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怎麽聽過,不過想來,應該是名刀了。”風十郎說道:“既然這樣的話,就讓我把它收下來好了。”
其實風十郎從來沒有掠奪別人武器和資產的習慣,這種習慣隻有閔悟才會有,畢竟閔悟這人性格擺在那,他不會放過任何出現在他眼前,並且有機會掠奪到手的好東西。風十郎卻很少這麽做,畢竟他雖然不是個好孩子,但是看到好東西就要搶過來這種“強盜”習性風十郎還真不具備,這不僅僅需要天性之中的愛好,還需要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至少剛剛才成為高手的風十郎,還沒養成這種習慣。
不過現在,風十郎確實是非常想要奪取源義經手中的黃金太刀,也就是禦神刀·今劍(關於今劍,作者查詢了大量的資料,有說是禦神刀的,也有說是大太刀的,很不統一,但是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這把刀確實是非常罕見的太刀式,然後供奉在鞍馬寺中作為禦神刀存在的,所以為了統一之後的情節,作者決定直接以禦神刀來稱唿今劍。)實在是今劍的鑄造水平和工藝水準都太高了,而且風十郎隱約有一種感覺,這把刀的鍛造水準可能不如自己見到的一些刀,但是在工藝水準上,一定是頂尖級的。
“想要我的今劍,就要看你能不能躲過我的斬擊了。”源義經說道。
“你自己剛才不就是在說,一百多刀都砍不中我嗎?怎麽現在又那麽自信了?”風十郎說道:“你連最初幾刀的把握都沒有,又怎麽可以確定這一百多刀之後的事情?”
“因為我有自信啊!”源義經說道:“看刀!”
說完,源義經就動了。
源義經很快,其實這是廢話,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的刀手、劍客,都是最頂級的人物,就算是最不擅長速度的人,也絕對能做到動若脫兔,爆發式時速達到百公裏以上。但是源義經的快在一瞬間就表現出了他與眾不同的方麵,就是身姿,要知道空中戰鬥,人的身型和在地麵上是不同的。在地麵上戰鬥,身體必須從地麵上接受反饋力道,才能更好地獲得加速,這就是傳統體術概念中講究的“力從地起”了。可是在空中,用來飛行的是法力,而且不像是在地麵上那樣單一借力,而是通過法力和空氣氣流的唿應,實現自由的轉體和移動,通過法力的爆發實現超高級別的加速。這就使得很多沒有空中體術的流派,在飛行戰鬥中就算行動得流暢自然,表現上也會多多少少顯得有些生硬。雖然在頂級高手的群體中,這種現象比較少,畢竟大家都是高手,搞到對應體術的概率更高,學會之後動作當然也更流暢,但是這種流暢,比起源義經此時此刻的表現來說,都還遠遠不如。
此時此刻風十郎看到的,這個向自己飛來的身影,哪裏像是人類的樣子,這分明是一隻白羽的靈鳥,它的身上帶著些許紅色的羽毛,靈動而優美。就是這樣一隻鳥,銜著如水般的禦神刀·今劍,朝著風十郎飛了過來。
“就算你真的像是傳說中那樣,如同雨燕一般靈活,可速度不夠就是不夠!”風十郎說著,踏前一步,一刀就揮了出去。與源義經那樣輕快靈動的樣子不同,風十郎的快,是一種極致的快,哪怕他的變向也能做到靈活、迅速,但是這種靈活和迅速都隻是絕對速度堆積出來的,相比起源義經那種行雲流水的順暢感,風十郎的快就顯得太過簡單了。
好粗糙的劍法!
源義經在一瞬間給出的評價也是如此,實在是風十郎的刀法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特點,很快,快得讓人招架不住,但是僅僅隻是快,從刀法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過出彩的地方,因為當任何招式或者武器快到了這個程度,其實都能夠擁有讓人招架不住的強度。源義經見過太多的刀法高手了,所以很輕易的就推斷出了這一點,風十郎的刀法很粗糙,粗糙得讓人覺得十分原始。
源義久就這樣輕輕巧巧地一縱,由於躍起得太過輕鬆,它好像就是在空中微微地浮動了一下而已,就是這樣的一個浮動,好像海潮中被浪推起的輕舟一樣,卻十分有效地跳過了風十郎的長刀。猩紅的斬棘落在空處,而源義經則離風十郎更近了!
這樣粗糙的劍法是擋不住我的!
源義經的自信還沒持續半秒,下一個瞬間,猩紅的刀影再現,筆直地從他眼前落了下來,是的,上一個是橫斬,他躍過去了,可現在這一個直劈就在他眼前,他如何能躲得過去?
既然躲不過去,那就隻能擋下來了!
於是下一個瞬間,源義經被磕飛了足足五米遠,對於源義經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即便是以力量聞名的武藏坊弁慶,也沒能憑借力量將源義經壓製得如此徹底,此時此刻,風十郎這樣一個看起來遠遠沒達到“肌肉男”這種標準的人,卻依靠著力量直接將源義經逼退了這麽遠。
“怎麽,你那輕蔑的眼神收起來了?”風十郎舉著斬棘,刀鋒直至源義經,說道:“別以為你很快,我就沒看到了,你分明是在我出第一刀的時候,露出了不屑的眼神。”
“這都被你看到了,還真是尷尬呢,不過你的招式,確實是簡陋粗糙得讓我看不下去了。”源義經很是無奈的說道。其實以瀛洲武士的修養,對於敵人他們一貫保持著敬意,而風十郎這種紙麵實力比源義經強大的更是不必說。但是在看到那一招的時候,源義經確實是打從內心裏嫌棄這樣的刀法的,所以不經意間,他就把這種情緒表現了出來,沒想到這居然被風十郎看到了。
其實風十郎是占了便宜,擁有風之視覺的他,自然很容易捕捉到這種細節。
“沒辦法啊,我的刀法才剛剛適應了幾個月,確實是很粗糙,不過打你的話······”風十郎微笑道:“還是很夠用的。”
(本章完)
其實風十郎從來沒有掠奪別人武器和資產的習慣,這種習慣隻有閔悟才會有,畢竟閔悟這人性格擺在那,他不會放過任何出現在他眼前,並且有機會掠奪到手的好東西。風十郎卻很少這麽做,畢竟他雖然不是個好孩子,但是看到好東西就要搶過來這種“強盜”習性風十郎還真不具備,這不僅僅需要天性之中的愛好,還需要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至少剛剛才成為高手的風十郎,還沒養成這種習慣。
不過現在,風十郎確實是非常想要奪取源義經手中的黃金太刀,也就是禦神刀·今劍(關於今劍,作者查詢了大量的資料,有說是禦神刀的,也有說是大太刀的,很不統一,但是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這把刀確實是非常罕見的太刀式,然後供奉在鞍馬寺中作為禦神刀存在的,所以為了統一之後的情節,作者決定直接以禦神刀來稱唿今劍。)實在是今劍的鑄造水平和工藝水準都太高了,而且風十郎隱約有一種感覺,這把刀的鍛造水準可能不如自己見到的一些刀,但是在工藝水準上,一定是頂尖級的。
“想要我的今劍,就要看你能不能躲過我的斬擊了。”源義經說道。
“你自己剛才不就是在說,一百多刀都砍不中我嗎?怎麽現在又那麽自信了?”風十郎說道:“你連最初幾刀的把握都沒有,又怎麽可以確定這一百多刀之後的事情?”
“因為我有自信啊!”源義經說道:“看刀!”
說完,源義經就動了。
源義經很快,其實這是廢話,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的刀手、劍客,都是最頂級的人物,就算是最不擅長速度的人,也絕對能做到動若脫兔,爆發式時速達到百公裏以上。但是源義經的快在一瞬間就表現出了他與眾不同的方麵,就是身姿,要知道空中戰鬥,人的身型和在地麵上是不同的。在地麵上戰鬥,身體必須從地麵上接受反饋力道,才能更好地獲得加速,這就是傳統體術概念中講究的“力從地起”了。可是在空中,用來飛行的是法力,而且不像是在地麵上那樣單一借力,而是通過法力和空氣氣流的唿應,實現自由的轉體和移動,通過法力的爆發實現超高級別的加速。這就使得很多沒有空中體術的流派,在飛行戰鬥中就算行動得流暢自然,表現上也會多多少少顯得有些生硬。雖然在頂級高手的群體中,這種現象比較少,畢竟大家都是高手,搞到對應體術的概率更高,學會之後動作當然也更流暢,但是這種流暢,比起源義經此時此刻的表現來說,都還遠遠不如。
此時此刻風十郎看到的,這個向自己飛來的身影,哪裏像是人類的樣子,這分明是一隻白羽的靈鳥,它的身上帶著些許紅色的羽毛,靈動而優美。就是這樣一隻鳥,銜著如水般的禦神刀·今劍,朝著風十郎飛了過來。
“就算你真的像是傳說中那樣,如同雨燕一般靈活,可速度不夠就是不夠!”風十郎說著,踏前一步,一刀就揮了出去。與源義經那樣輕快靈動的樣子不同,風十郎的快,是一種極致的快,哪怕他的變向也能做到靈活、迅速,但是這種靈活和迅速都隻是絕對速度堆積出來的,相比起源義經那種行雲流水的順暢感,風十郎的快就顯得太過簡單了。
好粗糙的劍法!
源義經在一瞬間給出的評價也是如此,實在是風十郎的刀法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特點,很快,快得讓人招架不住,但是僅僅隻是快,從刀法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過出彩的地方,因為當任何招式或者武器快到了這個程度,其實都能夠擁有讓人招架不住的強度。源義經見過太多的刀法高手了,所以很輕易的就推斷出了這一點,風十郎的刀法很粗糙,粗糙得讓人覺得十分原始。
源義久就這樣輕輕巧巧地一縱,由於躍起得太過輕鬆,它好像就是在空中微微地浮動了一下而已,就是這樣的一個浮動,好像海潮中被浪推起的輕舟一樣,卻十分有效地跳過了風十郎的長刀。猩紅的斬棘落在空處,而源義經則離風十郎更近了!
這樣粗糙的劍法是擋不住我的!
源義經的自信還沒持續半秒,下一個瞬間,猩紅的刀影再現,筆直地從他眼前落了下來,是的,上一個是橫斬,他躍過去了,可現在這一個直劈就在他眼前,他如何能躲得過去?
既然躲不過去,那就隻能擋下來了!
於是下一個瞬間,源義經被磕飛了足足五米遠,對於源義經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即便是以力量聞名的武藏坊弁慶,也沒能憑借力量將源義經壓製得如此徹底,此時此刻,風十郎這樣一個看起來遠遠沒達到“肌肉男”這種標準的人,卻依靠著力量直接將源義經逼退了這麽遠。
“怎麽,你那輕蔑的眼神收起來了?”風十郎舉著斬棘,刀鋒直至源義經,說道:“別以為你很快,我就沒看到了,你分明是在我出第一刀的時候,露出了不屑的眼神。”
“這都被你看到了,還真是尷尬呢,不過你的招式,確實是簡陋粗糙得讓我看不下去了。”源義經很是無奈的說道。其實以瀛洲武士的修養,對於敵人他們一貫保持著敬意,而風十郎這種紙麵實力比源義經強大的更是不必說。但是在看到那一招的時候,源義經確實是打從內心裏嫌棄這樣的刀法的,所以不經意間,他就把這種情緒表現了出來,沒想到這居然被風十郎看到了。
其實風十郎是占了便宜,擁有風之視覺的他,自然很容易捕捉到這種細節。
“沒辦法啊,我的刀法才剛剛適應了幾個月,確實是很粗糙,不過打你的話······”風十郎微笑道:“還是很夠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