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無塵見著嘉懿心裏便忍不住發怵,接二連三在同一個人手裏栽過跟頭,葉無塵總覺得自己是八字上跟這個晉陽公主犯衝。嘉懿並未靠近沈明徽生母的塋塚,她是天之嬌女當今最寵愛的嫡公主,而沈謝氏一介民婦尚且還不是她的婆婆。
要祭拜沈謝氏也要等到她與沈明徽大婚之後,今日她隻讓紅袖代為前去磕了個頭,並送上了一些祭品和冥紙宅邸與丫環仆從去燒了。老鎮西侯夫婦倆忍著心中劇痛給女兒上了一炷香,丫鬟們不敢讓兩位老人在墓前多待,怕染了地氣。
將兩位老人攙扶到嘉懿所在的茶棚,丫鬟們又給倒上了熱茶。老侯爺凝視著麵前的這杯茶遲遲未動,老夫人先是深深地看了嘉懿一眼,隨後端起茶抿了一口:“公主金枝玉葉,讓公主陪著老身一行來此深山祭拜亡女,實在是委屈你了。”
“我與明徽是未婚夫妻,老夫人跟老侯爺是明徽的外祖父外祖母,嘉懿也該如此稱唿您二老才對。老夫人無需和我說什麽委屈不委屈,真正委屈的是如今付之在地下的沈夫人,明徽的母親。”嘉懿端起老侯爺麵前那杯茶,“阿翁,請。”
“傳言說晉陽公主尊貴無比氣派非常,如今看來你也平易近人善良可愛。”老侯爺說完,老夫人便抬手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胡說什麽呢,傳言不可信。”
嘉懿笑了一下,抬眼望見葉無塵在茶棚外不遠的地方鬼鬼祟祟,讓紅袖過去喊人進來吃茶。今日天氣有些冷,出洛陽城之前嘉懿還特意交代過沈七要多給沈明徽備上一件秋衣以作防範,眼下這才沒過多久呢風又大了。葉無塵進了茶棚畏手畏腳的給嘉懿行了個禮,然後紅袖給他倒了那杯茶他也沒敢喝,一點兒不像他。
嘉懿開門見山直接問他:“我送你的那朵綠牡丹佐以入藥,不知小公子的那位朋友如今身體可好轉了?這一朵綠牡丹大燕全國僅此一株五朵,我偷摘一朵與你父皇母後知道了,可是沒少責罰我。”說著便見紅袖去掀了竹幔,沈明徽來了。
葉無塵離家出走之後和家裏也沒什麽聯係,老侯爺夫婦更是不知道他在江湖上還是個赫赫有名的俠客,嗯姑且這麽稱之。沈明徽也是才聽說這件事,便問:“表弟什麽時候去過上林苑了?”唯一的一株綠牡丹養在芙蓉園,他是知道的。
葉無塵鬱悶地抬眼看了看嘉懿,而後看著祖父祖母與沈明徽三人逼問的眼神無奈之下才開口解釋了,自己離家出走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麽。甚至連自己三次栽在嘉懿手裏的事也交代了,關於嘉懿送他的那朵綠牡丹,他也沒有漏下的。
沈明徽迴憶了一下自己見著綠牡丹的時候,那株綠牡丹明明就是開了五朵的,帝後也並未就此責罰過嘉懿。雖不知嘉懿為何要這麽說,不過看葉無塵的樣子就知道這件事不是假的,那就是說那株失了一朵綠牡丹的菊枝,是嘉懿複原的?
謝家二爺一家四口進了茶棚後,便顯得有些擁擠,紅袖提醒嘉懿說稍晚一些時辰還要去巡視京畿禁軍。嘉懿便先帶著紅袖和一部分羽林軍下了山,老侯爺夫婦目送她離開了,轉頭和沈明徽說起:“你與晉陽公主大婚,通知了你舅舅了麽?”
老夫人提起的是沈謝氏養父母這邊的舅舅,沈明徽怔愣了一會兒,這些日子他忙於自己的腿傷和母親的冤屈,光顧著為母親和自己沉冤昭雪了。老侯爺歎了口氣望著嘉懿遠去的背影,說:“還是晉陽公主思慮周祥,她已經派人去了。”
“你也別怪她們這麽多年來不找你就是冷情,你娘養在她們家這麽些年,從來是拿真心相待的將她視作掌上明珠一般看待。你娘冤死你舅舅被貶出京,大燕天子有令不得返迴洛陽,她們就是再有通天的本事也不敢違抗聖旨啊徽兒。”
老夫人的一番肺腑之言點醒了沈明徽,他一度將自己置身於仇恨之中,連嘉懿都曾被他利用。可是如今聽了老夫人的一番話,他才真正的清醒過來,自己要報的仇也報了該償還的債也都讓那些惡人償還了,也該時候讓他替母親盡孝了。
宸王李疏玉的人在山腳下,見著嘉懿下山了策馬上前:“屬下顧峰,參見公主。”
“你就是我大哥宸王府上的那位在鬧市跟人打架,然後去了宸王府當差的顧統領呀?”將顧峰好一番打量,這個顧峰原本是上京來參加武人科舉的,不曾想跟人在鬧市的酒館生了事把人打折了,賠了一些錢之後無處可去,弄得很狼狽。
宸王李疏玉將人收留到了自己的宸王府,給他了一個王府侍衛統領的頭銜,比起旁人就算是考中了武狀元也要從七品官做起。顧峰這一下子可是超越了旁人至少五年了,被嘉懿這般肆無忌憚的打量,顧峰有些不太自在,“公主,屬下……”
“大哥讓你來找我,可是有什麽事麽?”嘉懿收迴視線。
顧峰抬眸看了她一眼,然後又低下頭,“宸王殿下在海晏樓遇到了一點麻煩,吩咐屬下過來請公主前去相救。”顧峰說著又忍不住笑起來,“殿下今日去海晏樓本是為了給公主訂筵席來著的,可沒想到遇到了一群得知他身份的女客。”
“我明白了。”嘉懿笑了笑,給紅袖說:“你跟著顧統領去海晏樓把宸王殿下平安帶出來,切記一點若非必要不準動手傷人。倘若有人對宸王不軌,殺無赦!”
“奴婢遵命!”紅袖朝顧峰揮了揮手,“顧統領趕緊上馬吧,再晚一些隻怕是你我要將整個海晏樓都給滅了。”宸王殿下固然是青年白發讓人唏噓,但也無怪乎生了一張好看的臉,加上又是從龍虎山正一道迴來的道人,不惹桃花才怪。
嘉懿見她們走遠了又吩咐其他人跟自己一道去禁軍營,或許是知道今天晉陽公主迴來視察,從進大營開始到進了營帳,從士兵到將領每個人都顯得很精神。嘉懿坐了半晌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文卷後,忽然說去點將台看士兵操練。
這一看就給發現了問題,禁軍和羽林軍不同,他們是負責整個皇城以及天子的安危,因而裝備以及兵器都是最好的,俸祿也比羽林軍高出一倍。吃得好穿得好甚至若到了婚齡,還有朝廷負責給安排牽紅線官媒給相親的,如此好的待遇。
嘉懿一年也就來禁軍營兩次,上一次是在今年的二月末,上一次來是禁軍營的一些弊端她已經提醒過了。不過看樣子這些弊端一下子是改不過來的,沒關係她無非就是先殺幾個陽奉陰違抗旨不遵的將領,再將幾個帶頭嫖賭的斬首示眾。
離開禁軍營時天都黑了,路上的燈若隱若現讓人看著很是陰森,禁軍營原本也是建立在從前的亂葬崗之上的,如此晚的時間離開嘉懿也是頭一次。李疏玉和沈明徽帶了人來接她,沈明徽問:“怎麽今日這麽晚才出來,發生了什麽事?”
“沒什麽,殺了幾個陽奉陰違抗旨不遵的蛀蟲。你怎麽過來了,不用陪阿翁他們好好敘敘親情麽?”嘉懿問著,李疏玉又遞來一件披風給她,“謝謝大哥。”
“該迴去了,走吧。”一行人都是騎馬出城的,因此到了城門口時恰恰好趕上關閉城門的最後一刻。進了城之後沈明徽和兄妹二人分開,本來他是想送嘉懿迴公主府來著,不過宸王李疏玉說今晚讓嘉懿去宸王府住,沈明徽就隻好告辭了。
宸王府裏,嘉懿洗了澡出來,李疏玉讓人準備的夜宵也送來了:“還沒吃吧。”
“嗯,忙了一下午可算是整頓清楚了,依我看以後這一年兩次巡察要改成一年六次才行。兩月一次巡察,安排軍機內務大臣特使,發現有問題的嚴懲不貸。”嘉懿也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餓,不過李疏玉讓人送來的吃食都是她喜歡吃的。
李疏玉:“好啦今天已經這麽辛苦了,先不說這些了。今天我給你和沈明徽算了一卦,不過不知為什麽還是算不到你的,我隻算出了沈明徽本應該是孤寂一生寂寂無為中年痼死,他的命格好像不知道被什麽人該改了,變成了七十壽終。”
“七十歲那也很好呀,等到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個糟老頭子,比父皇還要老很多很多了呢。”嘉懿心中暗自驚歎,到底是張天師的親傳弟子,推演命數不算差。
算不得嘉懿的命數,那是因為你隻是凡人而已。嘉懿拿起筷子給自己夾了一塊粉蒸排骨來,上麵金黃色的糯米被她扒拉幹淨,隻吃軟爛的排骨肉。李疏玉對於嘉懿說的話倒是不置可否,本朝人均高壽是在七十到八十,七十已是古來稀。
翌日晨起天色微亮嘉懿就已經穿戴整齊,趁著還稀薄的夜色出了宸王府。她來到東宮時李宸佑還沒醒,瑤光殿裏的宮女太監們已經忙碌了起來,進進出出收拾東西裝進箱子然後抬出去。今兒個開始嘉懿就要從東宮搬出去了,搬到公主府。
嘉懿的東西很多,一天功夫搬不完,特別是那些庫房裏的寶物更是好幾車。李宸佑說瑤光殿以後還是會給嘉懿留著,因此他沒有讓人把嘉懿的東西徹底清理幹淨,東宮宮殿雖多不過這瑤光殿卻是除開他的寢殿之外最大的一個宮室了。
有宮人覺著不好,畢竟這瑤光殿從前也是安排給太子妃居住的,今上寵愛晉陽公主已經讓公主住了十八年的瑤光殿了。眼下太子也馬上要大婚了,太子妃進了東宮之後住在哪裏呢?李宸佑態度依舊,說這瑤光殿本就是天子賜給嘉懿的。
誰都知道在太子殿下的心目中,晉陽公主的地位是高於未來太子妃的。
十一月初十,太子良娣張氏與鄭氏入東宮,分別居於東宮漪瀾殿的東配殿和西配殿。天子無賞賜,皇後賞賜金手鐲各一對,太子賞金手串各一對。
十一月十五日,朝會日,太子嬪韋氏入東宮,賜居百花閣並暫代太子妃職權管理東宮一眾內務。
十二月下旬,東宮太子張良娣診出喜脈,抬為太子嬪賜居漪瀾殿主位。
今年洛陽的雪來的特別早,太子嬪張氏剛剛診出喜脈不久就下起了雪,都說張氏腹中的這一胎是天賜福源,能給大燕朝帶來好運。因此張氏更是受到帝後的格外關注,就連太子李宸佑平素往漪瀾殿也去的勤,嘉懿忙於大婚的事宜沒常去。
對於自家哥哥的第一個孩子,嘉懿也是格外在意的,隔三差五就讓紅袖去東宮送一些補品啊布料之類的東西。若是得空了還要親自進宮,去見見張氏太子嬪。
年關一過,洛陽更是熱鬧非凡,正月初一的一大清早整個洛陽城都醒了。爆竹聲繼而連三的響動,天色微亮但是城外已經有人點上了煙花開始慶賀,今天是晉陽公主出降駙馬沈明徽的大喜之日。沈家望族又是皇商,迎娶公主排場浩大。
連分給路人的紅封都是用碎銀子來打賞的,更有一串串的銅錢掛上了囍字結贈予路邊看熱鬧的行人。光是洛陽城街上都這麽熱鬧了,更別說宮裏更是喧鬧。
嘉懿前五天進宮住進了坤寧宮偏殿,全福嬤嬤一早來給她沐浴洗頭,然後絞麵梳頭,上妝說吉祥話。諸多王公的女眷們也都在坤寧宮偏殿裏候著,迎親的隊伍從青鸞門進入皇城之後便派人送來了第一份催妝詩,這時候嘉懿還在吃喜麵。
沈明徽這個駙馬可不好當,前腳打發了一個皇叔後腳來了個姑父,總之他以前都不知道皇家有這麽親戚,今天倒是給他見識到了。
宸王李疏玉和太子李宸佑兩人一個負責背嘉懿出門,一個負責在外頭擋住迎親隊伍進門。宮門也就那麽大,攔門的人又是太子殿下,自然是無人敢造次。
催妝詩送來了第九封,李疏玉才給妹妹蓋上紅蓋頭背她出門。
跨出門的那一步,李疏玉覺著自己背上的人兒似乎又變重了一些。
地上的紅毯一路從坤寧宮鋪到沈家,嫁妝和彩禮一箱接著一箱加上各宮娘娘的陪嫁添妝,還有王公親眷們的陪嫁添妝,嘉懿的財寶幾輩子都花不完。除了動金銀玉器的還有送銀票的地契房契田契的,更有甚者直接給嘉懿送廚子!!!
給晉陽公主送嫁的人是太子跟宸王,還有幾位朝中大臣府上的嫡女,今日這一場十裏紅妝萬眾矚目的婚禮,讓許多閨中女子豔羨不已。
拜完堂來到新房,嘉懿讓紅袖給自己頭上的鳳冠取下來,她脖子都快壓斷了。時辰尚且還早,按規矩沈明徽要在外麵宴請賓客一直到晚上,紅袖就先給嘉懿摘了鳳冠去掉了霞帔和婚服外麵的那件厚重的氅衣。又吩咐下人去給嘉懿打熱水。
李疏玉和李宸佑吃過幾杯酒就離開了沈家,他們也想在沈家多留一些時候,不過這於理不合。臨走之前還各自又都給嘉懿添了一些陪嫁,沈明徽連喝了幾桌酒便裝的很醉很醉,把這一切都交給了謝家人來應付,自己溜到了新房來。
他光喝了酒飯菜卻沒吃多少,嘉懿讓紅袖給他準備的小菜倒是正好。
成為夫妻之後嘉懿才發現,沈明徽這人就是一個病嬌,她去上朝他要攔,她去逛街他也攔。總之隻要嘉懿要出門,沈明徽便總會抱住她不讓走。每次都和他講道理,沈明徽不聽不聽就是不聽,於是所有人都發現晉陽公主的畫風變了——
以前的晉陽公主上朝是威風凜凜意氣風發霸氣恣意,現在是身後有個跟班時時刻刻黏乎在一起,從原來的騎馬進宮早朝變成了現在的坐馬車進宮早朝。以前的晉陽公主從來不會遲到就算遲到他們也不知道,但現在晉陽公主遲到成了常事。
都說晉陽公主與駙馬爺感情好,正月裏的那一場大婚聲勢浩大,連東海國和西域各國都來了使者參加。眼下到了二月份的今天,太子李宸佑的大婚這一日。
乾元二十六年春,二月二十日,大吉諸事皆宜。
傅楚離遠遠看見晉陽公主夫婦來了,下意識的就迴了屋躲避,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裏他一直都在躲避嘉懿,生怕見著她一麵自己又控製不住情緒了。可沒想到今天來替太子迎親的人居然是她,不過也是她畢竟是太子殿下同父同母的親妹妹。
傅望舒是傅楚離的妹妹,聖旨賜婚選為太子正妃之後便一直住在傅家一棟單獨的閣樓裏安心待嫁。不過今日和她一同進宮的還有一位太子側妃薛寶珠,傅望舒心裏終究是有些膈應的,不過她清楚眼下還沒正式成為太子妃,不會大吵大鬧。
懂得分寸才是一個合格太子妃應該有的品德。
李宸佑給了傅望舒絕對的尊重,新婚前三日都宿在傅望舒的寢殿,第四天晚上才去側妃那裏。
此後初一十五,李宸佑都是去的太子妃寢殿,其餘時間多數都是留在側妃處。
嘉懿要和沈明徽去東海國探親,請旨告了很長時間的假。
這一去,就是兩年多。
要祭拜沈謝氏也要等到她與沈明徽大婚之後,今日她隻讓紅袖代為前去磕了個頭,並送上了一些祭品和冥紙宅邸與丫環仆從去燒了。老鎮西侯夫婦倆忍著心中劇痛給女兒上了一炷香,丫鬟們不敢讓兩位老人在墓前多待,怕染了地氣。
將兩位老人攙扶到嘉懿所在的茶棚,丫鬟們又給倒上了熱茶。老侯爺凝視著麵前的這杯茶遲遲未動,老夫人先是深深地看了嘉懿一眼,隨後端起茶抿了一口:“公主金枝玉葉,讓公主陪著老身一行來此深山祭拜亡女,實在是委屈你了。”
“我與明徽是未婚夫妻,老夫人跟老侯爺是明徽的外祖父外祖母,嘉懿也該如此稱唿您二老才對。老夫人無需和我說什麽委屈不委屈,真正委屈的是如今付之在地下的沈夫人,明徽的母親。”嘉懿端起老侯爺麵前那杯茶,“阿翁,請。”
“傳言說晉陽公主尊貴無比氣派非常,如今看來你也平易近人善良可愛。”老侯爺說完,老夫人便抬手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胡說什麽呢,傳言不可信。”
嘉懿笑了一下,抬眼望見葉無塵在茶棚外不遠的地方鬼鬼祟祟,讓紅袖過去喊人進來吃茶。今日天氣有些冷,出洛陽城之前嘉懿還特意交代過沈七要多給沈明徽備上一件秋衣以作防範,眼下這才沒過多久呢風又大了。葉無塵進了茶棚畏手畏腳的給嘉懿行了個禮,然後紅袖給他倒了那杯茶他也沒敢喝,一點兒不像他。
嘉懿開門見山直接問他:“我送你的那朵綠牡丹佐以入藥,不知小公子的那位朋友如今身體可好轉了?這一朵綠牡丹大燕全國僅此一株五朵,我偷摘一朵與你父皇母後知道了,可是沒少責罰我。”說著便見紅袖去掀了竹幔,沈明徽來了。
葉無塵離家出走之後和家裏也沒什麽聯係,老侯爺夫婦更是不知道他在江湖上還是個赫赫有名的俠客,嗯姑且這麽稱之。沈明徽也是才聽說這件事,便問:“表弟什麽時候去過上林苑了?”唯一的一株綠牡丹養在芙蓉園,他是知道的。
葉無塵鬱悶地抬眼看了看嘉懿,而後看著祖父祖母與沈明徽三人逼問的眼神無奈之下才開口解釋了,自己離家出走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麽。甚至連自己三次栽在嘉懿手裏的事也交代了,關於嘉懿送他的那朵綠牡丹,他也沒有漏下的。
沈明徽迴憶了一下自己見著綠牡丹的時候,那株綠牡丹明明就是開了五朵的,帝後也並未就此責罰過嘉懿。雖不知嘉懿為何要這麽說,不過看葉無塵的樣子就知道這件事不是假的,那就是說那株失了一朵綠牡丹的菊枝,是嘉懿複原的?
謝家二爺一家四口進了茶棚後,便顯得有些擁擠,紅袖提醒嘉懿說稍晚一些時辰還要去巡視京畿禁軍。嘉懿便先帶著紅袖和一部分羽林軍下了山,老侯爺夫婦目送她離開了,轉頭和沈明徽說起:“你與晉陽公主大婚,通知了你舅舅了麽?”
老夫人提起的是沈謝氏養父母這邊的舅舅,沈明徽怔愣了一會兒,這些日子他忙於自己的腿傷和母親的冤屈,光顧著為母親和自己沉冤昭雪了。老侯爺歎了口氣望著嘉懿遠去的背影,說:“還是晉陽公主思慮周祥,她已經派人去了。”
“你也別怪她們這麽多年來不找你就是冷情,你娘養在她們家這麽些年,從來是拿真心相待的將她視作掌上明珠一般看待。你娘冤死你舅舅被貶出京,大燕天子有令不得返迴洛陽,她們就是再有通天的本事也不敢違抗聖旨啊徽兒。”
老夫人的一番肺腑之言點醒了沈明徽,他一度將自己置身於仇恨之中,連嘉懿都曾被他利用。可是如今聽了老夫人的一番話,他才真正的清醒過來,自己要報的仇也報了該償還的債也都讓那些惡人償還了,也該時候讓他替母親盡孝了。
宸王李疏玉的人在山腳下,見著嘉懿下山了策馬上前:“屬下顧峰,參見公主。”
“你就是我大哥宸王府上的那位在鬧市跟人打架,然後去了宸王府當差的顧統領呀?”將顧峰好一番打量,這個顧峰原本是上京來參加武人科舉的,不曾想跟人在鬧市的酒館生了事把人打折了,賠了一些錢之後無處可去,弄得很狼狽。
宸王李疏玉將人收留到了自己的宸王府,給他了一個王府侍衛統領的頭銜,比起旁人就算是考中了武狀元也要從七品官做起。顧峰這一下子可是超越了旁人至少五年了,被嘉懿這般肆無忌憚的打量,顧峰有些不太自在,“公主,屬下……”
“大哥讓你來找我,可是有什麽事麽?”嘉懿收迴視線。
顧峰抬眸看了她一眼,然後又低下頭,“宸王殿下在海晏樓遇到了一點麻煩,吩咐屬下過來請公主前去相救。”顧峰說著又忍不住笑起來,“殿下今日去海晏樓本是為了給公主訂筵席來著的,可沒想到遇到了一群得知他身份的女客。”
“我明白了。”嘉懿笑了笑,給紅袖說:“你跟著顧統領去海晏樓把宸王殿下平安帶出來,切記一點若非必要不準動手傷人。倘若有人對宸王不軌,殺無赦!”
“奴婢遵命!”紅袖朝顧峰揮了揮手,“顧統領趕緊上馬吧,再晚一些隻怕是你我要將整個海晏樓都給滅了。”宸王殿下固然是青年白發讓人唏噓,但也無怪乎生了一張好看的臉,加上又是從龍虎山正一道迴來的道人,不惹桃花才怪。
嘉懿見她們走遠了又吩咐其他人跟自己一道去禁軍營,或許是知道今天晉陽公主迴來視察,從進大營開始到進了營帳,從士兵到將領每個人都顯得很精神。嘉懿坐了半晌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文卷後,忽然說去點將台看士兵操練。
這一看就給發現了問題,禁軍和羽林軍不同,他們是負責整個皇城以及天子的安危,因而裝備以及兵器都是最好的,俸祿也比羽林軍高出一倍。吃得好穿得好甚至若到了婚齡,還有朝廷負責給安排牽紅線官媒給相親的,如此好的待遇。
嘉懿一年也就來禁軍營兩次,上一次是在今年的二月末,上一次來是禁軍營的一些弊端她已經提醒過了。不過看樣子這些弊端一下子是改不過來的,沒關係她無非就是先殺幾個陽奉陰違抗旨不遵的將領,再將幾個帶頭嫖賭的斬首示眾。
離開禁軍營時天都黑了,路上的燈若隱若現讓人看著很是陰森,禁軍營原本也是建立在從前的亂葬崗之上的,如此晚的時間離開嘉懿也是頭一次。李疏玉和沈明徽帶了人來接她,沈明徽問:“怎麽今日這麽晚才出來,發生了什麽事?”
“沒什麽,殺了幾個陽奉陰違抗旨不遵的蛀蟲。你怎麽過來了,不用陪阿翁他們好好敘敘親情麽?”嘉懿問著,李疏玉又遞來一件披風給她,“謝謝大哥。”
“該迴去了,走吧。”一行人都是騎馬出城的,因此到了城門口時恰恰好趕上關閉城門的最後一刻。進了城之後沈明徽和兄妹二人分開,本來他是想送嘉懿迴公主府來著,不過宸王李疏玉說今晚讓嘉懿去宸王府住,沈明徽就隻好告辭了。
宸王府裏,嘉懿洗了澡出來,李疏玉讓人準備的夜宵也送來了:“還沒吃吧。”
“嗯,忙了一下午可算是整頓清楚了,依我看以後這一年兩次巡察要改成一年六次才行。兩月一次巡察,安排軍機內務大臣特使,發現有問題的嚴懲不貸。”嘉懿也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餓,不過李疏玉讓人送來的吃食都是她喜歡吃的。
李疏玉:“好啦今天已經這麽辛苦了,先不說這些了。今天我給你和沈明徽算了一卦,不過不知為什麽還是算不到你的,我隻算出了沈明徽本應該是孤寂一生寂寂無為中年痼死,他的命格好像不知道被什麽人該改了,變成了七十壽終。”
“七十歲那也很好呀,等到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個糟老頭子,比父皇還要老很多很多了呢。”嘉懿心中暗自驚歎,到底是張天師的親傳弟子,推演命數不算差。
算不得嘉懿的命數,那是因為你隻是凡人而已。嘉懿拿起筷子給自己夾了一塊粉蒸排骨來,上麵金黃色的糯米被她扒拉幹淨,隻吃軟爛的排骨肉。李疏玉對於嘉懿說的話倒是不置可否,本朝人均高壽是在七十到八十,七十已是古來稀。
翌日晨起天色微亮嘉懿就已經穿戴整齊,趁著還稀薄的夜色出了宸王府。她來到東宮時李宸佑還沒醒,瑤光殿裏的宮女太監們已經忙碌了起來,進進出出收拾東西裝進箱子然後抬出去。今兒個開始嘉懿就要從東宮搬出去了,搬到公主府。
嘉懿的東西很多,一天功夫搬不完,特別是那些庫房裏的寶物更是好幾車。李宸佑說瑤光殿以後還是會給嘉懿留著,因此他沒有讓人把嘉懿的東西徹底清理幹淨,東宮宮殿雖多不過這瑤光殿卻是除開他的寢殿之外最大的一個宮室了。
有宮人覺著不好,畢竟這瑤光殿從前也是安排給太子妃居住的,今上寵愛晉陽公主已經讓公主住了十八年的瑤光殿了。眼下太子也馬上要大婚了,太子妃進了東宮之後住在哪裏呢?李宸佑態度依舊,說這瑤光殿本就是天子賜給嘉懿的。
誰都知道在太子殿下的心目中,晉陽公主的地位是高於未來太子妃的。
十一月初十,太子良娣張氏與鄭氏入東宮,分別居於東宮漪瀾殿的東配殿和西配殿。天子無賞賜,皇後賞賜金手鐲各一對,太子賞金手串各一對。
十一月十五日,朝會日,太子嬪韋氏入東宮,賜居百花閣並暫代太子妃職權管理東宮一眾內務。
十二月下旬,東宮太子張良娣診出喜脈,抬為太子嬪賜居漪瀾殿主位。
今年洛陽的雪來的特別早,太子嬪張氏剛剛診出喜脈不久就下起了雪,都說張氏腹中的這一胎是天賜福源,能給大燕朝帶來好運。因此張氏更是受到帝後的格外關注,就連太子李宸佑平素往漪瀾殿也去的勤,嘉懿忙於大婚的事宜沒常去。
對於自家哥哥的第一個孩子,嘉懿也是格外在意的,隔三差五就讓紅袖去東宮送一些補品啊布料之類的東西。若是得空了還要親自進宮,去見見張氏太子嬪。
年關一過,洛陽更是熱鬧非凡,正月初一的一大清早整個洛陽城都醒了。爆竹聲繼而連三的響動,天色微亮但是城外已經有人點上了煙花開始慶賀,今天是晉陽公主出降駙馬沈明徽的大喜之日。沈家望族又是皇商,迎娶公主排場浩大。
連分給路人的紅封都是用碎銀子來打賞的,更有一串串的銅錢掛上了囍字結贈予路邊看熱鬧的行人。光是洛陽城街上都這麽熱鬧了,更別說宮裏更是喧鬧。
嘉懿前五天進宮住進了坤寧宮偏殿,全福嬤嬤一早來給她沐浴洗頭,然後絞麵梳頭,上妝說吉祥話。諸多王公的女眷們也都在坤寧宮偏殿裏候著,迎親的隊伍從青鸞門進入皇城之後便派人送來了第一份催妝詩,這時候嘉懿還在吃喜麵。
沈明徽這個駙馬可不好當,前腳打發了一個皇叔後腳來了個姑父,總之他以前都不知道皇家有這麽親戚,今天倒是給他見識到了。
宸王李疏玉和太子李宸佑兩人一個負責背嘉懿出門,一個負責在外頭擋住迎親隊伍進門。宮門也就那麽大,攔門的人又是太子殿下,自然是無人敢造次。
催妝詩送來了第九封,李疏玉才給妹妹蓋上紅蓋頭背她出門。
跨出門的那一步,李疏玉覺著自己背上的人兒似乎又變重了一些。
地上的紅毯一路從坤寧宮鋪到沈家,嫁妝和彩禮一箱接著一箱加上各宮娘娘的陪嫁添妝,還有王公親眷們的陪嫁添妝,嘉懿的財寶幾輩子都花不完。除了動金銀玉器的還有送銀票的地契房契田契的,更有甚者直接給嘉懿送廚子!!!
給晉陽公主送嫁的人是太子跟宸王,還有幾位朝中大臣府上的嫡女,今日這一場十裏紅妝萬眾矚目的婚禮,讓許多閨中女子豔羨不已。
拜完堂來到新房,嘉懿讓紅袖給自己頭上的鳳冠取下來,她脖子都快壓斷了。時辰尚且還早,按規矩沈明徽要在外麵宴請賓客一直到晚上,紅袖就先給嘉懿摘了鳳冠去掉了霞帔和婚服外麵的那件厚重的氅衣。又吩咐下人去給嘉懿打熱水。
李疏玉和李宸佑吃過幾杯酒就離開了沈家,他們也想在沈家多留一些時候,不過這於理不合。臨走之前還各自又都給嘉懿添了一些陪嫁,沈明徽連喝了幾桌酒便裝的很醉很醉,把這一切都交給了謝家人來應付,自己溜到了新房來。
他光喝了酒飯菜卻沒吃多少,嘉懿讓紅袖給他準備的小菜倒是正好。
成為夫妻之後嘉懿才發現,沈明徽這人就是一個病嬌,她去上朝他要攔,她去逛街他也攔。總之隻要嘉懿要出門,沈明徽便總會抱住她不讓走。每次都和他講道理,沈明徽不聽不聽就是不聽,於是所有人都發現晉陽公主的畫風變了——
以前的晉陽公主上朝是威風凜凜意氣風發霸氣恣意,現在是身後有個跟班時時刻刻黏乎在一起,從原來的騎馬進宮早朝變成了現在的坐馬車進宮早朝。以前的晉陽公主從來不會遲到就算遲到他們也不知道,但現在晉陽公主遲到成了常事。
都說晉陽公主與駙馬爺感情好,正月裏的那一場大婚聲勢浩大,連東海國和西域各國都來了使者參加。眼下到了二月份的今天,太子李宸佑的大婚這一日。
乾元二十六年春,二月二十日,大吉諸事皆宜。
傅楚離遠遠看見晉陽公主夫婦來了,下意識的就迴了屋躲避,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裏他一直都在躲避嘉懿,生怕見著她一麵自己又控製不住情緒了。可沒想到今天來替太子迎親的人居然是她,不過也是她畢竟是太子殿下同父同母的親妹妹。
傅望舒是傅楚離的妹妹,聖旨賜婚選為太子正妃之後便一直住在傅家一棟單獨的閣樓裏安心待嫁。不過今日和她一同進宮的還有一位太子側妃薛寶珠,傅望舒心裏終究是有些膈應的,不過她清楚眼下還沒正式成為太子妃,不會大吵大鬧。
懂得分寸才是一個合格太子妃應該有的品德。
李宸佑給了傅望舒絕對的尊重,新婚前三日都宿在傅望舒的寢殿,第四天晚上才去側妃那裏。
此後初一十五,李宸佑都是去的太子妃寢殿,其餘時間多數都是留在側妃處。
嘉懿要和沈明徽去東海國探親,請旨告了很長時間的假。
這一去,就是兩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