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庚哥這隻懶洋洋的蝴蝶翅膀瞎勾八扇,這個時空的曆史當然沒再出那麽樣的事兒。


    秦宜祿好好兒的在洛陽呂大憨批的虎賁營裏待著,還當著個虎賁郎。


    猛還是挺猛的,窩囊卻不怎麽窩囊。


    虎賁郎薪水不低,養養家小倒是沒什麽問題。


    他媳婦兒杜氏也好好兒的跟著他呢,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被庚哥或者呂大憨批看到。


    看到估計也沒啥戲,庚哥是懶到交公糧都喜歡讓人自己動。


    呂大憨批則是癡迷於扮演正麵人物。


    他侍妾絕色的娶了不少,倒不至於像上輩子四處流落那麽急色,對自己麾下的老婆伸魔爪。


    真做出來他也怕被庚哥抽被盧噴噴噴,順帶葬送了自己好不容易的來的好名聲。


    隻是可惜秦宜祿的兒子孫子,是沒原本的那種富貴了。


    但你要讓秦宜祿選,他怕是更喜歡現在。


    一家人齊齊整整,做人呢最緊要是開心。


    至於跟二爺很熟的張遼表示,關二爺是誰啊,不熟,不認識,沒聽過。


    他特麽現在是盧噴噴門生,定善侯,皇帝陛下座下四軍之一西園軍的正牌元帥,可不認識什麽江湖亡命。


    是真不熟。


    原本曆史裏二爺和張遼是在徐州那會兒才熟的,現在是根本都沒碰過麵。


    張遼並呂大憨批這一夥兒並州人壓根兒都沒光顧過徐州。


    順便說一句,有傳說關二爺本字長生,殺人潛逃之後淪為亡命,才改字雲長的。


    本以為應該是訛傳,大抵本字長升,不然長生跟羽有什麽雞毛關係。


    直到看到一詞兒,羽化登仙!


    所以羽跟長生是這麽個關係啊。


    不得不說,二爺雖然是個亡命徒,還是有那麽點子浪漫思維的。


    本字很修仙,改完之後的字也想象力滿滿。


    什麽備字玄德、操字孟德、飛字翼德、亮字孔明、瑜字公瑾、堅字文台、卓字二穎之類的表字。


    跟他的表字比起來怎麽看怎麽粗暴直接缺乏想象力。


    也就雲姐那表字,能跟他這水準比一比。


    可惜了那年代,不得不當了亡命徒。


    以至於熱衷板著冷臉裝酷,伸出胳膊讓人動刀子忍痛裝不在乎,以及閑著沒事兒玩胡子。


    要扔在唐宋,少不得當個詩人詞人,勾搭幾個花魁,詠頌幾句什麽“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呂大憨批的並州係沒參與,二爺還是坑了阿瞞。


    不過這會兒的阿瞞也就沒資格給他封侯了。


    連帶著中郎將都沒法兒當,還是陶謙舉薦的他大哥備崽兒空頭豫州牧時,給了他和三爺倆都尉銜兒。


    雲姐表示別不平衡,我不一樣也是都尉麽?


    咱憑實力說話。


    實力也沒多少,在徐州被打散的鐵杆兒兄弟們也逐漸都聚集過來了,並沒有多少人。


    連帶龔都的賊眾加起來,總數也就幾千人了。


    知道自己實力不行,備崽兒也給紹寶玩兒陽奉陰違,就在汝南苟著保存實力。


    這也得益於阿瞞在全力應對官渡,沒空搭理他。


    阿瞞親自揮軍攻徐州是在200年二月,官渡之戰獲勝是在十月,而二爺叛歸備崽兒是在阿瞞官渡之勝之前。


    所以滿打滿算,二爺在曹營待了不到半年。


    戲詞兒裏頭卻唱的關雲長被困土山,帶著兩家皇嫂在曹營一十二載。


    這可真是化每月為兩年了。


    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的古城,相傳就是十二年後關公用計斬蔡陽的故地。


    說是二爺來到古城,正好三爺在古城駐守。


    二爺見到三弟心裏十分高興,卻被三爺懷疑。


    因為二爺過五關斬六將裏頭斬了個秦琪,是阿瞞大將蔡陽的外甥。


    為給外甥報仇,蔡陽違背阿瞞的軍令,私自帶領15萬人馬追到了古城。


    三爺說要二爺斬了曹將才相信他,二爺於是在古城下使詐斬了第六將蔡陽。


    蔡陽的那匹馬圍著蔡陽的屍體悲鳴後,跑到大水塘邊跳水自殺了。


    二爺和三爺以及備崽兒,厚葬了蔡陽和他那匹白馬。


    現在古城北門三裏外仍有一個大塚子,傳說就是“蔡陽墳”。


    一個小塚子群眾叫“馬墳”。


    二爺與蔡陽爭鬥的地方,據說被叫“跑馬坡”。


    說的煞有其事,好像真的一樣。


    我們不排除有些口口相傳的地名與地址中,潛藏著古代真實曆史的痕跡,能夠成為考古線索。


    但這種一般當地人都不知道為什麽叫這個地名兒。


    如以上所列這種有完整故事線的,你基本都能發現,大多與戲曲野史與傳說高度重合,卻與真實曆史八竿子打不著。


    無非是某個窮酸學究聽著戲灌了二兩黃湯,哼著小曲迴家的時候突然想到:


    (河南口音)“噫,這戲文裏唱的三爺張飛駐守的古城,該不就是俺們這個地方吧?”


    “那辣個大土坡,怕不就是蔡陽墳?”


    無須考證,信口胡說跟鄉裏鄉親一說。


    聽了戲文的鄉親們頓時就感覺對戲曲故事很有參與感,於是挺自豪的四裏八鄉去顯擺。


    這種顯擺過程中,不停的就有新線索補充進來,譬如馬墳跑馬坡都被憑借想象力命名出來了。


    你要真信,那城牆上的張飛怕不是得駕著望遠鏡看二爺和蔡陽比鬥。


    二爺肯定也灰常妒忌蔡陽和馬的人馬情深。


    人墳和馬墳的距離,都恨不能一個埋南極一個葬北極了。


    且過五關斬六將這種故事模型,古代故事中但凡有千裏走單騎的,差不多都被套了一個遍。


    合著二爺是武成王黃飛虎轉世投胎,把千年前的故事照著劇本再演一遍唄。


    潮汕“營老爺”遊神還水滸一百單八將呢。


    你說潮汕先民又不是明朝才遷徙過來的,跟誕生於元末明初的《水滸傳》什麽時候產生的聯係?


    你要說宋江起事確有其事。


    但據《東都事略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


    南宋末有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讚並序》。


    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但遺事說的是在太行山。


    一直說的是三十六人,到元雜劇才有一百單八將的說法,故事地點才從太行山轉移到了水泊梁山。


    但你現在去山東,少不得人信誓旦旦的告訴你宋江等人聚義的水泊梁山在哪裏哪裏。


    所以這類民間傳說,從來不足采信。


    但蔡陽這人吧,他還真有。


    有沒有如同傳說中那樣萬夫不當之勇不知道,反正的確被嘎了。


    《三國誌武帝紀》作“蔡揚” ,《三國誌先主傳》作“蔡陽” ,《華陽國誌》則作“蔡楊”。


    這哥們兒沒有出場在二爺迴歸,備崽兒跟劉辟圖謀捅阿瞞菊花的時候。


    而是出現在備崽兒他們被曹仁抽過一巴掌,跑去找了一趟紹寶又被趕迴來汝南跟龔都一起混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