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赤壁的生化戰爭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阿瞞一路慢慢打下來,每到一個地方至少得反複拉扯這麽十多二十天。
主要菌群有個漸變的過程,所以人就能有個適應過程。
換成養貓的同學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七天換糧法。
說殘酷一點的話,這種過程中剛剛被感染受影響的人,大多因為體力衰弱身體不適,基本都得在戰爭中死掉。
來不及病發就得被砍死。
這個殘忍的死亡淘汰過程,也有助於避免疫病的進一步泛濫和擴散。
現在好麽,你唿啦啦就從河北河南冀州兗州豫州跑來荊州了。
古代戰爭中所有的勞師遠征,水土不服造成的疫病都特別容易帶來大量非戰鬥減員,最終造成戰役的失敗。
在整部華夏戰爭史中幾乎每個年代都會出現這樣的戰例。
而現在,阿瞞的軍隊沒打什麽大仗,基本一路都是一路平推到赤壁,根本沒有適應過程。
再說他們駐紮那地方,烏林和赤壁,這塊兒是雲夢大澤的勢力範圍。
赤壁一帶一直到近代都是血吸蟲病的重災區。
而72年在長沙馬王堆發現的西漢一號墓馬王堆女屍和75年在江陵出土的西漢男屍,體內肝脾等部位均發現了大量的血吸蟲卵。
這倆可都是達官貴人,可想而知當時南方這種病有多泛濫。
東吳軍隊基本都是南方本地人,一方麵對血吸蟲有一些預防和緩解手段,算得上經驗豐富。
另一方麵從體質上來說,這麽多代在這邊繁衍過來,身體對血吸蟲也能產生一定的適應性與抵抗力。
不至於那麽大反應。
但阿瞞麾辣麽多北方急行軍過來的大頭兵,來自對血吸蟲聞所未聞的地區,對血吸蟲病又沒有防範意識。
身體更沒有相應的免疫抵抗能力,到地兒就開始了,上吐下瀉的。
血吸蟲病以病人、患病的耕牛為主要傳染源,其次是受感染的羊、豬、狗、馬和老鼠等。
在長時間沒有人和牲畜活動的地區,才主要依靠釘螺在野生動物中傳播。
這玩意兒寄生在脊椎動物體內,卵穿過靜脈壁進入膀胱,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這些尿液再汙染一下水源,你喝沸水還能殺蟲卵,食用生水中招幾率無限高。
而便溺嘔吐的東西不及時清理幹淨,不止會加速血吸蟲病的傳播,更會滋生新的疫病。
滿營都是病人,誰還顧得過來多仔細的搞衛生啊?
所以北方士兵一感染,南方士兵也逃不了。
這樣一連串的反應下來,曹營疫病越來越嚴重。
也算是中了天然的生化武器了。
赤壁之戰時曹軍轉徙、訓練水軍時就是在秋季。
這恰恰也是血吸蟲病的易感染季節。
當蟲體在宿主體內經過一個月以上的發育之後,就會出現典型的急性發作症狀。
所以,到了冬季決戰時,曹軍疲勞和疾病交加,自然也就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
這方麵一些研究中國傳染病史的學術著作多有論述和推測。
演義裏頭就玉一樣的周郎分析形勢時簡單的提了一嘴。
《資治通鑒》與《三國誌》中對曹軍的這場大疫病卻均有提及。
在赤壁之戰結束後,阿瞞給二謀的信中也提到過這點: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
他說船是他自己燒的。
當然不排除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並挑撥二謀與周瑜關係。
《黃蓋傳》中提過是黃蓋建策火攻曹軍,決定性的戰役中東吳應該也的確采取了火攻。
但所謂鐵索連舟導致曹軍失敗,卻是純粹靠想象出來的鬼扯了。
船連城片就不會暈船了?
你上萬噸郵輪上看看去,就那種體量的船,該暈船的照樣得暈船。
再說真當那麽多軍事將領都是白癡,鐵索把船都連在一起,火一燒就沒了他們能不知道?
阿瞞並不曾殺蔡瑁,所以也不存在缺乏水軍將領出昏招的可能。
蔡瑁和蒯越等隨劉琮降阿瞞後,在阿瞞麾下曆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
真正的“鐵鎖連舟”,最早出現於我國南北朝時期。
在當時貨物流轉需求高,但水運存在運輸效率低、安全性差等問題。
為了提升貨運安全性提升運輸效率,人們才改進船隻的結構和使用方式。
“鐵鎖連舟”就是其中一種增加船隻穩定性與運輸量的嚐試。
跟讓北人習慣舟船八竿子都打不到一毛錢的關係。
它利用鐵鏈將多隻船隻連接成一個整體,使船隻之間緊密結合,不易分散和傾覆。
這種裝置大大提高了水運的效率和安全性,也使得水運在中國古代的經濟和文化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大抵是哪個無聊文人在水運過程中看見了這種技術,一排腦袋就給它往前移了數百年,強行安排給了阿瞞。
不管怎麽說,一連串操作之後,阿瞞的確在赤壁大敗了。
倒也沒有潰逃到需要二爺放過。
實質上二爺就是因為在赤壁之戰後對阿瞞一點不留手,導致東吳後來對招降和放他迴去沒興趣。
放了你也不領我的好啊!
手頭的兵卒連病帶死帶兵敗被殺被俘虜,阿瞞實力也的確損失不小。
不過好在也就丟了江陵,失去了對南郡的控製以及威脅荊南四郡的能力。
所謂的敗退,到襄陽就止住頹勢了。
所以襄陽、南陽、南鄉郡和江夏大部還在阿瞞的手裏。
但阿瞞這會兒也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也就荊州拿下來得太輕鬆,導致他飄了。
沒那麽輕鬆畢其功於一役,所以阿瞞老老實實退迴許縣去了。
他根本沒有發覺,荀諶和裴綰正在他的地盤上搞風搞雨。
在有庚哥的曆史中,阿瞞並未對赤壁之戰沮喪消沉太久。
因為另一樁大機遇馬上就擺在了他的麵前。
庚始十六年二月,二穎死了。
太師的位置空出來了。
經曆這麽多年,二穎終於捏死了韓遂,平定了西羌,徹底平複了涼州叛亂。
這段曆史中,二穎是高興死的。
他是在接到李傕親手勒死韓遂的戰報之後,含笑而終的。
比另一端曆史中在庚始前2年被王允算計死,這一世他多活了十七年。
壽終正寢於他生命的第七十五個春秋。
這十七年裏,他居太師之位,勒禁著滿朝公卿,為庚哥在洛陽自己玩兒創造了寬鬆的環境。
他努力播種的庶子裏頭,並沒有太讓他滿意的。
他那個庶子哥哥董擢的兒子董璜,也並沒有那麽讓他喜歡。
弟弟董旻因為闖宮之亂,也早死在了紹寶手中。
女婿牛輔早他一步病死了。
二穎最欣賞的後輩,隻剩下兩人。
其一為牛輔死後擔任他麾下二把手的族侄董越。
在經曆王允之亂之後,他已經收了董越為他的義子,可以傳嗣的那種假子。
另一個,居然是他的孫女婿庚哥。
遷迴長安之後二穎就經常感歎:“若早知陛下器宇至此,定當全力輔之。”
“亦不必令今日天下遭傾危之禍。”
對於庚哥,對於漢室天下,二穎是心懷愧疚的。
他會覺得如今天下各地割據,不尊皇命,是他自己一時膨脹搞出來的局麵。
原本好好跟陛下合作,他自己可以功成名就為一代賢臣名相,享無暇的身後名。
但事情到這一步,他也隻有盡他的全力,平剿並不是他搞出來的涼州之叛,多少彌補一點吧。
庚哥:開玩笑,你不頂鍋,你不頂鍋天下的瘋狗怎麽互撕勞資怎麽苟?
(感謝潛水窺屏從水下送來的愛電,感謝大包扛大包從大包裏掏出來的愛電,感謝愛吃凍幹麵的洛平公主從凍幹裏省出來的愛電,愛你們喲!)
主要菌群有個漸變的過程,所以人就能有個適應過程。
換成養貓的同學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七天換糧法。
說殘酷一點的話,這種過程中剛剛被感染受影響的人,大多因為體力衰弱身體不適,基本都得在戰爭中死掉。
來不及病發就得被砍死。
這個殘忍的死亡淘汰過程,也有助於避免疫病的進一步泛濫和擴散。
現在好麽,你唿啦啦就從河北河南冀州兗州豫州跑來荊州了。
古代戰爭中所有的勞師遠征,水土不服造成的疫病都特別容易帶來大量非戰鬥減員,最終造成戰役的失敗。
在整部華夏戰爭史中幾乎每個年代都會出現這樣的戰例。
而現在,阿瞞的軍隊沒打什麽大仗,基本一路都是一路平推到赤壁,根本沒有適應過程。
再說他們駐紮那地方,烏林和赤壁,這塊兒是雲夢大澤的勢力範圍。
赤壁一帶一直到近代都是血吸蟲病的重災區。
而72年在長沙馬王堆發現的西漢一號墓馬王堆女屍和75年在江陵出土的西漢男屍,體內肝脾等部位均發現了大量的血吸蟲卵。
這倆可都是達官貴人,可想而知當時南方這種病有多泛濫。
東吳軍隊基本都是南方本地人,一方麵對血吸蟲有一些預防和緩解手段,算得上經驗豐富。
另一方麵從體質上來說,這麽多代在這邊繁衍過來,身體對血吸蟲也能產生一定的適應性與抵抗力。
不至於那麽大反應。
但阿瞞麾辣麽多北方急行軍過來的大頭兵,來自對血吸蟲聞所未聞的地區,對血吸蟲病又沒有防範意識。
身體更沒有相應的免疫抵抗能力,到地兒就開始了,上吐下瀉的。
血吸蟲病以病人、患病的耕牛為主要傳染源,其次是受感染的羊、豬、狗、馬和老鼠等。
在長時間沒有人和牲畜活動的地區,才主要依靠釘螺在野生動物中傳播。
這玩意兒寄生在脊椎動物體內,卵穿過靜脈壁進入膀胱,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這些尿液再汙染一下水源,你喝沸水還能殺蟲卵,食用生水中招幾率無限高。
而便溺嘔吐的東西不及時清理幹淨,不止會加速血吸蟲病的傳播,更會滋生新的疫病。
滿營都是病人,誰還顧得過來多仔細的搞衛生啊?
所以北方士兵一感染,南方士兵也逃不了。
這樣一連串的反應下來,曹營疫病越來越嚴重。
也算是中了天然的生化武器了。
赤壁之戰時曹軍轉徙、訓練水軍時就是在秋季。
這恰恰也是血吸蟲病的易感染季節。
當蟲體在宿主體內經過一個月以上的發育之後,就會出現典型的急性發作症狀。
所以,到了冬季決戰時,曹軍疲勞和疾病交加,自然也就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
這方麵一些研究中國傳染病史的學術著作多有論述和推測。
演義裏頭就玉一樣的周郎分析形勢時簡單的提了一嘴。
《資治通鑒》與《三國誌》中對曹軍的這場大疫病卻均有提及。
在赤壁之戰結束後,阿瞞給二謀的信中也提到過這點: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
他說船是他自己燒的。
當然不排除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並挑撥二謀與周瑜關係。
《黃蓋傳》中提過是黃蓋建策火攻曹軍,決定性的戰役中東吳應該也的確采取了火攻。
但所謂鐵索連舟導致曹軍失敗,卻是純粹靠想象出來的鬼扯了。
船連城片就不會暈船了?
你上萬噸郵輪上看看去,就那種體量的船,該暈船的照樣得暈船。
再說真當那麽多軍事將領都是白癡,鐵索把船都連在一起,火一燒就沒了他們能不知道?
阿瞞並不曾殺蔡瑁,所以也不存在缺乏水軍將領出昏招的可能。
蔡瑁和蒯越等隨劉琮降阿瞞後,在阿瞞麾下曆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
真正的“鐵鎖連舟”,最早出現於我國南北朝時期。
在當時貨物流轉需求高,但水運存在運輸效率低、安全性差等問題。
為了提升貨運安全性提升運輸效率,人們才改進船隻的結構和使用方式。
“鐵鎖連舟”就是其中一種增加船隻穩定性與運輸量的嚐試。
跟讓北人習慣舟船八竿子都打不到一毛錢的關係。
它利用鐵鏈將多隻船隻連接成一個整體,使船隻之間緊密結合,不易分散和傾覆。
這種裝置大大提高了水運的效率和安全性,也使得水運在中國古代的經濟和文化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大抵是哪個無聊文人在水運過程中看見了這種技術,一排腦袋就給它往前移了數百年,強行安排給了阿瞞。
不管怎麽說,一連串操作之後,阿瞞的確在赤壁大敗了。
倒也沒有潰逃到需要二爺放過。
實質上二爺就是因為在赤壁之戰後對阿瞞一點不留手,導致東吳後來對招降和放他迴去沒興趣。
放了你也不領我的好啊!
手頭的兵卒連病帶死帶兵敗被殺被俘虜,阿瞞實力也的確損失不小。
不過好在也就丟了江陵,失去了對南郡的控製以及威脅荊南四郡的能力。
所謂的敗退,到襄陽就止住頹勢了。
所以襄陽、南陽、南鄉郡和江夏大部還在阿瞞的手裏。
但阿瞞這會兒也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也就荊州拿下來得太輕鬆,導致他飄了。
沒那麽輕鬆畢其功於一役,所以阿瞞老老實實退迴許縣去了。
他根本沒有發覺,荀諶和裴綰正在他的地盤上搞風搞雨。
在有庚哥的曆史中,阿瞞並未對赤壁之戰沮喪消沉太久。
因為另一樁大機遇馬上就擺在了他的麵前。
庚始十六年二月,二穎死了。
太師的位置空出來了。
經曆這麽多年,二穎終於捏死了韓遂,平定了西羌,徹底平複了涼州叛亂。
這段曆史中,二穎是高興死的。
他是在接到李傕親手勒死韓遂的戰報之後,含笑而終的。
比另一端曆史中在庚始前2年被王允算計死,這一世他多活了十七年。
壽終正寢於他生命的第七十五個春秋。
這十七年裏,他居太師之位,勒禁著滿朝公卿,為庚哥在洛陽自己玩兒創造了寬鬆的環境。
他努力播種的庶子裏頭,並沒有太讓他滿意的。
他那個庶子哥哥董擢的兒子董璜,也並沒有那麽讓他喜歡。
弟弟董旻因為闖宮之亂,也早死在了紹寶手中。
女婿牛輔早他一步病死了。
二穎最欣賞的後輩,隻剩下兩人。
其一為牛輔死後擔任他麾下二把手的族侄董越。
在經曆王允之亂之後,他已經收了董越為他的義子,可以傳嗣的那種假子。
另一個,居然是他的孫女婿庚哥。
遷迴長安之後二穎就經常感歎:“若早知陛下器宇至此,定當全力輔之。”
“亦不必令今日天下遭傾危之禍。”
對於庚哥,對於漢室天下,二穎是心懷愧疚的。
他會覺得如今天下各地割據,不尊皇命,是他自己一時膨脹搞出來的局麵。
原本好好跟陛下合作,他自己可以功成名就為一代賢臣名相,享無暇的身後名。
但事情到這一步,他也隻有盡他的全力,平剿並不是他搞出來的涼州之叛,多少彌補一點吧。
庚哥:開玩笑,你不頂鍋,你不頂鍋天下的瘋狗怎麽互撕勞資怎麽苟?
(感謝潛水窺屏從水下送來的愛電,感謝大包扛大包從大包裏掏出來的愛電,感謝愛吃凍幹麵的洛平公主從凍幹裏省出來的愛電,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