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發展,必定會引發金融方麵的需求,金融信用體係的完善,反過來又會促進貿易。


    無論是貿易還是金融,擁有一套彼此都認可的,甚至封閉的意識x態,綠教徒的共同信仰,將有助於降低信用成本。


    天朝東南沿海地區,比如w州等地方,基於地域、宗族而形成的價值認知,都是他們成為全球化生意人的基礎。


    舉例來說,天朝東南沿海很多,擁有共同地緣背景的商團內部,商人們之間大筆資金的拆借,往往隻需要一個電話就能解決。


    利息的計算、信用的背書,都有一套不成文的規則。


    一旦有人敢於失信,他所麵臨的就是被整個商業體係所拋棄。


    綠教徒依靠的則是,能夠全麵指導生產生活的g蘭經。


    比如說,在綠教徒內部,彼此間的信貸關係,受g蘭經的約束,是不能收取利息的。


    為此,金融投資會以參股、手續費等形式,獲取利潤。


    由此而產生的金融機構,被稱之為“ys蘭銀行”。


    很顯然,如果沒有綠教的背景,是不可能融入這套金融體係的。


    現在大家知道了,如果印度此時隻是簡單的兩分法,那麽馬拉巴海岸的統治者,


    應該會很歡迎有新勢力加入,幫助他們打破綠教徒,對海上貿易的壟斷。


    而現在的情況是,整個印度西海岸的貿易權,實際都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


    唯一能讓葡萄牙人感到安慰的是,馬拉巴海岸的z治屬性,不能算綠教政權,


    那些受各阿拉伯商業集團影響的城邦,彼此間的競爭關係也很激烈。


    這一切,都為葡萄牙人達成貿易協定,留下了斡旋空間。


    不出意外的是,葡萄牙人與卡利卡特統治者的談判工作,遭遇到了強大阻力。


    畢竟,卡利卡特所麵臨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增加,或更換個貿易對象的問題,而是很可能需要,改變自己的統治模式。


    左右卡利卡特z治的阿拉伯商業集團,並不認為葡萄牙人的到來,會讓他們受益。


    四個多月後,沒有達成貿易協議的達伽馬,被迫帶著他的船隊返航。


    為了維護自由港的聲譽,馬拉巴海岸的阿拉伯商業集團,並不會阻止,葡萄牙人登陸後的貿易行為,


    也沒有直接威脅這些異j徒的生命安全,就像在斯瓦希裏城邦一樣。


    驅逐達伽馬的理由,看起來也是有法可依,包括認定達伽馬曾有海盜行為。


    不過,這個啟航的日子,可是非常的不“吉”。


    要知道,8月底的時候,正是北印度洋西南季風盛行的時候,再想橫穿印度洋難度可想而知。


    葡萄牙人完全可以感覺得到,卡利卡特做出這一決定背後所隱藏的惡意。


    當然,離開卡利卡特的葡萄牙人,也可以選擇到柯欽、果阿等港口盤亙,以等待東北季風的到來。


    不過,因達伽馬被認定的“違法”行為,讓其它港口接納他的希望變得渺茫。


    更何況,在卡利卡特換得大量香料、寶石等,稀缺商品的葡萄牙人,同時外交上又顯見不會有進展,也希望快點迴國複命。


    逆季風而行雖然很難,但卻並非完全不可行。


    略微關注過一些大航海時代曆史,包括從資料中了解過的人都會發現,


    來自西洋的帆船與我們的帆船,在形製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區別在於“帆”。


    我們的帆給人的感覺比較“硬”,顏色較深;西洋帆則色白、較軟,能夠被風吹地鼓起來。


    純粹從感觀來看,後者看起來會比較好用一些。


    當然,是否先進、是否能適應更多的氣候變化,肯定不是看外觀,而是要看技術麵的。


    就帆的形製來說,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橫帆與縱帆。


    所謂橫帆的特點,是在桅杆上下釘有橫木,然後將帆上下兩端固定在桅杆、橫木(桁)及船體上。


    帆可以做成方形,也可以做成等腰梯形。


    其與縱帆最大的外觀區別,在於對稱性,想像一下風箏的樣子。


    受風麵積大,且受力均衡的橫帆,在順風之時,效率很高。


    同時,因為帆體穩定,還可通過增加桅杆的高度、橫杆的層數,讓一根桅杆,


    能夠從上到下固定四五麵帆,最大限度的挖掘桅杆的效用。


    另外,這樣做的好處還在於,可以通過調解帆的數量,來適應不同的風力。


    要知道,風太大時,帆太多了反而會造成危險。


    從技術的發展軌跡來看,橫帆無異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帆。


    天朝在什麽時候出現戰船的呢?


    大約在春秋時期,那時候,國人開始掌握了冶鐵技術和使用鐵製工具,造船技術和造船能力提高得特別快。


    吳國、楚國、齊國、越國之間經常進行水戰,這樣就出現了戰船和舟師。


    舟師,是天朝最早的水軍。


    從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馬援斬殺征側、征貳。


    馬援率大小樓船兩千多艘,戰士兩萬多人,進擊征側餘黨都羊等,從無功一直打到巨風,斬俘五千多人,平定了嶺南。


    到宋朝的海外貿易、元征倭國,再到後來的鄭和七下西洋,所使用的帆船都屬於橫帆船。


    然而,橫帆船的劣勢也同樣突出,那就是隻能在順風時使用,雖然可以通過繩索拉動橫杆,


    做小角度的調整,以適應側順風,但一旦遇到逆風,就完全沒法使用了。


    使用橫帆的情況下,需要有槳手,在無風或者逆風條件下,為船隻提供動能。


    為此大家會看到,無論是馬援的樓船還是鄭和的大寶船戰艦,豎起一兩麵橫帆的同時,兩側還如蜈蚣足般排列有船槳。


    這種槳、帆結合的形製被稱之為“槳帆船”。


    天朝在春秋戰國時期單層槳帆船盛行,但是由於西漢時國人發明了櫓,因櫓一直在水下劃水,


    不出水麵,提高了搖櫓的效率,有一櫓三槳之稱,因而在嗣後的年代天朝盛行搖櫓船,


    直到後世在天朝的江湖中,搖櫓的小槳帆船隨處可見,成為我們的家鄉船。


    天朝是世界上造船曆史最悠久的國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