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呢,是備崽兒這個皇叔的身份。


    他是宗親,不是宗室。


    皇室的大宗正都管不著他的那種皇帝家的窮親戚。


    他祖宗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


    劉啟死在公元前141年,這會兒都公元一百九十幾年了。


    跟皇帝屬於標準的三百年前是一家,都三百多年了。


    更何況到光武秀兒這裏主脈還變了一變。


    這裏頭有個三族七族九族的概念。


    古代書文裏經常有誅其三族誅其九族的說法。


    很多人說是什麽姑媽舅媽女婿媽。


    但其實呢,《周禮-春官-小宗伯》裏頭說“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


    鄭玄寫過注:“三族,謂父、子、孫。”


    所以誅其三族也就是滿門抄斬,你爹你兒子你孫子直係血親全殺。


    僅此而已,沒有家奴家仆什麽都殺的規矩。


    而七族則是上至曾祖下至曾孫的全部直係血脈,九族指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全部直係血脈。


    當然這是古文派的說法。


    今文派的看法三族是父母妻三族。


    七族是父三母二妻二,也就是事主家父、子、孫三代直係血親,事主母親家她這一輩的兄弟和下一輩的孩子。


    加上事主老婆那邊她爹和她這一輩。


    而九族就是父四母三妻二了,是這麽玩兒的。


    就算按古文派的說法,備崽兒也早出了皇家的九族了。


    以宗親的繁衍速度,大漢帝國血脈比備崽兒跟皇帝家更近的人沒有三萬也有八千。


    況且還是三百年前就被貶為庶民的一支。


    所謂皇叔,也就是投了阿瞞之後,跟皇帝敘起舊來,族譜還全因此能排出個輩分而已。


    並沒有任何意義。


    還真當他是小皇帝的親叔叔啊?


    要論實力和名望呢?


    他也就是個公孫大玉兒麾下沾點同門之誼的小卡拉米,被大玉兒扔給小弟田楷當小弟。


    從田楷那裏叛離之後又背叛了陶謙篡奪了小半個徐州。


    這才勉勉強強登上割據勢力的舞台,還是勢力最弱小的那種。


    並且還疑似是個傀儡牌坊。


    你說他能有什麽身份什麽地位?


    青梅煮酒論英雄裏頭,那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原出處是《蜀書·先主傳》。


    那是借著阿瞞的口生抬備崽兒的份量呢。


    如果不是杜撰,大抵是這麽個緣由。


    當時袁楷模紹寶寶已經差不多搞定公孫大玉兒了,他小弟阿瞞卻迎了獻帝。


    你特麽什麽意思,是要叛了我攀小皇帝的高枝麽?


    就怕這高枝護不住你。


    紹寶寶自然全麵給阿瞞壓力。


    並幽冀青四州落他手裏,徐兗豫司卻差不多都掌控在阿瞞手裏。


    接下來不吞了阿瞞,他沒法兒繼續擴張。


    阿瞞也剛拿定主意跟紹寶寶幹。


    但他這就屬於小弟反抗大哥了,並且實力略有些懸殊。


    看見個叛大玉兒棄田楷,又篡了陶謙試圖背刺呂大憨批的備崽兒,豈能不體會到備崽兒欲待為一方之主的不得已?


    阿瞞頓生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才有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後麵那句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其實是阿瞞壓力之下給自己打氣。


    像你我這樣敢幹老大的才是真英雄,我老大袁本初那貨根本不算個啥。


    這就唿應上了。


    不然那時候的備崽兒,也不曾顯露過什麽值得曹了大德的阿瞞說出這句話的資本和本事。


    真別把備崽兒當演義之類塑造的什麽爛忠厚沒用的哭包。


    士人最愛把上司都塑造成這種模樣。


    從唐僧到李世民再到周文周武王,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因為這種爛忠厚膽小沒用甚至有點昏庸的形象,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完美上司。


    備崽兒可是真正的梟雄,有他自己的能力手腕。


    建安元年,也就是阿瞞迎獻帝,備崽兒領徐州兩年後的196年。


    備崽兒兵敗呂大憨批,亡奔廣陵,士眾星散。


    《英雄積》記載:備軍在廣陵,饑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因為乏糧,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糜竺掏空家底兒湊了二千奴客給備崽兒壯聲勢,連親妹子都送到備崽兒床上。


    那可是他親自迎立的傀儡啊。


    阿瞞曾表奏糜竺為嬴郡太守,糜竺的弟弟糜芳為彭城國相。


    兄弟二人皆不從命,硬要隨落魄的劉備四處流浪。


    從備崽兒出幽州棄田楷奔徐州,結識兄弟倆才兩年。


    關張趙一個個忠心耿耿,真當都是靠備崽兒假模假式的哭出來的麽?


    掠饑民食人肉,備崽兒跟硬吹出來的仁德沒多大關係。


    但這個自幼喜歡鬥雞走狗的憊懶哥們兒,在背叛和收服屬下這兩方麵的確有兩把刷子。


    你不服不行,但凡跟他深入接觸過的,就少有叛投他人的。


    他一輩子也真把關張當宗室兄弟。


    這當然不是靠那所謂的仁德和忠厚能換來的,也不是他皇叔的身份能給予的。


    還我漢昭烈一個心機深沉陰險狡詐老謀深算,卻能跟屬下打成一片的真正梟雄形象。


    這才是能讓人甘願為他效死的豪傑,而不隻是一個道學泥胚。


    出身寒微的他,並不適合那種世家子式的上位者模板。


    呂大憨批沒摻和,備崽兒在徐州多待了兩年,但一樣沒落下好。


    他剛從傀儡蛄蛹著成了真正的話事人,一心一意的抵禦袁小骨術的毒打呢。


    阿瞞就打來了。


    會這樣其實也是因為備崽兒的戰略誤判。


    他自己叛成了習慣,卻把阿瞞當成了乖乖崽兒。


    所以他交好袁紹,心說我跟你大哥玩兒得好,你總沒法兒幹我了吧?


    誰知道阿瞞衝著他的菊花就來了這麽一下子。


    關鍵人物是許耽、曹豹、章誑這幫子丹陽人。


    《英雄記》記載,備中郎將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誑來詣布,言張益德與下邳相曹豹共爭。布遂夜進,晨到城下。


    這仨都不是徐州土著,而是丹陽人,屬於陶謙謙的舊部。


    更間接證明了備崽兒據徐州係與徐州本地人合作的篡奪,而非陶謙遺命迎立。


    陶謙的丹陽舊部也在尋找機會,推翻備崽兒替陶謙謙報仇。


    趁備崽兒在被袁小骨術毒打,下邳國相曹豹,中郎將許耽,軍司馬章誑同時皆叛。


    大開西門迎接呂大憨批。


    《英雄記》:天明,丹陽兵悉開門內布兵。布於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


    呂大憨批坐城縱火,剛幹掉了曹豹的張三爺因此潰圍而走。


    原本的劇情沒上演。


    兩年後,阿瞞接替呂大憨批複現了這一幕。


    臧霸是個沒節操的,陶謙死了他聽備崽兒的。


    阿瞞來了他瞬間反水投了阿瞞。


    原本投的是呂大憨批。


    反正我在東海郡關起門來玩兒自己,你們隻要不打擾我誰來我聽誰的。


    阿瞞也沒打擾他。


    就把琅琊國和東海郡,還有順手打下來的北海國分出了昌慮郡、利城郡、城陽郡三郡。


    弄出來六個太守、國相的位置,分給了臧霸和他手下的孫觀、吳敦、尹禮、孫康和昌豨等人。


    讓他們內部也互相牽製一下。


    很多人認為徐州還有個東莞郡,當然那地兒跟現在服務業曾無比發達的粵省東莞沒啥關係。


    也是曹了大德的阿瞞搞出來的一個郡,跟徐州關係其實有限。


    就治所是原為琅琊國的東莞縣城,大部分地盤兒屬於原本田楷盤踞的青州齊國。


    是阿瞞誘著臧霸他們這夥兒人幫他打袁譚的報酬。


    阿瞞這麽一搞,備崽兒進退失據,腹背受敵,敗入廣陵。


    最後沒辦法,直接複歸下邳,投降了阿瞞。


    原本的兩降換一降,少了欲叛呂大憨批那一節。


    但少不得等阿瞞跟紹寶寶相爭的時候,他跳出來反叛奪徐州。


    要不然二征斬呂布之後,徐州用不著阿瞞三征。


    說到二征,被演義忠臣化了的陳宮還有兩段特別的戲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