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完本感言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本書最初的構想,大抵是超出了我的真實能力的。
所以我應該是寫了本很爛的書。
抱歉消耗了大家對於閱讀的愛好,沒能帶給大家更棒的閱讀體驗。
必須在此向看到這裏的每一位朋友真誠說一聲:謝謝您!
在七十多萬字的時候,越來越強的力不從心感讓我心態有點崩。
所以最後這部分,我使用了類似細綱的寫法,加快了進度。
夏侯小狗其實是設定裏一個我非常喜歡的角色,他與小土菲和曹植的故事,抱歉我沒怎麽去寫。
因為與主線關係不大。
孫淩澤與曹節,其實是東廷溝通孫吳以及曹魏的橋梁,她們泄露了不少內情給二謀與阿瞞。
但那些大抵是小鹹魚故意讓她們知道的。
孫淩澤心係江東是必然的。
而曹節的性格在我的理解裏,是一個注定悲劇的角色。
當丈夫處於弱勢,她大抵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維護。
當家族處於危機之中,她應該也會毫不猶豫的為家族挺身而出。
她是一個好人,所以注定她永遠站在失敗者那方。
小鹹魚是個天性涼薄的家夥,除了對妹妹,他應該對庚哥和他親媽都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所以對孫淩澤與曹節的算計,他樂在其中。
我大抵欠盧噴噴一個葬禮,張讓的部分雖然沒有太寫他死後的哀榮,但應該隻欠半個。
最終沆瀣一氣的荀諶、賈詡、裴綰與隨季的暗黑四人組,我也欠他們一個展開。
至於何太後和協王,他們擴展君子六藝中的九數,我欠他們很多生動的趣事。
阿亮是我原本準備重筆去寫的另外一個角色。
他本應有一段對備崽兒霸業和天下偉業之間的掙紮。
最後留下世襲五鎮,也算是他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抉擇。
接觸越多,他心底越認同的是東廷之治。
之所以留下世襲的五鎮,是想讓他們沿著各自的方向擴張。
五鎮必定成為華夏五侯國,在周廟體係下與中原王朝血脈相連,不太可能分裂出去,但必然有一定的獨立性。
因為王朝能夠統治的疆域,永遠受交通與通訊技術的製約,過遠就必須進行封建,不然無法進行有效統治。
寫這本書的原始動機,其實是對很多人拿演義當真實曆史的態度的愕然。
為了還原曆史,所以給了庚哥什麽都做又什麽都不做,對曆史帶來更少擾動卻又能積蓄力量帶來最終改變的鹹魚性格。
這樣我才有機會說一說真實曆史中發生的與演義截然不同的事實。
如今看來就是這個設定帶給了我無法駕馭的難度。
寫小說就應該單純的寫小說,不應該妄圖給讀者上課。
我所希望的令讀者開卷有益,或許隻是出自我個人的狂妄。
這本書裏頭除了正史,也有很多陰謀論和推斷。
這是狂妄的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另一個自己的感悟:即使是正史,也未必真實。
連死數個史官也要秉筆直書,其實並不是史官對於事實的維護,他們維護的是史官不受權勢影響的記載權。
何況並不是每個史官都有如此的節操。
而每個史官自己,也有他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和動機。
譬如陳壽竭力為漢昭烈塑造的其實應該並不太符合事實的形象。
盡信書不如無書,真正有益自己的讀書態度或許是質疑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道理。
這樣即使你最終被說服,你也了解了它的應用範圍與局限性。
我所展現的陰謀論與各種可能並非是事實的推斷。
也隻是告訴大家:雖然正史是如此記載的,但如果是這種可能發生,正史大抵也會像現在這樣記錄。
你看,活該我的書沒人看,寫書就該直接寫娛樂大家的內容。
所以更要感謝每一位願意看到這裏的朋友,感謝為了打賞評分的朋友,感謝耐著心思看我囉嗦到最後的朋友。
我很想列一列id,但卻連本書的粉絲榜都不曉得怎麽開,所以隻能憑印象感謝一下了。
感謝愛吃泡沫抹茶、喜歡船蛆的瓜迪奧拉、喜歡枸骨的玄冰等等朋友一直以來的指點與支持,感謝暗帥、大包扛大包、鍾仲卿、潛水窺屏等朋友持續不斷的禮物和支持,感謝一舉一動的穆禾禾、白馬義從、雷遁r騎琳、沒浪怎麽漂、兩隻劃水魚、喜歡看書的牛、用戶彪以及’☆’等等朋友的鼓勵和支持,特別感謝磨推鬼abc同學的支持與捉蟲。
還有更多我一時想不起來id卻給予了我支持與厚愛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接下來我想改掉在這本書中犯過的所有毛病,嚐試寫一些單純的故事,希望能寫出有更好閱讀體驗的作品。
所以我應該是寫了本很爛的書。
抱歉消耗了大家對於閱讀的愛好,沒能帶給大家更棒的閱讀體驗。
必須在此向看到這裏的每一位朋友真誠說一聲:謝謝您!
在七十多萬字的時候,越來越強的力不從心感讓我心態有點崩。
所以最後這部分,我使用了類似細綱的寫法,加快了進度。
夏侯小狗其實是設定裏一個我非常喜歡的角色,他與小土菲和曹植的故事,抱歉我沒怎麽去寫。
因為與主線關係不大。
孫淩澤與曹節,其實是東廷溝通孫吳以及曹魏的橋梁,她們泄露了不少內情給二謀與阿瞞。
但那些大抵是小鹹魚故意讓她們知道的。
孫淩澤心係江東是必然的。
而曹節的性格在我的理解裏,是一個注定悲劇的角色。
當丈夫處於弱勢,她大抵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維護。
當家族處於危機之中,她應該也會毫不猶豫的為家族挺身而出。
她是一個好人,所以注定她永遠站在失敗者那方。
小鹹魚是個天性涼薄的家夥,除了對妹妹,他應該對庚哥和他親媽都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所以對孫淩澤與曹節的算計,他樂在其中。
我大抵欠盧噴噴一個葬禮,張讓的部分雖然沒有太寫他死後的哀榮,但應該隻欠半個。
最終沆瀣一氣的荀諶、賈詡、裴綰與隨季的暗黑四人組,我也欠他們一個展開。
至於何太後和協王,他們擴展君子六藝中的九數,我欠他們很多生動的趣事。
阿亮是我原本準備重筆去寫的另外一個角色。
他本應有一段對備崽兒霸業和天下偉業之間的掙紮。
最後留下世襲五鎮,也算是他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抉擇。
接觸越多,他心底越認同的是東廷之治。
之所以留下世襲的五鎮,是想讓他們沿著各自的方向擴張。
五鎮必定成為華夏五侯國,在周廟體係下與中原王朝血脈相連,不太可能分裂出去,但必然有一定的獨立性。
因為王朝能夠統治的疆域,永遠受交通與通訊技術的製約,過遠就必須進行封建,不然無法進行有效統治。
寫這本書的原始動機,其實是對很多人拿演義當真實曆史的態度的愕然。
為了還原曆史,所以給了庚哥什麽都做又什麽都不做,對曆史帶來更少擾動卻又能積蓄力量帶來最終改變的鹹魚性格。
這樣我才有機會說一說真實曆史中發生的與演義截然不同的事實。
如今看來就是這個設定帶給了我無法駕馭的難度。
寫小說就應該單純的寫小說,不應該妄圖給讀者上課。
我所希望的令讀者開卷有益,或許隻是出自我個人的狂妄。
這本書裏頭除了正史,也有很多陰謀論和推斷。
這是狂妄的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另一個自己的感悟:即使是正史,也未必真實。
連死數個史官也要秉筆直書,其實並不是史官對於事實的維護,他們維護的是史官不受權勢影響的記載權。
何況並不是每個史官都有如此的節操。
而每個史官自己,也有他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和動機。
譬如陳壽竭力為漢昭烈塑造的其實應該並不太符合事實的形象。
盡信書不如無書,真正有益自己的讀書態度或許是質疑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道理。
這樣即使你最終被說服,你也了解了它的應用範圍與局限性。
我所展現的陰謀論與各種可能並非是事實的推斷。
也隻是告訴大家:雖然正史是如此記載的,但如果是這種可能發生,正史大抵也會像現在這樣記錄。
你看,活該我的書沒人看,寫書就該直接寫娛樂大家的內容。
所以更要感謝每一位願意看到這裏的朋友,感謝為了打賞評分的朋友,感謝耐著心思看我囉嗦到最後的朋友。
我很想列一列id,但卻連本書的粉絲榜都不曉得怎麽開,所以隻能憑印象感謝一下了。
感謝愛吃泡沫抹茶、喜歡船蛆的瓜迪奧拉、喜歡枸骨的玄冰等等朋友一直以來的指點與支持,感謝暗帥、大包扛大包、鍾仲卿、潛水窺屏等朋友持續不斷的禮物和支持,感謝一舉一動的穆禾禾、白馬義從、雷遁r騎琳、沒浪怎麽漂、兩隻劃水魚、喜歡看書的牛、用戶彪以及’☆’等等朋友的鼓勵和支持,特別感謝磨推鬼abc同學的支持與捉蟲。
還有更多我一時想不起來id卻給予了我支持與厚愛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接下來我想改掉在這本書中犯過的所有毛病,嚐試寫一些單純的故事,希望能寫出有更好閱讀體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