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這山間小道,李哆頓覺眼前豁然開朗。
山裏山外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幽靜還帶點陰森的山穀,一個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
置身於大草原的邊緣,李哆心中擔心遭受山國士兵埋伏的不安這才徹底放下心來。他抬頭辨別了一下方向,隨即飛身下馬,全身臥倒地上,側耳細聽了一陣。
突然他從地上一躍而起,上了自己的坐騎,亮出了戰刀,大聲吼道:“前方有動靜,勇士們,跟著我出擊……”
隨即亂哄哄的隊伍,一窩蜂地衝了出去,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騎士們越過一座山崗,並沒有看到列隊等候他們的尉犁騎兵,而是一片白花花的牛羊。那遠處放牧的尉犁人,聽到此起彼伏的喊殺聲,頓時就嚇得牛羊也顧不上了,沒命地逃竄。
這一群牛羊,一共有三四百頭,又能解決部隊的燃眉之急了。李哆當然不會放過,留下一隻小分隊在此守候,等著交給李廣利他們的大部隊。然後又下令道:“目標,正前方,給我追擊!”
那逃走的尉犁牧民仗著地形熟悉,一下子就把李哆他們拋在了身後。李哆他們追了十來裏地,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正在尋找的時候,從左邊的山丘後傳來了動靜。有人在驚恐地唿喊著:“漢軍來了,快跑啊!”
正欲往左邊追去的時候,右邊也出現了動靜,有人趕著牛羊正在逃離。
“都尉,我們該怎麽辦?”他的部下焦急地問道。
“命令部隊,派左右兩小隊急速前進,一定要把尉犁人抓住,不能走漏了我們的信息。其餘的人,跟我直奔尉犁城!”李哆下令道。
一名騎長(騎兵連長)便帶著一百騎兵,展開雁行衝鋒隊列,風馳電掣一般撒開一張大網朝左邊包抄了過去。
另外一名騎長也領了一百騎兵,從右邊出發,圍堵尉犁牧民。
然後李哆也率領將近三千名鐵騎氣勢洶洶的奔尉犁國的都城尉犁城而去。馬蹄身震耳欲聾,與戰馬的嘶鳴聲音響徹了秋天的大草原。
尉犁牧民自小長在馬背上,從小到大都在不停地接受著騎兵訓練,再加上他們的馬匹也是屬於西域的良種馬,跑起來速度要快於漢軍的坐騎(這也是漢軍此次西征要尋找大宛良馬的原因)。
所以,盡管漢軍有人多的優勢,但他們憑著嫻熟的控馬技術和快於漢軍的馬速,硬是讓漢軍騎兵隻能望塵興歎。三處牧民,除了他們拋下的牛羊外,一個也沒有抓住。
李哆看著慢慢消失在自己視線中的小黑點,他心裏很是羨慕。若是漢軍騎兵都能擁有這樣的坐騎,那在戰場上就能任意馳騁,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了。可是什麽時候自己才能擁有這樣的一支鐵騎呢?
“稟報李都尉,尉犁牧民跑了,我們沒有追上,隻擄獲了他們的五百頭牛羊!”一名騎長氣喘籲籲地跑來報告道。
“我那邊也是,隻逮到了三百多頭牛羊!請都尉治罪!”另外一名騎長道。
“我知道了!尉犁人的馬好於我們的坐騎,追不上不是你們的錯。都下去吧。消息既然已經走漏,奇襲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李哆歎了一口氣道。
“李都尉,那我們該怎麽辦?是繼續突襲還是歇息一陣等李將軍的大部隊過來?”手下的一名千人騎(相當於騎兵團長)問道。
“停下來幹嘛?雖然突襲已經不可能了,但是,尉犁人的牛羊可有不少在這大草原上。他們的人跑得比我們的騎兵還快,這跑得了人可跑不了牛羊,我們得把能抓到的牛羊就全部抓迴來,解決我們吃的問題。趕快行動吧!”李哆馬上改變了戰術,突襲戰變成尋找補給戰,盡可能多的找吃的,解決部隊的糧晌。
於是,三千人的漢軍騎兵,一下子就分成三十支小分隊,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搜尋起羊群來。
驚慌失措的尉犁牧民沒命地逃進了尉犁城,一邊跑還一邊驚恐地嚷嚷道:“漢軍來啦!漢軍來啦!快把大門關上!”
守門的尉犁士兵道:“不可能吧!漢軍離我們萬裏之遙,怎麽會跑到我們這兒來?”
那人道:“真的!我沒有騙你們!他們穿著漢人的服裝,打著漢軍的旗幟,我的牛羊都被他們搶了去!要不是我的馬比他們跑得快,我人也都成了他們的俘虜,你們趕快去稟報國君吧!”
守城的士兵還有些將信將疑,這時,又有二個尉犁牧民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嘴裏喊道:“不好啦!不好啦!漢軍來了!”
“怎麽樣?我說的沒錯吧!不隻我一個人看到漢軍了!”先前那個人這會兒有了底氣。
守城的小頭目趕緊問後來的二個人,“漢軍來了多少人?你們都看清楚了嗎?”
“好多好多人,黑壓壓的一大片,全是騎兵!具體多少人,我們也不清楚,逃命都來不及,誰還敢去點數啊!”來人仍然驚魂未定。
“你們,都隨我去稟報國君!其餘的人,馬上發警戒的信號!”小頭目下令道。
牛角號聲猛然響起,一聲接一聲的,低沉而淒厲的聲音頓時在尉犁城的上空響起來,清晰地傳到每一個尉犁城人的耳朵裏。三長二短,這是有敵人入侵的信號,尉犁城的士兵們紛紛拿起了武器走上了城牆。聽到危險信號的尉犁牧民也紛紛把牛羊往迴趕。
尉犁國的都城並不大,隻有一千二百多戶,一萬人口。放到現代社會裏,也就是一處二、三十幢高樓房的小區,牛角號一響,全城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尉犁國的國君正在與大臣喝著奶茶聊天,忽然間聽到淒厲的牛角號聲,大驚:“誰吹的警戒的信號?”
大臣們麵麵相覷,“不,不知道啊,有誰還敢來攻打我們尉犁城……”
一個將領道:“王上,我這就去了解一下情況,看是怎麽迴事。”
他剛站起身來,門口跌跌撞撞地進來三個人,“稟報王上,大事不好了!漢軍攻過來了!”
山裏山外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幽靜還帶點陰森的山穀,一個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
置身於大草原的邊緣,李哆心中擔心遭受山國士兵埋伏的不安這才徹底放下心來。他抬頭辨別了一下方向,隨即飛身下馬,全身臥倒地上,側耳細聽了一陣。
突然他從地上一躍而起,上了自己的坐騎,亮出了戰刀,大聲吼道:“前方有動靜,勇士們,跟著我出擊……”
隨即亂哄哄的隊伍,一窩蜂地衝了出去,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騎士們越過一座山崗,並沒有看到列隊等候他們的尉犁騎兵,而是一片白花花的牛羊。那遠處放牧的尉犁人,聽到此起彼伏的喊殺聲,頓時就嚇得牛羊也顧不上了,沒命地逃竄。
這一群牛羊,一共有三四百頭,又能解決部隊的燃眉之急了。李哆當然不會放過,留下一隻小分隊在此守候,等著交給李廣利他們的大部隊。然後又下令道:“目標,正前方,給我追擊!”
那逃走的尉犁牧民仗著地形熟悉,一下子就把李哆他們拋在了身後。李哆他們追了十來裏地,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正在尋找的時候,從左邊的山丘後傳來了動靜。有人在驚恐地唿喊著:“漢軍來了,快跑啊!”
正欲往左邊追去的時候,右邊也出現了動靜,有人趕著牛羊正在逃離。
“都尉,我們該怎麽辦?”他的部下焦急地問道。
“命令部隊,派左右兩小隊急速前進,一定要把尉犁人抓住,不能走漏了我們的信息。其餘的人,跟我直奔尉犁城!”李哆下令道。
一名騎長(騎兵連長)便帶著一百騎兵,展開雁行衝鋒隊列,風馳電掣一般撒開一張大網朝左邊包抄了過去。
另外一名騎長也領了一百騎兵,從右邊出發,圍堵尉犁牧民。
然後李哆也率領將近三千名鐵騎氣勢洶洶的奔尉犁國的都城尉犁城而去。馬蹄身震耳欲聾,與戰馬的嘶鳴聲音響徹了秋天的大草原。
尉犁牧民自小長在馬背上,從小到大都在不停地接受著騎兵訓練,再加上他們的馬匹也是屬於西域的良種馬,跑起來速度要快於漢軍的坐騎(這也是漢軍此次西征要尋找大宛良馬的原因)。
所以,盡管漢軍有人多的優勢,但他們憑著嫻熟的控馬技術和快於漢軍的馬速,硬是讓漢軍騎兵隻能望塵興歎。三處牧民,除了他們拋下的牛羊外,一個也沒有抓住。
李哆看著慢慢消失在自己視線中的小黑點,他心裏很是羨慕。若是漢軍騎兵都能擁有這樣的坐騎,那在戰場上就能任意馳騁,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了。可是什麽時候自己才能擁有這樣的一支鐵騎呢?
“稟報李都尉,尉犁牧民跑了,我們沒有追上,隻擄獲了他們的五百頭牛羊!”一名騎長氣喘籲籲地跑來報告道。
“我那邊也是,隻逮到了三百多頭牛羊!請都尉治罪!”另外一名騎長道。
“我知道了!尉犁人的馬好於我們的坐騎,追不上不是你們的錯。都下去吧。消息既然已經走漏,奇襲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李哆歎了一口氣道。
“李都尉,那我們該怎麽辦?是繼續突襲還是歇息一陣等李將軍的大部隊過來?”手下的一名千人騎(相當於騎兵團長)問道。
“停下來幹嘛?雖然突襲已經不可能了,但是,尉犁人的牛羊可有不少在這大草原上。他們的人跑得比我們的騎兵還快,這跑得了人可跑不了牛羊,我們得把能抓到的牛羊就全部抓迴來,解決我們吃的問題。趕快行動吧!”李哆馬上改變了戰術,突襲戰變成尋找補給戰,盡可能多的找吃的,解決部隊的糧晌。
於是,三千人的漢軍騎兵,一下子就分成三十支小分隊,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搜尋起羊群來。
驚慌失措的尉犁牧民沒命地逃進了尉犁城,一邊跑還一邊驚恐地嚷嚷道:“漢軍來啦!漢軍來啦!快把大門關上!”
守門的尉犁士兵道:“不可能吧!漢軍離我們萬裏之遙,怎麽會跑到我們這兒來?”
那人道:“真的!我沒有騙你們!他們穿著漢人的服裝,打著漢軍的旗幟,我的牛羊都被他們搶了去!要不是我的馬比他們跑得快,我人也都成了他們的俘虜,你們趕快去稟報國君吧!”
守城的士兵還有些將信將疑,這時,又有二個尉犁牧民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嘴裏喊道:“不好啦!不好啦!漢軍來了!”
“怎麽樣?我說的沒錯吧!不隻我一個人看到漢軍了!”先前那個人這會兒有了底氣。
守城的小頭目趕緊問後來的二個人,“漢軍來了多少人?你們都看清楚了嗎?”
“好多好多人,黑壓壓的一大片,全是騎兵!具體多少人,我們也不清楚,逃命都來不及,誰還敢去點數啊!”來人仍然驚魂未定。
“你們,都隨我去稟報國君!其餘的人,馬上發警戒的信號!”小頭目下令道。
牛角號聲猛然響起,一聲接一聲的,低沉而淒厲的聲音頓時在尉犁城的上空響起來,清晰地傳到每一個尉犁城人的耳朵裏。三長二短,這是有敵人入侵的信號,尉犁城的士兵們紛紛拿起了武器走上了城牆。聽到危險信號的尉犁牧民也紛紛把牛羊往迴趕。
尉犁國的都城並不大,隻有一千二百多戶,一萬人口。放到現代社會裏,也就是一處二、三十幢高樓房的小區,牛角號一響,全城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尉犁國的國君正在與大臣喝著奶茶聊天,忽然間聽到淒厲的牛角號聲,大驚:“誰吹的警戒的信號?”
大臣們麵麵相覷,“不,不知道啊,有誰還敢來攻打我們尉犁城……”
一個將領道:“王上,我這就去了解一下情況,看是怎麽迴事。”
他剛站起身來,門口跌跌撞撞地進來三個人,“稟報王上,大事不好了!漢軍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