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天下英雄與一丘之貉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小骨術覬覦徐州嗎?那是肯定覬覦的。
《後漢書 袁術傳》記載,(袁術)將其餘眾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之,又兼稱徐州伯。
初平四年(193),袁小骨術被阿瞞追著捅了菊花,東奔淮南,占據九江郡。
而九江郡與徐州廣陵郡接壤。
袁小骨術占據淮南後,自封“揚州牧”兼“徐州伯”。
徐州是盟友陶謙的轄區。
所以作死小能手陶恭祖也並不是毫無來由的應激發瘋。
他逐孫母拘呂範,並在丹陽陰使涇縣宗帥祖郎攻擊孫小霸王策,這一係列行為都是發生在初平四年。
完全可以視作對袁小骨術挑釁的反擊。
公孫大玉兒的聯盟,在這個時候起就已經出現裂痕。
袁小骨術和陶作死謙等同已經互相翻臉。
但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的陶作死恭祖謙還坐擁徐州為一州之牧。
雖然徐州已經被他折騰的民生凋敝,但側麵也反應了他在徐州的一手遮天。
可現在,這是一枚已經被阿瞞的強攻嚇唬到如喪家之犬的陶喪膽謙。
就算他在丹陽老家勢力再大,都不能不顧慮到會被袁小骨術和曹大德瞞前後夾擊。
變成人肉三明治中間那層肉醬就不好玩了。
作死小能手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所以這時候陶謙很可能已經跟袁小骨術,私下達成了徐州換丹陽的默契。
甚至不排除他私底下已經認慫,向袁小骨術擺出了願意效忠的姿態。
作為地頭蛇,隻要讓他順利迴到丹陽並站穩腳跟,他有一千種方法將丹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到時候是不是跟袁小骨術混,那不過是個名義上的事兒。
作死小能手沒能迴丹陽就嘎在了徐州。
但有這種私下的默契在,不耽誤袁小骨術已經將徐州視作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結果備崽兒卻竊據了徐州。
袁小骨術那紈絝脾氣,能受得了這種氣?
備崽兒要挨的毒打來了,袁小骨術馬上翻臉,派兵來攻徐州。
對於陶作死謙與袁小骨術的私下交易,知之者甚眾。
備崽兒接班前,當時還在小沛給他當二把手別駕從事的陳群曾勸過備崽兒。
《魏書二十二》說,時陶謙病死,徐州迎備,備欲往,群說備曰:
“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爭。呂布若襲將軍之後,將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
備遂東,與袁術戰。布果襲下邳。
《蜀書二》也說,先主遂領徐州。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
各方記載都顯示備崽兒剛剛接手徐州,就迎來了袁小骨術的毒打。
按《英雄記》的說法,備崽兒留張飛守下邳,引關羽等人惡鬥袁術。
與阿瞞的勢如破竹不同,袁小骨術的攻擊被擋在了盱眙、淮陰一帶。
這個時候,史料與演義徹底相反的情節就來了。
備崽兒並沒有收留呂大憨批。
是呂大憨批敗於阿瞞之後,引兵東向,趁虛偷襲下邳。
備崽兒敗入廣陵,進退失據,遂還下邳,歸順呂布。
當時張遼、高順等人勸憨批殺掉備崽兒。
因為備崽兒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憨批則豪氣幹雲的一口迴絕,還把實話告訴劉備。
《魏書》王沈版記錄,諸將謂布曰:“備數反覆難養,宜早圖之。”
布不聽,以狀語備。
那句“備反覆難養”,指的就是備崽兒先棄公孫大玉兒與田楷,後參與弑殺陶謙奪徐州。
黃權曾言:左將軍有梟名。
左將軍就是備崽兒,而梟者,鳩占鵲巢之惡鳥。
青梅煮酒、暢論四海之時,阿瞞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說的就是背主方麵,唯有備崽兒跟他可以相提並論。
備崽兒棄公孫大玉兒和田楷投陶作死謙,又竊據徐州,直接導致了本已一定程度上修複了裂痕的公孫大玉兒聯盟崩壞。
阿瞞則是作為袁楷模紹的小弟,接受了紹寶寶的諸多幫助,翻臉翻得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皆梟雄之輩也。
如果說阿瞞前期隻是借了袁紹的名氣和關係,算得上獨立發展出來一股勢力的話。
兗州之亂,雖然史書沒有明載,阿瞞卻是直接借了紹寶寶的兵力才得以平息的。
你不會真以為阿瞞牛掰到憑借徐州民生凋敝的彭城郡和兗州三縣,能幹翻張八廚和陳宮串聯的兗州全州豪強吧?
《魏書十四 程昱傳》說,袁紹使人說太祖連和,欲使太祖遷家居鄴。太祖新失兗州,軍食盡,將許之。
“連和”當然是悖謬之論。
阿瞞這時候是紹寶寶的小弟,連和個毛啊連和。
《武帝紀》與《程昱傳》都說是袁紹主動求連和,紹寶寶那會兒形勢好著呢,危在旦夕者的是阿瞞。
無非是曹魏居正統後,官方幹預下創作的穢史。
小弟阿瞞求紹寶寶幫忙,紹寶寶也看出來阿瞞很可能不是個東西,所以要他把家眷都送到鄴城為質。
阿瞞都快答應了,隻有程昱不讚同。
《魏書七 臧洪傳》裏指責紹寶寶:呂奉先討卓來奔,請兵不獲,告去何罪?複見斫刺,濱於死亡。
程昱拿捏的就是這一點。
呂大憨批原本投奔的是紹寶寶,還替紹寶寶征戰了黑山諸山頭。
是紹寶寶見疑,想殺呂大憨批,呂大憨批才跑來兗州的。
如果讓呂大憨批得了兗州,少不得跟公孫大玉兒以及袁小骨術聯合。
南北夾擊之下腹背受敵的可就是他紹寶寶了。
唇亡齒寒,紹寶寶不得不救阿瞞。
所以程昱堅持讓阿瞞不遣質子,空口白牙朝紹寶寶要兵要糧要幫忙。
陳琳的名作《為袁紹檄豫州》檄文也明確說到:
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幕府唯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複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響震,布眾破沮。
拯其死亡之患,複其方伯之任。是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援旌貫甲,席卷複征”,明確指出了紹寶寶派重兵南下幫忙阿瞞討伐叛軍。
《魏書十七 徐晃傳-附傳》說:初,清河朱靈為袁紹將。太祖之征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
裴注補錄中指出,朱靈本袁紹部將,甚至為效忠袁紹棄家人不顧。
而朱靈南下與曹操合兵時間,恰恰是兗州叛亂那一年。
雖然史書力圖隱諱,將朱靈“督三營”南下,說成是助曹操“討伐陶謙”,但阿瞞討陶謙又何用朱靈援助?
謝承《後漢書》也說,操圍呂布於濮陽,為布所破,投紹,紹哀之,乃給兵五千人,還取兗州。
兩漢一營為二千人。朱靈將三營,合計六千。
除去將校不錄在兵數裏,與謝承所言“給兵五千”相類似。
這也從側麵解釋了功勳至大、官階至後將軍的朱靈,為何在《三國誌》中無傳,僅為《徐晃傳》附傳。
也能解釋,為何朱靈有大功,卻始終不受曹操信任,反而被曹操心腹於禁“毀營奪兵”。
因為他是紹寶寶的人。
庚哥揮了揮翅膀,兗州雖然沒呂大憨批摻和,也照舊亂了。
雖然沒與呂大憨批結仇,但紹寶寶幾次三番讓阿瞞殺張八廚邈,張八廚牧了兗州紹寶寶也照樣不好受。
所以紹寶寶心頭泣血的忍了曹大德瞞的空口白牙,讓朱靈帶著三營士卒還有糧食幫阿瞞平了兗州之亂。
但沒有呂大憨批奪徐州,備崽兒挨完袁小骨術的毒打美滋滋。
都不關庚哥和呂大憨批什麽事兒。
但他們也沒閑著,就在備崽兒奪徐州阿瞞平兗州這段時間,庚哥改元了。
原本的興平元年,現在的熹平五年,公元194年,被改元成了庚始元年。
《後漢書 袁術傳》記載,(袁術)將其餘眾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之,又兼稱徐州伯。
初平四年(193),袁小骨術被阿瞞追著捅了菊花,東奔淮南,占據九江郡。
而九江郡與徐州廣陵郡接壤。
袁小骨術占據淮南後,自封“揚州牧”兼“徐州伯”。
徐州是盟友陶謙的轄區。
所以作死小能手陶恭祖也並不是毫無來由的應激發瘋。
他逐孫母拘呂範,並在丹陽陰使涇縣宗帥祖郎攻擊孫小霸王策,這一係列行為都是發生在初平四年。
完全可以視作對袁小骨術挑釁的反擊。
公孫大玉兒的聯盟,在這個時候起就已經出現裂痕。
袁小骨術和陶作死謙等同已經互相翻臉。
但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的陶作死恭祖謙還坐擁徐州為一州之牧。
雖然徐州已經被他折騰的民生凋敝,但側麵也反應了他在徐州的一手遮天。
可現在,這是一枚已經被阿瞞的強攻嚇唬到如喪家之犬的陶喪膽謙。
就算他在丹陽老家勢力再大,都不能不顧慮到會被袁小骨術和曹大德瞞前後夾擊。
變成人肉三明治中間那層肉醬就不好玩了。
作死小能手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所以這時候陶謙很可能已經跟袁小骨術,私下達成了徐州換丹陽的默契。
甚至不排除他私底下已經認慫,向袁小骨術擺出了願意效忠的姿態。
作為地頭蛇,隻要讓他順利迴到丹陽並站穩腳跟,他有一千種方法將丹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到時候是不是跟袁小骨術混,那不過是個名義上的事兒。
作死小能手沒能迴丹陽就嘎在了徐州。
但有這種私下的默契在,不耽誤袁小骨術已經將徐州視作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結果備崽兒卻竊據了徐州。
袁小骨術那紈絝脾氣,能受得了這種氣?
備崽兒要挨的毒打來了,袁小骨術馬上翻臉,派兵來攻徐州。
對於陶作死謙與袁小骨術的私下交易,知之者甚眾。
備崽兒接班前,當時還在小沛給他當二把手別駕從事的陳群曾勸過備崽兒。
《魏書二十二》說,時陶謙病死,徐州迎備,備欲往,群說備曰:
“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爭。呂布若襲將軍之後,將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
備遂東,與袁術戰。布果襲下邳。
《蜀書二》也說,先主遂領徐州。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
各方記載都顯示備崽兒剛剛接手徐州,就迎來了袁小骨術的毒打。
按《英雄記》的說法,備崽兒留張飛守下邳,引關羽等人惡鬥袁術。
與阿瞞的勢如破竹不同,袁小骨術的攻擊被擋在了盱眙、淮陰一帶。
這個時候,史料與演義徹底相反的情節就來了。
備崽兒並沒有收留呂大憨批。
是呂大憨批敗於阿瞞之後,引兵東向,趁虛偷襲下邳。
備崽兒敗入廣陵,進退失據,遂還下邳,歸順呂布。
當時張遼、高順等人勸憨批殺掉備崽兒。
因為備崽兒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憨批則豪氣幹雲的一口迴絕,還把實話告訴劉備。
《魏書》王沈版記錄,諸將謂布曰:“備數反覆難養,宜早圖之。”
布不聽,以狀語備。
那句“備反覆難養”,指的就是備崽兒先棄公孫大玉兒與田楷,後參與弑殺陶謙奪徐州。
黃權曾言:左將軍有梟名。
左將軍就是備崽兒,而梟者,鳩占鵲巢之惡鳥。
青梅煮酒、暢論四海之時,阿瞞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說的就是背主方麵,唯有備崽兒跟他可以相提並論。
備崽兒棄公孫大玉兒和田楷投陶作死謙,又竊據徐州,直接導致了本已一定程度上修複了裂痕的公孫大玉兒聯盟崩壞。
阿瞞則是作為袁楷模紹的小弟,接受了紹寶寶的諸多幫助,翻臉翻得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皆梟雄之輩也。
如果說阿瞞前期隻是借了袁紹的名氣和關係,算得上獨立發展出來一股勢力的話。
兗州之亂,雖然史書沒有明載,阿瞞卻是直接借了紹寶寶的兵力才得以平息的。
你不會真以為阿瞞牛掰到憑借徐州民生凋敝的彭城郡和兗州三縣,能幹翻張八廚和陳宮串聯的兗州全州豪強吧?
《魏書十四 程昱傳》說,袁紹使人說太祖連和,欲使太祖遷家居鄴。太祖新失兗州,軍食盡,將許之。
“連和”當然是悖謬之論。
阿瞞這時候是紹寶寶的小弟,連和個毛啊連和。
《武帝紀》與《程昱傳》都說是袁紹主動求連和,紹寶寶那會兒形勢好著呢,危在旦夕者的是阿瞞。
無非是曹魏居正統後,官方幹預下創作的穢史。
小弟阿瞞求紹寶寶幫忙,紹寶寶也看出來阿瞞很可能不是個東西,所以要他把家眷都送到鄴城為質。
阿瞞都快答應了,隻有程昱不讚同。
《魏書七 臧洪傳》裏指責紹寶寶:呂奉先討卓來奔,請兵不獲,告去何罪?複見斫刺,濱於死亡。
程昱拿捏的就是這一點。
呂大憨批原本投奔的是紹寶寶,還替紹寶寶征戰了黑山諸山頭。
是紹寶寶見疑,想殺呂大憨批,呂大憨批才跑來兗州的。
如果讓呂大憨批得了兗州,少不得跟公孫大玉兒以及袁小骨術聯合。
南北夾擊之下腹背受敵的可就是他紹寶寶了。
唇亡齒寒,紹寶寶不得不救阿瞞。
所以程昱堅持讓阿瞞不遣質子,空口白牙朝紹寶寶要兵要糧要幫忙。
陳琳的名作《為袁紹檄豫州》檄文也明確說到:
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幕府唯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複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響震,布眾破沮。
拯其死亡之患,複其方伯之任。是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援旌貫甲,席卷複征”,明確指出了紹寶寶派重兵南下幫忙阿瞞討伐叛軍。
《魏書十七 徐晃傳-附傳》說:初,清河朱靈為袁紹將。太祖之征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
裴注補錄中指出,朱靈本袁紹部將,甚至為效忠袁紹棄家人不顧。
而朱靈南下與曹操合兵時間,恰恰是兗州叛亂那一年。
雖然史書力圖隱諱,將朱靈“督三營”南下,說成是助曹操“討伐陶謙”,但阿瞞討陶謙又何用朱靈援助?
謝承《後漢書》也說,操圍呂布於濮陽,為布所破,投紹,紹哀之,乃給兵五千人,還取兗州。
兩漢一營為二千人。朱靈將三營,合計六千。
除去將校不錄在兵數裏,與謝承所言“給兵五千”相類似。
這也從側麵解釋了功勳至大、官階至後將軍的朱靈,為何在《三國誌》中無傳,僅為《徐晃傳》附傳。
也能解釋,為何朱靈有大功,卻始終不受曹操信任,反而被曹操心腹於禁“毀營奪兵”。
因為他是紹寶寶的人。
庚哥揮了揮翅膀,兗州雖然沒呂大憨批摻和,也照舊亂了。
雖然沒與呂大憨批結仇,但紹寶寶幾次三番讓阿瞞殺張八廚邈,張八廚牧了兗州紹寶寶也照樣不好受。
所以紹寶寶心頭泣血的忍了曹大德瞞的空口白牙,讓朱靈帶著三營士卒還有糧食幫阿瞞平了兗州之亂。
但沒有呂大憨批奪徐州,備崽兒挨完袁小骨術的毒打美滋滋。
都不關庚哥和呂大憨批什麽事兒。
但他們也沒閑著,就在備崽兒奪徐州阿瞞平兗州這段時間,庚哥改元了。
原本的興平元年,現在的熹平五年,公元194年,被改元成了庚始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