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玉派去荊州跟備崽兒打交道的,是法正。


    這哥們兒是名士法真的孫子,扶風郡郿縣人士,雖為東州派,卻不怎麽受四玉待見。


    漢末但凡所謂名士,大多是些在舉薦製下謀官隻完成了第一步天下揚名這個步驟的家夥。


    後頭因為關係不夠硬,連孝廉名額都爭不到,進行不下去了。


    就算能得舉薦或征辟,基本看中他的大佬那邊都有點可能牽連他家族的毛病,以至於不敢去就任。


    幾乎無一例外,法真就是這麽個樣子。


    他爹法雄好歹是南郡太守,二千石的高官,到他這兒就斷了。


    雖然有些名氣,但到他孫子法正這一輩,差不多純粹淪為寒族了。


    庚始2年,天下饑荒,司並在庚哥瘋狂屯糧的政策下還好。


    可那會兒扶風作為三輔卻在二穎治下。


    這饑荒都影響到法正了,由於奔洛陽這條路看守得甚嚴,法正跟同郡孟達一起就入蜀中逃荒了。


    在劉璋麾下也得看家世。


    他沒得到什麽重用,隻混了個新都縣令,再之後就當了個軍議校尉。


    但他跟張鬆關係挺好,這會兒代表四玉去跟備崽兒打交道就是被張鬆推薦的。


    這種所謂懷才不遇的人物一遇見備崽兒,魅魔光環立即獲得加倍效果。


    本來出發時張鬆就給他打了底稿,頓時被備崽兒折服。


    請備崽兒來幫忙是假,他和張鬆想拿益州當禮物,換備崽兒麾下的被重用。


    張鬆是矮加醜,在那個看臉的時代也一直過得很憋屈。


    備崽兒這一輩子,鳩占鵲巢那是看家本領。


    除了大玉兒田楷和紹寶勢力太大他占不動,在徐州謀陶謙,在荊州謀景升寶寶。


    這會兒進益州謀劉璋,本就是阿亮隆中對的重要一步,他怎麽可能不願意?


    聽信法正的迴報,基於錯誤的情報劉璋真以為備崽兒是安全牌。


    於是法正再次被任命為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備崽兒那邊,迎請備崽兒入蜀。


    二五仔法正徹底背叛劉璋,向備崽兒獻策說:“以張鬆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


    備崽兒欣然應允,留阿亮和二爺鎮守荊州,親率大軍入蜀。


    但張鬆勾結備崽兒的事情,很快被他哥張肅告發了。


    劉璋大怒處死張鬆,封鎖關隘開始對備崽兒嚴防死守。


    如備崽兒這般的惡客,那是你不想請了就能不請的?


    備崽兒直接撕破臉卸下偽裝,開始攻打蜀中。


    兩邊兒打了近三年,連龐統都在雒城戰死。


    其實龐統也是個跟徐庶徐元直挺類似的人物。


    都說他很厲害,厲害在哪兒?不知道。


    一輩子也沒做出過什麽太亮眼的事兒。


    反正是跟他結交的人物,都挺推崇他的。


    但史書有載,龐統有個特點,特別喜歡幫人揚名。


    他點評人物時往往會使勁兒誇大被點評者的能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枚誇誇黨,特別善使彩虹屁。


    別人因此非議他,他反而說:“現在天下大亂,我是在宣揚好榜樣,改善世風。”


    “被我吹捧的十個如果有五個會去努力提升自己,就是我的功德了。”


    “讓有誌向的人得到勉勵,這樣難道不行嗎?”


    純粹的詭辯,如果名聲大就會更努力,名聲好就會做好人,那世間就沒有欺世盜名之輩了。


    這個道理如果成立,娛樂圈應該都是聖人。


    商業互吹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情。


    他這麽吹別人,別人難道不會投桃報李,反為他吹出遠超出真實實力的名聲麽?


    所以不用太過執著備崽兒失龐統是多麽大的損失。


    龐統對備崽兒其實就是賣東吳麵子的人情牌。


    要知道這哥們兒初出仕就是在南郡,彼時在周公瑾的麾下當功曹。


    辣個玉一樣的男人暴斃之後,還是龐統為周瑜送喪至東吳。


    在東吳與那邊的士人商業互吹到飛起。


    這種人突然棄了東吳而投備崽兒,本身就很詭異。


    個人懷疑是辣個玉一樣的男人臨死前的安排,周公瑾不應該是演義裏那種心胸狹窄連魯肅都不如的人物。


    所以龐統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令,在任期間因輕慢政務被免官,居然還是魯肅寫信給備崽兒為他說情。


    如果陰謀論一點,龐士元可以算是東吳安插在自己扶植起來的備崽兒勢力內的監軍眼線和釘子。


    魯肅跟備崽兒說他不是百裏之才,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理解,龐統很厲害,但不能給他管小事兒,你得重用。


    第二種理解,你靠我們才崛起,我們安排個人給你,你就這麽對待?


    阿亮不待見龐士元,很可能並非妒才忌能,而是因為這個。


    不然他一個連法孝直那種跋扈性格都能容下的人物,至於容不下龐統?


    當時備崽兒人在矮牆下不得不低頭,隻要捏著鼻子重用龐統了。


    更陰謀論一點,龐統死在雒城所中的飛矢,還說不好是誰下的手呢。


    據說備崽兒對龐統之死極為痛惜,一說起就流淚。


    追賜龐統為關內侯,景耀三年更追諡為靖侯。


    怕隻是表麵功夫,因為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埋得很潦草,這恐怕才是備崽兒的真實態度。


    所以214年龐統嘎掉,215年東吳就在阿瞞兵臨漢中的關鍵時候朝備崽兒的菊花捅刀。


    送出去一個丟了襄陽的南郡,卻從備崽兒手裏頭敲迴來了部分江夏領土,以及完整的長沙郡與桂陽郡。


    通過談判兩邊決定劃湘江而治,可以說赤壁之勝的勝果兩家平分了。


    所以別再說備崽兒借荊州一借不還,這都借半個郡還兩個半郡了,高利貸都沒這麽黑。


    但江東也有充足的理由不滿足。


    首先赤壁之戰都是他們在打,備崽兒就一直在撿便宜。


    打架我上便宜你撿,就算後頭分了我一半兒我也有資格不爽啊。


    其次,就是因為龐士元之死了。


    龐統之死,很可能代表著備崽兒絕對不接受東吳往自己內部安釘子的表態。


    隻接受扶持不接受控製,我特麽把你扶起來你卻要跟勞資平起平坐?


    所以江東群臣才炸了鍋,吳蜀之間完全沒有了戰略互信。


    這才有後頭的二爺被東吳偷襲。


    這會兒龐統死了也就死了,反正備崽兒會哭,江東還沒反應過來。


    龐士元一死備崽兒馬上攻破雒城,四姐和阿亮也從另一線攻占了巴中,跟備崽兒會師於成都城下。


    麵對壓力,四玉宣布放棄抵抗,開城出降。


    至此備崽兒反而擁有了荊州四郡半加益州十一郡國,益州就剩張魯在漢中郡瑟瑟發抖。


    你要是二謀和江東群臣,你能願意?


    但這會兒江東也沒閑著,二謀趁備崽兒全力奪取益州,派遣步騭為交州刺史滲透交州,並誘殺了蒼梧太守吳巨。


    士燮以保留士家在交州的利益為條件,背離阿瞞陣營,帶領家族轉投二謀。


    這會兒江東也占據十一郡了。


    阿瞞氣不氣?他當然氣,隻是交州太遠了他手伸不過去。


    這時候江東還派出了使者,跑去按份額交自己應該承擔的西廷公卿那一部分俸祿。


    郭嘉勸阿瞞說,士氏就算作為他們的外圍,遲早也是下一個公孫氏。


    犯不著為他們跟江東生氣,壞了咱們統合治下三十九郡和西廷的節奏。


    所以建議乘機與江東合議,用他們占據的那部分江夏,換迴了被江東占據的那部分廣陵。


    這兩邊倒好弄,難弄的是九江和廬江兩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