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示之以公的投籌之秩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侯衡比較不忿楊彪作為太師候選人,居然還能順茬主持洛陽盟議的秩序工作。
但程昱一攔他,這孩子會錯了意。
他以為程昱的意思是,大家都讚成,你要出頭的話楊彪扣一個擾亂會場秩序的帽子,把你逐出會場,咱們這一票不就廢了麽?
孩子於是很老實的縮迴去了。
結果就聽見楊彪道:“且候守序之籌投畢,再投此事亦可。”
沒有繼續拒絕。
畢竟東廷如果不出人主持會場秩序的話,他再不出來,這所謂的眾議還真的推進不下去。
但也沒有輕易答應。
如果是否按照縣推的規則來執行此次大會需要投籌裁決的話。
在楊彪看來,他是否在韓融之下來主持本次大會的秩序,也應該由投籌決定。
而不是大家隨便提議隨便附和就能通過的。
若能,他自己當然是當仁不讓。
聽他這麽說,夏侯衡卻是又生出心思了。
孩子湊到程昱耳邊偷偷問:“可是以投籌陰沮之?”
程昱微不可見的搖了搖頭,這下夏侯衡更不理解了。
他頭一次代替父親出使,並且覺得洛陽盟議還是個大事,總覺得應該是個錙銖必究唇槍舌戰的局麵。
更覺得應該能夠看見各種後世會傳為佳話的名場麵。
最起碼也會有個類似藺相如完璧歸趙這種程度的言辭交鋒與智鬥吧?
孩子雖然才具一般,但畢竟是少年人,也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能完成舌戰群儒名揚天下的壯舉。
沒想到他剛找到機會準備發揮,就被程昱給攔迴來了。
心下雖然不甘,但程昱對阿瞞的忠心以及本身的才能他也是敬服的。
他也知道這樣的場麵不適合發問,因此皺著眉頭開始在旁邊苦苦思索。
卻非殿現場的投籌卻不會等他思索明白才繼續進行。
楊彪走出幾步,麵向眾人言道:“如此便請諸代行郡權之士,先行投籌確認是否行縣推之矩。”
代行郡權的那一百單二名士人頓時有些激動,摩拳擦掌便準備上前投下自己神聖的一籌。
但卻聽楊彪喊道:“肅靜,先請入座!”
眾人一愣,但想著這東西自己不熟,先聽號令再說。
所以東一堆西一堆各自分散站立的士人,包括東西廷及博士院老儒,各自迴到自己的小幾後,用腳後跟夾著支踵正坐下來。
楊彪轉身向上首的韓融:“還請大鴻臚下令驗籌。”
韓融一愣,他是見識過籌房,知道怎麽用,但哪裏知道有什麽驗籌的程序?
他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荀彧,卻見荀彧微笑著朝他頷首,因此才道:“那便驗籌吧!”
東廷這邊雖然不想讓洛陽盟議太過正規正式,給人太高期望,但也絕對不想它成為鬧劇。
因此籌房抬入之時,相應人等便已經在外麵等候了。
此時聽聞韓融下令,殿門處的內侍尖著嗓子喊道:“驗——籌——”
殿外走入三人,均窄袖坦膊,攤舉雙手而入。
袖子很窄,並且胳膊光著跟舉手投降一樣走進來。
後方有人抬著一張小幾跟在幾人身後。
當先一人將籌房正麵及側麵布簾卷起,然後摘下籌袋,走入幾案後直麵眾人而正坐。
他將籌袋之中的籌條抽出四支,放在小幾桌麵。
第二人當著大家的麵走入籌盒那半邊籌房,拆下除了甲乙和丙之外的所有籌盒,平鋪在地上。
他拆下甲字籌盒,喝道:“示甲壺!”
然後抽開籌盒上麵的木板,舉著它從所有人麵前經過。
迴到起點放下木板,又舉起敞開的籌盒從大家麵前經過一次。
籌盒與籌封都很簡單。
唯一的構造就是從投籌口有一處向下的導引軌,保證投籌沿著導引軌撞到盒裏懸空吊著的響木。
撞開響木之後,投籌就會落到下方的空間裏。
他這麽舉著反複在大家麵前經過,大家也都能看清這所謂的甲壺其中並無任何機巧,盒中也並無籌條。
這人重新組裝上甲壺,拆下乙字籌盒,又喝到:“示乙壺。”
接著是示丙壺。
三個籌壺展示完畢後,他行到平鋪在地麵的其他籌壺前,跪坐下來。
雙手始終在眾人的視線範圍之內。
第三個人喊道:“投甲壺!”
他走到小幾一端,等著跪坐在小幾邊的那人按住一根籌條推送過幾案中央,並且縮迴手之後,這才彎腰拿起那根籌條。
他當著眾人走入投房,並將籌條放入甲字投籌口。
隻聽響木“篤”的一聲響,投籌入盒。
第三人離開投房,第二人站起,重新展示甲壺給大家看,果然其中已經有了一根投籌。
乙壺丙壺也展示了一遍。
眾人沒想到的是,最後一次,投籌之人居然將第四支投籌投入了一個沒有籌壺的投籌口。
投籌跌落在籌房的木地板上,發出區別與響木的篤的悶響。
待驗證完畢,三人各自離開自己的位置肅立。
楊彪這個時候才道:“允行則投甲,不允則投乙,暗棄投丙,明棄投其餘任意投籌口。”
“可有人覺器具存弊?”
你這特麽的都卷起袖子驗證給大家看了,能有什麽作弊的可能?
士人們一起搖頭。
“甲乙丙籌壺之響,可有存異?”楊彪又問道。
按照楊彪方才的介紹,這個時候要出言相詢,需先舉手擎臂。
阿亮舉起了他的手。
楊彪見無其他人有異議,示意阿亮可以發言。
“若其聲存異,如之奈何?”好奇寶寶諸葛阿亮孔明上線。
“可使丁至癸壺入替,若其聲皆異,則盡棄之,另擇新壺。”楊彪答道。
也就是說這所謂籌壺的投籌木盒他們還有備用的。
“孔明可是覺何壺其聲有異?”楊彪再次問道。
阿亮搖了搖頭,有些愧疚的笑到:“並無!”
其他人也沒聽出來聲音有什麽區別。
楊彪再次到韓融麵前,長揖道:“驗籌已畢,請大鴻臚下令投籌!”
韓融這會兒已經找到感覺了,笑道:“有勞文先公,投籌罷。”
他剛說完,卻非殿門口的內侍就揚聲道:“奉籌!”
外麵又進來幾個內侍,將原本的籌袋與投籌全部取走。
又取了一袋油漆顏色與方才截然不同的投籌,五個一堆數了一百零二根,全部放置在方才發籌那人跪坐的幾案上。
這時已有幾人悄悄色變,他們沒想到還有換籌這檔子事兒。
方才圍觀籌房之時,其實有偷偷藏籌於衣袖。
窄袖赤膊之人當先那位重新跪坐於幾案後,剩餘兩人放下了籌房的的布簾,將籌房完全遮擋起來。
下來就簡單了,殿門外又進入一名內侍,立於韓融下首,大聲重複:
“舉太師盟議首次投籌,確認是否行縣推之矩,允行則投甲,不允則投乙,暗棄投丙,明棄則任意。”
但程昱一攔他,這孩子會錯了意。
他以為程昱的意思是,大家都讚成,你要出頭的話楊彪扣一個擾亂會場秩序的帽子,把你逐出會場,咱們這一票不就廢了麽?
孩子於是很老實的縮迴去了。
結果就聽見楊彪道:“且候守序之籌投畢,再投此事亦可。”
沒有繼續拒絕。
畢竟東廷如果不出人主持會場秩序的話,他再不出來,這所謂的眾議還真的推進不下去。
但也沒有輕易答應。
如果是否按照縣推的規則來執行此次大會需要投籌裁決的話。
在楊彪看來,他是否在韓融之下來主持本次大會的秩序,也應該由投籌決定。
而不是大家隨便提議隨便附和就能通過的。
若能,他自己當然是當仁不讓。
聽他這麽說,夏侯衡卻是又生出心思了。
孩子湊到程昱耳邊偷偷問:“可是以投籌陰沮之?”
程昱微不可見的搖了搖頭,這下夏侯衡更不理解了。
他頭一次代替父親出使,並且覺得洛陽盟議還是個大事,總覺得應該是個錙銖必究唇槍舌戰的局麵。
更覺得應該能夠看見各種後世會傳為佳話的名場麵。
最起碼也會有個類似藺相如完璧歸趙這種程度的言辭交鋒與智鬥吧?
孩子雖然才具一般,但畢竟是少年人,也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能完成舌戰群儒名揚天下的壯舉。
沒想到他剛找到機會準備發揮,就被程昱給攔迴來了。
心下雖然不甘,但程昱對阿瞞的忠心以及本身的才能他也是敬服的。
他也知道這樣的場麵不適合發問,因此皺著眉頭開始在旁邊苦苦思索。
卻非殿現場的投籌卻不會等他思索明白才繼續進行。
楊彪走出幾步,麵向眾人言道:“如此便請諸代行郡權之士,先行投籌確認是否行縣推之矩。”
代行郡權的那一百單二名士人頓時有些激動,摩拳擦掌便準備上前投下自己神聖的一籌。
但卻聽楊彪喊道:“肅靜,先請入座!”
眾人一愣,但想著這東西自己不熟,先聽號令再說。
所以東一堆西一堆各自分散站立的士人,包括東西廷及博士院老儒,各自迴到自己的小幾後,用腳後跟夾著支踵正坐下來。
楊彪轉身向上首的韓融:“還請大鴻臚下令驗籌。”
韓融一愣,他是見識過籌房,知道怎麽用,但哪裏知道有什麽驗籌的程序?
他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荀彧,卻見荀彧微笑著朝他頷首,因此才道:“那便驗籌吧!”
東廷這邊雖然不想讓洛陽盟議太過正規正式,給人太高期望,但也絕對不想它成為鬧劇。
因此籌房抬入之時,相應人等便已經在外麵等候了。
此時聽聞韓融下令,殿門處的內侍尖著嗓子喊道:“驗——籌——”
殿外走入三人,均窄袖坦膊,攤舉雙手而入。
袖子很窄,並且胳膊光著跟舉手投降一樣走進來。
後方有人抬著一張小幾跟在幾人身後。
當先一人將籌房正麵及側麵布簾卷起,然後摘下籌袋,走入幾案後直麵眾人而正坐。
他將籌袋之中的籌條抽出四支,放在小幾桌麵。
第二人當著大家的麵走入籌盒那半邊籌房,拆下除了甲乙和丙之外的所有籌盒,平鋪在地上。
他拆下甲字籌盒,喝道:“示甲壺!”
然後抽開籌盒上麵的木板,舉著它從所有人麵前經過。
迴到起點放下木板,又舉起敞開的籌盒從大家麵前經過一次。
籌盒與籌封都很簡單。
唯一的構造就是從投籌口有一處向下的導引軌,保證投籌沿著導引軌撞到盒裏懸空吊著的響木。
撞開響木之後,投籌就會落到下方的空間裏。
他這麽舉著反複在大家麵前經過,大家也都能看清這所謂的甲壺其中並無任何機巧,盒中也並無籌條。
這人重新組裝上甲壺,拆下乙字籌盒,又喝到:“示乙壺。”
接著是示丙壺。
三個籌壺展示完畢後,他行到平鋪在地麵的其他籌壺前,跪坐下來。
雙手始終在眾人的視線範圍之內。
第三個人喊道:“投甲壺!”
他走到小幾一端,等著跪坐在小幾邊的那人按住一根籌條推送過幾案中央,並且縮迴手之後,這才彎腰拿起那根籌條。
他當著眾人走入投房,並將籌條放入甲字投籌口。
隻聽響木“篤”的一聲響,投籌入盒。
第三人離開投房,第二人站起,重新展示甲壺給大家看,果然其中已經有了一根投籌。
乙壺丙壺也展示了一遍。
眾人沒想到的是,最後一次,投籌之人居然將第四支投籌投入了一個沒有籌壺的投籌口。
投籌跌落在籌房的木地板上,發出區別與響木的篤的悶響。
待驗證完畢,三人各自離開自己的位置肅立。
楊彪這個時候才道:“允行則投甲,不允則投乙,暗棄投丙,明棄投其餘任意投籌口。”
“可有人覺器具存弊?”
你這特麽的都卷起袖子驗證給大家看了,能有什麽作弊的可能?
士人們一起搖頭。
“甲乙丙籌壺之響,可有存異?”楊彪又問道。
按照楊彪方才的介紹,這個時候要出言相詢,需先舉手擎臂。
阿亮舉起了他的手。
楊彪見無其他人有異議,示意阿亮可以發言。
“若其聲存異,如之奈何?”好奇寶寶諸葛阿亮孔明上線。
“可使丁至癸壺入替,若其聲皆異,則盡棄之,另擇新壺。”楊彪答道。
也就是說這所謂籌壺的投籌木盒他們還有備用的。
“孔明可是覺何壺其聲有異?”楊彪再次問道。
阿亮搖了搖頭,有些愧疚的笑到:“並無!”
其他人也沒聽出來聲音有什麽區別。
楊彪再次到韓融麵前,長揖道:“驗籌已畢,請大鴻臚下令投籌!”
韓融這會兒已經找到感覺了,笑道:“有勞文先公,投籌罷。”
他剛說完,卻非殿門口的內侍就揚聲道:“奉籌!”
外麵又進來幾個內侍,將原本的籌袋與投籌全部取走。
又取了一袋油漆顏色與方才截然不同的投籌,五個一堆數了一百零二根,全部放置在方才發籌那人跪坐的幾案上。
這時已有幾人悄悄色變,他們沒想到還有換籌這檔子事兒。
方才圍觀籌房之時,其實有偷偷藏籌於衣袖。
窄袖赤膊之人當先那位重新跪坐於幾案後,剩餘兩人放下了籌房的的布簾,將籌房完全遮擋起來。
下來就簡單了,殿門外又進入一名內侍,立於韓融下首,大聲重複:
“舉太師盟議首次投籌,確認是否行縣推之矩,允行則投甲,不允則投乙,暗棄投丙,明棄則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