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海地島時,哥倫布的一艘船因操作失誤擱淺。


    1293年初,哥倫布決定結束這次探索,迴到西班牙複命,同時也是急於索取他應得的報酬。


    順便說下,由於剩下的船隻,不足以載迴所有的船員,部分船員,有39人自願留在了海地,並建起了一座臨時據點。


    在島上尋找夢想中的黃金,是這些船員選擇留下的直接原因。


    悲劇的是,幾個月後,哥倫布率隊再次迴到這裏時,這些船員已經被土著居民所消滅。


    不過,比起西班牙人後來,將要對印第安人所做的一切,這種阻止外來者入侵的做法,其實算不上過分。


    在迴程過程中,哥倫布還是希望采取同緯度航行法,即先向北航行到北緯28度線附近,然後再向東航行至加那利群島。


    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通過測量固定時間點,太陽與海平麵之間的夾角,歐洲航海者,已經能夠準確判斷地球的緯度了,但經度還不行。


    航海者們,也為此發展出了各種測量工具,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六分儀,哥倫布時代還沒有。


    順便說下,由於要具體測量時,需要單眼對著強烈的陽光,勢必對視力造成一定影響。


    由此也產生了一種說法,即海盜傳說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獨眼龍”形象,便是因此而產生的。


    不過獨眼海盜的形象如此普遍,其實並不大可能是被太陽曬瞎的,更有可能是因海盜的職業屬性所造成的。


    對於求財的海盜來說,即使火力足夠強大,也不會謀求將對手擊沉,而是會尋機跳幫解決對手。


    在對手殊死抵抗的情況下,戰鬥往往會從甲板延伸到底艙。


    由於甲板上下的光照條件差距巨大,戰鬥基本都是在白天進行。


    海盜貿然闖入的話,眼睛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黑暗,勢必會給潛伏的對手以可乘之機。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有些海盜在跳幫接戰之時,會先遮蓋住一隻眼睛。


    在進入底艙戰鬥時,再使用這隻提前適應黑暗的眼睛,由此也造成了海盜中多獨眼龍的印象。


    在哥倫布時代,暫時還不用考慮海盜的問題,他最需要防範的其實是葡萄牙人。


    大家要知道,葡萄牙人早在1455年,就從j皇那裏,取得了博哈多爾角以南地區的探索權。


    對於這一點,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亞王國”自然是相當的不滿意。


    尤其是它早在1420年,就在諾曼人的幫助下,取得南下航線最重要的跳板——加那利群島主權的情況下。


    為了在黑非洲分一杯羹,卡斯蒂利亞與葡萄牙之間,發生了不少摩擦甚至海上軍事衝突。


    事情的轉機出現了1479年,為了順利與阿拉貢王國合並,葡萄牙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出現,


    西班牙同意加那利群島以南,各項權力歸屬葡萄牙。


    同時,葡萄牙也退出之前在戈梅拉島。


    這個島隸屬加那利群島,在上麵建立了據點,承認西班牙對加那利群島的主權。


    在j廷的主持下,西、葡兩國就上述內容,以及我們不關心的王位歸屬問題,簽訂了《阿爾卡索瓦斯條約》。


    這份劃定西葡兩國海上勢力範圍的文件,不僅是大航海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第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甚至也可以被認定為是國際法的開端。


    由於加那利群島的南線,大體在北緯28度左右。


    根據這份條約的規定,在這條線以南所發現的土地,理論上都應該歸屬於葡萄牙。


    當然,從條約簽訂的初衷來說,並沒有考慮到新大陸的發現問題。


    葡萄牙人通過條約所謀求的,實際是黑非洲及由此延伸的印度的探索權,其實印度北方也在這條線北邊。


    而西班牙和哥倫布,之所以把最初的探索目標設定為天朝,也有考慮到天朝會在,北緯28度線的北邊的因素。


    很顯然,單純的以一條緯度線切割未知世界,會帶來諸多的後遺症,最起碼哥倫布現在陰差陽錯的跑取了“印度”,一定會讓葡萄牙人有所異議。這一點,哥倫布本人也很清楚。不過這並不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他要做的是盡快在不讓葡萄牙人發現的情況下,將消息報告給西班牙王室,然後讓西班牙去和教廷、葡萄牙交涉。在迴到西班牙後,哥倫布又分別在公元1493年9月——1496年3月;1498年5月底——1500年底;1502年5月——1504年11月,先後3次(總計4次)從西班牙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前往加勒比地區探索,並都安全迴到西班牙。


    就當時的技術條件和普遍認知來說,橫穿大洋之舉,可以說是一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哥倫布西行前5年(1487年),葡萄牙曾經派出過兩名航海家,從亞速爾群島出發西行。


    這次探險,到不是為了尋找亞洲或者說新大陸,而是葡萄牙人相信,


    在亞速爾群島西麵應該還有一組群島,盡管沒有任何證據,並將之稱為“安提利亞”。


    鑒於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亞述爾群島,漸次向大西洋腹地延伸的現象,葡萄牙人相信,在亞述爾群島西麵,還可能存在一組群島也屬正常。


    如果有哥倫布的運氣,葡萄牙人按照這個航向,應該是很有機會發現北美大陸的。


    然後殘酷的現實卻是,派出去遠航的船隊卻再也沒有迴來。


    探索臆想中的“安提利亞島”之舉,唯一的貢獻,應該是在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後,西班牙人為之命名時提供了靈感。


    西印度群島中的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統稱安的列斯群島的名字,便是來源於“安提利亞”。


    對比葡萄牙人失敗探索,哥倫布能夠一次成功,並且接下來成功數次,


    驗證了航線的可行性,應該說是相當的成功了。


    這一切難道都隻是因為,s帝更加眷顧西班牙人嗎?


    西班牙人可能會這樣認為,但我們肯定是要找出背後原因的。


    參照所附的《哥倫布美洲之旅示意圖》,大家會發現,哥倫布的每一次航行,在大方向上,


    都是遵循著從加那利群島,先東南向駛往加勒海,在考察完畢後,再西北向直接返航西班牙本土,整個航線呈順時針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