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知道的是,第一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葡萄牙。


    同時也是後世最後一個,放棄海外殖民地的國家。


    從1415年攻占北非,到1999年澳m政權移交,葡萄牙殖民帝國前後延續了584年。


    在將澳m移交我國之前,葡萄牙還在1975年,被迫放棄了它在亞洲的另一個殖民地——東d汶。


    隻不過脫離葡萄牙統治的東d汶,旋即被印泥占領。


    直到1999年印泥迫於國際壓力,同意東帝d汶退出印泥,才算真正獲得d立。


    如果說獲取澳m,是為了對接龐大的天朝市場。


    那麽葡萄牙在失去幾乎所有南洋據點之後,仍然保留著東d汶,這點就不免讓人心裏打個問號。


    不過在看過麥哲倫船隊,實際隻剩下維d利亞h的迴程路線,一切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小巽他群島中最大的島嶼,東d汶所在的帝汶島,正位於香料群島的南方,且遠離人煙興旺的爪w島。


    在葡萄牙人已經控製了m六甲,並與爪哇這些傳統昌盛之地頻繁進行貿易時。


    從帝w島兩側海峽進入印渡洋,然後直接向好望角航行,將是最安全的線路。


    正是在獲知西班牙人,“偷竊”香料後的逃跑路線後。


    葡萄牙人開始了在帝w島的殖民統治,以監控這條非傳統航線。


    隻是當時的葡萄牙人應該沒有想到。


    120年後,荷蘭人不僅從他們手中奪走了m六甲,更在整個印泥建立更為嚴密的統治。


    甚至試圖從葡萄牙人手中帝w島。


    這一變化使得葡萄牙,反而必須依賴這條非常規航線,進行歐亞貿易。


    這也是為什麽,即使失去了全部殖民地南洋,葡萄牙人仍然需要力保半個帝w島。


    盡管葡萄牙人肯定會憤怒西班牙人進入香料群島,甚至將之視為偷竊行為。


    但當初的j皇子w線,隻是在大西洋當中,劃定了一條分割線,並沒有考慮到地球是圓的這個因素。


    如果西班牙人是從好望角航線過來,那麽葡萄牙人無疑將占據法理優勢。


    隻是現在,西班牙人卻是從地球的另一邊過來的。


    即使葡萄牙人日後通過在帝w島的據點,阻止西班牙人利用東方航線。


    西班牙人也同樣可以橫穿太平洋,把香料運抵美洲,再轉運加歐州。


    對西班牙人頗為有利的一點是,在他們抵達f律賓群島之前,葡萄牙人還沒有涉足這片土地。


    鑒於j皇子w線的局限性,西班牙人不僅能夠聲稱擁有f律賓的主權,更能要求分割香料群島。


    說起來這也不能怪葡萄牙,以葡萄牙那捉襟見肘的人口來說。


    即有的成熟市場還開發不過來,實是在沒有精力,再去這些邊緣之地拓展貿易版圖。


    經過數年的外交談判,西、葡兩國終於在1529年達成了新的協議。


    明確劃定了雙方在太平洋上的勢力線。


    在這份新協議中(薩拉戈薩條約),馬魯古群島(摩鹿加群島)以東,約1653公裏處的東經144度線,成為了西葡兩國在東方的分割線。


    依照這條分割線來看的話,f律賓、香料群島、天朝乃至倭國列島,都屬於葡萄牙的開拓範圍。


    就這條“新j皇子w線”位置來說,西班牙貌似是吃了大虧。


    諷刺的是,西班牙願意“吃虧”,不是因為他們太弱,而恰恰是因為太強。


    如果說19世紀是屬於英國的話,那麽16世紀的世界,最強者則是西班牙。


    “日不落d國”的桂冠,最早也是指向西班牙。


    西班牙在歐州取得b權的標誌,是1519年,西班牙國王c理一s,當選為“s聖羅m帝g”皇帝(即c理五s)。


    要知道,s聖羅m帝g法理上的範圍,從德意誌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半島北部。


    對西班牙在德意誌、意大利滲透最為不滿的,當屬法國了。


    在通過百年戰爭,迫使英國放棄在歐州大陸的領地後,法國認為自己才是歐陸當仁不讓的王者。


    以這一事件為導火索,此後40年間,西班牙和法國一共發生了6次戰爭,直到1559年才算終結。


    幾乎歐州所有國家,都或多或少卷入了西、法爭霸的戰爭中。


    為了取得勝利,法國甚至幾度和奧斯曼帝國結盟。


    如果歐州即是世界的話,西班牙和法國的爭霸戰爭,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j大戰。


    或者說第一次“歐州z爭”了,就象一戰又被稱為“歐z”一樣。


    在歐州人看來,隻有在歐州取得了霸權,才算真正站上了人生顛峰。


    至於那些海外殖民地,不過是隨時可以用來交換的籌碼罷了。


    就象19世紀的法國和俄g,為了歐洲戰事,會將自己在北美的殖民地,賣給米國一樣。


    反而是英國、葡萄牙這種自知在地緣政治上,無力爭奪歐陸霸權的國家,會將海洋利益放在首位。


    將整個亞州的利益讓渡給葡萄牙後,西班牙得到了35萬達卡金幣。


    當時通用的國際代幣,由威尼斯發行,發的補償款,以用於彌補對法戰爭的開銷。


    即使不去仔細研究當時的購買力,大家應該也感受到這是一筆巨款。


    然而這並不代表,西班牙就此放棄了f律賓。


    f律賓在條約中的定位,實際是處於很模糊的狀態。


    當時並沒有人特別在意f律賓問題,雙方爭奪的焦點,是能夠產生巨額經濟利益的,香料群島的歸屬權。


    西班牙在亞州埋下的伏筆,可以從東經144度經線的選擇看出來。


    決定這條“新j皇子w線”位置的原因,並不在香料群島或者說f律賓群島,而在於關d。


    如果大家在地圖上劃出這條線來,就會發現關d,恰好位於這條分割線的東側。


    以後世的地緣z治格局套用的話,相當於西班牙人暫時放棄了第一島l,而保有了在第二島l上的跳板。


    事實上,在最初的協議中,雙方商定的分割線,本來是在134度線的。


    不過無論哪條經線,客觀上都意味著,西班牙暫時放棄f律賓和香料群島。


    為了從葡萄牙人那裏獲得更多的補償,隻要不把關d劃過去,西班牙並不在乎再多讓出一點海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