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難纏呢,不過這僅僅是你的刀法而已。”源義經卻依然沒事人一樣,說道:“你的攻擊能力需要重新估計,不過你的身法······還是沒有任何超出我預料之外的強度,所以,我說是這麽多刀,依舊是這麽多刀。”
“相信我。”風十郎說道:“在你砍中我之前,我一定能先把你斬殺掉,真遺憾啊,安倍晴明這就要少一個十英傑了。”
“少一個十英傑?同樣的話,我也原物奉還給你吧,相信我,晴明大人手底下,絕不會缺乏十英傑的替代者,對於他來說,任何一個十英傑都不重要,至少相比起大業來說,十英傑都不重要。”源義經說道:“正因為我有了這樣的認知,才能在十英傑中某得一己之位,因為相比起那些野心無窮的笨蛋來說,我算是少有的擁有自知之明的人了。無論少了誰,十英傑的團隊,依舊是十英傑的團隊。”
“那就隻能抱歉地說聲‘對不起’了,無論對幽冥組或者安倍晴明來說,你是不是重要的十英傑成員,都不過是斬棘要斬開的另一條荊棘而已。”風十郎說道。
“就算你擁有和晴明大人比肩的實力,也千萬不要擁有和他一樣的自信啊。”源義經說道:“你和他不同,他是擁有著改變世界力量的男人,你不過是,一個擁有力量的莽夫而已。”
“還真是自信呢,不愧是安倍晴明的屬下,這死不要臉的勁頭,真的是一模一樣啊。”風十郎說道:“我現在就來打碎你的自信,打碎你的認知。”
兩人再動,隻是這一次,遠遠沒有上一次兩人交手時那樣突兀和簡單。這一次,風十郎已經對源義經的身法和刀法有了一定的認知,源義經對風十郎的速度和刀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們的戰鬥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攻擊了。
可是戰鬥的局勢卻依舊如之前一樣,風十郎的刀法快捷無比,仿佛是疾風閃電一樣,每一招每一式都將斬棘舞動得好似一道猩紅的影子。但就是這樣的攻勢,卻絲毫沒能影響到源義經,源義經依舊是那高空中翱翔的雨燕,順暢自然,用翩雅的姿勢,規避著一次又一次危險。
“已經一百刀了,你說的成果呢?”風十郎一刀架住了源義經的禦神刀·今劍,問道。
“不過是一百刀而已。”源義經說著,身法急退,然後就如同燕子在空中折返飛舞一樣,仿佛乘著氣流再度飛升而上,又是一刀斬了上來。
“真的是燕子嗎?”風十郎忽然隱約吃了一驚,這一刻,他隱隱然明白了什麽,比如說······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源義經能夠避開刀鋒了。
鳥類中,以飛翔速度著稱的便是燕子,而源義經的動作,幾乎就是完全模仿著燕子飛舞的姿態做出的動作。燕子能夠承受風力躲開刀鋒,跟是快是慢都毫無關係。不管是怎樣的刀,都沒辦法不振動空氣地揮動。它們就是感受那振動,改變飛行方向的。所以,無論是怎樣的一擊都無法斬下燕子。刀不過是一條線。抓不到在空中縱橫來去的燕子也是有道理的。
這道理很簡單,實際上,這是很多年之前,瀛洲的劍客中就有人發現的道理,這個人,就是日本戰國後期的著名劍客佐佐木小次郎。他是富田勢源的弟子,曾與中條流的鍾卷自齋學習武術。為了修煉武藝而遊曆各國,並獨自創立了自己的流派。相傳他相貌英俊,所創造的劍術,也瀟灑流暢。他擅長使用三尺的長刀,劍身長,攻擊範圍大。就是因為參透了燕子飛舞的道理,所以佐佐木小次郎觸類旁通,發明了一種可以斬中燕子,也能讓任何敵人避無可避的招式。
既然燕子能夠感受到空氣的震動,那麽,隻要圍住它的退路就好。一刀攻擊燕子,另一刀則封住以風力閃避的燕子退路。不過它們很靈敏,以這長刀是趕不上第二刀的。要成功的話就得在一瞬間,兩刀幾乎同時進行才可以,如果全都是同時的話,兩刀無論如何都會太慢。為此,應該也要有擋住側麵退路的第三刀。這就是斬中燕子必須的手段了,也就是後世著名的劍道招數——燕返!
傳說因為小次郎每次使用此絕技,即可將對方殺死,所以除了他自己以外,沒有一個活人見過“燕返“的招式。燕返之名源至作為武者遊曆諸國的佐佐木小次郎為了修煉劍法,在周防國(山口縣)斬落了空中飛翔的燕子,創出了絕學“燕返”的故事。但是燕返究竟是怎麽創造出來的,卻沒有任何人知道原因,到了後來,佐佐木小次郎在嚴流島與宮本武藏決鬥,被船槳刀克製了自己擅長使用的三尺長刀,最終敗亡於嚴流刀。而佐佐木小次郎創造的燕返,也在他死後徹底失傳,從世界上消失了。
現在看來,源義經用來躲避自己攻擊的方法,很有可能就是像燕子一樣飛舞,並且感受空氣的震動,以此來規避危險的。既然這樣的話,那不如就效仿佐佐木小次郎,施展出燕返吧!燕返的理論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隻是從來沒有人做到而已,風十郎擁有可以變形的寶刀斬棘,擁有最快的速度優勢,使出一招以快為第一追求的劍招,應該沒什麽難度才對。
一刀攻擊燕子,另一刀則封住風力閃避的燕子的退路,同時,還要在側麵補上第三刀,徹底形成包圍,讓燕子無處可藏。
於是,一瞬間,風十郎揮舞出了三道斬擊,圍向源義經,這一刀快到了極致,不僅僅是風十郎的手法和法力輔助效果,斬棘也變形成了極薄極窄的長刀形狀,以最快的速度發出了斬擊。
可是,源義經很輕鬆地躲過了。
(本章完)
“啊,確實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難纏呢,不過這僅僅是你的刀法而已。”源義經卻依然沒事人一樣,說道:“你的攻擊能力需要重新估計,不過你的身法······還是沒有任何超出我預料之外的強度,所以,我說是這麽多刀,依舊是這麽多刀。”
“相信我。”風十郎說道:“在你砍中我之前,我一定能先把你斬殺掉,真遺憾啊,安倍晴明這就要少一個十英傑了。”
“少一個十英傑?同樣的話,我也原物奉還給你吧,相信我,晴明大人手底下,絕不會缺乏十英傑的替代者,對於他來說,任何一個十英傑都不重要,至少相比起大業來說,十英傑都不重要。”源義經說道:“正因為我有了這樣的認知,才能在十英傑中某得一己之位,因為相比起那些野心無窮的笨蛋來說,我算是少有的擁有自知之明的人了。無論少了誰,十英傑的團隊,依舊是十英傑的團隊。”
“那就隻能抱歉地說聲‘對不起’了,無論對幽冥組或者安倍晴明來說,你是不是重要的十英傑成員,都不過是斬棘要斬開的另一條荊棘而已。”風十郎說道。
“就算你擁有和晴明大人比肩的實力,也千萬不要擁有和他一樣的自信啊。”源義經說道:“你和他不同,他是擁有著改變世界力量的男人,你不過是,一個擁有力量的莽夫而已。”
“還真是自信呢,不愧是安倍晴明的屬下,這死不要臉的勁頭,真的是一模一樣啊。”風十郎說道:“我現在就來打碎你的自信,打碎你的認知。”
兩人再動,隻是這一次,遠遠沒有上一次兩人交手時那樣突兀和簡單。這一次,風十郎已經對源義經的身法和刀法有了一定的認知,源義經對風十郎的速度和刀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們的戰鬥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攻擊了。
可是戰鬥的局勢卻依舊如之前一樣,風十郎的刀法快捷無比,仿佛是疾風閃電一樣,每一招每一式都將斬棘舞動得好似一道猩紅的影子。但就是這樣的攻勢,卻絲毫沒能影響到源義經,源義經依舊是那高空中翱翔的雨燕,順暢自然,用翩雅的姿勢,規避著一次又一次危險。
“已經一百刀了,你說的成果呢?”風十郎一刀架住了源義經的禦神刀·今劍,問道。
“不過是一百刀而已。”源義經說著,身法急退,然後就如同燕子在空中折返飛舞一樣,仿佛乘著氣流再度飛升而上,又是一刀斬了上來。
“真的是燕子嗎?”風十郎忽然隱約吃了一驚,這一刻,他隱隱然明白了什麽,比如說······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源義經能夠避開刀鋒了。
鳥類中,以飛翔速度著稱的便是燕子,而源義經的動作,幾乎就是完全模仿著燕子飛舞的姿態做出的動作。燕子能夠承受風力躲開刀鋒,跟是快是慢都毫無關係。不管是怎樣的刀,都沒辦法不振動空氣地揮動。它們就是感受那振動,改變飛行方向的。所以,無論是怎樣的一擊都無法斬下燕子。刀不過是一條線。抓不到在空中縱橫來去的燕子也是有道理的。
這道理很簡單,實際上,這是很多年之前,瀛洲的劍客中就有人發現的道理,這個人,就是日本戰國後期的著名劍客佐佐木小次郎。他是富田勢源的弟子,曾與中條流的鍾卷自齋學習武術。為了修煉武藝而遊曆各國,並獨自創立了自己的流派。相傳他相貌英俊,所創造的劍術,也瀟灑流暢。他擅長使用三尺的長刀,劍身長,攻擊範圍大。就是因為參透了燕子飛舞的道理,所以佐佐木小次郎觸類旁通,發明了一種可以斬中燕子,也能讓任何敵人避無可避的招式。
既然燕子能夠感受到空氣的震動,那麽,隻要圍住它的退路就好。一刀攻擊燕子,另一刀則封住以風力閃避的燕子退路。不過它們很靈敏,以這長刀是趕不上第二刀的。要成功的話就得在一瞬間,兩刀幾乎同時進行才可以,如果全都是同時的話,兩刀無論如何都會太慢。為此,應該也要有擋住側麵退路的第三刀。這就是斬中燕子必須的手段了,也就是後世著名的劍道招數——燕返!
傳說因為小次郎每次使用此絕技,即可將對方殺死,所以除了他自己以外,沒有一個活人見過“燕返“的招式。燕返之名源至作為武者遊曆諸國的佐佐木小次郎為了修煉劍法,在周防國(山口縣)斬落了空中飛翔的燕子,創出了絕學“燕返”的故事。但是燕返究竟是怎麽創造出來的,卻沒有任何人知道原因,到了後來,佐佐木小次郎在嚴流島與宮本武藏決鬥,被船槳刀克製了自己擅長使用的三尺長刀,最終敗亡於嚴流刀。而佐佐木小次郎創造的燕返,也在他死後徹底失傳,從世界上消失了。
現在看來,源義經用來躲避自己攻擊的方法,很有可能就是像燕子一樣飛舞,並且感受空氣的震動,以此來規避危險的。既然這樣的話,那不如就效仿佐佐木小次郎,施展出燕返吧!燕返的理論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隻是從來沒有人做到而已,風十郎擁有可以變形的寶刀斬棘,擁有最快的速度優勢,使出一招以快為第一追求的劍招,應該沒什麽難度才對。
一刀攻擊燕子,另一刀則封住風力閃避的燕子的退路,同時,還要在側麵補上第三刀,徹底形成包圍,讓燕子無處可藏。
於是,一瞬間,風十郎揮舞出了三道斬擊,圍向源義經,這一刀快到了極致,不僅僅是風十郎的手法和法力輔助效果,斬棘也變形成了極薄極窄的長刀形狀,以最快的速度發出了斬擊。
可是,源義經很輕鬆地躲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