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山軍這事兒,對紹寶寶來說比碎玉三策都來得急。


    因為袁楷模剛擊退了公孫瓚,在薄落津設宴慶祝勝利的時候,就聽聞了噩耗。


    黑山賊頭目於毒聯合內應攻下了鄴城,還殺掉了太守栗成。


    賊軍有十幾支部隊共計數萬人,都已聚集在鄴城之中。


    不得不說,黑山賊對大玉兒很夠意思了。


    界橋之戰中張燕就派了部將杜長助陣公孫瓚。


    大玉兒剛敗他們就又襲擊鄴城替大玉兒拖住冀州兵馬。


    其實呢,黑山賊他們雖然的確是山賊起事,但你也很難說他們是徹底的賊。


    他們實際控製了太行山山脈附近的很多小縣城。


    並且內附在冀並二州境內的一些匈奴等遊牧部族,也已經被他們收服。


    而且他們有官方身份的。


    庚哥那便宜爹駕崩前,曾經封黑山賊中的楊鳳為黑山校尉,希望以賊製賊,但沒啥效果。


    後來黑山賊中最大的一股張燕遣使到洛陽表示願意歸順,被封為平難中郎將。


    屬於拿你沒辦法就承認你,你少給我們惹亂子就行了。


    他們在自己控製的區域,甚至有舉孝廉的權力。


    也算一股以太行山為根據地的割據勢力。


    《後漢書·皇甫嵩傳》說:“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


    “謂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謂輕捷者為張飛燕,謂聲大者為張雷公,其饒須者則自稱於羝根,其眼大者自稱李大目。”


    都不是本名,而且大多都是貧民黔首出身,並非士族。


    這個張燕其實有點意思。


    他跟趙帥哥子龍將軍是老鄉,也是常山真定人,原姓褚,叫什麽沒記載。


    黃巾之亂時他聚集了一幫流民上山做強盜,後來與博陵人張牛角合兵一處。


    這張牛角當然也不是本名。


    當時他人沒張牛角人多,所以張牛角做了大頭目。


    然後攻打睰陶時張牛角中箭身亡,臨死前安排褚燕接班。


    有說法是說褚燕出於對張牛角的感激和尊重,遂改姓褚為張。


    但張牛角真的姓張嗎?


    黑山賊裏頭姓張的尤為多,其實不過是借黃巾名頭,扯大賢良師張角的虎皮罷了。


    雖然大家都叫黑山賊或者說黑山軍,但其實是一個多股山賊各據山頭的鬆散聯盟。


    後來太行山附近的小縣城逐漸領地聯合在了一起,勢力最大的張燕成為了名義上的統領。


    說是有百萬之眾,其實那是包括治下平民的總數。


    這年頭紹寶寶和阿瞞最強盛時舉自己治下傾國之力也不過三十萬大軍,他們能戰之兵能有十萬就不錯了。


    說到攻占鄴城這事兒,其實還跟二穎有牽扯。


    這個時候各方的勢力呢,其實大玉兒公孫瓚、黑山軍、陶謙、袁枯骨術是一夥兒。


    這是打擊豪強重用底層販夫走卒的一類。


    你說袁枯骨術這個世家子怎麽也混進來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因為袁枯骨術跟他賤婢養的哥哥不對付,他那野種哥哥跟大玉兒又不對付。


    另一派就是更為重視士紳豪強了。


    就袁楷模紹,曹大德瞞和劉八俊表這一派。


    劉焉劉璋父子倆讓人偽裝米賊也就是五鬥米教,斷了入川的道路,關起門來自己玩兒自己的。


    其實還有一派,就是二穎和他這時候基本都苟起來了的涼州派,遼東公孫度和北海相孔融都屬於這一派。


    孔融也是跟小馥馥他們一批被二穎任命的。


    這個當口還表麵上忠於二穎主政的政權。


    原本曆史裏頭的郭汜李榷也好,還是現在苟在關中揍專心揍韓遂馬騰的二穎也好,都不介意給反董聯盟的盟主袁楷模紹寶寶添點堵。


    別人不知道,庚哥他們卻是清楚的,冀州牧除了大玉兒帳下戰死了的騎兵主帥嚴綱和袁楷模紹寶寶之外,還有一人。


    那人叫做壺春,原本是郭汜李榷利用挾持在手中的獻帝封的,現在是二穎他們那邊蔫兒壞的著人偷偷推舉的。


    這人這會兒就在黑山軍中。


    作為溝通橋梁,應該溝通過大玉兒以及遼東的公孫度。


    鄴城陷落這哥們兒沒少出力。


    應該還聯絡過麹義,畢竟袁紹帳下就那一個涼州人。


    在這種特別講究鄉土觀念同鄉政治聯盟的時代,不可能不聯絡。


    鄴城陷落應該跟麹義沒關係,那會兒他還在界橋殫精竭智想著怎麽打大玉兒呢。


    但肯定是知道黑山軍要有行動,卻也沒告訴紹寶寶。


    紹寶寶應該就是打這會兒開始猜忌麹義的,但沒吭聲。


    一直到用公孫大玉兒磨光麹義手頭的私兵,也就是他從涼州帶過來的先登死士,紹寶寶才一舉嘎掉他。


    說什麽麹義自恃功高而驕縱不軌。


    你記住但凡史書裏頭以這種罪名死的,基本都是主子老早就想殺你了。


    所以說紹寶寶不愧是從庶子過來的,不像小馥馥輕易和麹義鬧翻,夠能忍也夠陰狠。


    紹寶寶接手冀州後,將治所從高邑轉移到了鄴城,所以鄴城不但魏郡治所,也是整個冀州的核心。


    宴席上袁軍眾文武的家屬大多住在鄴城,當然也包括袁紹的家小。


    結果黑山軍十幾支部隊齊聚鄴城,他們內部之間也並非鐵板一塊。


    其中一支的首領叫陶升,這人原本是魏郡內黃縣的小吏。


    這哥們兒到鄴城,不僅人迴家了,心也想“迴家”了。


    他帶著自己的部隊偷偷放走了紹寶寶及主要官員的家小。


    他哪裏想得到,他的示好之舉卻為自己引來了大難。


    紹寶寶揮軍趕到之後,馬上舉奏陶升為建義中郎將。


    張燕才是個平難中郎將,你陶升什麽身份什麽地位,敢跟勞資一個等級?


    無非是引黑山軍內鬥之策。


    但其實也表現了紹寶寶對黑山軍的毫無辦法,隻能聽謀士言用陰招。


    大軍聚集也隻能防住於毒從鄴城繼續向冀州其他地方擴散而已。


    這時候小弟的作用就出來了。


    黑山軍久處鄴城毫無收獲,又有大軍看防。


    於毒、白繞等就起了心思,奔兗州東郡阿瞞的地盤搶劫了。


    守將王肱無力抵抗,阿瞞親自兵馳援,在濮陽同白繞遭遇,大破黑山軍。


    熹平三年(192)春,阿瞞駐軍頓丘,於毒等聯絡匈奴於夫羅進犯東武陽。


    武陽可是阿瞞治兗州的治所。


    由於距離較遠來不及救,阿瞞幹脆偷襲於毒在黑山的大本營。


    於毒聞訊,放棄東武陽迴師,阿瞞設伏大勝,又在內黃縣攻擊匈奴人於夫羅,把他們全部擊潰。


    紹寶寶等在後麵撿便宜,這才幹掉了於毒和隨軍的壺春。


    《英雄記》載:乃引軍入朝歌鹿場山蒼岩穀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


    紹寶寶本來想一舉蕩平境內黑山軍的。


    所以循山北上一路擊潰左髭文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李大目諸部。


    斬殺數萬人,並屠其營壁。


    但卻引出來了張燕的大部隊。


    “紹軍複與黑山軍張燕部戰於常山。”


    “燕率精兵數萬,騎數千,與紹軍連戰10餘日,死傷甚大,紹軍亦疲,遂各退兵。”


    誰拿誰也沒辦法。


    二穎奸猾,這時候又跑出來履行太師的職責裝好人了。


    他派馬日磾、趙岐分赴荊豫、幽冀兩地勸和。


    趙岐倒完美完成了使命,大玉兒紹寶寶兩邊都給了些麵子。


    馬融這個與金日磾同名同表字的族孫馬日磾就悲催了。


    袁術他親媽是馬融的親閨女,說起來馬日磾跟袁術還算是親娘舅家的表兄。


    誰知道一點麵子都不給。


    馬日磾被袁術軟禁逼著封官,最後病死在壽春。


    也怪他自己活該,二穎那邊本來讓他去劉表那邊。


    給袁術這邊寫信勸和就行了。


    畢竟袁枯骨術名義上還是叛逆,總得給庚哥留點麵子。


    他自己非要去走一趟親戚。


    然而黑山軍在冀州那一敗,卻給庚哥帶來了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