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說陳宮是個野心家,跟演義裏的根本不是一迴事兒。


    你真以為他在兗州勸叛張邈迎立呂布之後,就對呂大憨批忠心耿耿了?


    在兗州人脈極廣的陳宮之所以要迎立呂大憨批,是因為他和張邈都是兗州人。


    三互法之下不可為兗州牧。


    呂大憨批就是他想擺在台前的一個傻子。


    庚哥搞的推舉製,間接導致陳宮不必等呂大憨批這樣一個容易操弄的傻子出現,就跟張邈一起串聯豪強直接叛了。


    但原本的曆史裏呢?


    到徐州之後,陳宮已經不滿足做一個幕後州牧了。


    他不是徐州人,他可以做徐州牧。


    所以就有了郝萌之叛。


    《英雄記》中記載:順斫萌首,床輿性,送詣布。


    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


    “謀者悉誰?”


    性言“陳宮同謀”。


    時宮在坐上,麵赤,旁人悉覺之。


    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高順殺了郝萌之後,用床板抬著立功受傷的郝萌部下曹性去見呂布。


    曹性說是陳宮聯合袁術指使郝萌叛亂的。


    滿座皆驚,連陳宮也忍不住漲紅了臉,所有人都瞧得真切。


    但陳宮在呂大憨批帳下典兵,又是呂布謀奪兗州和徐州的佐命功勳,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了。


    郝萌叛亂危險到什麽程度呢?


    《英雄記》是這麽記載的。


    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唿攻合,合堅不得入。


    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


    呂大憨批衣冠不整的牽著媳婦兒推倒了廁所的牆,才跑到高順營中得以安身。


    郝萌是呂大憨批繼承丁原並州刺史任內的部將。


    要叛的話,在呂大憨批落魄時候就壓根不會追隨他。


    呂大憨批於徐州站穩腳跟之後他卻反叛,這事兒本來就蹊蹺。


    曹性是郝萌帳下重要將領,又忠於呂大憨批。


    是他砍掉了郝萌的一條胳膊。


    以陳宮在呂大憨批帳下的地位,曹性如果沒掌握到證據,應該不會亂說這種話。


    高順之所以見他重傷也要把他抬過來,應該也是覺得他說的靠譜。


    從“夜半行兇”、呂布夫婦“科頭袒衣、排壁而出”的慘狀,也可看出郝萌是想滅布家門,而非單純的兵諫。


    以呂大憨批的脾氣,他不動陳宮,那當然不是昏庸軟弱。


    而是陳宮應該在他帳下勢力到了一定的程度,輕易動不得。


    目測是陳宮欲取呂大憨批而代之。


    所以發揮他“少與海內名士相連結”人脈廣的特長。


    先是跟袁術約好,他牧徐州,甘奉袁小骨為主。


    再反手用這個當條件勸反了郝萌。


    隻可惜功敗垂成,讓呂大憨批逃到了高順營中。


    經此一事,陳宮應該受到了防範,兵權估計也被削了。


    所以之後也老實了一段。


    然後到198年,阿瞞打來了。


    《後漢書 卷七十五-呂布傳》說,(布)潛遣人求救於袁術,自將千餘騎出。戰敗走還,保城不敢出。術亦不能救。


    《魏書 張楊傳》說,太祖之圍布,楊欲救之,不能,乃出兵東市,遙為之勢。


    並沒有呂大憨批舍不得女兒那一段演義故事。


    周邊能援助呂大憨批的都嚐試救了,都沒成功。


    這時候投降應該是唯一的選擇,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了。


    以呂大憨批被俘虜,阿瞞都在猶豫要不要殺的那情況來說,呂大憨批主動投降應該有一條活路。


    然鵝,《魏書 武帝紀》說,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陳宮等沮其計。


    究其原因,無非是呂大憨批投降或可免死,但陳宮是絕對活不了的。


    他背叛過阿瞞。


    阿瞞有多記仇?裴鬆之引用過《曹瞞傳》中的一段記載:


    初,袁忠為沛相,嚐欲以法治太祖,沛國桓邵亦輕之。


    及在兗州,陳留邊讓言議頗侵太祖,太祖殺讓,族其家。


    忠、邵俱避難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盡族之。


    桓邵得出首,拜謝於庭中,太祖謂曰:“跪可解死邪!”


    遂殺之。


    阿瞞小時候在老家沛國當壞種,當時的沛國相袁忠想依法懲處阿瞞。


    反正最後沒法辦成,阿瞞還被舉了孝廉。


    世家子,沒辦法。


    當地還有個叫桓邵的,當年也看不起阿瞞。


    到阿瞞殺了邊讓之後,這倆害怕到避禍跑去快到越南的交州那邊了。


    阿瞞不依不饒的要求交州刺史士燮把他們全都殺了。


    桓邵沒辦法,跑迴來跪著求阿瞞。


    阿瞞對他說:“你以為跪了就不用死麽?”


    桓邵袁忠都不可免死,陳宮還捅過阿瞞菊花。


    這種幾乎陷阿瞞於死地的選手,阿瞞又怎麽可能放過?


    所以陳宮要拖著呂大憨批一起死。


    就是這麽個玩意兒。


    這次死得早,直接死在兗州,沒機會玩兒這麽多力格隆。


    阿瞞掃清徐州,其實也不隻是為了備崽兒吞了他已經嚼爛了的肉。


    更在於備崽兒走了步臭棋,他不該交好袁楷模紹。


    就算阿瞞心中再不安,他也能看出來大玉兒撐不了多久了。


    紹寶寶清理完幽州之後,阿瞞自己再想保持獨立性就不能了。


    要麽甘心當小弟,要麽就得跟他幹一場。


    如果備崽兒還是大玉兒那一邊的,搞不好阿瞞還會給他些扶持,引為臂助。


    但你跑去交好紹寶寶,那不是等我跟楷模兄開戰的時候,肯定會朝我菊花上捅刀子麽?


    那就不要怪勞資趁你挨袁小骨毒打的時候,捅你菊花了。


    趁著大玉兒還在支撐,勞資肯定要先收拾掉你。


    收拾完了也沒細嚼,備崽兒還是留在了徐州這片兒。


    阿瞞各地各郡切得稀碎,亂封了一通,讓他們互相牽製,就迴許縣備戰了。


    備崽兒也暗戳戳的繼續磨刀,準備捅迴阿瞞的菊花。


    勞資投降你當真?太天真了。


    哼哼,等著瞧。


    喜歡鬥雞走狗的備崽兒最擅長交朋友,擅長讓屬下服氣。


    阿瞞這麽亂推舉一通,根本牽製影響不到他。


    他們且各懷鬼胎著,我們暫時把目光往旁邊稍稍,看一看被遺忘良久的揚州。


    揚州有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六郡九十三縣,人口四百三十三萬。


    僅次於荊冀益豫四州,能抵十個涼州,七個並州,四個交州,兩個幽州。


    且氣候溫暖,利於種植,算是膏腴之地。


    庚哥登基的時候,揚州刺史是個叫陳溫字元悌的家夥。


    丫郡望是豫州汝南,跟袁家關係匪淺,屬於老鄉。


    在那種鄉土觀念比較重的年代,同鄉就可以意味著鐵杆了。


    所以紹寶寶和袁小骨都拿揚州當自家的地盤。


    但大概畢竟是同鄉,太清楚袁小骨術是個什麽東西,陳溫更偏向紹寶寶一些。


    諸地方勢力起兵聲討二穎時陳溫也摻和了一腳。


    但跟大玉兒和劉虞劉憂愁一樣,光動嗓子沒動兵。


    阿瞞在滎陽之戰被徐榮揍趴下之後,去揚州募兵,陳溫和丹陽太守周昕還給他讚助過兵馬。


    關於這貨的死,有兩種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