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來越不太平了,太原郡裏的盜賊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


    這一天,夜半三更的時候,正在店鋪裏睡覺值班的張三忽然被一陣吱吱的聲響所驚醒。側耳一聽,仿佛有老鼠在磨牙咬門的聲音。仔細一聽,又感覺到有點不對。於是,從床上起來,躡手躡腳地走了出去,準備去看個究竟。


    剛剛走出臥室的門,借著從窗戶眼裏透過的朦朧的月光,他豁然發現,店鋪的大門口縫隙裏正插進來一把明晃晃的尖刀。他以為是自己看花眼了,產生了幻覺,又揉了揉眼睛,沒錯!這一次他看得清清楚楚,有歹徒正從大門的縫隙裏將尖刀插了進來,試圖刮開大門的木栓,剛才那一陣吱吱的聲音正是從這兒傳出來的。


    好家夥!店裏來盜賊了!他馬上反應過來,怎麽辦呢?如果此時大聲唿叫,一定會驚走歹徒,什麽證據也沒留下,老爺還會認為是我在吹牛皮。如果讓他們開了門進來,這些人肯定不止是一個人,應該是一個團夥,自己赤手空拳的,對方又有兇器在身,怕不是他們的對手。看到那插進大門縫隙裏的尖刀,他頓時有了主意。


    他悄悄地拿了一小匹布尾子,躡手躡腳地走到大門前,用布護住手,從尖刀的側麵一下子就將尖刀按住,然後大聲唿叫:“有盜賊,快來抓盜賊啦!”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夜空裏隔外的刺耳,一下子就將潛伏在大門口準備溜進綢緞鋪盜竊的幾個盜賊嚇得魂飛魄散,扔下尖刀,奪路而逃。


    睡在附近的夥計與周府的人聽到了張三的尖叫聲,紛紛起來拎起家夥就趕來幫忙。


    這時,盜賊們已經落荒而逃了,隻留下那一把尖刀作為證據還被張三死死地摁在大門上。


    “張三,開開門。賊人已經跑啦!”周和在門外喊道。


    張三聞言,這才開了門。又有人點亮了油燈。


    “沒有損失什麽吧?”聽到動靜的常惠也趕過來了。


    “賊人還沒進來,就讓我給嚇跑了,隻留下一把刀。”張三指著掉在地上的尖刀道。


    “沒有丟什麽東西就好。幸運你及早發現了他們。這些人啊,都是些亡命之徒。你一旦讓他們進了屋子裏來,你又發現了他們,他們一定會殺人滅口的。”常惠替自己的兄弟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大哥,我沒事。說來也是我運氣好,聽到了他們試圖開門的聲音。我當時還以為是老鼠在磨牙咬東西呢!沒想到一出來,發現竟然是盜賊。我想怎麽也得讓他們留下點證據,所以就想了這個辦法。”張三憨厚地說道。


    常惠很慶幸,自己這個兄弟也並不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還懂得用這個辦法留下了賊人的證據。


    這時,周鬆聽說店鋪裏有盜賊,也起床過來了,詢問了一下現場的情況,誇獎了張三幾句,道:“盜賊都已跑遠了,大家也都迴去吧。”


    於是,眾人才散去了。常惠剛要走,周鬆叫住了他,“大掌櫃,你先留下。咱們議一議這事。”


    常惠穿越到西漢來,還是第一次遇到上門的盜賊,經驗也不是很豐富,便決定先聽聽他們的意見再說。“東家,你說這事該如何處理?”


    周鬆試探著問道:“你說這是不是他們桑記上一迴吃了大虧,然後請盜賊來報複的?”


    常惠也說不準,“有這種可能。上一迴,他們就幹過這事,花了五萬讓響馬堡的山賊綁我上山。不過,仔細一想,又有些不對。他們要綁人的話,肯定是要綁我,或者是綁東家及家人,不應該進到店鋪裏來啊。”


    周鬆道:“依你這麽分析,那這夥人就可能是圖財的,隻是想偷點東西?”


    常惠道:“兩者皆有可能,不過後一種的可能性更大些。”


    周鬆道:“好吧,你們也都辛苦了,就早些睡吧。這事啊,明天就去報官算了。交給官府來處理。大掌櫃,你與徐縣令熟,這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常惠點了點頭,“好,我明天就帶上這證據去報官。”


    第二天,常惠用過早餐,就帶著張三及盜賊的證物來到了晉陽縣的治所。這個地方,常惠熟悉得很,他已經來過好多次的了。不過,以前都是往縣令家送東西,所以走的是後門。


    這一次嘛,是要報案,得走正門。晉陽縣的衙門很快就到了,常惠與張三下了車來。


    這縣衙的四周是圍牆,到了大門口的時候,圍牆又稍微凹了進去,呈現出一個八字來。這就是俗話裏說的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過,這晉陽縣的徐縣令還算是一個好官,不怎麽貪的。


    治所四周都是圍牆,這跟中國的民族習性有關的。中國曆朝曆代(元朝除外),一直都是一個勤勞善良、從不惡意挑動戰爭的民族,這從古代大多數家庭院子、城池的結構就可以看得出來。小到一個家庭院子、大到一座城池、一個國家,都喜歡用東西把自己圍起來,禦敵於圍牆之外,萬裏長城就是這麽建成的。


    當年倉頡造字的時候,這個繁體的國字,用的就是象形與會意的造字手法。這最裏麵,就是一個口字,代表的就是我們的家園,口字外邊又是一個戈字,幹戈的戈,代表著武力。家園是要靠武力、靠軍事力量來保證的。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這個國家最富有,也還是別人案板上的肉。倉頡早在4600多年前,就預見到了的。譬如後來的宋朝,隻管發展經濟,不重視武力,動不動就給錢,把主戰的嶽飛也殺掉,結果導致國家被滅掉了。


    再後來,到了清朝末期,其實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還是占據了世界經濟的20%多的份額,但是,軍事力量不行啊,讓洋人的船堅利炮給打了進來,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白花花的銀子一船船的往國外送,肥羊變成了瘦羊,還差一點要了命。中華民族從此也第一次有了一百年被外民族任意肆虐、屈辱的曆史進程。


    所以,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強大的國家。這就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早就告訴我們的一個真理。


    “國”字的最外麵,又是一個框框。這個框框,從狹義上來講,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圍牆;從廣義上來講,它應是一個國家的領土分界線。


    當然,古代的國家與現代的國家不是同一個概念。現代“國家”的內涵在西漢,叫“邦家”。因為古代,邦比國大。古代的國,隻是一座城池或者是諸侯王的領地。所以,就有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一說,而沒有禮儀之國一說。


    那為什麽又改成“國家”了呢?這還要從漢高祖劉邦說起。劉邦開創了大漢帝國後,有關他的名字東西,全都不能叫了,得避諱。文人墨客就以“國家”代替“邦家”了,這一用就是二千多年,大漢的國號也成為一個民族的符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好男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興村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興村長並收藏大漢好男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