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添丁添崽兒添人口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庚哥來說,好事不止是成雙,而是好事鬥地主。
但除了其中一件,誰敢說另外兩件跟黑山軍以及袁楷模紹和曹大德瞞有關,他跟誰急。
因為另外兩件完全是他獨自努力的結果。
說獨自努力或許也不準確。
因為那兩件好事兒就是,董小白懷孕了,唐妃也懷孕了。
嘛,說起來有些慚愧。
作為一枚三觀很正的五講四美好青年,庚哥一直認為自己是堅定的一夫一妻製擁護者。
甚至他擁護不婚的傾向都比擁護妻妾成群多點。
不是他有多高尚,說到底就是怕麻煩。
他可不覺得自己有上輩子那心髒爹平衡後宮的手腕實力。
媳婦兒多了除了煩,還有啥好處?
可現在這倆媳婦兒吧,都不是他要娶的。
唐妃是他剛十四他這輩子那熊孩子爹給他指婚的。
而董小白是二穎強行送進宮的,他都沒機會拒絕。
娶都娶了,不能浪費不是?
別跟他說什麽獨寵一人。
這年代獨寵誰等於把誰架在火上烤,他自己都護不住的那種。
想想看整個後宮的嫉妒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那是多麽可怕的一件事。
好在現在這倆大概因為共有一段等成熟的憋屈空床時光,互相之間關係還挺好。
唐妃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兩位兄長,因此老擔心自己會奶水不足。
董小白很大方的表示到時候最多自己一起奶倆孩子好了。
其實哪裏輪得到她?
這離足懷還遠,張讓趙忠他們已經滿世界搜羅乳母了。
她自己的孩子她都夠嗆有機會奶得上,搞不好便宜庚哥了。
倆人都已經封了貴人。
周朝的後宮製度定的是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共一百二十一人。
秦不詳,但首創皇帝稱唿之後那位始皇帝應該是沒冊立過皇後。
所以呂雉應該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後。
西漢初年,皇帝的正妻為皇後,其餘嬪妃依次是夫人、美人、良人、兒子、長使、少使。
你沒看錯,兒子最早是一種妃嬪的位份,並不是指人類雄性幼崽。
漢武帝玩兒得花,後宮女人也多,妃嬪名號增加了如婕妤、烴娥、容華、充衣等很多種。
漢元帝時又增加了昭儀,並設五官,有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
到東漢秀兒光武帝,花裏胡哨的都給朕爬。
皇後之外,隻立貴人、美人、彩女和宮人。
進宮之後唐妃和董小白都是美人的位份,懷孕之後一齊升了一級,被封為了貴人。
庚哥怕她們爭鬥,很坦白的告訴過她們倆他不打算立皇後。
說就是不婚主義,嫌煩。
這倆也聽不懂不婚主義是什麽鬼,隻當他又滿嘴亂語。
反正他這性子擺在那裏,倆人也並不認為是在騙自己,所以感情才會繼續這麽好的。
懷上了龍嗣當然是好事兒,倆人樂得不行,倒是把庚哥弄到有些小緊張。
兩輩子加起來這是頭一次當爹。
倆姑娘按後世算也不過十六七歲。
他擔心骨盆到底有沒有發育好,會不會難產啥的。
於是又一番懊悔自己還是下手早了。
唐妃倒是很賢良淑德,帶著董小白給他挑這段時間的侍寢宮女什麽的,結果都被他攆出去了。
不是說他是什麽坐懷不亂的聖人,擁有什麽超強的自製力。
說到底還是那兩個字兒,嫌煩。
這有倆能和睦相處他都覺得自己賺大發了,再來的話能不能有這麽好的運氣他不敢想。
其實也有他覺得這年代都是柴火妞兒的關係。
跟後世鬼斧神工爭奇鬥豔的小姐姐沒法兒比。
唐妃和董小白等同是他看著長大的,那是越看越水靈,別人沒這效果。
呂大憨批倒是跟著添亂,說也想送他閨女進宮。
被庚哥踹著屁股一頓亂罵。
說你閨女找個正經人家給人當正妻不好麽,非要送進宮來受這種罪?
說你跟朕的關係還用送女兒維係麽,你小子是不是想占朕的便宜當朕的長輩?
實在是混熟了,呂大憨批的屁股庚哥也敢踹了。
比陳亥的屁股結實點,更有腳感。
呂大憨批倒沒覺得被折辱了,罵又不是真罵打又不是真打,跟二穎擲戟砸他不是一迴事兒。
還覺得這是他們君臣獨有的相處之道。
他當然不敢還手,就捂著屁股一邊躲一邊傻樂。
從跟了庚哥,倒是呂大憨批一生少有的暢快之時。
除了打架的機會少了點兒他沒啥不滿,整個人都圓了一圈。
圓到庚哥心裏都打鼓,心說勞資不會把呂奉先養廢了吧?
但看丫在校場照樣威風八麵,說揍誰揍誰,高順張遼徐晃都不是個兒,這才能放心點。
除了這兩樣添丁的喜事,還有一樁喜事是手下又添人了。
辦完窯工瓷工的事兒唐妃她爹唐瑁也被庚哥撈迴京師來了。
揚州那地麵兒也亂,他那個郡守說不準就會被人嘎掉。
唐妃那妮子又得哭哭啼啼。
扔在洛陽當了個東執金吾。
庚哥現在玩兒得特別6,想封官兒就扔個東字兒在前麵,這樣不影響二穎那邊。
唐瑁也算是九卿之一了,專門帶七百餘口不配弩槍的雜兵,負責京師地麵兒上的治安。
但他不算人,呃也不是不算,就是不是喜事兒添那人。
添的人是欒提於夫羅,跟黑山賊一塊兒混結果被阿瞞揍了的那夥兒匈奴人的頭兒。
於夫羅算起來也是一枚漢室忠狗,比很多漢人都忠。
匈奴早已衰落。
早在竇憲“燕然勒銘”之後,北匈奴便遠遁不歸,而南匈奴則徹底淪為漢廷的附庸。
中後期漢廷對匈奴王庭的幹涉進一步加強。
不僅監視單於,還多次幹預並操縱匈奴王庭的繼承人選。
早在順帝時,漢將陳龜便以單於“不能製下”為借口逼迫南單於休利及其弟左賢王自殺。
靈帝光和二年,中郎將張修殺了當時的唿征單於,立了右賢王欒提羌渠為新單於。
《後漢書 南匈奴傳》說南匈奴,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穀蠡王,次右賢王……次第(按順序)當為單於者也。
新單於繼承突然就跳過左賢王、左穀蠡王,跑到了右賢王手裏,不難想象羌渠有多親近東漢。
於夫羅就是羌渠的兒子,
後來幽州爆發了張純、張舉之亂,漢廷征召南匈奴幫忙平叛,羌渠派於夫羅率兵去幫忙。
一出來,就迴不去了。
於夫羅剛離王庭,不滿漢廷的匈奴左部貴族驟然發難。
“國人殺其父者遂叛,共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
於夫羅首先想到的是前往洛陽“詣闕自訟”,寄希望於漢靈帝能夠主持公道。
那會兒韓遂啊青徐益黃巾啊什麽的都鬧著,朝廷也頭大,根本顧不上。
再下來朝廷也亂了,更沒人管他了。
欒提於夫羅始終被排斥在南匈奴王庭之外,長期在中原流浪。
他先是在並州地區劫掠,之後又參加了酸棗聯軍,後來又跟著黑山軍胡混。
今兒跟這個明兒跟那個,打打劫打打工,掙點嚼穀。
直至於夫羅客死漢地,其弟欒提唿廚泉繼位。
“以兄被逐,不得歸國,數為鮮卑所抄”。
可知這一家族的落魄境遇。
但這種情況下唿廚泉都要派兵參與護送獻帝東歸。
以此為契機最終成為阿瞞的附庸,並借助曹魏的力量最後返迴了南匈奴王庭。
這哥們兒妥妥的匈奴奸。
在他治下阿瞞肢解匈奴,“分其眾為五部”,族人淪為編戶,乃至被販賣到漢地為奴。
後來五胡亂華的劉淵號稱他爹劉豹是欒提於夫羅的兒子,這就是胡扯了。
有現代學者進行過詳細考證,劉豹父子實係屠各貴族,並非南王庭嫡脈。
就金日磾他爹休屠王那一支的,跟欒提氏沒關係。
他們僭偽世係,不過是為了自抬身價以便整合北狄群落。
這會兒欒提於夫羅還沒死,聽聞白波賊投靠了陛下成了嫡係,混得還挺好。
被阿瞞揍了的於夫羅喜極而泣,又差人聯係上了郭泰。
讓郭泰幫忙他跟朝廷稟告一聲,漢廷爸爸別忘了這兒還有一您嫡親的孤兒仔呢。
注:《後漢書》記載的“單於羌渠立十年,子右賢王於夫羅立”,與其他史料印證,應為春秋筆法。
因為羌渠並非正常死亡,而是遭到匈奴舊部與屠各胡的反攻而敗歿。至於其子於夫羅也並非正常繼位,而是亡入漢地,自立為單於。
但除了其中一件,誰敢說另外兩件跟黑山軍以及袁楷模紹和曹大德瞞有關,他跟誰急。
因為另外兩件完全是他獨自努力的結果。
說獨自努力或許也不準確。
因為那兩件好事兒就是,董小白懷孕了,唐妃也懷孕了。
嘛,說起來有些慚愧。
作為一枚三觀很正的五講四美好青年,庚哥一直認為自己是堅定的一夫一妻製擁護者。
甚至他擁護不婚的傾向都比擁護妻妾成群多點。
不是他有多高尚,說到底就是怕麻煩。
他可不覺得自己有上輩子那心髒爹平衡後宮的手腕實力。
媳婦兒多了除了煩,還有啥好處?
可現在這倆媳婦兒吧,都不是他要娶的。
唐妃是他剛十四他這輩子那熊孩子爹給他指婚的。
而董小白是二穎強行送進宮的,他都沒機會拒絕。
娶都娶了,不能浪費不是?
別跟他說什麽獨寵一人。
這年代獨寵誰等於把誰架在火上烤,他自己都護不住的那種。
想想看整個後宮的嫉妒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那是多麽可怕的一件事。
好在現在這倆大概因為共有一段等成熟的憋屈空床時光,互相之間關係還挺好。
唐妃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兩位兄長,因此老擔心自己會奶水不足。
董小白很大方的表示到時候最多自己一起奶倆孩子好了。
其實哪裏輪得到她?
這離足懷還遠,張讓趙忠他們已經滿世界搜羅乳母了。
她自己的孩子她都夠嗆有機會奶得上,搞不好便宜庚哥了。
倆人都已經封了貴人。
周朝的後宮製度定的是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共一百二十一人。
秦不詳,但首創皇帝稱唿之後那位始皇帝應該是沒冊立過皇後。
所以呂雉應該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後。
西漢初年,皇帝的正妻為皇後,其餘嬪妃依次是夫人、美人、良人、兒子、長使、少使。
你沒看錯,兒子最早是一種妃嬪的位份,並不是指人類雄性幼崽。
漢武帝玩兒得花,後宮女人也多,妃嬪名號增加了如婕妤、烴娥、容華、充衣等很多種。
漢元帝時又增加了昭儀,並設五官,有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
到東漢秀兒光武帝,花裏胡哨的都給朕爬。
皇後之外,隻立貴人、美人、彩女和宮人。
進宮之後唐妃和董小白都是美人的位份,懷孕之後一齊升了一級,被封為了貴人。
庚哥怕她們爭鬥,很坦白的告訴過她們倆他不打算立皇後。
說就是不婚主義,嫌煩。
這倆也聽不懂不婚主義是什麽鬼,隻當他又滿嘴亂語。
反正他這性子擺在那裏,倆人也並不認為是在騙自己,所以感情才會繼續這麽好的。
懷上了龍嗣當然是好事兒,倆人樂得不行,倒是把庚哥弄到有些小緊張。
兩輩子加起來這是頭一次當爹。
倆姑娘按後世算也不過十六七歲。
他擔心骨盆到底有沒有發育好,會不會難產啥的。
於是又一番懊悔自己還是下手早了。
唐妃倒是很賢良淑德,帶著董小白給他挑這段時間的侍寢宮女什麽的,結果都被他攆出去了。
不是說他是什麽坐懷不亂的聖人,擁有什麽超強的自製力。
說到底還是那兩個字兒,嫌煩。
這有倆能和睦相處他都覺得自己賺大發了,再來的話能不能有這麽好的運氣他不敢想。
其實也有他覺得這年代都是柴火妞兒的關係。
跟後世鬼斧神工爭奇鬥豔的小姐姐沒法兒比。
唐妃和董小白等同是他看著長大的,那是越看越水靈,別人沒這效果。
呂大憨批倒是跟著添亂,說也想送他閨女進宮。
被庚哥踹著屁股一頓亂罵。
說你閨女找個正經人家給人當正妻不好麽,非要送進宮來受這種罪?
說你跟朕的關係還用送女兒維係麽,你小子是不是想占朕的便宜當朕的長輩?
實在是混熟了,呂大憨批的屁股庚哥也敢踹了。
比陳亥的屁股結實點,更有腳感。
呂大憨批倒沒覺得被折辱了,罵又不是真罵打又不是真打,跟二穎擲戟砸他不是一迴事兒。
還覺得這是他們君臣獨有的相處之道。
他當然不敢還手,就捂著屁股一邊躲一邊傻樂。
從跟了庚哥,倒是呂大憨批一生少有的暢快之時。
除了打架的機會少了點兒他沒啥不滿,整個人都圓了一圈。
圓到庚哥心裏都打鼓,心說勞資不會把呂奉先養廢了吧?
但看丫在校場照樣威風八麵,說揍誰揍誰,高順張遼徐晃都不是個兒,這才能放心點。
除了這兩樣添丁的喜事,還有一樁喜事是手下又添人了。
辦完窯工瓷工的事兒唐妃她爹唐瑁也被庚哥撈迴京師來了。
揚州那地麵兒也亂,他那個郡守說不準就會被人嘎掉。
唐妃那妮子又得哭哭啼啼。
扔在洛陽當了個東執金吾。
庚哥現在玩兒得特別6,想封官兒就扔個東字兒在前麵,這樣不影響二穎那邊。
唐瑁也算是九卿之一了,專門帶七百餘口不配弩槍的雜兵,負責京師地麵兒上的治安。
但他不算人,呃也不是不算,就是不是喜事兒添那人。
添的人是欒提於夫羅,跟黑山賊一塊兒混結果被阿瞞揍了的那夥兒匈奴人的頭兒。
於夫羅算起來也是一枚漢室忠狗,比很多漢人都忠。
匈奴早已衰落。
早在竇憲“燕然勒銘”之後,北匈奴便遠遁不歸,而南匈奴則徹底淪為漢廷的附庸。
中後期漢廷對匈奴王庭的幹涉進一步加強。
不僅監視單於,還多次幹預並操縱匈奴王庭的繼承人選。
早在順帝時,漢將陳龜便以單於“不能製下”為借口逼迫南單於休利及其弟左賢王自殺。
靈帝光和二年,中郎將張修殺了當時的唿征單於,立了右賢王欒提羌渠為新單於。
《後漢書 南匈奴傳》說南匈奴,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穀蠡王,次右賢王……次第(按順序)當為單於者也。
新單於繼承突然就跳過左賢王、左穀蠡王,跑到了右賢王手裏,不難想象羌渠有多親近東漢。
於夫羅就是羌渠的兒子,
後來幽州爆發了張純、張舉之亂,漢廷征召南匈奴幫忙平叛,羌渠派於夫羅率兵去幫忙。
一出來,就迴不去了。
於夫羅剛離王庭,不滿漢廷的匈奴左部貴族驟然發難。
“國人殺其父者遂叛,共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
於夫羅首先想到的是前往洛陽“詣闕自訟”,寄希望於漢靈帝能夠主持公道。
那會兒韓遂啊青徐益黃巾啊什麽的都鬧著,朝廷也頭大,根本顧不上。
再下來朝廷也亂了,更沒人管他了。
欒提於夫羅始終被排斥在南匈奴王庭之外,長期在中原流浪。
他先是在並州地區劫掠,之後又參加了酸棗聯軍,後來又跟著黑山軍胡混。
今兒跟這個明兒跟那個,打打劫打打工,掙點嚼穀。
直至於夫羅客死漢地,其弟欒提唿廚泉繼位。
“以兄被逐,不得歸國,數為鮮卑所抄”。
可知這一家族的落魄境遇。
但這種情況下唿廚泉都要派兵參與護送獻帝東歸。
以此為契機最終成為阿瞞的附庸,並借助曹魏的力量最後返迴了南匈奴王庭。
這哥們兒妥妥的匈奴奸。
在他治下阿瞞肢解匈奴,“分其眾為五部”,族人淪為編戶,乃至被販賣到漢地為奴。
後來五胡亂華的劉淵號稱他爹劉豹是欒提於夫羅的兒子,這就是胡扯了。
有現代學者進行過詳細考證,劉豹父子實係屠各貴族,並非南王庭嫡脈。
就金日磾他爹休屠王那一支的,跟欒提氏沒關係。
他們僭偽世係,不過是為了自抬身價以便整合北狄群落。
這會兒欒提於夫羅還沒死,聽聞白波賊投靠了陛下成了嫡係,混得還挺好。
被阿瞞揍了的於夫羅喜極而泣,又差人聯係上了郭泰。
讓郭泰幫忙他跟朝廷稟告一聲,漢廷爸爸別忘了這兒還有一您嫡親的孤兒仔呢。
注:《後漢書》記載的“單於羌渠立十年,子右賢王於夫羅立”,與其他史料印證,應為春秋筆法。
因為羌渠並非正常死亡,而是遭到匈奴舊部與屠各胡的反攻而敗歿。至於其子於夫羅也並非正常繼位,而是亡入漢地,自立為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