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十一歲的梁王李愔將六歲的申王李慎揍了,事情的起因是李慎母親韋貴妃。前幾日嘉懿出了月子,闔宮嬪妃例行朝見皇後,李愔兩人的母妃楊妃因身體不適,因而遲來了一步,嘉懿倒沒說什麽偏偏韋貴妃前後緊咬著楊妃不守宮規不放。
請安事畢之後,韋貴妃罰楊妃在日頭下跪了兩個時辰,理由是眾妃退出含元殿的時候楊妃先了韋貴妃一步出門,意在‘目無尊長無視她韋氏貴妃之尊’。楊妃盡管是前朝帝女卻毫無架子,但在這闔宮之內唯獨這個韋貴妃處處刁難於她。
楊妃這十幾年來在後宮之中步履艱辛,處處忍讓凡事都會打碎了牙齒和血吞。為的隻是保護好自己的兩個兒子,因此無論韋貴妃要怎麽欺負她,楊妃都會接受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後除了兩個兒子之外,已經沒有誰可以是她能依靠的。
封她為妃僅僅隻是看重她的身世,可以讓他李家的皇位可以名正言順的傳承下去罷了。楊妃現在誰也不肯相信,即便和自己同樣是前朝後宮遺人的王才人,兩人雖然是交好,但之前王才人被皇帝賜死與幽月閣的時候她一點兒沒難過。
那日在日頭下跪足了兩個時辰迴到寢宮,楊妃就因為中暑而昏厥了,恰好那日梁王入宮請安知道了這件事,便將此事都暗暗記在了心裏。這日恰好是尚宮局和禮部合力操辦賞花宴的日子,一早各家高門淑媛名門郎君都應邀來了九成宮。
承露台地方頗大,院中恰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流水將女賓和男賓隔開,水流的岸邊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放著一樣盆景。葉綠花紅的蔦蘿,顏色不一的千日紅,鮮豔名目的半枝蓮、形如嗩呐的牽牛以及蜀葵梔子芍藥月季六月雪等各色鮮花。
既然是賞花宴自然是要以‘花’為主題,辰時一刻帝後攜手而來,承露台中多事十來歲的年輕小輩。夫妻二人進了承露台中的沁芳軒落座後,便有嘉懿身邊的賀樓宣布今日的賞花宴正式開始。蘇亶的夫人宇文氏也帶來了府上兩個女兒。
賞花宴一開始李承乾人還沒到,男賓那邊在玩擊鼓傳酒的遊戲,靠著一條流水從高處到低處,一張小幾上放著一壺酒和一個杯子。小幾順水而下,停在誰的麵前誰就要當下以上一個人所作的詩句最後一個字為開頭,續上一句詩附和。
沁芳軒內嘉懿和韋貴妃燕賢妃三人站在一處,暗中觀察著對麵得唿聲最高的幾個少年郎,李世民又飲了一口酒,將嘉懿給喊了迴來:“信都縣男府上的竇逵和永寧郡公王矽的小兒子,這兩人都沒什麽成就,文采上頗有些父輩之風。”
“這兩人年歲上倒是與南平和遂安姐妹倆相差不大,二哥此前不是一直在煩惱遂安跟南平的婚事嗎,以我看來南平和遂安兩人配竇逵和王敬直倒也般配。”嘉懿將話說的明了,那王才人盡管已經被賜死,但嘉懿心中依然是有些不虞。
李世民笑看著她,莞爾道:“既然皇後如此說,朕稍後便讓人召人來為他們說媒就是,遂安和南平也大了按理說早該到了嫁人的年紀。”將這兩個女兒早早嫁出去,也省得繼續留在後宮給他和觀音婢惹麻煩了,得虧是自己的親女兒。
嘉懿想了想,隨後說:“既是要給兩位公主選訂婚事,妾身迴頭讓人羅列好兩位公主的嫁妝到時候,由妾身私庫裏在多出一些作為添妝。如此也不算是虧待了庶人王氏生育皇嗣一場的天恩,到時就讓長樂和襄城的駙馬做證婚人吧。”
“你想得周到,就這樣安排吧。”說著,李世民抬頭看向外麵拉著妹妹臨川公主李孟薑進來沁芳軒的巴陵,奇怪道:“臨川怎麽哭了,是不是被誰欺負了?”臨川公主抽泣著來到李世民的身邊,巴陵:“父皇,梁王將申王給打了。”
“六郎打了十郎?”嘉懿也是一頭的霧水,那邊韋貴妃聽見女兒的哭聲迴神過來將女兒抱入懷中安撫起來,“陛下娘娘,臣妾不知何故梁王要打我兒申王,但事情總有個前因後果的。臨川怕是受到了驚嚇,還請容許臣妾帶她離去。”
見此狀況,燕賢妃也連忙推說自己身體不適先行退離了。
李世民自是無疑的,韋珪帶著女兒臨川公主離去後,巴陵公主就將事情的起因經過都說了一遍。原來方才她們姊妹幾個在一塊兒玩飛花令,不曾想臨川的手絹掉進了小溪一路往下遊去,她帶著臨川尋手絹的時候看到梁王和申王起爭執。
李世民之後又把梁王李愔和申王李慎兩人召來了沁芳軒,什麽也沒說隻是讓兩個兒子在一旁罰跪,大的欺負小的還多挨了了一頓板子。沒多久,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還有蜀王李恪三兄弟結伴來了承露台,聞說此事後李恪表示有話說。
倒也不是李恪有心包庇自己的同母胞弟,也並非是李恪心中存著對韋貴妃母子的惡念,隻不過後宮裏對於韋貴妃仗勢欺人這件事,早已是心照不宣。韋貴妃出身高門世族但楊妃也是前朝隋楊氏遺脈,這兩個人的關係儼如水與火難融。
楊妃與韋貴妃不和也不是一日兩日,嘉懿早前懷有身孕懶得搭理這二人,現下看來這韋珪倒還真是把自己看成六宮之主了。前幾日的那一次闔宮請安,嘉懿已經明確表示了不追究楊妃來遲的罪責,但她背後私下處罰楊妃也是情有所出。
嘉懿隻看了李世民一眼,輕飄飄的笑了一聲,說道:“既然貴妃妹妹和楊妃妹妹不和,陛下又要維護韋氏一族和楊家後人的顏麵,倒不如聽臣妾一句話,韋貴妃私下處罰楊妃和梁王打申王兩罪並罰。臣妾方才所言,陛下以為如何?”
“韋貴妃囂張跋扈朕也略有耳聞,楊妃為此定然是受盡了委屈,這樣傳話下去朕今晚招楊妃侍寢。”聽著李世民的話,嘉懿隻笑一笑趁機提出了等太子妃確立下來了,給六宮也增添一些喜事。今年後宮增添的皇嗣頗多,早就該晉封了。
李世民同意之後嘉懿就吩咐賀樓下去聯絡尚宮局做安排,緊接著又讓宇文氏帶著兩個蘇氏女來沁芳軒謁見。李承乾與兩位蘇家女郎互相見禮後,中規中矩的挺直了身板跪坐在席位上,聽著帝後二人與蘇家兩女的交談,心中默默觀察。
蘇氏女大一些的是蘇亶的庶女叫阿寶,小一些的是宇文氏所出的嫡女叫鸞兒。蘇阿寶和蘇鸞兒兩人生辰日隻相隔一個月,阿寶說話利落大方第一次麵見帝後雖然緊張但能忍住。蘇鸞兒明顯有些害怕,說話聲音小但她的聲音宛若天籟。
不過以蘇鸞兒這樣的年紀,本就還是個小丫頭,麵對氣勢威嚴的天子和一國之母的皇後,表現出緊張的姿態反而才更符合她這個年紀。李承乾對著蘇鸞兒笑了一下,這一點被聽從安排待在李承乾身後側的李泰看見了,將之記錄下來。
頃刻後宇文氏帶著女兒離開,嘉懿轉頭衝李承乾招了招手:“乾兒,這蘇家女你已經見過了,可還喜歡?”李承乾站起身來向帝後深深一拜,說:“秘書丞的兩位女郎皆是秀外慧中,隻是兒臣心中更心儀蘇阿寶知書達理進退有度。”
“咦,我看長兄剛才明明更喜歡蘇鸞兒才是,你還衝人家笑了。”李泰道。
嘉懿說:“蘇阿寶雖是庶出但她不卑怯,蘇相的這兩個女兒都是好的。這個女孩阿娘也喜歡,措辭有度舉止大方氣質上就高出了蘇鸞兒一頭。鸞兒年紀略小一些緊張卑微倒也可以原諒,隻能怪她自己沒有這個福分。二哥,你說呢?”
“今日這場賞花宴原本就是為乾兒選妃而操辦的,時間也不早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他們小輩自己玩吧。來,我送你迴含元殿休息,你大病初愈剛出月子就如此勞碌切記要好生安養才是。”李世民拉著嘉懿的手將她扶起來後出了沁芳軒。
這賞花宴其實也不過才剛剛開場,還有好幾個時辰足夠這些小輩們玩耍的,各宮的娘娘都是出了些彩頭來給他們當角逐高下的利頭的。李世民和嘉懿各自也是從私庫裏開了一些小玩意拿出來,交給了李承乾和李泰兄弟倆當做獎品的。
迴到含元殿的時候二十一娘剛從奶娘那兒吃飽過來,粉嘟嘟的小團子被一張玄墨色的小被子包裹著,屋內放著李承乾帶著工匠們做的一個空調,涼快的很。幺女李明達也被她的奶娘帶了過來,看到妹妹,李明達也跑過來摸妹妹的臉。
雪蘭從外麵端進來一碗雪參烏雞湯,嘉懿把懷裏的二十一娘交到李世民手上,已經有好些個兒女的一代帝王,愣神片刻手上就傳來一記噗噗聲響。二十一娘先在他手上放了個屁,緊接著又在他手上拉了,奶娘趕忙上前來把孩子抱走。
笑不止聲的嘉懿很快就遭受了李世民的白眼,不過嘉懿看上去一點兒沒有要幫忙的意思,隻是讓賀樓帶著宮女去給李世民拿衣服。李世民換了一身外衣又將手洗了兩三遍之後,再也不肯抱著個小女兒了,李明達頗是為小妹妹難過的。
二十一娘或許是因為感受到爹爹的不喜,從奶娘給她清洗之後,就再也不對著李世民笑了,隻是乖巧的讓綠梅抱著待在嘉懿身邊。李明達時不時就伸手摸摸她的小臉,姐妹倆的感情打小就這麽好,將來長大了應該會黏姐姐的二十一娘。
貞觀八年七月中,秘書丞蘇亶之女蘇阿寶與皇太子李承乾交換名帖庚辰,八月初聖旨降欽點為太子正妃,婚期定於翌年正月。太子正妃人選既定,諸皇子公主當中亦有不少開始選定王妃駙馬的,當中蜀王恪妃楊氏、齊王佑王妃韋氏。
八月十五夜,帝後親臨奉天殿主持祭月,典禮結束後在邀月宮舉行闔宮家宴。
“今年的這個中秋節可真是熱鬧。”這是李承乾來到大唐貞觀年間過的第一個中秋節,去歲的那個中秋節他人在東宮養傷,連月餅都是一個叫如意的內侍掰碎了喂給他的。現在他不但腿疾康複還有父母雙全弟妹無數,再不是孤兒了。
身邊的魏王李泰聽不懂李承乾話裏的意思,隻是拿了一塊幾乎全是芝麻的麻餅給他,咬了一口之後李泰又自己拿迴去吃了:“昨日父皇將闔宮的娘娘們都晉封了一遍,方才我進去請安時,卻沒看到以往年年都是第一個來的韋貴妃。”
“這是父皇跟母後的事不關你我兄弟二人的事,對了為兄還未恭喜賢弟,早前你些的一篇詞賦父皇很是喜歡,將芙蓉園都賜給了你做私宅。”李承乾口中這事發生的也不過是就中秋前三天的事,而且李泰現在還加封了一個雍州牧。
李泰隻是淡淡一笑,說:“芙蓉園雖是父皇賜給惠褒的私宅,但你我二人既是一母所出的親兄弟,將來無論何時兄長要來這芙蓉園玩耍,某都會敞開大門恭迎兄長駕臨。”李泰這番好話說得很讓人心動,都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被人穿了。
李承乾笑著迴應了李泰的話,隨後兩人身後都有一隻小手拉扯,原來是李治帶著妹妹李明達過來了。城陽公主和豫章公主兩人拉著手在遠處的宮牆上行走,到了一個眼界廣闊的位置後,看到地上好多的百姓和千牛衛羽林衛擠在一起。
鍾鼓樓上敲了三下大鍾後,一盞盞孔明燈從地上漸漸的隨風升高,宛若璀璨的星辰降落人間。李世民和嘉懿夫妻十指緊扣,站在城樓上觀望著這一場盛景。
稍晚些時候,太上皇宮裏來了消息,說是太上皇後宮的一位宮女來報,滕王李元嬰的生母柳寶林病情加重,希望能帶滕王迴去讓她看上最後一麵。李世民與嘉懿兩人都未曾開口說話,魏征房玄齡等人起先都緘默著,直到李淵出聲。
那滕王李元嬰,如今也不過和晉王李治一樣大。
十一歲的梁王李愔將六歲的申王李慎揍了,事情的起因是李慎母親韋貴妃。前幾日嘉懿出了月子,闔宮嬪妃例行朝見皇後,李愔兩人的母妃楊妃因身體不適,因而遲來了一步,嘉懿倒沒說什麽偏偏韋貴妃前後緊咬著楊妃不守宮規不放。
請安事畢之後,韋貴妃罰楊妃在日頭下跪了兩個時辰,理由是眾妃退出含元殿的時候楊妃先了韋貴妃一步出門,意在‘目無尊長無視她韋氏貴妃之尊’。楊妃盡管是前朝帝女卻毫無架子,但在這闔宮之內唯獨這個韋貴妃處處刁難於她。
楊妃這十幾年來在後宮之中步履艱辛,處處忍讓凡事都會打碎了牙齒和血吞。為的隻是保護好自己的兩個兒子,因此無論韋貴妃要怎麽欺負她,楊妃都會接受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後除了兩個兒子之外,已經沒有誰可以是她能依靠的。
封她為妃僅僅隻是看重她的身世,可以讓他李家的皇位可以名正言順的傳承下去罷了。楊妃現在誰也不肯相信,即便和自己同樣是前朝後宮遺人的王才人,兩人雖然是交好,但之前王才人被皇帝賜死與幽月閣的時候她一點兒沒難過。
那日在日頭下跪足了兩個時辰迴到寢宮,楊妃就因為中暑而昏厥了,恰好那日梁王入宮請安知道了這件事,便將此事都暗暗記在了心裏。這日恰好是尚宮局和禮部合力操辦賞花宴的日子,一早各家高門淑媛名門郎君都應邀來了九成宮。
承露台地方頗大,院中恰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流水將女賓和男賓隔開,水流的岸邊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放著一樣盆景。葉綠花紅的蔦蘿,顏色不一的千日紅,鮮豔名目的半枝蓮、形如嗩呐的牽牛以及蜀葵梔子芍藥月季六月雪等各色鮮花。
既然是賞花宴自然是要以‘花’為主題,辰時一刻帝後攜手而來,承露台中多事十來歲的年輕小輩。夫妻二人進了承露台中的沁芳軒落座後,便有嘉懿身邊的賀樓宣布今日的賞花宴正式開始。蘇亶的夫人宇文氏也帶來了府上兩個女兒。
賞花宴一開始李承乾人還沒到,男賓那邊在玩擊鼓傳酒的遊戲,靠著一條流水從高處到低處,一張小幾上放著一壺酒和一個杯子。小幾順水而下,停在誰的麵前誰就要當下以上一個人所作的詩句最後一個字為開頭,續上一句詩附和。
沁芳軒內嘉懿和韋貴妃燕賢妃三人站在一處,暗中觀察著對麵得唿聲最高的幾個少年郎,李世民又飲了一口酒,將嘉懿給喊了迴來:“信都縣男府上的竇逵和永寧郡公王矽的小兒子,這兩人都沒什麽成就,文采上頗有些父輩之風。”
“這兩人年歲上倒是與南平和遂安姐妹倆相差不大,二哥此前不是一直在煩惱遂安跟南平的婚事嗎,以我看來南平和遂安兩人配竇逵和王敬直倒也般配。”嘉懿將話說的明了,那王才人盡管已經被賜死,但嘉懿心中依然是有些不虞。
李世民笑看著她,莞爾道:“既然皇後如此說,朕稍後便讓人召人來為他們說媒就是,遂安和南平也大了按理說早該到了嫁人的年紀。”將這兩個女兒早早嫁出去,也省得繼續留在後宮給他和觀音婢惹麻煩了,得虧是自己的親女兒。
嘉懿想了想,隨後說:“既是要給兩位公主選訂婚事,妾身迴頭讓人羅列好兩位公主的嫁妝到時候,由妾身私庫裏在多出一些作為添妝。如此也不算是虧待了庶人王氏生育皇嗣一場的天恩,到時就讓長樂和襄城的駙馬做證婚人吧。”
“你想得周到,就這樣安排吧。”說著,李世民抬頭看向外麵拉著妹妹臨川公主李孟薑進來沁芳軒的巴陵,奇怪道:“臨川怎麽哭了,是不是被誰欺負了?”臨川公主抽泣著來到李世民的身邊,巴陵:“父皇,梁王將申王給打了。”
“六郎打了十郎?”嘉懿也是一頭的霧水,那邊韋貴妃聽見女兒的哭聲迴神過來將女兒抱入懷中安撫起來,“陛下娘娘,臣妾不知何故梁王要打我兒申王,但事情總有個前因後果的。臨川怕是受到了驚嚇,還請容許臣妾帶她離去。”
見此狀況,燕賢妃也連忙推說自己身體不適先行退離了。
李世民自是無疑的,韋珪帶著女兒臨川公主離去後,巴陵公主就將事情的起因經過都說了一遍。原來方才她們姊妹幾個在一塊兒玩飛花令,不曾想臨川的手絹掉進了小溪一路往下遊去,她帶著臨川尋手絹的時候看到梁王和申王起爭執。
李世民之後又把梁王李愔和申王李慎兩人召來了沁芳軒,什麽也沒說隻是讓兩個兒子在一旁罰跪,大的欺負小的還多挨了了一頓板子。沒多久,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還有蜀王李恪三兄弟結伴來了承露台,聞說此事後李恪表示有話說。
倒也不是李恪有心包庇自己的同母胞弟,也並非是李恪心中存著對韋貴妃母子的惡念,隻不過後宮裏對於韋貴妃仗勢欺人這件事,早已是心照不宣。韋貴妃出身高門世族但楊妃也是前朝隋楊氏遺脈,這兩個人的關係儼如水與火難融。
楊妃與韋貴妃不和也不是一日兩日,嘉懿早前懷有身孕懶得搭理這二人,現下看來這韋珪倒還真是把自己看成六宮之主了。前幾日的那一次闔宮請安,嘉懿已經明確表示了不追究楊妃來遲的罪責,但她背後私下處罰楊妃也是情有所出。
嘉懿隻看了李世民一眼,輕飄飄的笑了一聲,說道:“既然貴妃妹妹和楊妃妹妹不和,陛下又要維護韋氏一族和楊家後人的顏麵,倒不如聽臣妾一句話,韋貴妃私下處罰楊妃和梁王打申王兩罪並罰。臣妾方才所言,陛下以為如何?”
“韋貴妃囂張跋扈朕也略有耳聞,楊妃為此定然是受盡了委屈,這樣傳話下去朕今晚招楊妃侍寢。”聽著李世民的話,嘉懿隻笑一笑趁機提出了等太子妃確立下來了,給六宮也增添一些喜事。今年後宮增添的皇嗣頗多,早就該晉封了。
李世民同意之後嘉懿就吩咐賀樓下去聯絡尚宮局做安排,緊接著又讓宇文氏帶著兩個蘇氏女來沁芳軒謁見。李承乾與兩位蘇家女郎互相見禮後,中規中矩的挺直了身板跪坐在席位上,聽著帝後二人與蘇家兩女的交談,心中默默觀察。
蘇氏女大一些的是蘇亶的庶女叫阿寶,小一些的是宇文氏所出的嫡女叫鸞兒。蘇阿寶和蘇鸞兒兩人生辰日隻相隔一個月,阿寶說話利落大方第一次麵見帝後雖然緊張但能忍住。蘇鸞兒明顯有些害怕,說話聲音小但她的聲音宛若天籟。
不過以蘇鸞兒這樣的年紀,本就還是個小丫頭,麵對氣勢威嚴的天子和一國之母的皇後,表現出緊張的姿態反而才更符合她這個年紀。李承乾對著蘇鸞兒笑了一下,這一點被聽從安排待在李承乾身後側的李泰看見了,將之記錄下來。
頃刻後宇文氏帶著女兒離開,嘉懿轉頭衝李承乾招了招手:“乾兒,這蘇家女你已經見過了,可還喜歡?”李承乾站起身來向帝後深深一拜,說:“秘書丞的兩位女郎皆是秀外慧中,隻是兒臣心中更心儀蘇阿寶知書達理進退有度。”
“咦,我看長兄剛才明明更喜歡蘇鸞兒才是,你還衝人家笑了。”李泰道。
嘉懿說:“蘇阿寶雖是庶出但她不卑怯,蘇相的這兩個女兒都是好的。這個女孩阿娘也喜歡,措辭有度舉止大方氣質上就高出了蘇鸞兒一頭。鸞兒年紀略小一些緊張卑微倒也可以原諒,隻能怪她自己沒有這個福分。二哥,你說呢?”
“今日這場賞花宴原本就是為乾兒選妃而操辦的,時間也不早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他們小輩自己玩吧。來,我送你迴含元殿休息,你大病初愈剛出月子就如此勞碌切記要好生安養才是。”李世民拉著嘉懿的手將她扶起來後出了沁芳軒。
這賞花宴其實也不過才剛剛開場,還有好幾個時辰足夠這些小輩們玩耍的,各宮的娘娘都是出了些彩頭來給他們當角逐高下的利頭的。李世民和嘉懿各自也是從私庫裏開了一些小玩意拿出來,交給了李承乾和李泰兄弟倆當做獎品的。
迴到含元殿的時候二十一娘剛從奶娘那兒吃飽過來,粉嘟嘟的小團子被一張玄墨色的小被子包裹著,屋內放著李承乾帶著工匠們做的一個空調,涼快的很。幺女李明達也被她的奶娘帶了過來,看到妹妹,李明達也跑過來摸妹妹的臉。
雪蘭從外麵端進來一碗雪參烏雞湯,嘉懿把懷裏的二十一娘交到李世民手上,已經有好些個兒女的一代帝王,愣神片刻手上就傳來一記噗噗聲響。二十一娘先在他手上放了個屁,緊接著又在他手上拉了,奶娘趕忙上前來把孩子抱走。
笑不止聲的嘉懿很快就遭受了李世民的白眼,不過嘉懿看上去一點兒沒有要幫忙的意思,隻是讓賀樓帶著宮女去給李世民拿衣服。李世民換了一身外衣又將手洗了兩三遍之後,再也不肯抱著個小女兒了,李明達頗是為小妹妹難過的。
二十一娘或許是因為感受到爹爹的不喜,從奶娘給她清洗之後,就再也不對著李世民笑了,隻是乖巧的讓綠梅抱著待在嘉懿身邊。李明達時不時就伸手摸摸她的小臉,姐妹倆的感情打小就這麽好,將來長大了應該會黏姐姐的二十一娘。
貞觀八年七月中,秘書丞蘇亶之女蘇阿寶與皇太子李承乾交換名帖庚辰,八月初聖旨降欽點為太子正妃,婚期定於翌年正月。太子正妃人選既定,諸皇子公主當中亦有不少開始選定王妃駙馬的,當中蜀王恪妃楊氏、齊王佑王妃韋氏。
八月十五夜,帝後親臨奉天殿主持祭月,典禮結束後在邀月宮舉行闔宮家宴。
“今年的這個中秋節可真是熱鬧。”這是李承乾來到大唐貞觀年間過的第一個中秋節,去歲的那個中秋節他人在東宮養傷,連月餅都是一個叫如意的內侍掰碎了喂給他的。現在他不但腿疾康複還有父母雙全弟妹無數,再不是孤兒了。
身邊的魏王李泰聽不懂李承乾話裏的意思,隻是拿了一塊幾乎全是芝麻的麻餅給他,咬了一口之後李泰又自己拿迴去吃了:“昨日父皇將闔宮的娘娘們都晉封了一遍,方才我進去請安時,卻沒看到以往年年都是第一個來的韋貴妃。”
“這是父皇跟母後的事不關你我兄弟二人的事,對了為兄還未恭喜賢弟,早前你些的一篇詞賦父皇很是喜歡,將芙蓉園都賜給了你做私宅。”李承乾口中這事發生的也不過是就中秋前三天的事,而且李泰現在還加封了一個雍州牧。
李泰隻是淡淡一笑,說:“芙蓉園雖是父皇賜給惠褒的私宅,但你我二人既是一母所出的親兄弟,將來無論何時兄長要來這芙蓉園玩耍,某都會敞開大門恭迎兄長駕臨。”李泰這番好話說得很讓人心動,都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被人穿了。
李承乾笑著迴應了李泰的話,隨後兩人身後都有一隻小手拉扯,原來是李治帶著妹妹李明達過來了。城陽公主和豫章公主兩人拉著手在遠處的宮牆上行走,到了一個眼界廣闊的位置後,看到地上好多的百姓和千牛衛羽林衛擠在一起。
鍾鼓樓上敲了三下大鍾後,一盞盞孔明燈從地上漸漸的隨風升高,宛若璀璨的星辰降落人間。李世民和嘉懿夫妻十指緊扣,站在城樓上觀望著這一場盛景。
稍晚些時候,太上皇宮裏來了消息,說是太上皇後宮的一位宮女來報,滕王李元嬰的生母柳寶林病情加重,希望能帶滕王迴去讓她看上最後一麵。李世民與嘉懿兩人都未曾開口說話,魏征房玄齡等人起先都緘默著,直到李淵出聲。
那滕王李元嬰,如今也不過和晉王李治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