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失守的消息並沒有捂多久,不僅傳到了安慶,也傳到了小皇帝朱厚照的耳朵。


    “放肆,簡直放肆,朱宸濠他怎麽敢反的,這些年,若不是我幫他壓著,他強搶婦女,占人田地的事,足夠砍他十幾次頭!”


    這皇帝當的還真tm貼心,不為百姓找想,光想著怎麽幫自家親戚,怪不得當時北方藩王並起,隻不過最終都是失敗的結局。


    小皇帝身邊的老太監看到小皇帝發怒,趕忙跪在地上,說道:“陛下息怒,息怒!寧王找死,但您不能氣壞身子啊。”


    “小李子,給我傳李力將軍,這一次,朕要禦駕親征,活捉寧王,好讓這天下看看,朕的風采。”


    “是,奴才這就去傳召。”


    安慶城的酒館當中,盤膝坐在木床上的方言長出一口濁氣。


    “原來,我真的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短短三個月的功夫,我已經臻至二流高手巔峰的實力。哈哈,我是個天才!”


    “宿主,請不要忽略四顆小還丹的作用!”


    “額,旺財,打個商量,你以後能不能不在我高興的時候潑冷水。”


    “可以,那我以後就在你不高興的時候潑冷水吧!”


    好氣啊,這垃圾係統。沒錯,我確實磕了幾顆小還丹,但那也是我打卡得到的,就不能鼓勵一下他嗎!


    停在酒樓的方言突然聽到外麵傳來馬蹄踏地的聲音,打開窗戶,果然,一對兵馬正從正街通過。


    他當初挑選住址的時候,特地挑選的臨近太守府酒樓,眼下,軍隊從正街進入,一定有大事發生。


    收拾好細軟,方言徑直下樓,來到街上,看著周圍的街販,可別小瞧他們,走南闖北的他們,消息不比斥候差多少。


    “大爺,知道發生什麽事了嗎?看上去,似乎很嚴重。”


    大爺正收拾木板上的菜,又是不平靜的一年,他賣菜都賣不下去。


    聽到有人喊他,大爺抬起頭,看到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心中多出幾分好感。


    在古代,書生總是一種高大上的職業,不然,愛情故事為什麽總發生書生之間。


    “孩子啊,南昌城你知道吧?”


    “知道,我不久前才從南昌城離開!”


    “喲,那你可太幸運了。寧王朱宸濠造反,整個南昌城已經淪陷,得虧你走得早,不然,還真不知道會怎樣呢!”


    “啥,寧王造反了,哈哈!”


    方言忍不住笑出聲,這一天等了好久啊,他真想給寧王點讚,是不是真男人,就得造反玩玩。


    “孩子,我怎麽覺得你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


    賣菜大爺一臉狐疑地看著方言,這個年輕人不對勁啊。


    “沒有,這個絕對沒有,我隻是一想到有人造反,就意味著又會有戰爭,不少無辜的百姓又會受到牽連。”


    如果方言能把臉上喜悅的表情收斂一點,說不定老大爺還真的會被這番話打動。


    不過現在嘛,老大爺是絲毫不信的,他又開始收拾桌上的菜,亂世,還是早點迴家吧。


    既然知道寧王已經造反,方言沒必要繼續呆在酒樓裏,讓寧王戰敗,他可沒那本事,不過抱大腿他還是會的。


    寧王起兵49天,就被人在潘陽湖幹翻,不是因為他弱,也不是因為小皇帝禦駕親征,而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另一位神人——王陽明。


    1472年10月的浙江紹興,一個嬰兒出生了,他就是明代著名的大儒王,被後世冠以聖人、創造出“心學”的王陽明。


    中國曆史上有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王陽明,半個則是曾國藩。


    與孔子並稱,足可以看出王陽明的恐怖。


    孔聖,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自然也有很多人知道孔子身材高大,武藝頗高,尤其是箭術。


    王陽明對比孔聖,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英才,可謂是文能吟詩誦詞,武能帶兵打仗。


    經過方言的仔細查找,終於發現此刻的陽明先生在幹嘛。


    擔當安慶縣的縣君,這簡直也太瞧不起陽明先生,屈才啊。


    安慶縣一處房子當中,幾乎沒人知道這裏是縣君的住所。因為這裏太過樸素,就和普通老百姓住的地方一模一樣,有農田,有家禽。


    敲著房門,方言的心情很激動,這可是麵見偶像啊,他曾經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過陽明先生的詩,後來了解他的思想,有什麽能比見到偶像更開心的。


    房門被打開,出現一個樣貌俊朗的中年人,本來方言已經做好準備,哪怕偶像的樣貌並不出眾,他也不意外。


    但很明顯,這世界上有些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打擊別人的自尊心,這俊逸的外貌,再加上如此出塵的的氣質,真像一尊謫仙。


    陽明先生也在打量這方言,他這裏幾乎沒陌生人知道,他能感覺到來人應該也是江湖中人,因為他的身上有一種衝天而起的鋒芒。


    “你是?”


    “陽明先生不認識我正常,不過,要不我們進去說?”


    方言一時半會可解釋不清楚,不得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聊。


    王陽明啞然失笑,也是,不管來人是誰,來者都是客人,他得招待。


    “陽明先生,首先請容許我自我介紹,方言,西安長安人。前不久剛前往南昌做生意,意外發現南昌城中隱藏著大量的軍營。為了弄清楚,我在南昌城足足呆了一月時間,終於發現寧王造反的秘密。可惜,消息得來的還是太晚,相信先生已經知道我所說的了吧。”


    方言說著,邊比劃邊帶著表情,他說的當然都是假的,不過,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方言,不錯,我確實已經得到寧王造反的消息。不過,當今天子也已經傳出要禦駕親征的消息,說到底,隻是藩王動亂,又不是外族蠻夷入侵,問題不大。”


    聽到這話,方言很佩服,對於儒生,已經上升到民族之間的高度。


    “先生所言不假,但相信先生也知道寧王的風評,戰爭隻會苦了百姓,相較於現在的皇帝,誰都不能擔保寧王登基後會是什麽情況。”


    方言說著,他看到王陽明已經動搖想法,他之所以來找王陽明,就是希望他出山收拾掉寧王。


    身處安慶,與南昌之間的距離並不遠,他怎麽可能不知道寧王是什麽吊樣,但那是皇室宗親,他一個小小的縣君根本搬不到。


    但現在不一樣,有一個絕佳的機會放在他的麵前,隻要聚集出一支軍隊,他可以正麵迎敵,也可以為那些以前受苦的百姓報仇。


    想到這裏,他不禁又多看了方言幾眼,這個年輕人很可怕,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會拒絕,這才是真正的了解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諸天打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桀驁鯤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桀驁鯤鵬並收藏在諸天打卡最新章節