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機警超出了庚哥的想象。


    他隻說了這句話,除了呂大憨批之外,其他人看他的眼光都變了。


    既驚恐又畏懼,猶如聽到了什麽滅世的預言,在看什麽驚天的妖孽。


    他們本能就察覺到了“由當地士紳推舉之”這句話的殘酷。


    能想到這句話後麵必然會發生的各種鬼蜮伎倆,明爭暗鬥乃至血腥廝殺。


    這種肉骨頭要扔出去……


    天下,怕是要真的大亂了。


    比現在的亂法兒更亂上n十倍的那種亂。


    庚哥所說的推舉之,從根本上改變了舊舉薦製下,上級官長選拔推舉低級官員的普遍形態。


    而是由應該被教化管理的白身士紳,來推舉管理自己的上級官長。


    這樣的確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形成新的袁家和楊家這種超級豪族。


    讓世家豪族不得不將主要精力花在地方上。


    因為庚哥甚至不打算給這種推舉設置頻率和任期。


    不打算給它設置任何規則。


    各人看各人的理解吧,南轅北轍互相爭吵之後再因為意見相左爆發矛盾什麽的,他不是才能做一條看戲的鹹魚嗎?


    哦不,是漁翁,是收拾殘局的漁翁。


    得這麽說,他的這幫臣子才會同意。


    給地方官員真正的自治權,朝堂上的高位就不再有任何誘惑力。


    之前你在朝堂勢力再強橫,也禁不住本地想出頭的其他世族想挑戰你取代你。


    他們會在當地源源不斷對你發起衝擊。


    你朝堂上的高位對這種在地的鬥爭,給不了太大的幫助。


    在地的地頭蛇們才能拿到真正的實惠。


    但這麽做的後果很可能是同鄉世家間持續百年乃至千年不死不休的仇怨。


    以及整體形勢徹底不可控的大混亂。


    庚哥以為盧噴噴會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他都想好了怎麽說服盧噴噴。


    卻不料盧噴噴隻是皺緊眉頭苦苦思索。


    反倒是張讓跳了出來:


    “陛下不可,此策無異飲鴆止渴。”


    他的反對,完全出乎庚哥的預料。


    因為之前在庚哥讓宦官們出讓權力往迴收縮的時候,當時他其實並沒有足夠的威信與能力,讓宦官們乖巧的聽令。


    宦官們雖然大體上忠於皇室,卻並非是什麽沒有自己想法的乖巧生物。


    東漢孝安帝時代,安帝駕崩後,其皇後閻姬欲擁立北鄉侯劉懿。


    宦官孫程等人誅殺了閻姬的心腹宦官江京等人,迎立了已被廢黜為濟陰王的安帝長子廢太子劉保。


    是為順帝。


    閹人也是人,也有基於自己利益的思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忠誠到無腦。


    即使庚哥說是為宦官們好,可太過違背宦官們的利益,順帝朝的事不是沒有可能重演。


    廢黜庚哥並擁立他那憨批弟弟,隻需要事後還政,就不會有什麽罵名。


    庚哥是在塵埃落定後才被告知,他當時做那個決定有多少風險,然後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真正將風險消弭於無形的,當然不止是庚哥那高妹禦姐媽及時的敲打。


    起決定性作用的,其實是張讓對庚哥的決策不遺餘力的支持與推行。


    是張讓說服了趙忠與宋典,並讓他們和自己一起鎮壓與疏導宦官們的不滿情緒。


    是他用雷霆手段,打壓分化了原屬於郭勝的勢力。


    是他扶植著蹇碩與陳亥,在宦官中確立了地位,培養出絕對忠於庚哥的宦官隊伍。


    是他讓後起之秀蹇碩,真正在宦官中擁有威勢,成為名副其實的四大中常侍之一。


    完全是張讓以一己之力,力壓所有反對意見。


    是他用盡全力穩住局麵,逼著心不甘情不願的權宦們,暫時放棄了手中的權力。


    宦官們一直不曾掀起什麽風浪,最近這段時間更是乖到毫無存在感,固然有麵對外部源自二穎壓力的緣故。


    但在二穎欲興廢立時,被完全奪權的宦官們沒人跳出來作妖,這本身極不正常。


    底下少不了暗潮洶湧,少不了不曾顯露於庚哥眼前的腥風血雨。


    之前夏惲的反彈與被鎮壓,隻是其中程度最輕微溫和的部分。


    了解這一切之後,庚哥對張讓的認知,是會不假思索擁護他的一切決定的一個人。


    從不質疑和反對。


    上輩子爺爺奶奶過世的早,庚哥並沒有接觸過自家祖輩。


    而因為父親太花不受待見,他跟母親那邊的祖輩也並不親近。


    他缺乏跟祖輩相處的經驗。


    因此他不免將張讓的態度,簡單粗暴的理解成他禦姐媽告訴過他的,獨屬於閹人的忠誠。


    他哪裏知道,單隻是閹人的忠誠,到不了這種程度。


    張讓的無腦擁護,皆因為靈帝宏陛下幼年時說過的那句話。


    “張讓如我父”。


    心裏頭因此大不敬的暗自將自己當做“皇爹”的張讓,感受到的並不是不可一世的驕橫,而是責任。


    就為那句話,他甘為皇室效死,十次百次千萬次。


    他因此對庚哥和陳留王,在心中更有一種宛若祖父對孫兒的疼惜。


    相較於他已經很寵的靈帝宏陛下,更多出一份兒隔輩兒親。


    作為無法擁有自己子嗣的閹人,心中有了這種情緒,張讓對皇權的維護,擁有一份遠超普通閹人的病態狂熱與執拗。


    即使他一直在心裏告誡自己,我不過是個奴才,不過是個閹人。


    但他無法自控的始終處於那種狂熱之中。


    他絕不會容許自己的兩個小孫孫,為了皇位自相殘殺。


    他心裏頭更是認定,誰想奪走我的小孫孫的東西,先從我這個老奴的屍體上跨過去。


    張讓就是這麽一邊卑微著,一麵內心狂妄的堅定著。


    猶如一位手持拐杖顫顫巍巍的老人。


    為了將孫輩護在身後,他會不惜自不量力的去抵擋足以滅世的驚濤駭浪。


    會與整個世界為敵也在所不惜。


    即使從靈帝宏陛下幼時那句話之後,他“皇爹”的身份,再不曾得到過任何確認。


    即使他清楚,那不過是靈帝宏陛下隨口說出的一句頑笑話。


    誰也不曾認真。


    即使他清楚,庚哥和陳留王眼中心中,他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權宦。


    一個有些權勢值得忌憚一下的奴才。


    對他並無感情。


    但曾經有那一句,對他來說就夠了。


    根本不懂張讓心理,也沒有料到張讓會跳出來反對的庚哥微微愕然了一下。


    但他聰明的腦瓜很快自以為理解了張讓反對的原因。


    以前不管怎樣放權於二穎,在張讓看來,應該不過是權宜之計。


    皇權根本不曾真正受損。


    隻要削弱了士族,有朝一日,所有給出去的東西都能輕鬆拿迴來。


    但這次不一樣。


    各地士紳自行推舉當地牧守之事,一旦有了開端,就很容易形成慣例。


    嚐過甜頭的世家豪族們,拚了命也會爭取一直保留這種權力。


    更何況庚哥又給出了堯舜禹時的先賢之例,等同是給出了他們爭取這種權力合法合理的依據。


    這會從根本上,對皇權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誰也不知道世家豪族們會不會更進一步,想到帝位也應該這般產生。


    那這就是在自挖皇權的根基。


    帝位或者說君權的世襲製取代推舉禪讓製,本來就有不義之嫌。


    夏禹亡故之後,禹子啟搶奪了禹禪讓給益的後位。


    並依靠強權讓世襲製成為定例。


    自此權力才成為了可以依靠血脈傳承的財產。


    但古人骨子裏,還是認可“有德者居之”的。


    誰知道推舉製的迴歸,會不會喚起士人們對那段久遠曆史的迴憶與反思。


    從而從觀念上開始質疑皇權世襲製不怎麽堪置疑的權威性。


    對這麽危險的舉措,張讓怎麽可能不跳出來反對?


    用這種方法去緩解眼前的困境,難道不是如他所言的飲鴆止渴?


    這種反對,說到底仍舊是出於對皇室的忠誠與皇權的維護。


    庚哥很快就確定了說服張讓的策略。


    他和盤托出了自己還沒來得及說出來的皇權捆綁孔孟,在君權天授之外更增添一份精神依托的計劃。


    並將說服的重點放在“一定程度的放下權力,才能確立皇室不可動搖的地位,用地位施加影響,比強權更能令皇權的永固”這套說辭上。


    這套說辭如果放到明清之世,乃至是有宋,可能會比現在這個時代更有說服力。


    因為明清或宋往前看,能明確的看見各朝不管強盛到什麽程度,最多也都不過隻能享二百年多年的國祚。


    兩漢四百年,如果以王莽之亂來劃分,也不過各享二百年。


    隻有大一統之前的周天子,享受到了八百年的漫長國祚。


    到後世的宋明清,統治者才真正懂得江山永固的珍貴,懂得王權永續的艱難。


    知道所謂萬世一係,是一種多麽可望而不可求的夢幻局麵。


    但這是大一統才傳秦漢兩朝的有漢一朝。


    在這個時代的張讓盧噴噴皇甫嵩等人,都還天真的相信隻要他們足夠努力不出錯,漢室江山就能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庚哥建立在時代見識上的說辭,因此很難真正說服張讓。


    何況由於他並不了解張讓反對的底層心理動機。


    他越解釋,張讓心中反而越自責。


    “皆是我輩無能,方讓君上認為,欲待萬世傳承,必先自損帝權。”


    “定有更好的方法,定有更好的方法。”


    把持這種想法的張讓,又怎麽可能被庚哥說服?


    ***


    (插播先秦小知識:夏朝時夏王在位時被稱作後,去世後才會被稱為帝。


    譬如短暫篡奪夏朝的有窮氏首領羿,會被稱作後羿。


    到後世王和後才有性別之分,後被固定用於稱唿統治者夫妻中的女性。


    用這個字也代表了夫妻對於權力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女性地位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低。


    所以問題來了,上古時的後土到底真的是娘娘,還是喜歡發揮想象力的民間傳說創作者,錯誤理解了後字的含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