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我們感覺意外的情況是,後世新x蘭並不太願意繼承管理庫k群島。
對於一個在地緣z治上,並沒有什麽想法的島國。
管理這樣一組距其主島距離,長達2700多公裏的外島,著實有些不堪重負。
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新x蘭甚至主動向聯hg表明。
庫k群島絕對有自我管理能力,應該被大家視為一個主權國家。
後世,庫k群島雖然還不是正式的聯hg成員國,但實際上已經算是一個d立的國家了。
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與之建立了外j關係,與之情況類似的,還在庫k群島南部的紐a島。
事實上,參考英國允許蘇g蘭進行d立公投,以及米國因擔心波d黎各成為米國的包袱。
而未能及時順應後者民意,接受其為第51個z的案例,大家就不應該為庫k群島的z治變遷感到驚訝了。
就後世的情況來說,新x蘭更願意把庫k群島,當成一個隻需負責進行外交指導,而不用承擔經濟責任的屬g。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英、法兩個老大帝國,都曾經染指過波利尼西亞群島。
那麽將太平洋,尤其是東太平洋視為自己門戶的米國,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呢?情況的確如此。
在庫k島以西,更為靠近180度經線的位置上,我們能夠在地圖上找到“米屬薩m亞”的標簽。
薩m亞是波利尼西亞群島中,體量最大的一組島嶼,總麵積達到3134平方公裏。
不過所謂“米屬薩m亞”,僅僅隻有199平方公裏,其主島為土土伊拉島,有135平方公裏。
薩m亞群島中最大的兩個島嶼,是土土伊拉島西側的:薩瓦伊島和烏波盧島。
這兩個主島麵積加起來,就達到了2832平方公裏。
後世,這兩個主島上建有一個d立的“薩m亞d立國”。
以方位來命名的話,薩m亞d立國又被稱之為“西薩m亞”;米屬薩m亞則是“東薩m亞。
顯而易見,這應該又是一次殖民分割的結果。
1884年的柏l會議,再次成為了關鍵先生。
在這次會議之後,世界絕大部分土地,都被西方列強劃定出了明顯的勢力分割線。
西薩m亞之所以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了d立國家。
是因為在那場關於薩m亞的爭奪中,德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在1899年,得到了西薩m亞。
然而第一次世j大戰剛剛開始,德國便失去了處在x約國包圍之中的西薩m亞。
一戰結束之後,一直到1962年d立之時,西薩m亞則一直處在新x蘭的托管之下。
在米國的行政建製中,“米屬薩m亞”屬於特殊的“海w領地”,加勒b地區的波多l各也是。
這些殖民時代的遺產,都是以島嶼的形式分布於太平洋及加勒b海中。
其中在太平洋,除了東薩m亞以外,還有我前麵說過的,西太平洋的關d和北m裏亞納群島。
特殊的地緣z治結構及地理位置,也為薩m亞群島造就了一些麻煩。
21世紀,為了融入地理位置相近的澳d利亞經濟圈,西薩m亞將國際日期變更線,變換到了自己的東側。
由此“薩m亞d立國”,一下子從“地球上最後一個看日出”的國家。
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一個看日出”的國家。
後麵我們會說到,這樣認定其實是有爭議的。
由於米屬薩m亞並沒有這樣的需要,沒有跟進,所以導致後世的薩m亞群島,被國際日期變更線一分為二。
在薩m亞群島的西南方,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國度——湯j王國。
這個因“以胖為美”而聞名於世的島國,是波利尼西亞群島的西南頂點。
整個湯j群島的麵積為464平方公裏,其中主島湯j塔布d,麵積為257公裏。
讓人意外的是,湯j群島早在公元10世紀中葉,就已經建立了土著王國。
這甚至使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謀得了一個英國“保護g”的地位。
雖然對於旁觀者來說,這種保護地位與被直接殖民,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離開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再往西北航行的話,麥哲倫和他的船隊,馬上就要進入赤道無風帶了。
說起來,航海者們其實也不是那麽討厭風暴。
很多時候船員們,反倒會非常期待有一場風暴降臨,隻要風暴不是大到能夠把船給掀翻。
要知道,在如此遠距離的航海過程中,淡水補給始終是一個問題。
即使你在出海前儲備了足夠多的淡水。
在離港一個月後,這些用木桶儲存,雖然會在裝桶之前燒開消毒的淡水,也總是會因為滋生綠藻而變得難以入口。
而風暴往往伴隨著大量降雨,能夠為遠洋者們提供珍貴的補水。
順便說一個小知識。
一個比較普遍的錯誤認知,就是水手們似乎總是在喝,甘蔗釀造蒸餾而成的朗姆酒,哪怕是在工作狀態中。
其實水手們喝的並不是真正的白酒,準確說應該是“摻水淡酒”。
比如在18世紀的大英國帝國海軍,每個水手每天能夠領到半品脫朗姆酒。
按國人對酒的計量習慣來說,差不多相當於5兩半。
這些白酒會按照1:4的摻入淡水。
雖然朗姆酒的酒精度最高能夠達到57度,但放在一天時間內消化,其實是不會喝醉的。
不過,如果哪位水手,一定要把配給的朗姆酒一下子喝光,那麽也並非沒有可能喝醉。
隻是那樣的話,他一整天就隻能喝味道難聞的變質水了。
喝醉影響工作是難以容忍的,因此後期軍隊會摻好再下發。
酒精在對航海者的作用,並不僅僅是用來改善淡水的口感,適當飲用還能刺激神經,提升工作效率。
在朗姆酒大行其道之前,水手們最為青睞的飲品是啤酒,軍官們則會有葡萄酒。
考慮到麥哲倫出發航行的年代,水手們從啟航地帶出的主要飲品,很有可能是啤酒。
不管怎麽說,在如此漫長,且不知何時是頭的探索之旅中,完全依靠啟程時,所攜帶的補給是不可想象的。
盡管因為在收集雨水過程中使用帆布的原因。
對於一個在地緣z治上,並沒有什麽想法的島國。
管理這樣一組距其主島距離,長達2700多公裏的外島,著實有些不堪重負。
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新x蘭甚至主動向聯hg表明。
庫k群島絕對有自我管理能力,應該被大家視為一個主權國家。
後世,庫k群島雖然還不是正式的聯hg成員國,但實際上已經算是一個d立的國家了。
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與之建立了外j關係,與之情況類似的,還在庫k群島南部的紐a島。
事實上,參考英國允許蘇g蘭進行d立公投,以及米國因擔心波d黎各成為米國的包袱。
而未能及時順應後者民意,接受其為第51個z的案例,大家就不應該為庫k群島的z治變遷感到驚訝了。
就後世的情況來說,新x蘭更願意把庫k群島,當成一個隻需負責進行外交指導,而不用承擔經濟責任的屬g。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英、法兩個老大帝國,都曾經染指過波利尼西亞群島。
那麽將太平洋,尤其是東太平洋視為自己門戶的米國,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呢?情況的確如此。
在庫k島以西,更為靠近180度經線的位置上,我們能夠在地圖上找到“米屬薩m亞”的標簽。
薩m亞是波利尼西亞群島中,體量最大的一組島嶼,總麵積達到3134平方公裏。
不過所謂“米屬薩m亞”,僅僅隻有199平方公裏,其主島為土土伊拉島,有135平方公裏。
薩m亞群島中最大的兩個島嶼,是土土伊拉島西側的:薩瓦伊島和烏波盧島。
這兩個主島麵積加起來,就達到了2832平方公裏。
後世,這兩個主島上建有一個d立的“薩m亞d立國”。
以方位來命名的話,薩m亞d立國又被稱之為“西薩m亞”;米屬薩m亞則是“東薩m亞。
顯而易見,這應該又是一次殖民分割的結果。
1884年的柏l會議,再次成為了關鍵先生。
在這次會議之後,世界絕大部分土地,都被西方列強劃定出了明顯的勢力分割線。
西薩m亞之所以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了d立國家。
是因為在那場關於薩m亞的爭奪中,德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在1899年,得到了西薩m亞。
然而第一次世j大戰剛剛開始,德國便失去了處在x約國包圍之中的西薩m亞。
一戰結束之後,一直到1962年d立之時,西薩m亞則一直處在新x蘭的托管之下。
在米國的行政建製中,“米屬薩m亞”屬於特殊的“海w領地”,加勒b地區的波多l各也是。
這些殖民時代的遺產,都是以島嶼的形式分布於太平洋及加勒b海中。
其中在太平洋,除了東薩m亞以外,還有我前麵說過的,西太平洋的關d和北m裏亞納群島。
特殊的地緣z治結構及地理位置,也為薩m亞群島造就了一些麻煩。
21世紀,為了融入地理位置相近的澳d利亞經濟圈,西薩m亞將國際日期變更線,變換到了自己的東側。
由此“薩m亞d立國”,一下子從“地球上最後一個看日出”的國家。
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一個看日出”的國家。
後麵我們會說到,這樣認定其實是有爭議的。
由於米屬薩m亞並沒有這樣的需要,沒有跟進,所以導致後世的薩m亞群島,被國際日期變更線一分為二。
在薩m亞群島的西南方,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國度——湯j王國。
這個因“以胖為美”而聞名於世的島國,是波利尼西亞群島的西南頂點。
整個湯j群島的麵積為464平方公裏,其中主島湯j塔布d,麵積為257公裏。
讓人意外的是,湯j群島早在公元10世紀中葉,就已經建立了土著王國。
這甚至使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謀得了一個英國“保護g”的地位。
雖然對於旁觀者來說,這種保護地位與被直接殖民,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離開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再往西北航行的話,麥哲倫和他的船隊,馬上就要進入赤道無風帶了。
說起來,航海者們其實也不是那麽討厭風暴。
很多時候船員們,反倒會非常期待有一場風暴降臨,隻要風暴不是大到能夠把船給掀翻。
要知道,在如此遠距離的航海過程中,淡水補給始終是一個問題。
即使你在出海前儲備了足夠多的淡水。
在離港一個月後,這些用木桶儲存,雖然會在裝桶之前燒開消毒的淡水,也總是會因為滋生綠藻而變得難以入口。
而風暴往往伴隨著大量降雨,能夠為遠洋者們提供珍貴的補水。
順便說一個小知識。
一個比較普遍的錯誤認知,就是水手們似乎總是在喝,甘蔗釀造蒸餾而成的朗姆酒,哪怕是在工作狀態中。
其實水手們喝的並不是真正的白酒,準確說應該是“摻水淡酒”。
比如在18世紀的大英國帝國海軍,每個水手每天能夠領到半品脫朗姆酒。
按國人對酒的計量習慣來說,差不多相當於5兩半。
這些白酒會按照1:4的摻入淡水。
雖然朗姆酒的酒精度最高能夠達到57度,但放在一天時間內消化,其實是不會喝醉的。
不過,如果哪位水手,一定要把配給的朗姆酒一下子喝光,那麽也並非沒有可能喝醉。
隻是那樣的話,他一整天就隻能喝味道難聞的變質水了。
喝醉影響工作是難以容忍的,因此後期軍隊會摻好再下發。
酒精在對航海者的作用,並不僅僅是用來改善淡水的口感,適當飲用還能刺激神經,提升工作效率。
在朗姆酒大行其道之前,水手們最為青睞的飲品是啤酒,軍官們則會有葡萄酒。
考慮到麥哲倫出發航行的年代,水手們從啟航地帶出的主要飲品,很有可能是啤酒。
不管怎麽說,在如此漫長,且不知何時是頭的探索之旅中,完全依靠啟程時,所攜帶的補給是不可想象的。
盡管因為在收集雨水過程中使用帆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